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死的时候,印象中就大哭了半个月,后来就不大想起来了。

今天年初舅舅意外早殇,当天就坐飞机赶回去了,全家哭的惨兮兮,现在和表哥表姐玩手机吃鸡的时候也没啥异样氛围。

李咏死了,全网缅怀一周。紧接著金庸死了,一场营销狂欢开幕。

印象最深的是曾祖母死的时候,小学,课堂上经常莫名其妙掉眼泪,老师关心的时候就谎称不舒服,于是就早退回家玩耍。直到初中,对曾祖母的怀念都是我写作文的头等素材。

人越大感觉越无力去感受悲伤,这是怎么回事?舅舅的葬礼感觉就像是一场家族聚会。

古时守孝三年是不是为了留存住死亡对生者的影响?如果是,感觉挺有价值的。


题主,你好!谢邀~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在我国的教育中,往往回避「死亡」这个话题。

许多有过西方社会生活经验的人,都能体会死亡议题上的中西差异。比如,在西方葬礼致辞时可以说笑话,拿死者开玩笑,放在传统中式葬礼,恐怕会被打。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几乎可以用美丽来形容,巴尔扎克、肖邦、王尔德……所有的墓冢都是为克服世人对死亡的恐惧而建。看到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的一小格大理石骨灰盒,我们感到的是宁静,还有平等。想起幼时大人警告别去荒野墓园别惹上「脏东西」,你足以感知人们对死亡死者的态度有多么不同。

有关死亡的话题,我们往往为恐惧所裹挟,窄化为两脚一蹬、双眼一闭的恐怖场景,或只联想到葬礼、生离死别。其实死亡与病重照顾、临终关怀、亲朋离世后的自我心灵照顾,继承权与健康保险,乃至自杀、堕胎、死刑、安乐死、艾滋病等议题息息相关。死亡勾连起如此丰富的人生面相、个人福祉及社会关切,实在难用一道问答题或一篇作文就能穷尽。

犹记得《寻梦环游记》上映之初,引发了大众对「死亡」话题的讨论,这样一部跨越生死的温情之旅,让我们不断地自我反思,因为死亡,我们内心是否正在遗忘一些不该被遗忘的人或事。或许在coco的故事中,她承载著老一辈的荣耀与遗憾,以及对新一辈的指引与鞭策。在现实中,其实每个家族、每个人都应该是coco,也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不忘过去、尊重过去,并怀著对过往地缅怀以及逝者的尊严更好地生活下去。

PS:每日收获新鲜写作素材,尽在壹笔·作文APP,可在手机应用商城里搜索「壹笔·作文」找到小笔哦~?( ′???` )比心

编辑于 2018-11-0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六华六华十方六华门六华真人专门解决长生不老返老还童问题

每一个人对不同事物都有不同的评判价值的。比如一件文物在有些人眼里一文不值,在有些人眼里则是无价之宝。

有的人会对死去的人永远铭记,有的人会对死去的人很快就忘记。

有的人虽然表面不在乎,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忘记不了的事情。

具体看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每一个人对不同事物都有不同的评判价值的。比如一件文物在有些人眼里一文不值,在有些人眼里则是无价之宝。

有的人会对死去的人永远铭记,有的人会对死去的人很快就忘记。

有的人虽然表面不在乎,但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忘记不了的事情。

具体看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人渺小如蝼蚁;

有短暂的相逢:却挂念一生

更有长期陪伴,而后相忘于江湖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同样的场景不断的发生,作为平常之人,喜怒哀乐皆为常态;

所有的无常,生老病死,也该接受。

追逐快乐

保持善良

更多的经历

也许是难得保持的主旋律


谢邀。

人本身就是种微不足道的东西,又何必把精力耗费在思虑这种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呢?和大多数人一样苟且而麻木地活在当下比先知先觉洞察一切幸福多了。


那得看「其他人」跟你的关系,爱你的在乎你的那将是场浩劫。但对无所谓的人来说除了微乎其微,大概有感叹有惋惜,也有当个玩笑一概而过的,这些都是善良的。不善良的也会有添油加醋,甚至以此伤害对你有重要意义的人。

其实我的话,希望我的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微乎其微,因为我太不想活,又基于爱我的人不能死。如果可以,我希望我死后所有人都忘了我。

死或不死,天命所归。

但愿每个人都保持善良。


如果一个人跳楼自杀,落在了你面前。你可能会很有感触,但是你更多的会想,「自己真倒霉,血别溅到自己身上了」。人性的本质就是如此真实。人之初,性本善。但是我相信,人之初性本恶,这就是为什么人类要制定各种法律法规,价值观来限制自己。


谢邀,看了问题简介,觉得题主搞错了一件事——将自己以及世人对生老病死的无力感和无可奈何的麻木当成了所有人的不在意。

其实,不是不在意,只是不想再沉浸于悲痛之中,哀莫大于心死,泪已流干,心已倦。


要看是否是至亲了。


主要看其他人对你与他们自己情感的认知

有些你觉得自己死掉后会难过的人,有可能未必这么难过。

有些你觉得会无动于衷的人,可能会在默默伤心。

好是按这样推断的话,大概会有很多人都在为我默默伤心吧。


亲人安逝对现实生活没什么大的影响,时间推移,痛苦慢慢消失,新的生命接踵而至,我们又继续前行了。

然而逝去的人会永远活在我们的记忆里,对我们人生的影响是确确实实的。


肯定是的,不管悲伤有多深,都会随时时间流逝


别的不论,单说金庸的离开,这并不是一场网路营销的狂欢。

起码就我个人而言,查先生的思想直接影响了我的世界观 、价值观。并且这种价值观会一直影响我。对文学史而言,他在当代的评价并不算高,但是未必在下一个风口,不会被极高的评价。即使在当代的教材中,也有他的作品身影出现。他个人足以扛起武侠文化的旗帜,也就意味著,他的思想,还将延续下去。

给时代,给社会的越多。社会和时代就会回赠你的越多,或早或晚。

一个人的死亡如果对其他人微乎其微,大概是因为,他还没来得及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来得及对社会做点什么吧……

就算是李咏,他还没来得及走到传播学大师的位置。但他的创新,他的别具一格。在传媒研究史上,起码也是个生动的案例。只不过你不学这个,可能感受不到咯


因为你的年龄越大,他们的年龄也越大,你也有了生活独立能力,自然他们离开后对你的影响也比较小。

大一父亲突然因为车祸去世,作为家里的老大仍然记得当年的无助和悲痛,可以说直到现在还会隐隐作痛。

现在的我,在深圳已经是第三个年头,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幸运逐渐过上了开心充实的生活.

我知道我滴老爸啊,看到了一个做设计师的我偶尔,一定会为我骄傲的!他是一个特别喜欢吹嘘自己孩子的人,哈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