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中會出現一種莫名其妙的喜悅感,並且能夠維持一段時間。這樣的現象在很多冥想書籍中都有相似的表達,很多知友也談到過這種感受。那麼這種感受為什麼會出現?對此有沒有科學的解釋?


這個問題因為兩周前出現,當時沒有回答,被其他邀請壓到比較後面了。今天想起,簡單回答一二。

從修行方面來解說:

看到不少回答有引經據典的,因為冥想得到的那種喜悅在佛教典籍中有大量記載和闡述。禪悅,樂受,輕安等等。如果細究,其機理都是基於少煩惱。

我們常說重擔,壓力,這些都是因為煩惱所致。這些可能是心理現象。當我們不煩惱的時候,我們就覺得輕鬆自在。甚至當我們快樂的時候,我們會用飄飄然來描述。這些都是二元對立的說法。煩惱對快樂,沉重對輕鬆。一切都是相對的。但是佛教所闡述的其實非二元分別,離兩邊。所以,從佛教冥想方式來說,最終的還是要永斷煩惱。所以,在修行的方式上,會出現這些輕安和禪悅。這個不是追求得來的,反而是不追求才自然出現的。時下一些強調冥想使人快樂的說法,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讓我們更好的面對處理導致煩惱的種種。

而且,這些感覺,在禪定的描述中,其實是一種長久的,不是一時半刻的短暫喜悅。當然,這些喜悅也不是完全突然出現,在平時的練習中,也會有輕微的體驗,不斷的鞏固。

從腦神經方面解說:

那麼這種說法有沒有科學根據呢?其實是有的,而且不少。

一些回答中已經說到腦神經方面的依據,總結來說就是,我們腦部杏仁核進化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戰鬥/逃避/裝死機制,在冥想的練習下,腦前額葉的下行控制(downward regulation)因為對於感受的敏感度的提升,能更好在因為求生系統自然觸動的戰鬥/逃避/撞死反應生起的時候加以辨別和控制,使自己避開無必要的緊張和焦慮[1]。而且,腦神經科學家也發現冥想對於腦部五個功能的八個區域有著顯著的影響[2],這包括:

  • 元知覺(meta-awareness)的關鍵領域:額極皮質/ BA 10(frontopolar cotex/BA 10)
  • 對軀體的感受性和感知性的感知(exteroceptive and interoceptive body awareness):感覺皮層與島葉(sensory cortices, insula)
  • 記憶鞏固和再鞏固(memory consolidation and re-consolidation):海馬(hippocampus)
  • 自我和情緒調節:前扣帶和中扣帶皮層;眶額葉皮(anterior and mid-cingulate cortex, orbitofrontal cortex)
  • 大腦兩半球間的交流:上縱束與胼胝體(superior longitudinal fasciculus, corpus callosum)

更有一項研究發現資深冥想練習者比一般人能夠產生多65%的多巴胺[3],讓我們快樂的腦內化學成分,也直接肯定了那種喜悅的確是和冥想有關。但是,該研究並沒有解釋為什麼會出現喜悅。而且一般來說,多巴胺的追求是因為大腦的適應性,導致我們不斷追求更多的多巴胺,因此我們會上癮,欲罷不能。所以,如果我們不去追求更多的多巴胺的話,那種快樂只會是短暫的。

但是,禪悅是一種持久的樂受,長期禪修冥想者整天都看起來很愉悅,而且不是裝的。這個看起來有違多巴胺的不斷追求才能持續快樂的機制啊?於是,就是有一篇基於腦神經的純理論文獻劍指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NAcc),這個伏隔核也被稱作為我們的「快樂中樞」。該文作者美國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Patricia Sharp認為這個對於我們快樂和成癮有著很大關係的腦組織在冥想人士中得到克制[4]。我們對於快樂的感覺來自多巴胺的釋放,從而不斷的追求這種愉悅感。但是,這也是我們成癮的關鍵,因為適應性和不斷的追求。作者的理論是說冥想者通過冥想達到這個NAcc組織對多巴胺索求的壓制,從而使到快樂的感覺更持久,甚至成為日常。這個很可能是佛教修行特有的,因為佛教修行不是在追求快樂,而是對於追求的出離(離開一切執著)。有興趣了解更多的可以根據參考部份的資料找原文來看(裡面涉及腦神經科學的東西太多太深,畢竟我不是學腦神經科學的,所以只粗略了解個大概)。不過,如果無止境的追求是苦(如成癮慾望等等)的根本,這個理論和引用的研究支持還是挺吻合佛法修行所強調的「離苦得樂」的。

