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讲200元的维C就是交智商税 说一个是化学合成一个是天然的 但化学式都是相同的 科学的讲本质上是同一种物质 但又听人说两元的小白瓶维C有毒 不能吃超过三天 万能的知友 请告诉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好吗 我现在吃的是两元的医院开的维生素 因为我服药的缘故 所以同是要服用维生素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维生素C没有做错什么,2块钱和200块钱它都是一个东西,分子式一样,也不存在什么立体结构不一样的问题,某些人不要在这里秀知识点。

其次作为药品,既然被批准上市,必然是经过国家认证的,也有相应的质量标准,符合国家药典要求,不存在吃三天中毒这样的谣言。

关于为什么同样是维生素价格差别如此大,我认为可能有几个原因,第一,生产成本有差别,我本人有幸在大学毕业那年(2012年),去东北制药总厂维生素C发酵车间参观过,五层楼高的330立方米的大发酵罐,10个这么排列开,年产单位以千吨计,加之与另外生产商打价格战,生产成本应该是相当低的。而天然提取的,如果真的是提取的话,可能我见得少,没见过那么大规模的,成本相对来说可能要高一些,但是从这个层面来说顶多三到五倍的差价,一百倍肯定来自别的原因。

第二,可能来自不同的价格体系,如果所谓天然提取的维生素C是以保健品来出售的话,那么就是不同的价格体系,药品的定价有单独的体系,经过监管和公平竞争之后价格相对低廉,而保健品又有另外的价格体系相对自由一些,这里价格差个数十倍一点都不稀奇。第三,营销成本,那些漂亮的包装盒里装的东西加上广告费就值钱了,药品基本也不打广告,打广告的像斯达舒莎普爱思之类的你也懂。

此外,不得不说在中国有几条民众都这么认为的"道理"容易被利用,1、是药三分毒,给所有药物都戴上了紧箍咒,一个东西叫药的时候是毒,叫天然食品的时候就不毒了。2、迷信"天然""野生""绿色""纯人工/手工",不管什么东西,只要是天然的就是好的,小作坊手工的就是好的,不用农药化肥的就是好的。3、便宜没好货。只要包装得漂亮一点,把价格标的高一点就是高级货。3、进口的,准备用来出口的都是好的,外国人做的就是高级的。

所有这些都可以用来赚你口袋里的钱,有些观念还是媒体和厂家在不断的强化下形成的。

另外多说一句,维生素整个概念其实本来就是一个大营销骗局,人体是不能缺少这些东西,但是一般也没有人缺。

当然题主这种是因为吃别的需要维生素C配合的,遵医嘱没毛病。

区别在于……先说你是否看了不同价格的维生素C里每片的实际维生素C含量,还有添加剂?

如果单纯说里面的维生素C,天然的与合成的没有区别,可能区别在于合成的要做到高纯度更容易,而天然提取则为了提高纯度、去除杂质要付出更多,不仅成本高,而且技术难度大,否则不知道天然的里面有多少其他不需要针对性补充的甚至有害的物质。

从其他成分来说,之前看过一个医生写的,比较了一种维生素C糖果和药用维生素C,结果维生素C糖果只是让人在补充同等量的维生素C的时候多吃了好多的糖,又为高价维生素C糖果分担了好多包装费和广告费


实际上问题的正确表述应该是天然维生素C与合成维生素C有什么区别?

2元的是药用级别(例如标有OTC蓝色字样)与膳食补充剂(保健品)其实都是合成的维生素。

因为我理解题主的问题中200元的VC是保健类,如果是真正意义上的天然,那么只有是从蔬菜水果中获取的才是纯天然的,对吧?

