西周建国初期,分封了一些前朝贵族的后人,如封夏之后裔于杞国,封殷商后人于宋国,这些都是有多个史料可以互证的历史事实。这是不是可以说,因为西周当时确实认定夏朝的存在(西周建国距夏朝500-600年的时间),所以才找到夏的后裔,分封了他们。不然,西周没必要捏造一个朝代,去找个顶包的,让后给他们一块等地吧?天下人都看著呢,不会闹这么大的笑话吧?

请各位大佬拍砖指教。


谢邀。这个怎么说呢,像这种情况,比如《礼记·乐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周成王灭了传说中尧的后代唐国,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人又分封舜的后代于陈国,越国人自称自己是夏王少康的后裔,楚国人自称是颛顼的后代,郯国自称是少昊的后代,那么这些能不能作为证明这些历史人物存在的证据呢?

宋为殷后,但如果光有宋国而没有出土商代的甲骨文和金文,也同样难以证实商朝的存在。但宋国的情况还是好一些的,1978年在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墓出土了宋景公为其妹陪嫁的一对青铜器,铭文中宋景公自称「有殷天之唐(汤)孙」,但目前杞国也没有出土这种类型的文物。《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礼记·中庸》: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孔子两次提及「夏礼」和「殷礼」,对「夏礼」都是「不足征」,殷礼却有「宋不足征也」和「有宋存焉」的不同表述,这虽然只是个细节上的问题,却说明宋国所保存的礼仪制度和文献还是远多于杞国的,杞国的「夏礼」连春秋晚期的人都已经搞不清了。

周人杜撰夏王朝说,这个是从民国时期开始随著疑古思潮发展产生的一种说法,这个说法,我认为不算完全正确,也不算全错。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夏史,确实有周人的思想成分和改造在其中,比如九鼎以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生产力水平绝对铸造不出来(更不用说夏初的生产力了),再比如帝喾变成了商周共祖,而且是周人的祖先姜原为元妃商人的祖先简狄为次妃,这些都很明显是周人对上古历史的改造。「夏传子,家天下」本身就是周代宗法社会下才会有的思想。「殷革夏命」也是周人的朝代更替的观念,在商人眼中未必是改朝换代。但是虽然夏史中掺入了许多周人的观念,它也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有相应的历史原型,否则除去周族人,殷遗民和其他各族人也难以信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夏朝」在列国人的思想观念中已经相当重要,比如《左传·僖公三十一年》:

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卫成公梦康叔曰:「相夺予享。」公命祀相。宁武子不可,曰:「鬼神非其族类,不歆其祀。杞、鄫何事?相之不享于此。久矣,非卫之罪也,不可以间成王、周公之命祀。请改祀命。」

相(少康的父亲)夺去了卫康叔的祭品,卫成公想去祭祀相,却不得不面临夏人和姬周不是同族从而」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的问题。故事很真实,足以说明当时的人对夏朝的存在和杞、鄫为夏朝正统后裔是深信不疑的。

但是这个「夏朝」的历史原型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目前还不能详考。我们也不能通过两周时期的一些诸侯国自称自己是夏朝的后代来证实夏朝的存在。对于商周两代的杞国,目前并未发现其遗址并进行发掘(目前只有六块甲骨能证实商代杞国的存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相关文物),如果能发掘其遗址的话,或许还可以考证一下它的文化特征与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等那个时代的文化是否有一脉相承之处,这倒或许可以作为对夏朝的历史原型的实证考察。


杞国,是个古老的邦国,其公室为姒姓,传说是夏代大禹的直系后代。但与江南越国自称夏裔,于史无凭难考不同,中原杞国的传承谱系相对确凿,自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以来口口相传,时人并无太大异议。

商汤灭夏时,杞作为一个小方国延续下来。殷周易代时,周武王为了体现周人的「存灭继绝」,便选择了小小杞邦,将其君主东楼公奉为上宾,作为「二王三恪」之一,供奉夏后氏的祭祀。然而杞国命运多舛,他们自周朝初年重新立国的这六百年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迁徙流亡的历史。

最初,杞国的封地在中原腹地,即今天河南杞县,然而随著周室的衰微,西方的周人贵族纷纷向东流亡,这些西方之人强占了不少东方小国的地盘,杞国也深受其害。不得已,也只能在这场迁徙浪潮中挪一挪社稷,迁到了鲁国以北的泰山附近。

然而这里依然不安全,杞国曾先后受到宋国、鲁国等势力的攻打和觊觎,无法在诸夏立足,只得搬到东夷之地去,他们把姜姓的淳于君赶走,雀占鸠巢,这才算安顿下来。但好景不长,过了一百多年,在淮夷和莒国的进犯下,杞国再度含著泪搬到西面百里外的缘陵邑,直到公元前544年,在外甥晋平公的支持下,杞文公才重新夺回了淳于(在今山东潍坊),光复旧土。

图中杞地属齐。地图来自@树荫宽时鸟自栖

但是迁徙耗尽了杞国的精力和民力,文化典籍几经流散,几乎完全丧失,连孔子也遗憾地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夏朝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殷朝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就是殷人后裔。在春秋时,夏商历史属于信史,夏商二朝的存在没有人会怀疑。诸子和史家最多痛心史籍稀少,上古之事难考,而不是质疑其存在。)

杞国的爵位也一降再降,周武王时封杞,拜为列国,待为上公,礼遇极隆。杞国东迁之后,夏礼丧失,反倒深受夷礼影响,于是经常被鲁国轻贱,时而被称为「杞侯」,时而被称为「杞子」。杞国自己也自愧形秽,在篆刻的青铜铭文上也自称「杞伯」。

杞国末年,内政不稳,连续出现国君的弟弟弑君自立的情况。公元前506年,杞悼公去世,其子杞隐公即位。但仅过数月,杞隐公就遭其弟杞厘公弑杀,而杞厘公死后将国君之位传给儿子杞湣公,杞湣公在位十六年后,于公元前471年亦遭其弟杞哀公弑杀。公元前445年,杞国最终在楚惠王的进攻之下灭国,杞简公成为杞国末代君主。

夫杞者,小国也,史书罕有记载。《史记》中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国、杞国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二百七十多字,而且还特别提到:「杞国微小,其事迹不值得记载。」

后代遗迹湮没,上古唐虞尧舜禹夏殷之事因其久远,史料亦颇多前后不一之处,终于引发疑古之人蚊蚊骚动。此间旧事,还待实证也。


不好说。这里有个很大的方法论问题。

具体可以参考陈淳教授的著名文章《二里头、夏与中国早期国家研究》


夏朝当然存在 毋庸置疑

二里头考古是为了得到更确切的出土证据,但那时青铜冶炼和甲骨占卜都没有普及,所以很难得到像商周那样的出土证据。

其实,去厦门逛逛夏商超市就有答案了


如果以考古学方法为参照,那么相关的考古学文化已有发现,其他题主已提到二里头文化,称夏文化当无疑问,当时应与其他文化并存、先后更替,但称其为文明或夏朝尚需要出土文字材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