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武帝,有些人会说没有卫霍怎么怎么样,说到隋炀帝,很多人会说他如何昏,如何暴,恐怕连史料都没看过,更何况研究,说到李世民,有人说,把谁谁谁换到他那个位置一样可以怎么怎么样。我就纳闷了,历史哪来那么多如果?

评论区我会一个一个回复,欢迎回答。


这也叫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从何而来呢?是从苏联解体开端。

苏联执政时期,历史被规定为仅仅以联共布党史为正统。但是苏联后期开始为一些受迫害的人平反。而这些人,都是原来在教科书之中的大反派。

因此苏联民众就有了一股声音要求真历史,反对苏联官方伪造的宣称。苏联民众就感到了一种虚无主义,即他们所学的内容到底有没有真的?是不是都是伪造的?(其实教科书之中的内容是半真半假的)

那么这个虚无主义谁开始?始作俑者是谁?是苏联官方,而不是民间力量。


历史虚无主义不是这个意思。

历史虚无主义是有目的性的。通过故意扭曲、曲解历史,无中生有,或是故意夸大某个局部片段(碎片历史),并声称这就是历史的全部真相,以达到全面否定某个事件,某个人物,某种精神,或宣扬自己的价值导向的一种做法。主要是为了混淆历史,宣传自己的精神和价值观。

至于题主说的这种人,只是片面化看待历史而已,充其量就是太主观,无知,人云亦云。

比如三国近年来涌现了一大批郭佳吹和贾诩吹,甚至说出什么「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脑残言论。他们就很符合题主提到的人群属性,虽说是在混淆视听,但这种不属于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他们没有目的性,只是单纯地捧一踩一罢了。简单来说,就是在哗众取宠,彰显自己的历史观点与众不同。

再比如,抓住戚继光给张居正送女人的黑历史,疯狂黑他,说他自称走狗,卑躬献媚,只是个送钱上位的废物。我甚至看到过说他杀的倭寇都是明朝海盗,属于自己人,并不是日本人,所以他根本不是什么民族英雄。这才是历史虚无主义。以一个点对某个人物的某种精神进行全盘否定。还有意图洗白严嵩父子,洗白司马懿的。(喜欢看历史剧的都懂)

再比如,有人在某个地方看到或听说了关于四人帮的某件事,于是他不分青红皂白,也不管是不是真的,就将这个事加以改编,一通添砖加瓦,最终形成一个根本不存在的船新版本。而后用这个故事推翻四人帮的一切罪过,并向群众阐述文革和阶级斗争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声称四人帮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煽动群众的极左思潮,意图让历史倒退。现在网上依然有很多类似这样的「毛左分子」存在,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这些人,通常是以自己的道德标准以及价值倾向作为先入为主的观念,把自己的主张说成是真实历史,并把真实历史虚无化。毫无事实依据进行批判抹黑,颠黑倒白,四处宣扬,这种思想危害将是极大的,一旦被某些公知认可,并加以传播,许多愚民就会被蒙蔽,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二战时的德国,就是最显著的例子。

看待历史,一定要全面,客观,不能过于主观评价某个人物或者某个事件,要衡量当时的历史背景,结合历史人物的特质进行论述。

历史可以有如果,假想代入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前提是不能脱离历史背景,不能随意篡改史实。否则即使再舌绽莲花,再大言炎炎,于明眼人看来,也不过是丢人现眼,贻笑大方罢了。


历史虚无主义往往都是那些读过史书且自以为是的唯我主义者,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少有自己的想法或者过于有自己的想法,譬如一整本书他只看了三分之一就出来与人争论高下,又或者原本没有读史的习惯,单单只从网路和公众号上吸取一些历史的碎片就出来断章取义。简单来说历史虚无主义者就是书读的太少,阅历不够深。

当然这也不排除那些仅仅只专注于史书表面的这类人,他们认为史书决定全部的历史从而否认他人提出的观点,这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完全不懂得融会贯通,这无异于和自己作对且将自己困在书本里头,其咬文嚼字更似史书的追求者而非历史的爱好者

如今网路是越来越发达了,搜寻资料什么的也越来越方便了,获取知识几乎唾手可得。可是我们渐渐地分辨是非的能力也随之下降,在这虚拟的网路中是非不分似乎已经不足为奇,错误的学习方式错误地履行著,当初只是单纯通过网上知识来充实的自己如今变得越来越有目的性(此题不会赶紧搜,动脑子是不可能的),如今青少年早早的拥有了手机,没有分辨能力的他们误入歧途却浑然不知,看来现在不仅仅只是出现历史虚无主义者.....

对于真正的历史爱好者(不止历史爱好者)来说,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大佬们...都是各类书籍遍布满天且有著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秉性,最主要的就是谦虚待人(划重点「谦虚」),就连牛顿和爱因斯坦都不曾高居科学的位置,一个只说自己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另一个则说自己是在沙滩上捡贝壳的孩子...

