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說心即理,致良知,人人皆可成聖,那麼問題來了,良知有統一標準嗎?如果沒有,那麼道德、價值必然是多元的,那麼所有提倡單一價值的學說都與之不符,特別是儒家自己,那王陽明還是信仰儒家的嗎?如果有統一標準,那創立心學意義何在?又如何引領思想解放?


就良知本體而言是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的。這個有一個統一的存在。但你說標準,似乎又說的不準確。

而在天為理,在人為性。

但就其發用,則變化多端。如素富貴行乎富貴,素夷狄行乎夷狄。夷狄的標準定然不同於儒家的標準。但是卻不妨礙他良知的光明。具體說比如過去有妻妾,而今一夫一妻都有合於良知處。

比如蘋果有蘋果的性,而蘋果還有不同品種,雖然他們果實之類不同,他們都能顯現自己的本性。

又比如伯夷伊尹,一個非其君不適,一個任何君王都可以。不過依著他們個人氣質不同有所差異,而他們都不失為賢人。都是良知光明的。


良知是統一的。

良知就是天理,天理就是所有人的最高追求。是一致的。

是所有人能共同在社會上交流的一個根基。

如果不一致大家就沒法交流了。


良知者,桀紂與有,及其至也,雖堯舜有不能盡。良知人人皆具,而有明暗之不等。是聖是愚只在良知明暗上定分曉。乃若大道,「致良知」三字盡之矣。致知之外復有所謂學問者,非異端即小道,不足觀也。


我理解沒有。正如傳習錄中用金子的純度比喻孔子和堯舜一樣,只求一個精一,而不在多少。


你要標準?良知無形無相,怎會有什麼標準?


「修身」是貫穿儒家思想的主線。

修身的意義,於個體是改命造運,於社會是擔當重任。

既然是「修」就必須要有參照物,也就是「榜樣」。

傳統儒家是以「古代聖賢」作為修身的榜樣,在孔子時代的榜樣是堯舜禹、商湯、周公,在後世是孔子、孟子、顏回等。所謂「執柯伐柯,其則不遠」,意思是你對照榜樣來修身,總能摸著點聖人的邊。

隨著時代發展,這種效仿古代聖賢的修身方法表現出有些食古不化,不能適應複雜的社會環境變化。於是心學主張摒棄這種僵化的模式,以動態的樣板來代替靜態的樣板。

王陽明用「良知」來闡釋這種動態的樣板,相比古聖賢樣板,它有兩點好處:其一,它足夠「形而上」,不著相,有變通餘地;其二,它本自具足,無需外求。同樣的,這種模式也存在弊病——無相,無次第,沒有標準化的修行方法,對於自己的境界也無法參照,最後難免出現很多狂妄之徒,用王陽明的話說就是「躐等之病」。

你只要把良知理解為一個本自具足但被人性蒙蔽,至高無上卻又無法企及的修身樣板即可。


這裡唯一有必要說的就是這個「統一標準」了

看過古書的都會發現,中國古典思想家提出一個概念時,都不會提出一個固定的定義

而是喜歡從各個側面的不同點來進行描述

典型的就是孔子在論語中的各種回答

弟子問什麼是仁,孔子一會「克己復禮為人」,一會又「仁者愛人」

不是孔子不想給一個明確的答案,而是沒有那個答案

因為在儒家這裡,不管是「仁」很是「良知」,跟道家的「道」一樣,已經涉及形而上學了。或者說被他們推舉到了形而上的位置之上

中國古代的思想家都有一種自信,能一下解出問題的企圖心,而不願將就著進行片面解答

王陽明在格竹時,真的是在格竹子嗎,要真是如此的話,他可能就真能成個植物學家了。

眼裡看著竹子,心裡想著天下事,能個出東西才有鬼了呢

中國古人的最大問題就是企圖以凡人之身,施行神聖之事。不但想施行神聖,而且還想一步到位

對唯一真理的追尋在人類世界是共通的,世界各地都有人在不斷追求真理,但方式是不一樣

西方世界,人們把神聖與世俗區分的就很開,神聖的歸上帝,世俗的歸凡人

也是在此背景下,科學才得以發展並光大

我並不是在說中國古典學術一無是處,事實上,中國古代的學問在個人修身上的作用還是很大的。

這一點是西方拍馬也不及的。

因為在西方普遍個人是自由發展,野蠻生長,根本沒有個人需要修身的概念。這些在大擴張時代是沒有問題,甚至還會是優點。

但地球就這麼大,在人類未走出地球之前,目前可擴張的地方基本已經沒有了。再不改變,那就要走進死路了


沒有統一的標準。良知只是告訴你方向,走得多遠看自己!

《傳習錄》中的陸澄錄中說過:義理無定在,無窮盡,不可以少有所得,而遂謂止於此。使善有盡時,文王何以「望道而未之見」。王陽明說知行合一,良知與實踐必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但同事同物,知行合一卻未必達到同樣的效果,小善、大善都是知行合一,只要遵從良知。

舉個例子,良知告訴每個人都應對父母盡孝是,無論是學生還是為人父母,無論是富甲一方還是窮困潦倒,但良知會給我們明確的指示,應該對父母行孝道,至於如何盡孝,是做一頓飯、是多陪伴、還是物質關懷,會應為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條件、不同的時代下有不同的標準。

理解王陽明的致良知,其實無關乎於價值觀,也沒有固定的範疇,只是更多告訴我們遇事後要遵從第一本心,不要出於私心過度修飾,只要盡己所能的踐行良知,便沒有高下貴賤的標準之分!因為知行合一,無愧良知!


