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精英式吃水果的方式是不剥皮的。

在典雅的厨房里拿出日本纳米银抗菌砧板,优雅地抽出德国制造的(非中国制造的入门款)双立人,从容不迫地将从麦德龙进口区的橙子、猕猴桃这些水果切成大块,扔进Vitamix里面,加水,冰块打成果汁。

理论上说,这不仅能摄取平民吃法里面那些被丢弃的营养精华,而且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吃法,因为牙齿的研磨程度肯定不比24,000转的刀片,食物被粉碎成粉末之后,它和消化系统的接触面积会增大,进而提高了吸收的效率。

但是问题来了,苹果籽有人说可以吃,有人说不能吃,因为含有氰化物;这个从进化学上说的通,苹果的种子负责繁衍后代,所以里面含的有毒成分。但为什么葡萄和芝麻之类的不仅没有害,而且有益呢?

目前主流的美帝精英们的吃法,苹果是不去籽的,可以参看《纸牌屋》第五季某一集里面某政客吃苹果的方式。

那么到底是能不能吃呢?


《震惊!苹果籽有毒吗?真实的情况让人大吃一惊!》

苹果是我们最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苹果籽小而黑,尝起来味道苦涩,不注意的时候偶尔会有人不小心吃到苹果籽,很多人会立刻吐出,也有人并不在意直接吞下。一些人相信苹果籽具有毒性,另一些人却认为吃苹果籽有益健康。那到底孰是孰非,不小心食用了苹果籽会不会带来杀身之祸?苹果籽可以释放氰化物吗?在蔷薇科水果的种子中,常含有较高浓度的苦杏仁苷,包括苹果,杏仁,杏,桃,樱桃等。苦杏仁苷是种子的一种防御武器,完整的种子并无害处,一旦因为咀嚼或消化等造成种子破碎,苦杏仁苷就会降解成氰化氢,这是一种剧毒物质,在达到一定剂量甚至可致命。你可以承受多大剂量的氰化物?服用0.5~3.5mg/kg的氰化物就可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其造成的后果包括头痛,恶心,瘫痪,心功能和肺功能衰竭,甚至死亡。低剂量的氰化物可以导致多种较温和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恶心呕吐,胃痉挛,头晕,虚弱。具体的耐受剂量取决于个人体重,所以儿童食用后风险更大。

苹果籽会释放足够量的氰化物危害你的健康吗?

不同品种的苹果籽可含1-4mg/g的苦杏仁苷,但其可转化释放的氰化物则要少得多。通常1g被碾碎的苹果籽可释放约0.06-0.24mg的氰化物。转言之,一口气吃下两大杯的苹果籽可能会致命,或者至少让你大病一场。具体的致死剂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包括苹果种类,食用者体重,以及个体的耐受情况。但即使是较低剂量仍然有可能影响你的健康。举例来说,大概需要243-6804颗苹果籽才可能杀死一个约80kg的成人,而每个苹果大概只含有0-20颗苹果籽。所以,只是单纯吃了一整个苹果的种子不太可能有问题。而且只要不嚼碎,苹果籽的外壳也能抵抗胃酸的消化。总而言之,不吃苹果籽总会是较为明智的选择。如果只是不小心食用了少量的苹果籽,则完全不用担心。


转自《科技生活》周刊

流言:重庆的一则新闻让人们对鲜榨果汁也不那么放心了,一个一岁大的宝宝因为喝了半碗鲜榨苹果汁,食物中毒呕吐不止。难道新鲜苹果也有毒了吗?

真相:在新闻中,婴儿喝的苹果汁是用一个苹果打出来的,比如每克苹果籽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百个微克,是苦杏仁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单纯从剂量上来讲,吃个苹果就可使婴儿中毒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说到氰化物,很多人会联想到影视剧中间谍、特工藏在牙齿里用于自杀的氰化物胶囊,而实际上氰化物就在我们身边,没有那么神秘。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风险交流部钟凯博士介绍,氰苷是植物中的一种毒素,目前全世界已经发现的氰苷大约是50多种,含有它的植物超过2500种,有几种被人们食用而且含量还很高。其中最重要是非洲某些地区的主粮木薯,此外,利马豆、竹笋和亚麻籽中含量也很高。当然我们常见的很多蔷薇科植物的种子里都含有氰苷,比如桃、樱桃、沙果、杏、梨、李子、枇杷,苹果也是蔷薇科的一员所以苹果籽同样含有氰苷,当然这些水果的果肉里是不含氰苷的。

