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从小学到大学接受的英语学习(肯定达到1万小时)却不是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英语学习的大师。

另外书中有太多观念颠覆了传统对于成功的认知,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如果想最大化潜能

都要通过精深练习

朝著既定目标挣扎前进,

挑战自己的能力极限,不断犯错,这让你更聪明。做那些不得不放慢节奏的事情,犯错并加以改正——就像爬冰山,刚开始的时候会滑倒,会跌跌撞撞,最后不知不觉中就变得敏捷自如那些看上去像是障碍的东西,长期来看,其实是有价值的,

用林克训练器训练出来的航空队飞行员

并非比那几个失事的飞行员更勇敢、更聪明,

而前者只是有了一个精深练习的机会。即时反应和逼仄的场地造就了高人一等的技巧。莫扎特 六岁生日之前就有了3500小时的精深练习精深练习 ×一万小时 =世界级技能 为什么精深练习可以拥有高人一等的技巧?

训练过的神经线路髓鞘质化。

拥有了超强的线路

——畅通的带宽,高速的 T传输线

就是那条线路让他们出类拔萃人才和技能的故事就是髓鞘质的故事。

目标明确、重视错误的练习

有助于构建一条好的神经回路,

给一个庞大的神经回路包裹上髓鞘质需要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髓鞘质悄无声息地把窄巷子变成了宽阔、可供飞速宾士的超级公路。神经系统这辆客车曾经只能承受两英里的时速,有了髓鞘质之后,就能以每小时 200英里的速度呼啸而去,「突触的变化仍然是学习过程的关键,

但髓鞘质对如何提高学习效率起著巨大的作用。

但是精深练习是一个奇怪的概念,

理由有二第一,

它违反了人们对「人才」的第一印象。

第二个理由是,

精深练习需要犯错,才可以转化为技能

而人们往往极力避免错误

《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提出的「精深练习」关键词在「精深」不在「练习」。精深意味著你的练习是随著你的进步而不断提高难度的。书中提到,要对目标分块,而每一块的练习目标是你达不到又将要达到的,因而才有了之后的「练习-犯错-思考-练习-提高」。这里的一万小时不是数字上的累加重复而是量变到质变的螺旋上升。

其次,书中讲到精深练习需要在良好的状态下,正常人每天能够达到精深练习的时间在3-5小时,这也就是为什么成就天才需要5-10时间。

个人认为这里的「天才」是广义的,更偏重于为业界大拿,一个行业中的佼佼者。

说回题主说的十几年的英语学习,首先你的学习能称为精深练习的时间很少,更多是在重复。其次「练习-犯错-思考」中更为重要的犯错和思考还是很少。大量做题,改正错题也算一种精深练习,所以很多人语法比口语好。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让你收获异于常人的成就的10000个小时是学习高度集中,效率非常高的一万个小时。而不是你边看英语边看电视时所浪费的那些几万个小时。或者说,在你自认为非常专注的学习一个小时时,你所能达到的10000小时的标准也可能只有15分钟。所以专注力在这个过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精深练习的另一个特点是你需要不停的挑战自己的极限,犯错,停下,重复继续。这是一个非常漫长又痛苦的过程。比如我的专业是俄语翻译。但就听力来说,最初进行精深练习时一句话我可能会听到50遍,就20个单词,强迫自己听清每一个单词,挑战极限,然后停下,看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听错了什么。然后对照正确继续重复。直到达到让自己满意的程度。最初很痛苦,进展非常缓慢。但是一周时间之后我就发现自己的听力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由不停重复一句话到两句话暂停,后来到一个段落。又听50遍才能听懂,到听40遍,30遍。每天都看著自己在进步。这种感觉非常好。但你需要针对自己的特点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计划。这一点也很重要。对自己的弱项有著清楚的认识,知道自己要往哪里去,直到方向和目标,你才能走得更远这是一个孤独的过程,你的成就感只有你自己知道,跟别人说他们未必懂。我想你也会喜欢忽然变身超人的那种感觉,然后享受来自四周羡慕的眼光吧。祝你好运,共同坚持。

来来来,老衲把重点都梳理了一遍。简单明了,一看就会。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成为天才的三大秘技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永动机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天才的修正器

支枕听河声:《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你对真正的天才一无所知

不给个赞,你的良心不会痛吗?


没有达到1万小时。

纯粹靠记忆很难得到强化和锻炼(没有实际用处)。

一万小时定律就忽略学校的学习环境吧(零碎,还没进入状态就换课了)。


没什么卵用……

一年多的投入能成为天才。(一万小时)这是伪命题。全世界上上下下无不在充满这个例子。简单来举例子,你从1岁开始算起。每天都在学习走路和讲话。然而你到8岁了……也未必能成为大师。但是通常10岁以后就能迅速的进入角色开始掌控个人认知能力这就证明①这不符合逻辑,首先得确定这个人的认知能力是否有提升空间。也就是智商局限性②你勤奋刻苦终于超越了同龄或者同圈子的人,只能说你变聪明了,并不能说你智商变高了。

只能说,你投入了一万小时(也许这时候超出了大众理解的范围)你进入了一个较小的圈子。你们讨论的不再是怎么开始,而是其中的细节分歧或者统一。

就像上学一样。小学讨论的课题是1+1=2是不是对的。初中探讨的是方程式。高中讨论三角定律。大学讨论的是实用或者理论分析。而研究生。你觉得在同一个领域里,他们共识统一的时候还需要讨论1+1=2吗?没必要了。讨论的通常是小学生所不讨论的课题研究。但这只能说明,你可以进入这个圈子。得到认可。这是你变聪明而已,并不能说你智商变高了。(天才定义为高智商的条件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