針對冥想中出現的身體發熱感覺和現象,之前我也簡單回答過:

靜坐時身體發熱,出汗是什麼情況?怎麼處理??

www.zhihu.com圖標

對於冥想和腦神經以及心理生理上的關係,有一本叫做"Altered Traits"[5]的科普書非常值得一讀。中文版好像叫做《新情商》,因為作者之一的Daniel Goleman就是暢銷書《情商》的作者。但是中文書名和內容感覺沒有半毛錢關係。

明就仁波切被譽為世界上最快樂的人,也就是上面那本書第二作者Richard Davidson的研究。書里有詳細記錄。
對於僧人的研究始作俑者還包括了另外一位,本身就是僧人的Matthieus Ricard,出家前還是一位細胞基因學的博士後,他往自己身上先試的,當時也一樣證明他是最快樂的人。

參考

  1. ^Tang, Y. Y., Holzel, B. K., Posner, M. I. (2015). The neuroscience of mindfulness meditation.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6(4), 213-225. https://doi.org/10.1038/nrn3916
  2. ^Fox, K. C., Nijeboer, S., Dixon, M. L., Floman, J. L., Ellamil, M., Rumak, S. P., Sedlmeier, P., Christoff, K. (2014). Is meditation associated with altered brain structur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morphometric neuroimaging in meditation practitioners. 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 43, 48-73. https://doi.org/10.1016/j.neubiorev.2014.03.016
  3. ^Kjaer, T. W., Bertelsen, C., Piccini, P., Brooks, D., Alving, J., Lou, H. C. (2002). Increased dopamine tone during meditation-induced change of consciousnes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13(2), 255-259. https://doi.org/10.1016/s0926-6410(01)00106-9
  4. ^Sharp, P. E. (2013). Meditation-induced bliss viewed as release from conditioned neural (thought) patterns that block reward signals in the brain pleasure center. Religion, Brain Behavior, 4(3), 202-229. https://doi.org/10.1080/2153599x.2013.826717
  5. ^Goleman, D., Davidson, R. J. (2017). Altered traits: Science reveals how meditation changes your mind, brain, and body. Penguin Random House.


佛陀說,這是法性,就是,本來就會如此。

增支部10集2經/應該作思經(庄春江譯)

  「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不後悔生起。』比丘們!持戒者、戒具足者生起不後悔,這是法性。  比丘們!不後悔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欣悅生起。』比丘們!不後悔者生起欣悅,這是法性。  比丘們!欣悅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喜生起。』比丘們!欣悅者生起喜,這是法性。  比丘們!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身變得寧靜。』比丘們!喜者的身變得寧靜,這是法性。  比丘們!身寧靜者不應該意圖:『令我感受樂。』比丘們!身寧靜者感受樂,這是法性。  比丘們!有樂者不應該意圖:『令我的心入定。』比丘們!有樂者入定,這是法性。  比丘們!得定者不應該意圖:『令我如實知見。』比丘們!得定者如實知見,這是法性。……


這是一個很深奧的問題。目前的科學是不可能明白的。

首先,靜坐要入靜。不入靜,根本不會有喜悅出現。這就是第一個門檻。

其他,喜悅的出現,是身體舒適的情況下才有。很多靜坐冥想的人做不到,所以,很多人都是不會信的。

最後,要明白喜悅的原理,非常複雜。

人的核心是意識,身體是外殼。意識脫離肉體束縛時就會出現喜悅。


冥想中為何會出現喜悅

很多人在練習過程中或多或少會體驗到冥想所帶來的自在和輕鬆,甚至一種喜悅的感覺狀態,這裡我們不再從大腦神經狀態的角度去講解,因為沒有什麼可利用的價值,畢竟就算喜悅是因為大腦分泌了更多的神經遞質又或者其他原因,對於冥想練習者來講,並不具有實際操作經驗,因為這一部分並不受意識左右,那麼這裡就從練習核心原理層面進行講解,幫助人們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1. 冥想練習為何會出現喜悅
  2. 冥想的喜悅感有什麼不同
  3. 喜悅和神奇體驗有什麼不同
  4. 為何喜悅會慢慢消失甚至不見