为什么有的补充剂可以打上天然的标签, 那不过是一个规定:只要维生素中有10%源于天然提取,就可以打上这个标签,你也许会差异,但实际这个是我查外文资料了解的,另外90%也是合成(至于国内如何,没有去考证)

所以问两者的区别就简单了,实质的含义是想知道哪种是更有效或更有益的。

1、如果你要获取纯天然的,那就去每天吃5-9种的蔬菜和水果,保证摄取到足够的维生素C,100%纯天然,这里特指你所吃到的食物都是安全无污染的。

为什么要吃那么多以至于到达9种,因为食物的维生素有损耗,如在热量下会有变化,意思就是煮熟的食物中的VC会减少。

此外,2004年在「美国营养学院学报」上发表的一项具有意义的研究报告,研究了美国农业部1950和1999年的43种不同蔬菜和水果的营养数据,发现蛋白质,钙,磷,铁,核黄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与今天的水果和蔬菜含有量相比,比我们祖父母辈吃的水果和蔬菜少30%的维生素C。

其实也比较好理解,当今大量使用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和其他化学物质污染或耗费了土壤营养,所以以上这个研究是有一定说服力的。

2、如果不能保证天然获取,那么合成的维生素C或其他的可以服用吗?

先说看到的一个研究:

1994年4月14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报道了一项研究,其中29,000名男性吸烟者被给予合成β-胡萝卜素和合成维生素E以评估「维生素」的癌症保护作用。10年后,服用人造β胡萝卜素的男性肺癌发病率增加18%,心脏病发作增加,总体死亡率增加8%。那些服用合成维生素E有更多的中风。

个人觉得不具有参考意义,变数太多了,10年这些人的饮食生活习惯不可能是一致的,是不是吃其它食物导致的,也无从证明,最后结论无法证明就是合成引起的,虽然有那么人参与。

然而, 2013年9月在国外「 营养素 」期刊上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关于维生素C方面:专家给36名男性50毫克维生素C以猕猴桃的形式或者含有维生素C的补充剂。结果呢? 无论维生素C的形式如何,体液和组织中维生素C的含量均无显著差异。 另外的研究也发现(资料:Supplemental Forms),维生素C天然食物来源的吸收率没有显著差异。

3、权威专家对维生素膳食补充剂的观点

世界上最重要的抗氧化研究科学家Lester Packer博士,也被尊称为「抗氧化之父」,他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抗氧化剂的生物作用已达40余年之久,也是最早从事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之一,并著有畅销书籍《抗氧化的奇迹》。

Packer博士经过多年研究认为:补充维生素,通过增加饮食中的蔬菜或水果,是首要的养生之道。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即使摄取同样的食物,身体吸收的结果也不同。他表示,唯有养成摄取营养补充品的习惯,提高身体防御指数,让身体保有一定含量的抗氧化物,才能确保健康。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如果2元的维生素C是医生根据你的情况开的,你还是担心的话,去了解「药用级」与「保健级」的差异!


有区别,价格不同。只有易于吸收的和不能有效吸收的差别,但价格不一定是衡量的标准


为什么去研究这个问题呢?吃蔬菜水果,里面都含有维生素,天然安全。猕猴桃Vc含量就非常高,这个可以去百度查。

没区别,都没什么用,不过尽量还是买药用的,不要买保健品性质的,两者的卫生标准天差地别。


谢邀。便宜的是化学合成的,贵的是天然提取的。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一个是压缩饼干,一个是四菜一汤,虽然同样都是吃饱……

化学结构式相同的构型未必完全相同,就好比平面和3D显示一样。VC有四种光学异构体,活性差别很大,通常天然提取的活性好一点L(+)-构型的含量高一点。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基因一样,各方面都有差别囧……此外,化工合成的杂质啥的多一点。

唯一相同点就是,经过SFDA认证的,按照处方吃的,通常情况吃不死……囧

最重要一点,无论哪种都不要乱吃,吃多了会影响你对食物中VC的摄取,最好的营养来自合理膳食


确实维生素包括化学合成和天然两种。维生素的摄入摄入超过三天会有毒这个应该看其含量决定。所有的药物都会允许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是想进行日常保养以及维生素的补给的话,天然维C才更加适合。药用维C只适用于疾病的治疗以及症状的改善,不具备保健的意义。所以不建议长时间服用药用维C。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