內在的統一,而非外在的統一

外在的統一,是有一個外在的權威,頒布標準強迫所有人承認

內在的統一,是每個人內在的權威,一旦被發現、確認,就「人人所見略同」,不論古今中外

「心學」不過是一個標籤而已


王陽明的心學解決的是人應當如何生活的問題,是面對複雜的人類生活,應當如何做判斷、做決定以及實現的問題。

人類的生活是有規律的,所以王陽明所說的良知是有一個大的方向,也可以說大的標準的。由於人類的生活極其複雜,具體某件事情應當如何處理?處理這件事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應當是出自當事人的良知。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身的認識是逐漸豐富起來的。關於人類應當如何生活,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認為人類的目標是追求幸福,而貢獻他人、貢獻社會是幸福的燈塔。人類為人處事準則也應當以貢獻他人、貢獻社會為大的方向。這就是良知的統一標準。

關於人應當如何生活,推薦你通過閱讀《被討厭的勇氣》,了解《消除人生煩惱的根本方法》,用愛、智慧和勇氣消除自己的各種人生煩惱。

https://zhuanlan.zhihu.com/p/358533791?

zhuanlan.zhihu.com圖標

良知沒有統一標準,但是有明暗之分。也就是有人道德高尚,胸懷博大,有人道德卑微,光明有限。

比如,我們看到老人摔倒,都會自發產生想要幫助的想法,這就是良知的反映,人人皆有良知。但落到具體行動上就會出現了差異,有人懼怕被訛詐就視而不見,說明此人良知比較微弱,很容易被外界影響。有人則拍照或找人作證然後扶老人,這種良知就比較強大了,可以戰勝環境的影響。還有人聽聞不敢扶老人的事情,認識到相關法律的荒謬,立志對抗錯誤的政策法律,想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環境,這種人的良知就是極大光明了。

心學的優點就在這裡,沒有統一的標準,本著自己的良心做好即可。

而理學過於理想化,認識的道理往往是最高層次的道理,對一般人來說可望不可及,有人做不到就譏笑是偽君子偽道學。

傳統儒學是以堯舜禹孔子等聖賢為標準,這些人也都是良知極大光明者,以此為標準也會讓一般人無法企及,便放棄了追隨的信心,把聖賢高高掛起,自己仍然我行我素,乃至泯滅良知。

心學的解放思想就在於解開光明不足者的心結,使不同層次的人都可以安心做好人,順從自己的良知,做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情。


即有(先驗的道德)也沒有(事實情況),這個矛盾就是為什麼先驗論的哲學道德觀具有極大局限性的原因。

主張心自然會知,見父知孝見兄知悌,見孺子入井知惻隱,此便良知,不假外求。把道德形成歸因為人固有的「絕對理性」,否認社會環境和社會教育對道德標準形成的決定性作用。

舉例而言

主於身也,謂之心。心之發也,遇父便謂之孝,遇君便謂之忠。

如果以此推論,有先驗良知的人在革命時是否也要遇君便忠?那遇君便覺得他是壓迫階級壓制了生產力的發展該被民主革命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了難道就是沒「心」了?

革命前輩豈不是「良知蒙塵」了?這顯然是講不通的,脫離了時代背景的絕對道德標準註定是脫離實際的。

試圖把道德的產生完全歸因於「先驗的良知」,排除社會背景和教育的決定性影響,最後自然會出現和康德的先驗道德觀中「純粹理性」類似的道德困境。


王陽明時代,人們普遍相信甚至迷信程朱理學,陽明先生只是想對人們說:「你可以相信理學,但你不能迷信盲從啊!」為了對抗人們對理學的盲從,他迫不得已創立了王學。可惜後來相當一部分研習王學的人,一方面放棄了對理學的迷信,但另一方面又落入了對心學的迷信。時至今日,陽明心學甚至被一些書商有意無意包裝成了成功學,收穫了大量的粉絲。我想陽明先生如果再世,他一定會對我們說:「你可以相信我的心學,但你不能迷信盲從啊!」正如他當初創立心學以破除人們對理學的迷信一樣,他也一定會再次創立一門新的XXX學,用來破除人們對心學的迷信。以上。


良知,有統一的標準,但又沒有統一的標準。

舉個栗子。

一陣風,吹過牛角,發出嗚嗚的聲音,吹過長笛,發出滴溜溜的聲音。

風同聲音不同。

良知也是如此。他的本體,中,空,無,人人一致。。。他的發用,知,感,動。隨時隨地不同。。


致良知,所謂致是做工夫到達到。了解此點就明白了。


真相,真理只有一個。王陽明先生的良知學說也只有一個標準。道德的最高標準。之所以會有分派我個人認為有兩種可能

一、傳播者表達的方式方法不一樣,傳播的都是良知學說的真諦,只是理解的人理解不到位給予分派。

二、那就是傳播者自己分派,互相排斥,那麼一定有一個是偽良知學說。


但是沒法具體統計!打個比方來說,每個人都有一萬塊,我們都要用掉它,那麼會有兩個人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地點買到同樣的一件物品嗎?


肯定沒有,每個人的認知,生活環境都不同


有標準 那就是天理


我認為良知它是沒有一個普適的標準的。心學難也就是難在良知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

不但不同的人,對良知的感悟有差異。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內觀自己,體悟到的良知的含義也不一樣。世異時移,良知也是與時俱進的。

有些東西越辯越著相,越爭越越走樣。好讀書不求甚解,差不多就得了吧。在必要時能指導自己應對一下某些現實問題,這已然足夠了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