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偶尔可以见到有人在点心名称里用「菓」字,其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定位是已经停止使用的异体字(果)。


小时候看到《参考消息》总以为是《参政消息》


帐(账)号

金桔(橘)

尖沙咀(嘴)

闫(阎)姓

蒜苔(苔)

粘(黏)土

这些异体字(更准确来讲是俗体字,前四个曾被收入二简)不仅是存在

甚至可以和规范字正面刚,桔子是我最喜欢的俗体(因为这个字在春节文化中根深蒂固——新年大吉的象征),有希望挤掉橘子的正位。

歺(餐)厅

仃(停)车

厂元(原)价

这三个祘是二简字的「铁三角」,在手写领域根深蒂固了,歺的发展潜力很强,健康证应用广泛,而且偶尔应用于印刷。


喆、堃、启、升、征......

这几个算是比较常见的了。

「启」「升」「征」的通用字,大家都很熟悉。

「堃」,不认识的人都会查一下,然后发现这是异体字。

唯独「喆」,因为太常见了,大家已经完全意识不到它是个异体字。


乒乓球小将「梁靖昆」啊。他的名字就有异体字。


唯 惟

帐 账

颚 腭


二简字被废止,其中部分字形留存于民间而成俗字:

禁止

厅、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