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样文化从一开始就不喜欢。

还要继续开始学吗?我不喜欢孔子的思想,也不愿意接受。很不喜欢孔子的思想。是非常非常不喜欢。已经不喜欢到根本不想尝试去接受它,根本不想多分一丝耐心。不愿意信,不愿意体会。

我的母亲却非常喜欢传统文化,这次把我骗到了一个夏令营学习传统文化,孔子的思想。

但跟老师说过后,老师却说是因为我没有恭敬心,不会静心接受,没有领悟到它真正的美。老师还对我化妆进行了批评。说是我太过于注重外貌而没有静心。我的妆容很艳丽,很有韩范。我自己很喜欢,这个样子的自己。很喜欢这个妆容。我喜欢汉服诗词,不喜欢孔子思想。我将我这个情况告诉了老师,老师却告诉我,我没有体会到传统文化真正精髓的美。说我光喜欢汉服,要化妆,这么注重外表是不应该的。说万恶淫为首,妆扮得妖艳就是吸引别人来淫乱自己。什么样的妆扮就能吸引什么样的人。可是我本身就不喜欢。非常非常不喜欢。……是我真的浮躁没有用心体会了吗?孔子的言行流传千年。但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被抛弃了两百年。已经两百年没有进行更新。真的就可以直接拿来用吗?


首先对题主被骗入这种洗脑班深表同情,同时又为题主感觉到万分庆幸。起码不是被送到姓杨的那个班,起码这里还戴著儒家的面纱,不会撕破面露出背后的厚脸黑心。

其次,我可以负责任地回答:你的母上大人上大当了,你接受的班,教的并不是儒家思想,而是挂著孔家店的牌子,里面卖的不知道哪里东拼西凑抄来的水货。什么恭敬心,什么诲淫诲盗,什么静心接受美,这老师教的是什么破玩意!

有关美貌的问题,可以去读一读论语中《子见南子》以及后面几段。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南子是个美人,在历史上声誉并不好,一开始孔子是不想和她来往的。但南子作为卫国的第一夫人,在官方的礼节上如果硬要见孔子,孔子应召去见她也是应该的。结果会面完出来后,子路老大不高兴,差不多就要指孔子的鼻子说:「想不到原来你是这样的一个老师!」。结果孔子被逼得指天发警:「冤枉啊,(你们想像的事情)都没发生啊,我要是做了就天打雷劈!」实际上孔子想表达的意思是,我和你的看法不同,你们只从人的名声上就讨厌一个人,这是不对的。我认为如果一个人真的做了什么罪大恶极的事情,上天一定会收了他。很显然南子并不是这样的人。

所以接著孔子又说,事事持客观的、中立的态度,太难了,我已经好久没见过这样的人了。这是从子见南子这事件引申而来的扩展论述,说明人的主观成见是多么的严重,而能客观中立看问题又是多么重要。

题目中提到孔子的孝顺观念。实际上孔子在不同场合提过很多孝的观念,不同场景强调的观点不一样。而作为普通人,什么叫孝?父母惟其疾之忧。也就是说,自己要自立自强,自己要成长为一个成人,让父母除了担心儿女的身体健康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地方需要担心的。不用担心工作、不用担心前途,不用担心交友不慎,不用担心误入歧途,不用担心娶得不好嫁得不好,也不用担心养儿育女(指的是孙子孙女)。一句话:思想要成熟起来。这样就叫孝。

如果不这样,那什么叫孝?以为事事听父母的就叫孝吗?以为做个听话的乖儿子乖女儿就叫孝吗?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孔子什么才是孝。孔子说:态度(即心里的正确认识)很重要。家里有事情就去帮忙,父母吩咐下来就马上去做,有好东西先孝敬父母,赚到钱了马上往家里搬。然后孔子神转折地说:你以为这就叫孝了吗?(孔子心里肯定哼了一声:you are too young)

题主最后一个问题是:孔子的思想还有用处吗?我再次郑重地、负责任地回复:absolutely。

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不是因为他教下来的具体而微的各种指导原则,而是他那种明知不可而为之的精神,这才是真正的儒家精神。

我在知乎不同的题目都回复过,什么是儒家精神?

从公事上说:民为贵、君为轻,文死谏,武死战,中流砥柱,明知不可而为之。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从私德上说:君子不器,允文允武。上马杀敌,下马著书。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君子慎独,不欺暗室,门不受私偈,事无不可对人言。

这些才是儒家精神的核心。搞什么恭敬心,搞什么礼义廉耻,搞什么静心感悟,这都是些什么玩意!


你好,你完全不必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呢?我简单讲一下,相信你就能明白,下次再碰到类似问题,你就可以和教育你的人探讨了。

看了你简单的叙述,就知道,指责你的老师倡导的是一种宋明理学的思想,所谓「存天理,而灭人欲」。其实这已经严重背离了孔子所倡导的思想。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孔子毕生的思想,学术精华都凝结在他编纂,并用以教育学生的五经之中(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其中:

诗经:文学

尚书:政治学

礼乐经:礼仪制度学

易经:哲学

春秋:历史学

五经作为儒家经典,在孔子之后得以传承,直到汉武帝时代,汉武帝任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尊崇的就是「五经」。

华生在这里引用《诗经》中的一篇,你就会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开放。

《诗经.召南》卷中的《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

翻译成现代汉语:田野上有一头獐鹿死了,我为它裹上白茅,有一个少女春情动,美健少男忙去引诱。树林中有小树婆娑,田野中有死去的獐鹿,解开缠裹的白茅,那少女美白如玉,舒松地脱得光光。不要弄破我的围裙,不要招惹那长毛狗乱叫呀。

