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不需要三綱五常的條條框框,推崇致良知,倘若遇上滅霸這號人,他內心的正義和良知就是滅掉一半人口,維持宇宙生態平衡,那怎麼整?還是致良知有更嚴謹的定義?


謝邀。問題是個好問題,例子也很形象,我需要進行兩個範疇的分殊來解決您問的問題。

宋明理學把人的知識分為兩種,1.德性之知 2.見聞之知。

德性之知指的是具有普遍性的善良意志,是每個人不學而能的良心。有這種良心,我們普遍性的內心裡都有善良的部分,比如有同情心,嚮往和平等。心學的良知屬於這一類的知。

見聞之知,顧名思義就是來自於耳目見聞的知識,需要後天的學習才能獲得,良知無法讓人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致良知無法解決見聞之知的問題。

良知只是最初的一念發心,所謂致良知,就是讓這一念的善良擴充,不要因為私慾就讓它隱而不顯,它並不提供具體問題的解決措施。

在致良知的道德實踐中,要在良知為頭腦的前提下,使用見聞之知,來使行為完成。比如說,對陌生的小嬰兒有惻隱之心是良知,看見小孩掉到了火里,良知發動——要救,怎麼救?去找水。去找水這件事不是良知告訴你的,是你的水能滅火的知識告訴你的。良知是先行者,知識是幫助良知的落實。

良知是相同的,但是見聞之知則可以不同,上面小孩的例子,有些人可能會想別的辦法,比如去找滅火器。或者有些人頭腦不是很清楚,去報警,警察來了已經來不及了,辦法想錯了不代表他就沒良知,見聞之知和良知是兩個層面的問題。

回到你的問題,如果滅霸要殺死宇宙中一半的人是致良知的話,那必然是出於如下情況:滅霸的良知是想讓宇宙達到和諧,為了宇宙萬物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毀滅一半生靈,儘管心中不忍,但是只好這樣。

良知是讓宇宙達到和諧,毀滅一半生靈是達成這一善良目的的辦法。這個辦法即使是錯的,也是屬於好心做了壞事,並不因造成了不好的後果就成為壞人。

不過雖然我沒看過滅霸,但一聽名字就知道他是個大壞蛋,他應該不是這麼想的。

總之,良知是具有普遍性的道德意志,人人皆有人人皆同的。但是見聞之知則不是,出於同樣的良知,不同的人在某一事情上或許會想出不同的辦法,因為每個人的見聞之知不同。這不同的辦法或許是衝突的,但背後的良知則是相同的,並不能因見聞之知是相對的,就說良知也是相對的。


其實很簡單,按四句教的說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良知是很樸素的東西,用樸素的現實的善惡觀就大多能夠判斷

滅霸認為「人口數低於環境承載力」是善,但也知道「殺人」是惡,所以滅霸滅掉一半人口的行為就不是「為善去惡」了,就是簡單的「為善也為惡」的電車難題,自然稱不上格物,也不能說致良知了

所以當普通人就不要屁股歪到給滅霸站台了,實際遇到的電車難題上,普通人就是拿了個馬桶橛子路過而已

舉個更有意思例子,比如卧底,卧底要「為惡」的,那是因為有「大惡」存在,所以跟著「為小惡」,但最終目的是為「除大惡為大善」。所以歷史評價很重要,在怎麼現實倆難的問題,歷史往往會給出恰當的評價,多看看這些評價,就能知道善惡觀並不複雜,明白時代的潮流,也就體會到現實的良知了,在現實實踐中體會良知,而不是搞個形而上學的定義。


良知不屬於任何人,同樣一個人的行為並不一定就代表良知,即使他打著良知的名義。春秋五霸挾天子以令諸侯,希特勒發動二戰,都是人的行為,良知不以人類存在與否而增損。致良知,則我命在我不在天地,人類去其半,我何容心焉(此言未免不仁)。


