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共情,比如「能理解你的感受」一些安慰一些鼓勵,究竟是真的感受還是只是職業性質而這麼做?


我的前諮詢師的共情屬於教條性質的,你說她哼著,恰當的時候表達出一些理解和「共情」。但據我所知,「理解」一詞在諮詢時是非常慎重使用的,如果使用的不恰當,就會引發來訪者更大的情緒波動。所以你的諮詢師是否也有這樣一類反覆刻板的「共情」語呢?如果有,那你要考慮一下相互的匹配度了。


老實講,個人覺得「能理解你的感受」這個說法並不怎麼共情。理解來訪者的感受不是靠標榜自己能理解而是憑藉同調發生的。(反例-諮詢師: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來訪者:呵,你連我的感受都不知道居然還敢說理解我?)

另外,安慰和鼓勵恐怕也不算是完全的共情。儘管來訪者可能很難過很需要支持,但諮詢師不是要扮演來訪者的啦啦隊,諮詢師是要了解來訪者,並且幫助來訪者了解自己。(反例-諮詢師:你已經做得很好了。來訪者:我明明就做得很糟糕,你太假了,而且你的意思是我必須做好才行咯?)

私以為共情是一種天賦加上努力修鍊的能力,所以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共情既有真的感受也包含了職業性質。起碼我在工作時間以外絕對做不到諮詢里的那種共情,不然用不了多久就耗竭了。

就我自己而言,很不能共情的會及時轉介,自感特別共情的更是會謹慎再謹慎,避免自戀性的「理解」。

有時候,我會說類似的話,不過通常是不確定的「我大概能想像/理解你的感受,那似乎是…」。到底共沒共情由來訪者說了算。其實當諮詢師大方承認自己不夠共情導致了來訪者的失望、沮喪甚至是憤怒的時候,反倒是一種真正的共情。

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感同身受的奇蹟哪怕是在諮詢里也不可能出現。我寧願選擇一個理解不那麼到位可足夠真誠的諮詢師,至少好過供養一個看起來共情實則虛偽又自以為是的諮詢師。不記得在哪部影片里一位諮詢師說過這麼一段可怕的話(大意):「假如來訪者們在我的腦海里轉上一圈,Ta們絕對會立刻走掉,頭也不回。」

當然,來訪者們都是很聰明和敏銳的,諮詢師的語言可以修飾,諮詢中即時的態度卻是很難掩飾的,來訪者才是最好的諮詢師品鑒師(這裡不討論什麼來訪者投射了壞客體到諮詢師身上之類,否則搞得諮詢師好像是聖人一樣)。

心理諮詢不僅讓來訪者獲得難得的被理解體驗,也讓來訪者學會和現實坦誠相對,比如接受人的局限性、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以及生而為人在某些時刻就是無法被徹底理解的無奈事實,只是這一切不再妨礙我們與自己和諧相處。


瀚思心理諮詢中心 | 心理諮詢師余丹紅答:

心理諮詢實踐中,諮詢師的「共情」能力至關重要。

「共情」,就是指心理諮詢師去分享和體驗來訪者的情感,以儘快地走進來訪者的內心世界,達到理解幫助對方的目標。希望被「共情」的理解是我們每個人一輩子情感的需求,特別是在困擾和痛苦的時候。

心理諮詢師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心理諮詢這項工作又需要「共情」才能幫到來訪者,而諮詢師在「共情」的時候需要完全進入到對方的運作模式,才可能了解來訪者癥狀的起因以及進行工作;所以,心理諮詢師是感同身受地去理解來訪者的情感體驗的,有時在幫助有極度創傷的個案時候,心理諮詢師會因為替代被創傷人的所有情感感受,自己也被創傷了,這已經遠遠超過「心疼」的程度。

從「共情」的角度講,諮詢師能夠通過「替代創傷」很好地理解來訪者的情感體驗;不過,諮詢師還有幫助來訪者的角色和任務,如果諮詢師在創傷情感體驗中陷入的時間太長,就不能有效工作了。

所以,合格的諮詢師都有「第三隻眼」,就是在心理諮詢過程中,一方面,感同身受地投入進去,另一方面,跳出來觀察和審視,整理得到信息,理解來訪者言語和情感背後的潛在動力。這對於諮詢師自我功能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心理諮詢師會持續地進行個人體驗和自我成長,通過處理和理解自己內心的衝突,達到可以利用自己的反移情促進咨訪關係的發展以及諮詢效果。

——————

余丹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IHNMA/WMECA認證催眠治療師,WMECA認證潛意識圖像卡高級引導師,瀚思簽約心理諮詢師。

【擅長領域】情緒管理、婚戀家庭、青少年心理、情感人際、個人成長、職場問題

【諮詢取向】心理動力學、認知行為療法、焦點解決短程諮詢、家庭治療


是真的感受到。他們的工作就是這個。


心理諮詢師對來訪者的共情,比如「能理解你的感受」一些安慰一些鼓勵,究竟是真的感受還是只是職業性質而這麼做?

看到這個說法我感到有些難過,讓我想到在諮詢中遇到的一些來訪者,他們似乎從來沒有過被「共情」的體驗,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在和整個世界搏鬥。

一方面,「共情」很簡單,其實就是一個人願意完全以另一個人的角度去感受、思考和體驗。

另一方面,「共情」又很匱乏。我的一個猜測是,如果一個人從未有過被他人「共情」的體驗,這個人多半很孤獨,可能也難以信任他人,並且不太能具備「共情」他人的能力。

「能理解你的感受」通常並不是一個共情,更像是說話者在表達自己願意共情的意願,真正的共情需要把「感受」的具體內容說出來。因此,共情往往是非常依賴情境的,也依賴於個人。

簡單粗暴地判斷共情質量的方法:如果一句話可以對這個人說,也可以對另一個人說,它在兩個不同情境下、面對不同的人都適用,那它就不是高質量的共情,不是基於互動產生的細膩的、個人化的共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