冥想練習為何會出現喜悅

冥想練習方法和認知正確的話,一段時間之後,就會體驗到一種安心寧靜的喜悅之感,之所以強調正確的練習方法,是因為很多人連靜坐都無法堅持,這裡其實並非是意識的問題,而是練習方法錯誤或者對於冥想練習認知有問題。

在正確方法的練習下,走神和思維遊離會慢慢減少,人的精神狀態會趨向於一種專註狀態,記住,這裡的專註是一種自然出現的專註,並非是刻意集中注意力,你可以這樣理解,當你在寫作業的時候,旁邊有的同學不斷的大聲說話,放著音樂,讓你無法專心寫東西,你會感覺到煩躁,被打擾,會被他的音樂帶走,如果這個時候,你強行將注意力集中在作業中,你會發現你的呼吸開始停頓,頭皮會用力,你甚至會產生憤怒的感覺,恨不得痛打對方一頓。這時,旁邊的同學來了一個電話,原來是他媽叫他吃飯,他走後,你瞬間感覺到整個世界都清凈了,你可以很容易專註在學習當中,並且人也非常輕鬆,這就自然誕生了一種喜悅的感覺。

喜悅原因1:伴隨著練習,雜念走神遊離開始降低,干擾大腦的雜亂想法減少之後,大腦的專註能力得到了自然的提高,產生一種喜悅的感覺。

當然,冥想練習過程中,不僅只是局限於你自己的走神,雜念這些比較初級和入門的內容,從佛家來講,他還涉及到另外一個領域,就是習性,簡單來說,就是錯誤的內在運行習慣

當我們面對煩心事或者其他內在不適、不安的時候,我們會用下意識的肌肉用力和緊繃去解決這一類的問題,但是大家都知道這是徒勞的,只會讓頭皮用力,讓自身更加難受,具體原理在我的專欄中有明確的講解。這裡不再贅述。總結來說,當我們覺察到雜念想法的時候,你下意識的要去幹掉這一部分的想法並不僅僅只是想法,他還會指導身體的肌肉產生反應,造成緊張,難受等,這也是為何初學者很難靜坐下去的一個根本原因,就是想要幹掉想法和念頭,卻引發更多的焦慮和急躁。

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難

很多人以為所謂的喜悅只是簡單的錦上添花,其實沒有什麼喜悅比起問題被解決更加讓人開懷和嚮往了,正確的冥想練習本身擁有抑制自身錯誤習慣的作用,簡單來說,當你覺察到負面狀態的時候,你身體的下意識習慣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讓你感覺到更加緊張,焦慮,而正確的練習方法卻可以很好的抑制這些負面的習性,當這些問題不在觸發的時候,你就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喜悅的感覺。

喜悅原因2:內在錯誤的產生痛苦和焦慮習性因正確的練習方法得到了抑制,自然會體驗到一種喜悅的感覺。

這也是冥想練習的重點,冥想練習並非單純的讓你舒服或者一種毫無理由的舒服,而是通過練習一點一點減少你內在的錯誤習性和負面狀態,這種對比和反差,就會造成一種喜悅的感覺,就如同大難不死,劫後餘生一般,人們都會喜極而泣,其實仔細想想,之所以這樣,就是一個落差,巨大的問題得到解決,就會體驗到鮮明的喜悅感。


冥想的喜悅感有何不同

通過第一個問題,我們知道,練習所帶來的喜悅並非毫無理由,而是來自於問題的解決,佛家以內觀,習氣這類說法,指的就是很多問題,並非出於外在,而是我們自己本身,無明煩惱,也指的是我們幾乎意識不到這些,唯有練習過程中,才發現自己內在各種亂七八糟。