學心學的目的是自己如何致良知,窮盡一生都無法做到,哪有工夫管別人致良知?要研究別人致良知的話,那就是一門新的學科了。


在陽明心學裡,良知是個實踐問題,而不是理念問題。所以良知並沒有嚴格的內涵和外延。但是這恰恰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特徵。源於古希臘的歸納和演繹,適合於更小規模的組織體,而中國這樣一個龐大的組織體,在科技不發達的時代,不可能用歸納演繹的方式去統治,更多的時候需要依賴實踐性的一般原則。

滅霸這個問題,非常好,因為這恰恰是中國古代權力體系的一個核心問題。比如黃河鬧水患,主張賑災的人是善的?還是不主張賑災的人是善的?很多人說當然是主張賑災的是善的。問題就在於,實踐中,很多主張賑災的人以仁義道德為名,行貪污腐敗之實。主張賑災然後不僅可以貪污賑災的款項,而且可以在其他地方多收稅。那麼主張不賑災的就是善的?直覺告訴我們,肯定也不對呀。這種實踐性問題在古代社會是千千萬萬的,直到今天,這種問題依然是存在的。

所以,講到陽明心學的良知,就必須講知行合一。沒有知行合一的前提,就不存在致良知的實踐。

滅霸這個問題就可以分析了。滅霸的理念和行為在電影上看來是一致的,也就是知行合一的一個人。他做到了,在實踐過程中,他也是道德自律,也就是一視同仁,連自己也是規則之內的。對他而言就是一個致良知的過程。這沒什麼毛病。

但是滅霸的致良知,未必成為你的致良知。因為你從自己的實踐中得知,這種行為是惡的。所以你的致良知就不會這樣選擇,你不這樣選擇,不作惡,革除自己心中的惡,同樣是致良知。這就是實踐理性。

這兩種致良知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依賴於知行合一的前提。但是由於每個人的掌握的世界的深度和寬度不同,對同一件事情會做出截然不同的的選擇。但是,這不就是世界的真實面目嗎?道德只是人們希望的樣子。

問題來了,致良知沒有統一的標準嗎?是不是存在一個先驗的,連續的良知統一體呢?從王陽明的人生軌跡和他的著作看,他認為良知是一種選擇,所以要致良知。所以,對於存在一種先驗,永恆的人性良知,他是持懷疑態度的。這大概才是他真正的智慧所在。

實際上,在一個權力為核心的體系中,知行合一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有時甚至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就意味著致良知很難做到的非常高的要求,會催生很多道德表演藝術家。

而不以權力為核心的社會體系中,知行合一相對就容易好多,因為風險成本低呀。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來自某些其他文化體的人,傻的可愛,忒實誠。


這種人本身就屬於良知被完全蒙蔽終不可教化之人, 陽明先生的做法是直接除去, 以致自己的良知。


你這問題首先我們要確認滅霸滅掉一半人類的是否為良知,你認為是嗎?就像希特勒要滅掉猶太人一樣!這是一種病態心裡扭曲!你認為呢?


前提一,滅霸是主觀唯心主意,估計是王艮教的滅霸。不可取。

滅霸滅掉一半人口,為的是讓資源延續,既然目的是讓資源延續,為何要去靠滅殺別人的這個手段達到資源延續,完全可以用其他手段。

我如果是滅霸,知道整個宇宙資源有限,現在也需要解決如果讓資源延續下去,那就通過改變資源配置手段達到資源延續,而不是滅掉一半人口。

最後

雷鋒說過一句話,對待敵人要像秋風掃落葉般的決絕,對待朋友要像春天般的溫暖。

哪有什麼錯與對,不過是價值取向+自然規律的選擇罷了…… 跑題了


物種都不是一個,不適用


良知與人們的價值觀很相似,致良知可以看作把價值觀更加符合世界的某一面。

世間不分是非,不分善惡,一切善惡是非只不過是生命區分出來的。善惡是非的標準很多,看你遵循哪一個標準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法則,一切生命的世界法則都在主觀世界被情況選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