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己对这方面很感兴趣,在学第三门语言,希望将来能够学习更多的。 发现很享受学习语言的这个过程。 不过,有的时候总感觉很内疚,因为这个和自己的工作没有什么关系。 也看不到能够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纯粹是for fun.

本人目前从事IT行业,发现语言行业的收入貌似不是很高。 不知道各位怎么看? 不知道有什么能够让我把这个爱好有点用的工作?


学语言可以带自己去另外一个「世界」

呃,其实我想说的是学会另外一门语言,比如法德韩日语等等

学到后来你会发现你学习的东西远远超过了语言学习的本身含义

通过学习语言你被浸入到了与母语世界不太相同的文化中说著那门语言的人怎么思考他们的人生怎么面对这个世界怎么待人接物怎么吃饭喝水都能从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小窥一二热爱学习语言的人表面上可能是执著于掌握一门「工具」

其实我很不喜欢大多数人的论断:学一门语言就是掌握了一个工具

工具?!当然不仅仅是这样了学习一门外语更是能满足那些以了解其他精彩世界为人生乐趣的人的饥渴欲望!

我认为学习多一门语言好处很多,比如自己会多一项技能,可以锻炼自身的记忆力,可以发现他国语言的奥妙之处。学语言也无需非要站在功利的角度来说,其实它主要还是取决于你的兴趣,因为如果只为利益的话,在学的期间你毫无利益可言你就会对学语言失去动力。


学习语言,好处也许有千千万,但对我说以下两点就够了:

1. 学好一或多门语言,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比如一些用中文不便讨论的话题)。

2. 学习语言能有效预防痴呆症──这可不是开玩笑,确实有科学依据的。另,如果仅为收入衡量学习语言是否值得,袛能说明两字──短视。现今不代表将来,怎知道以后不会成为你晋升的筹码、危急中的救命稻草?

本人阅读过28+本张湘君,尹建莉,安妮鲜花,大J小D......的启蒙语言书籍,关于此问题,其中有一些共同点:学语言主要有2大好处:

①多学一种语言,可以多一个维度看世界;

科幻电影《降临》,主人公通过学习外星人语言:环形文字(所有单词和句子都是平行关系,没先后顺序),奇妙的体验著她与女儿的生死人生。

学会第二门语言,就好像有了第二个灵魂----查理大帝。

澳大利亚一个偏远原著居民社区,在他们的土著语言里,没有左右,一切都以东西南北来定位。伯笛斯基教授通过一个实验,给不同人展示同一个人从小到大的照片,结果:将英语者从左到右摆,讲希伯来语者,从右往左摆,这些土著人始终是从东往西;

你有没有发现韩国人说话等级现象比较严重。其实它不是受「儒家文化」影响,而是与他们的语言有关。对于晚辈,平辈和长辈,分别使用半语,平语,敬语。这是韩国人从小到大,日积月累的结果;

②学语言,有利于提升思维能力!

第一、 增强大脑的认知灵活性;

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明星刘烨的儿子,常常一边与妈妈用法语交流时,只要爸爸中文一加入,就秒变中文模式;

加拿大双语研究者艾伦.比亚韦斯托克对60名4-5岁孩子做个一个实验:给每个孩子10张卡片,卡片上有4种图案,先按颜色分类,之后按形状,结果双语孩子的通过率都优先於单语孩子;

以色列语言学家阿奈特.普赖尔等又发现,只有对2种语言的掌握程度差不多,且灵活切换,才具有这种认知灵活性切换的优势。

第二、抑制干扰能力更强,专注力更强;

依据伦敦大学学院大卫.格林的「抑制控制模型」,得出「一个精通双语的人在说话时,大脑先会同时激活2种语言体系,然后再努力抑制其中一种语言,选择另一种使用」。

所以,双语者说话时,不断地重复「先激活再抑制」的过程,长此以往,大脑抑制干扰能力更强,专注力更强。

第三、有利于抽象思维的发展;

德国语言家沃纳.F.利奥波德花了10年时间,通过记录2个女儿从小学习英语和德语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同时学习2种语言的女儿,对于一个单词的语言和语义的对应理解相对「松散」。而女儿的这种特点,能帮助她摆脱某种语言的束缚,有助于发展抽象思维。

加拿大教授艾伦.比亚韦斯托克也认为,双语孩子能更好的理解和思考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的本质意义。若孩子以后想学期第三四中语言,这种能力也是非常有益的。


「Fun」难道不是最大的好处吗? 一门语言对你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总是有的,而且是好处。
我也在学法语,也打算去学西班牙语,握手握手
哈哈哈,难道你不觉得和别人一起看外文电影的时候你能听懂而他们听不懂时,这种碾压感非常愉快吗哈哈?

我觉得成就感最重要的体现还是在你能够看懂那些你觉得好的句子的原文上面。

学语言就是一种成就感。然而我并不知道我在回答什么。说一下自己对学习语言的感受咯。
完全懂楼主什么感受,本职会计,跟语言八竿子打不著,一个两个的学,别人不知道原因,我只是for fun 了,可是一抬头也会问,为了什么呢
确实不高。除非做现场翻译。你的第三门语言是什么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