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白一点,你看到的建筑全是建筑学做的,看不到的,里面的钢筋,承重墙什么的是土木做的,

建筑的整体造型,功能分区,人流流线是建筑学考虑的,建筑会不会塌,能不能防水,能不能隔声是土木考虑的,

建筑学除了学习设计,要对历史,人文,声学,光学,美术,色彩都需要涉及,土木更像是传统的工科专业


土木是结构设计,学一堆力学,建筑学更偏向艺术类


挺好的,选专业前这类问题应该好好答答。

土木和建筑都是很古老的技术,从人类社会出现就要解决住的问题,所以大部分考古发掘都是从建筑开始的。

最初的时候建筑师一般是全能的,既是艺术家、工匠、科学家同时又是管理者甚至是官员。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都当过建筑师。伯鲁乃列斯基设计的弗洛伦萨大教堂的穹顶是这种全能体现的绝佳例证。

而土木工程与建筑出现分歧也很早,最早体现在水利工程的修建,大禹应该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姓名的土木工程师。当然,细分的话,应该叫水利工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命令修筑驰道,也就是最早的国道,属于道路工程,而隋朝的李春修建的赵州桥则代表了土木工程领域的另一个方向的杰出成就——桥梁工程。

所以早期的区别主要是发展的方向和领域不同。

现代意义上的土木和建筑分家,要等到力学和材料科学成熟。建筑师已经不能同时兼顾建筑设计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随著建筑高度的快速增长,以及战后工业化建造和框架结构建筑的普及,使得工程师和建筑师走到了两条跑道上。

随著建筑体量的巨大增长,为了应对重力影响,建筑结构需要更加科学的更加精细的设计。超大规模的城市群,超高的大坝,超高层建筑,超大跨径,超深基础等等变态的要求,最终逼迫著结构工程学与建筑学越走越远。

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土木工程是大类学科,土木院下面,一般有结构工程(工民建)、桥梁工程、道路铁道工程、材料工程、岩土工程、地下工程、隧道工程等等,建筑院或者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下面一般会有,建筑学、城市规划、风景园林、幕墙、历史建筑保护。

土木院一般基础课放在一起讲,主要是三大力学,理论、材料、结构。建筑讲,外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外国近现代建筑史

专业土木就要根据具体方向分流了,所学课程就大相径庭了。基本上内部互相还有鄙视链,经常桥梁和工民建互相还要掐一架,但是岩土和地下就不搭理他们了,因为基本上不算一个专业了。

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也要互相酸一酸。现在叫城市规划,我高考的时候叫城乡规划,名字就显得比较土了。

当然现代工业体系下,建筑已经不仅仅是美学概念了,包含大量工程科学,大家以为建筑都是这样的

实际上建筑师看到的是这样的

建筑师需要对建筑的功能进行主要考虑和设计,像大型医院,大型交通枢纽,人流,车流,物流,彩光、消防、声学。在设计上都十分重要并且困难。

土木工程师,大家以为是这样的

实际上

就是这样的!

当然还有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这样的

建筑师,喜欢做公共项目,因为可发挥的余地比较大。结构工程师,不太喜欢公共项目,因为安全性要求高。当然,桥梁,道路,水利没得选,都是公共项目。

建筑师梦想自己有一天获得普利兹克奖

土木工程师梦想当选工程院院士

建筑师一般认为你30岁还在读书,没有作品,你的艺术生涯就完了。

土木工程师一般认为,你30岁还没考研,还在工地上,你的学术生涯就完了。

当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我们的目标是:没有加班!!!


建筑学偏规划和艺术 土木重结构和搬砖


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

土木是工科,建筑学虽然也是工科但是个人觉得比较像艺术类和文科....


一个建筑物,大约你看的见的都是建筑,看不见的是土木。

虽笼统一点,不过对外行挺实用,土木做的是结构,里头配筋混凝土等等等,你看不出来,柱梁墙板,装修后也看不到。建筑做的就是你能看到的外观和内部的几乎全部,立面,空间,装修,外观等等等。内部装修等设计还具体有室内设计专业,大范围也属建筑学。


建筑学是跨文理学科的

土木工程是纯理科的

建筑学是人格分裂的文艺青年

土木工程是直男癌的

建筑学的思维模式是可以允许精确和不精确同时存在的——工程上的精确和人心里粘乎乎的讲不清道不明的那种感觉并存的

土木工程的思维模式都是尽量完全除湿的


建筑学是理想是艺术,是告诉我们月亮上有个抱著月兔的嫦娥;土木工程是方式与方法,是造出宇宙飞船带人类登上月球。

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学科,都很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