诗中描写一个青年猎人与一个少女的郊野幽会和野合。从这篇诗中我们就能发现,孔子的思想与宋明理学的思想是有天壤之别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那个学习班老师教育你的依据,据说出自《论语》(但华生认为也不是论语的精髓),《论语》是四书中的一部(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在先秦已至汉代四书都不被作为儒家经典,因为四书主要代表儒家中古文学派的观点(由于篇幅有限,关于儒家千年今古之争,华生以后会专门写文章来阐述)。这里要指出《论语》并不是孔子的著作,而是后人对孔子谈话的集录,甚至没有证据表明孔子生前知道有《论语》的存在。其实《论语》也有多个版本,我们今天看到的主要是《鲁论语》,而去年南昌海昏侯墓中出土了已经失传的《齐论语》。而「齐鲁」正代表了儒家「今古」两大学派。

宋代以后,朱熹将五经废置不用,而推崇四书,正是从这时开始孟子才成为了与孔子并列的圣人,才有孔孟之道(而在这之前的学术,政治历史中并不是)。因为当时的政治需要,以至于发展出更为极端的宋明理学,所谓「存天理,而灭人欲」。直到后来越来越极端,儒学才发展成了《狂人日记中》的「字字句句都是吃人」的礼教。

看了华生上面的解释,是不是比较清楚了?其实儒学是兼容开放与保守双重思想的,是矛盾对立统一的。这也是《易经》(五经之首)中阴阳哲学的具体体现!


您好,谢邀。

末学试说一下。

君其实不是讨厌孔子和《论语》,而是讨厌让您学习孔子的人。

确切地说,也不是讨厌母亲和老师,而是讨厌他们的表达方式。

人都向往自由,不愿意被拘束。

人都希望自主,不愿意被控制。

你我亦不例外。

可是我们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呢?

母亲的方式或许有问题,但是不是希望我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老师的表达或许欠周全,但算不算对我们负责任呢?如果能这样想,我们的心情是不是好点了呢?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孔夫子也不例外啊。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孔夫子赞美淑女啊!可是淑女不仅仅是外面的华丽,还要有内在的修养才行啊。

题主既然说崇尚韩范儿,自然仪态万千。

可是,我们想想看,韩范儿需不需要投资呢?钱从哪儿来呢?

另外,我们既然选择韩范儿,不能仅仅把眼光放在他们的外表。那些韩国欧巴和欧尼是不是非常谦虚懂礼貌呢?

韩国人学的就是儒家教育,他们的那些礼仪谦虚就是跟孔子学的啊!

君有暇不妨查看一下韩国历史,末学绝无半句虚言。

我们不妨来捋顺一下。

韩范儿是由服饰、仪表、谦逊共同组成的。只有外在的话,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形似只是一个虚壳,神似才算真正有范儿。您说是不是?

服饰需要财力支撑,因此要努力学习,将来才有能力装饰自己。

谦逊有礼同样需要学习,君现在正好有此良机。

既来之则安之。不要在意别人的表达方式,重要的是充实自己,达到想要的结果。

『安鸟哈塞幺』(韩语问好是这么说的吧),配上您善良的微笑,漂亮的容颜,谦逊的礼仪,落落大方的仪表。

活出自己的范儿,活出自己的人生。

?无论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生活,都不会凭空而来,都离不开学习。

末学后进,才疏学浅,仅供参考。
这个,表示很心疼你啊,没有必要的,不是所有的文化都要去一股脑儿的接受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就好啊。说白了那个老师挺迂腐的,感觉书都白读了,一天到晚说什么孔孟之道还那样批评你啊,没有觉得多么有文化,女孩子打扮自己哪里有错了,喜欢自己漂漂亮亮的不好吗?男孩子出门还要正衣冠呢。不要去听那些所谓的老师的教导,都是假的?(ˉ?ˉ?)。我很喜欢传统文化,但是我就是不喜欢孔子说的子承父业,我小时候我爸爸还要这个来要求我,我就会有点炸毛然后反驳他。传统文化固然好,但是若不喜欢真的没有必要去强行了解,传统文化也是需要发展的,没有人会固守两千年前的行为道德准则是吧,若是这样,那我们读书的女子岂不都是不守妇道了?做你喜欢的事就好。

就是拿一堆狗屎让你体会它的香味,你还真信啊


谢邀首先,我对题主的遭遇深表同情,对于现在所谓的国学班,我一向不怎么喜欢,也不抱啥期望,还不如我自己在家读读书。

其次,回答一下题主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真的不能接受孔子的思想,那就不要接受好了,你母亲无权把自己的思想强行灌输给你。我的母亲是信基督教的,她也一心想把我改造成一个基督徒,然而我就是不信基督教。

至于题主说的有没有体会到儒家思想的美,我只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美不美,你喜不喜欢而已。
先不说别的 ,好好查一下万恶淫为首到底是啥意思再说。
无论什么思想都有优点和缺陷,孔子那个时代,男女是不平等的,甚至可以说女性就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必须要遵守很多的教条,因此,孔子思想中,多多少少也体现了对女性的不公平待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者见文,淫者见淫。但孔子思想,也肯定是有它精髓的地方的,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永远是重要的一课,既然有机会可以学习,就好好听一下,说不定有能够用到的,如果没有就当耳边风吹过就好。站在家长的角度,她们只是担心你太漂亮,被坏人盯上,毕竟现在的坏人可是什么学历都有手段也相当高明。个人觉得,女孩子还是淡妆最好,自然才是最美,自己的脸才是最有个性的,大家都化成一样的妆整成一样的脸,也没什么意思不是嘛。
孔子说的可以,但你老师转口说出来的就不可以。你喜欢可以看看《诗经》,《论语》不适合女生看,《论语》在我看来处世的书,不是有情调的书。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