但是在生活中,我們的喜悅卻不一樣,人有七情六慾,那麼這六欲是什麼,這裡簡單說下,七情不多說,暫時用不到,我們說說六欲,他指的是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 也就是說,在生活中,我們喜悅往往來自於這六種慾望的滿足,其實指的是我們人的本能外界追求,比如視覺性的喜好,聽覺性的喜好,嗅覺性的喜好等。這裡強調一下,意欲,他和聽欲不一樣,聽更加偏向於樂器或者音色一類,意欲則偏向于思想,理念,認知,你甚至可以認為是對於知識和真理的追求。

我們這裡再多說一句,慾望並不是壞的,真正可怕的是淫慾,淫本質上並非指的性愛,而是一種泛濫和失控。沉溺、貪、過度、不知足, 也就是說慾望一旦失去了控制,人們迷失在其中,都可以認為是一種「淫」欲。

所以沉迷手機的小朋友們,你們「淫」欲了。

通過這一點,我們知道,在生活中,我們的喜悅感,來自於慾望的滿足,而要滿足慾望,則必然離不開對於外界物質的追求,所以這種喜悅來自於一種追求,一種「有為」。而冥想練習的喜悅則來自於內在錯誤習性以及混亂狀態的減少,兩者從本質上就有根本性的區別,那麼為何很多人在練習過程中無法體驗到喜悅,這個問題也就很容易解答了。

冥想初學者很容易在練習中,將生活里的對於慾望的追求的習慣帶入到練習里,妄圖通過追求,來達到內在的安寧和喜樂,最終卻只能換來更多的急躁和焦慮。所以希望通過這一節,幫助大家理解,冥想為何「無為」為上。


喜悅和神奇體驗有什麼不同

在前文我們有說過,冥想練習當中的喜悅來自於問題的解決和習性的抑制,那麼喜悅和神奇體驗有何不同,在這裡我們簡單講解下。

你可以將冥想練習的喜悅認為是一種涓涓細流,而神奇體驗則認為是一種黃河決提,從力度上,兩者是不能同日而語的,神奇體驗會有自身漂浮,感覺自己無所不能,或者膨脹無窮大等精神錯覺,對的,我這裡是用錯覺來形容,其實這東西,在兩性之間,很多人也有體驗到,也就是性高潮,但是冥想練習是脫離愛欲和肉慾的,但是喜悅和舒暢卻是真實的,在一次練習過程中,如果長時間處於一種喜悅或者自在狀態,就很容易引出一種類似於爆發的感覺,是一種無慾望的神奇精神狀態。

同樣,當落差非常大的時候,人們也會體驗到一種神奇體驗,你可以理解為久旱逢甘露,這是個啥意思,大家腦補下就可以了。

在問題二中,我們說過,冥想練習中的狀態是不能用外欲追求的模式得到的,你越是追求,你越得不到,因為從原理上兩者就有著根本的區別,道德經中說過「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其實講的就是內在的安寧喜樂,是來自於減法,而並非加法。畢竟對於外界慾望的追求,有多少人沉溺其中,而這種慾望是消散下去還是更加強烈和無法被填補,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很多人在練習中,一旦有了神奇體驗,這種神奇體驗反而成為了他練習當中最大的阻礙,我們本能當中對於舒服和喜悅的追求,反而會讓練習者在練習過程中無法在堅守練習方法,轉而開始去追求這種神奇體驗,最終的結果就是功虧一簣,當然,理解了這一部分,只需要繼續回到方法當中,這個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是很多自學的人卻很容易迷失在這一環里,哪怕突破了剛開始坐不住這關,也會在神奇體驗的關卡中折進去,所以這裡必須跟大家強調下。


為何喜悅會消失不見

準確來說,其實並非是喜悅消失不見,而是喜消失了,悅還在,一種安寧的狀態。冥想練習的喜悅來自於一種落差感,也就是你生活中越難受,你練習中所表現出來的喜悅越明顯,但是這並不是要求大家把生活整殘廢了,來換取喜悅,因為冥想練習說難不難,但是說容易也不容易,他需要正確的方法,正確的認知和堅持的練習,並不是說你有多痛苦,你練習就有多開心,因為你以為自己在練習,其實都只是在跟自己玩,所以這裡我們說的喜悅的消失是建立在正確練習方法的前提下,請大家不要對號入座。

