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分如下几类:

自主:国产品牌,熟悉的品牌如,比亚迪,吉利(还有几何,领克),长城哈弗(还有欧拉),上汽荣威,广汽传祺,一汽红旗,蔚来汽车等等品牌

外资(进口):品牌和生产基地在海外,需以进口方式进入国内,销售至用户。典型代表:豪华跑车品牌等,基本以订单形式生产并进口至国内。

合资:国外品牌,与自主车企合资,在国内设厂生产并直接自建渠道销售,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等等。

由于早期中国工业体系较弱,汽车工业发展不给力,进口车销量不满足人民的需求,因此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建合资汽车品牌。

可以看到,合资品牌目前是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主力,如一汽大众年销量200万多。口碑也较强。

而自主品牌也在发力,已经逐步赶上,如五菱汽车的爆款宏光mini ev,销量已经吊打特斯拉了。

希望大家多支持国产品牌,真的不错。


顾名思义就是由中方与国外投资方共同成立的项目。中方出资的方式:出让土地厂房使用权、资金;国外投资方出品牌、技术、资金、人才等合资汽车就是上述情况合作情况下的产物。国外提供技术、人才、品牌等在国内组装,但核心技术还是由国外掌握。

我国和外国汽车生产厂商建立的合作依存度略低,一般我国在学习外国汽车生产商更多的是组装技术、企业文化、内部管理等等,但是对于我们真正需要了发动机以及变速器等核心技术往往是国外进口,卖给我国的一般都是落后10年到20年的技术。也正因此,核心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我们花大价钱去买这些技术或者成品,自然就造成合资车价格大部分高于国产品牌。


简单来说就是「借腹生子」。


这个问题就涉及到汽车的历史了。在我国的汽车消费中,经常会提到进口车,合资车,国产车之类的区分,那我们的汽车行业是怎么形成这样的局势的呢?这个事情其实非常有意思,今天我给你捋一捋。

1949年建国的时候,中国汽车保有量仅有5.1万辆,还停不满今天的一个大型广场,而且这5万多辆车没有一辆是我们自己造的,都是进口的。这种进口车对于我国来说资金流出去了,除了买了一台车,任何技术和经验我们都得不到,这当然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于是我们的前辈们可以说是倾全国之力从无到有,开始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不过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国产的车主要以卡车和工程车为主,直到1978年中国有了多次出国考察的机会,这才意识到我们的差距竟然有那么大。

于是合资这个模式才被提出来。合资的初衷是向外国的先进技术学习,来提高我们自己的工业水平。那么怎么样才能吸引那些在全球已经很知名很成熟的汽车汽车品牌来国内和一些工业技术非常落后的企业合资呢,人家没有必要带著我们玩,是吧,

这个时候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以及一系列的政策就出台了,简单通俗的来说以市场换技术就是告诉国外那些汽车厂商,我们中国的市场需求非常大,要买车的人很多,你们国外的那些大牌汽车想要在中国销售赚钱,要么还像原来一样进口,但是也要收相当比例的税,那你可能10万块钱的车你卖到20万才能赚到钱,另外一种方式和我们当地的企业合资生产经营,把你的生产技术分享出来,在国内制造汽车。相对于进口车可以减免关税,消费税等等税收,那你就可以用相对较低的价格卖出去更多的车从而赚到钱。

通过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和外资漫长的谈判,在1983年的五月五日北京JEEP的经营合同签署,这是我国汽车行业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紧接著上海大众,天汽大发,广州标志等合资品牌也相继成立。

一只金凤凰带来的一个地区的产业升级,而一群金凤凰则带动了整个中国汽车行业的向前发展,它给中国消费者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把世界上那些最优秀的车型以更加亲民的价格摆在了眼前,让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到更加优秀的产品。

OK,以上就是合资车的介绍了,不知道你懂了没有。有什么疑问欢迎评论区提问。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请点个赞。谢谢


进口的品牌,国内生产,依托一个国产品牌的生产线,税费啥的有优惠,所以车价降低了,购车人和车企都有好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