但是新闻中说果核含氢氰酸是不对的,实际上,果核里的氰苷本身并没有什么危害,其真正的危害在于遇酸或者在生物酶的作用下水解出的剧毒氢氰酸(HCN),容易造成人和动物的中毒。

在临床上,氢氰酸大量沉积在身体,会导致头晕、头痛、呼吸速率加快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肾衰竭、休克甚至死亡。《甄嬛传》里安嫔最后吃苦杏仁自杀的理论依据就是因为氰苷水解出氢氰酸。此外,

苹果核中的氰苷水解之后的氢氰酸是否达到了能使婴儿中毒的剂量,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苦杏仁有毒似乎很多人都知道,但是苹果籽导致的氰化物中毒却几乎没听说过。苦杏仁苷之所以在所有的氰苷中最为著名,主要是因为在我们常见的食品中,其在苦杏仁中的含量比较高,大概在2%-4%的样子。氢氰酸导致人的中毒剂量大约是每公斤体重2毫克左右。如果一个1岁婴儿重10公斤的话,以每个苦杏仁2毫克计算,大概需要吃至少10颗苦杏仁才可能到达中毒的剂量。

而在新闻中,婴儿喝的苹果汁是用一个苹果打出来的,比如每克苹果籽中的氰苷折算为氢氰酸后大约只有几百个微克,是苦杏仁的几十分之一,所以单纯从剂量上来讲,吃个苹果就可使婴儿中毒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此外,苹果籽主要留在榨汁后的残渣里,所以苹果汁中即使有氰苷也是很少,而且吃进去的氰苷也不一定能全部转化释放出氢氰酸。

尽管婴儿的机体比较脆弱敏感,但从媒体报道的症状来看,孩子吐出果汁后很快状态恢复,更大的可能是胃肠道刺激引起的不适,而不是氰苷直接导致婴儿中毒。更何况婴儿的呕吐原因有很多,单纯因为喝了新榨的苹果汁就说是苹果核有毒,缺乏依据。

实际上,蔷薇科植物里苦杏仁的氰苷含量是比较高的,折算成氢氰酸的话每克可含有几个毫克,而其他蔷薇科果实种子中的氰苷就低得多,除了蔷薇科果实,常见的含氰苷的食物还包括鲜竹笋、木薯、银杏果和一些豆类等。高粱、玉米、土豆、南瓜等很多农作物的幼苗或藤蔓里都有氰苷,可能会导致误食的牲畜中毒。所以氰化物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物,只不过由于含量有限,或者吃得不多,所以人们并不是特别关注。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氰苷对热不稳定,因此彻底的加热是去除氰苷最有效的方式,国外的一些食品安全机构也建议民众不要生吃这些含氰苷的食物。另外氰苷在体内可以代谢清除掉,不存在蓄积性,该中毒的马上就会中毒,没中毒的也不用担心长期大量,将来会毒发身亡。对于消费者来说,水果的果核就别吃了,需要榨汁的话也应该先去核。只要不是刻意去嚼果核里的种子,吃水果导致氰苷中毒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总体来说,苹果核仅仅是含有氢苷,并不是直接含有氰化物剧毒,而且由于含量小,说它有毒显得有些危言耸听。苹果作为健康水果的代表,我们还是放心大胆的吃吧。

对苹果籽含有氰化物,不过含量很小,就拿我来说,吃过N次苹果籽,还活著(′?皿?`),我家旺财特吃苹果不会吐苹果核,也是和种子一起吃的,没见啥事(′?皿?`)

所以,知乎曰,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皿?`)


吃几颗没事,吃多了我就不保证了。

女主切苹果

坏人KO


别 yy 了,你知道了也成不了精英,就跟你知道几个破牌子也买不起一样。


如果一个果能饱腹,可变成果汁就需要好几杯了,好几杯可不止一个果了……只会让你吃下更多的果糖苹果籽,感觉好难吃!葡萄籽吃起来还涩得慌&哼!
关注精英吃苹果。
精英不吃苹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