冥想伴隨著練習的深入,生活中的痛苦和難受也會開始大大下降,這就導致整個練習的狀態落差會慢慢降低,所以那麼開心的感覺會慢慢消失,最終轉變為一種寧靜,安樂,自在,無憂無慮的感覺。喜,屬於七情當中的一情,喜,怒,憂,懼,愛,憎,欲,冥想練習的安寧則是脫離七情的一種存在,因為他更加符合一種健康和自然的狀態,健康和自然是我們身體運作的一種比較好的狀態模式,他和情緒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因為喜是一種強烈的情感,而非是一種安寧和穩定,當然,這不是說在練習過程中感覺到喜悅是壞事,只是不要因為喜悅感的降低,就去追求這一部分,否則你又會掉入到坑裡。

坦然接受這種變化,不被喜這個情緒所困擾,因為他的消失,必然伴隨著你生活中的狀態的好轉和恢復,別忘了,冥想練習是要服務於生活的,而不是你逃避生活的一種方式,如果你想逃避,去玩遊戲,追電視劇,這比冥想練習更加安全有效,因為他從本質上就是在不斷面對內在的雜亂以及讓內在問題得到解決,他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直面問題,直面所有的問題。

至於內在問題如何調服解決,我的專欄里有寫,大家感興趣可以看看。裡面有更多的關於練習核心原理以及細節的表述。覺得我講的不錯,點個讚唄。

極簡正念冥想訓練法?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謝邀。已經有不少科學家從不同角度,對此做過專業的研究:

分子生物學作用機制:

近年來,國外科學家開始研究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tation)的分子生物學作用機制。生物標誌物(biomarker)是一種生化指標,能夠客觀測定和評價生理、病理或治療過程中的某種特徵,通過對其測定,可以獲知機體當前所處的生物學過程中的進程。在正念冥想研究中,作為檢測冥想治療效果的一種指標物,通常研究的有皮質醇(Cortis01)、端粒酶(Telomerase)、白介素-6(Interlukin-6,IL-6)及C-反應蛋白等。

研究結果顯示,6周的冥想訓練能夠降低壓力誘導的主觀痛苦如焦慮癥狀和免疫反應,如血漿皮質醇(plasma conis01)和白細胞介素-6。皮質醇是腎上腺在應激發應時所產出,與控制情緒和健康、維持血壓穩定、抑制過度的免疫應答及炎症反應及維護締結組織(例如骨骼、肌肉和皮膚)等方面密切相關。IL-6主要由巨噬細胞、T細胞、B細胞等多種細胞產生,可調節多種細胞的生長與分化,具有調節免疫應答、急性期反應及造血功能,尤其是在機體的抗感染免疫反應中有重要作用。長期壓力過大、緊張等會造成皮質醇、IL-6升高,帶來血壓、血糖升高、疲勞等負面影響。

C-反應蛋白是一種炎症反應物,當人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就會急劇上升(急性蛋白),研究發現,參加冥想的次數越多或時間越長,早晨唾液C-反應蛋白濃度越低。新近的研究顯示冥想訓練能夠緩衝CD4+T淋巴細胞的降低。CD4+T淋巴細胞是人體免疫系統中的重要免疫細胞,能夠直接反映人體免疫功能。

端粒酶通過修復延長端粒,可以讓端粒不會因細胞分裂而有所損耗,使得細胞分裂的次數增加(在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的縮短過程已被證明與衰老有關)。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精神和大腦中心的Jacobs等的研究顯示,3個月的強化冥想訓練(每天5小時),可提升端粒酶活躍度。接受訓練者的端粒酶活躍度比未參加訓練者高三分之一。

此外,冥想狀態中,個體的內源性多巴胺分泌增多;冥想後前額皮層前部的血清素(五-羥色胺,5-HT)水平顯著增加。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關鍵神經遞質,能直接影響人的情緒,讓人產生興奮及愉悅感;五-羥色胺也是一種能令人產生愉悅情緒的神經遞質,有調節情緒、增強記憶力、塑造人生觀等多種作意。多巴胺和五-羥色胺或許是禪悅的一個物質基礎。

神經生物學作用機制:

隨著心理學、生理學、神經科學的交叉研究進展,現在越來越多地利用腦成像技術來幫助深入了解冥想對人體的作用機制。腦成像技術,包括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正電子發射層析掃描、腦電圖(EEG)、彌散張量成像等,能夠反映個體特定時刻腦部結構和功能的細微變化,觀測腦部結構與功能變化。

