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

一個人得了病而擔心憂慮不是很正常嗎?當然,從心學的角度可能要求學習的人比平常人有一定的超脫。該如何正確解讀呢?


陽明對症下藥啊,雖然正常人都會憂慮,但如果憂慮過甚,很明顯就不正常了啊,難道要陽明安慰他嗎?陽明的意思就是,『』雖然憂慮很正常,但是你珍惜你的眼睛勝過珍惜你的心靈,你應該振作起來,繼續修行『』


陽明希望弟子不要陷入憂愁無法自拔,故而用自己方法幫助他,希望凈化自己的心靈,陽明認為,弟子憂愁不是因為眼病本身而憂愁,而是因為弟子過分珍惜自己的眼睛而憂愁,這個過分珍惜自己的眼睛的心思就是陽明強調去除的私慾,。所以陽明不按套路出牌,一語擊中,直擊內心,看似不近人情,實則包含了長輩的用心和作為老師的諄諄教誨


一點理解,看官笑笑就行


我覺得我們現代人離他們時代太遠了。所以從書中取出一段話,然後套進來現今生活一個場景,我們就覺得不能理解,覺得聖人怎麼可能說出來這樣的話。

但是問題是,一是這段話發生的大背景我們不了解,往往容易我注六經,斷章取義。

明朝是個浪漫的時代,不比唐朝差。主要是思想方面。明朝出現了很多有趣的人,事,還有學說。那個時候人們志向求道的氛圍還很濃厚。修道致良知可不就是要專註於良知而不是「我執」嘛。

人為什麼苦惱,煩惱。因為「有」,才苦。因為「有」產生了「沒有」,所以才苦。

個人愚見,希望不要誤導善知識。


「爾乃貴目賤心」並不是說陽明就貴心賤目了。

不管是「貴目賤心」還是「貴心賤目」在陽明看來都是不可取的。

心與目都是你的一部分,怎麼可能分得開。

心、意、知、物只是一件,就在這一件才構成了你的存在。

如果目代表身體的話,沒有身體,心又在哪裡?反過來說,沒有心,也就不存在所謂的身體了,只是一具屍體而已。所以說陽明並不是提倡「貴心賤目」。

陽明說這話有一個前提: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病目而擔憂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但是甚憂就不正常了,也就是「過」了,就不得其正的,反而會害了自己的身體。這在我們生活中是常見的事情,所謂的一遇到生活的挫折就一蹶不振、自暴自棄不就是說的這個意思嗎?

陽明所倡導的只是「毀不滅性,不以死傷生」,喜怒哀樂憂懼等都是人之常情,但一旦「過」了或「不及」,這就是不是人之常情了,反而是「惡」了,便會傷生,愁上加愁,憂上加憂,你的眼睛就會好了?我想不會吧,恐怕還會加深你的病情。

人在行動中方能解決問題。你的心不僅僅是用來擔憂你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思考如何治癒好你的目。陽明所言的「爾乃貴目賤心」用反諷的語氣提醒他,你把心與目分作兩截,整個人只停留在眼疾之中,能不甚憂嗎?你自己是個死人嗎?沒腦子嗎?有病就去治病,該幹嘛幹嘛,整天唉聲嘆氣的有個屁用。說句不好聽的,治不好了,成了瞎子,難道就不活了?


須參考孟子一段話來解。孟子云:「體有貴賤,有小大。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 」。陽明先生這裡點化「貴目賤心」,「貴賤」出自《孟子》。再提示一下,不讀好四書,讀不懂《傳習錄》。

陽明先生指出:「養德養身,只是一事」。學者有目疾,該如何用功夫?須在根本上用「養心」功夫,培本固元。由「正心」而「修身」,不能捨本逐末,只落在「身」上。「人有過,多於過上用功,就是補甑,其流必歸於文過。」

參考閱讀:【《傳習錄》44條:澄在鴻臚寺倉居,忽家信至,言兒病危。澄心甚憂悶不能堪。先生曰:「此時正宜用功。若此時放過,閑時講學何用?人正要在此等時磨鍊。】


陽明先生是用心學來解決弟子因為患眼疾而陷入焦慮的心理問題。因弟子患上眼病而焦慮不安。焦慮情緒對眼病不僅無益,而且有害,甚至因為焦慮而引發抑鬱。為什麼焦慮呢?心理出了問題,所以陽明先生當即指出了弟子的問題核心所在:貴目賤心,太看重了眼睛而忽略了內心。解決焦慮問題的根本在解決心理問題,眼睛患病,該看醫生看醫生,該吃藥吃藥,這就是在事上磨,不要讓眼疾影響心情,這也就是致良知。


如果他指「反正目前沒法治,擔心也沒用」的話,我還能理解

但他說的意思是「你過度看重眼睛了,為了心情好不應該這麼做」

那我就得認為他很反人類了,因為這是教學生自己欺騙自己

反正病的不是他的眼睛,他大可以胡說八道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