不读书的人只能看到表面的美好;而有一定学识的人能看破假象,看到真实世界的黑暗,只有不断学习的人才能厚积薄发,让自己的眼界冲破黑暗从而看到希望和黎明。

历史虚无主义者常常认为研究历史是为了延续过去其根本毫无用处。其实不然,虽然研究历史并不能告诉我们应该如何选择,但至少能给我们提供更多的选项。新的历史会告诉他们:「现在是状况既非自然而然,也不会永恒不变,过去曾经是另一种样子,只是有了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才创造出现在这个不公平的世界。只要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就能改变并创造出更好的世界。」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者才要讲述资本主义的历史,女权主义者才要研究男权社会的形成,非洲裔美国人才要永远记住奴隶贸易的恐怖。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延续过去,而是要从过去中解放出来。

只有不明事理的人才会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创造或改写的(这个我真懒得解释了,老是把史书当成历史,史书被修改就讲历史被修改,真是夏虫不可语冰,你爱怎样怎样)。私以为当今主流社会融入了太多的杂质,陷进去太容易被影响,而有远见且淡泊明志的朋友反倒留在自己的小众场所里从而修炼成卧虎藏龙级别的人物,可敬而不可求矣

讲了这么多那么最后点一下题,同学们都要记得切勿跟虚无主义者争论(除非你吃的够饱),这无疑是对牛弹琴,白费口舌。即使你学问很高,知识渊博,但你讲的过一只青蛙(井底之蛙)吗?所以把多余的时间用在看书或者请教大佬上,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感觉自己问出来的问题蠢而不敢问(曾经我也是这么以为的,如今只想锤自己脑门),大不了被大佬说几句,你只要问,大佬知道的就一定会告诉你(即使人家不告诉你也不可怪人家),所以说学习要往上看不可往下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好了就到这里...路漫漫其修远兮,希望你在道路上慢慢成长起来,不会为眼前过不去的坑坑洼洼而烦恼。


感谢大家的收看,阅读量明显比之前增多了,希望大家多多为我点赞!想看同类型的回答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我会继续加油的。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一下我的其他回答吧:

无为:大跃进时期的数据明显失实为什么无人质疑??

www.zhihu.com图标无为:如何理解「不懂政治,别学历史」??

www.zhihu.com图标无为:为什么都说不要加入学生会??

www.zhihu.com图标

不懂历史的人总想展现自己

真懂历史的人不会与他辩解


作为研究思想史专业的小硕,论文第一位,历史爱好者的非专业观点可以无视之!

明确说吧,历史虚无主义并不是史学概念,而是政治思想概念。

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相较于传统历史虚无主义,呈现出三大不同症候:一是议题设置上强化生活化、大众化议题;二是虚无手法上惯用隐性化、中性化、感性化等软性方式;三是内容呈现上与景观媒介融为一体,并借助于网路平台隐蔽化、碎片化散播。虽然其在表象上更为含蓄和隐晦,但本质上的意识形态性并没有丝毫弱化。其沿著"虚无——颠覆——重构"的逻辑递进关系,以摧毁中国共产党人历史根基为逻辑起点,以瓦解执政合法性基石为逻辑展开,最终妄图达及资本主义制度普世化的逻辑归旨。——孙洲《当代中国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审视与批判》

历史虚无主义是有较大影响的一种社会思潮,近年来它更为复杂且具有新的重要特征,对其问诊、揭批和应对无疑是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重心聚焦于中国革命史、党史、共和国史,而不再是泛泛地虚无中华民族史、文化史,就此把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相对界划开来,很必要也很关键。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特别重视披戴学术外衣、文艺外衣和言论、舆论外衣,特别重视借助学术化、日常生活化、网路化来生成和传播,模糊和遮蔽其意识形态色彩。——关锋《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新特点及其批判》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的基本叙事目的是构建迎合日常经验与思维的"常识空间",进而在"常识空间"与反映历史真相的心理空间整合时对后者加以歪曲,引导受众"自发"地形成错误历史观点,达到以言外之意隐蔽传播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叙事效果。设置激活元素、限制工作记忆和套用热点空间是历史虚无主义在构建"常识空间"时采用的主要叙事手法。因此,当前要对该话语叙事方式加强遏制与批判并强化对大众思想观念的正确引导。——王哲《基于心理空间理论的历史虚无主义叙事策略分析》

综上所述,国家要不要进行政治体制下的民众思想建设?你试试一家五口心不齐是什么感觉?要不试试婆媳矛盾?思想统治,是一个政权必须要做的事情!不管你是不是当权者,都需要明白一点,国家治理的关键在于民心齐!民心不齐,被某些敌对势力恶心就散架子,国家没几年就彻底不行!

一个国家的治理,思想建议和思想规范永远是重中之重,国内外政权没有不重视思想斗争的!

我早说了,很多小青年,大概是不懂冷战思维了,不懂国际环境在当年,甚至在现在对我国施加了怎样的压力!

轰炸南斯拉夫大使馆时我上高中,谁在乎你这个国家的人民利益?

有些人,没有手握权利,就开始卖弄些浮于表面的思想,解构党搭建起来的信仰体系,他们期待的是什么?是乱!

因为乱可以浑水摸鱼。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