腦電波改變:

威斯康星大學腦成像研究中心通過腦電圖研究發現,長期冥想的僧侶在冥想過程中的γ波活動明顯增加,在休息狀態時,僧侶們的γ波也活躍。研究人員指出,長期冥想可能引起了短期和長期的腦部神經可塑性變化。此外,研究較為一致的報告了冥想時α波或θ波的波幅增大,總體波頻降低。α波的出現,顯示處於身心放鬆狀態,更高的α波波幅代表更少的焦慮和更為平靜積極的情緒。θ波的出現,常伴隨著平和、幸福感。研究表明長期的持續冥想練習改變了練習者的EEG模式或神經過程。

大腦灰質增加:

不同的研究顯示,長期冥想者的右角(right angular)和後海馬旁回(posterior parahippocampal gyri)的灰質體積顯著增大。這兩個腦部(brodmann area)區域是調控同情、焦慮、心情等情緒的重要部位。右側前腦島、右側海馬和左側顳下回皮質厚度也有增加,這些腦區涉及內部感受和軀體感受知覺。之後的核磁共振成像縱向對照研究發現,8周冥想訓練令左側海馬灰質厚度增加。海馬調節杏仁核的活動,並捲入注意和情緒加工。全腦分析後發現扣帶回、顳葉-頂葉交界處和小腦灰質增厚。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冥想訓練與涉及學習和記憶加工、情緒調節、自我參照加工和觀點採擇的腦區的灰質厚度改變有關。

理論認為感覺皮層與情緒皮層的聯結在情緒性材料的加工和決策中起重要作用,以上的研究顯示,正念冥想訓練能夠改變大腦皮質結構。

此外,低水平的疼痛敏感性與情緒和疼痛相關的腦區皮層厚度增加有聯繫,包括前扣帶回、雙側海馬旁回和前腦島皮層,而冥想者背側前扣帶回和雙側次級體感皮層變厚,尤其是背側前扣帶回皮層灰質結構的改變,意味著冥想訓練能夠調節疼痛感覺的情緒效應。長期的冥想練習對呼吸機能產生特徵性的影響,練習者的腦幹下部與心肺功能控制相關的區域灰質密度顯著增加。

神經網路功能連接增強:

研究發現冥想練習者靜息狀態默認神經網路的功能連接增強,暗示著長期冥想令其特質性地形成了內觀的注意模式,從而具有更強的自我監測能力和排除不相關的外部刺激干擾的能力。在面對情緒刺激或事件時,他們具有更善於擺脫不良影響,重建平衡穩定的心理狀態。冥想還能引起了腦區活動增強,涉及正性和負性情緒的神經網路部分,包括內側前額皮層(medial orbitofrontal cortex)、殼核(putamen)、蒼白球(pallidum)和腹側被蓋(ventral tegmental area)等區域。

其他方面:

腦成像還顯示冥想練習者的腦島(Insula)活躍度增多,杏仁體(Amygdala)的活動改變,大腦半球之間的平衡增加。腦島(Insula)和前扣帶回皮質(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作為中樞神經中探測心理作用的重要部位,能夠反映出正性情緒(慈悲、同情心)和認知功能(注意力、決定)的生理反應;杏仁體作為大腦邊緣系統的皮質下中樞,它對處理情緒至關重要,是感知思想和情緒時牽涉正性情緒的重要腦部部位。


其它角度:單純從經常冥想的人經驗感受上來說,冥想時,人體處於寧靜狀態,即是進入臨在的當下狀態,這種情況下人體能量和靈體能量是合一,純能量定義,沒有什麼生理神經啥的,因為這種狀態下,一切都是無,一切不過都是光粒子,非要說生理神經反應的是精神靈性的造物願望,那就是生理神經感受到平衡合一的能量沒有任何負擔,沒有任何痛苦,誰會不喜歡沒有痛苦的時刻,自然升出淡淡的喜悅之感。

不是什麼都能用物理現實的言語表達出來的。

也不是什麼都非要符合這個世界的理解邏輯的,畢竟無限的世界有無限的理解邏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