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比如「能理解你的感受」一些安慰一些鼓励,究竟是真的感受还是只是职业性质而这么做?


我的前咨询师的共情属于教条性质的,你说她哼著,恰当的时候表达出一些理解和「共情」。但据我所知,「理解」一词在咨询时是非常慎重使用的,如果使用的不恰当,就会引发来访者更大的情绪波动。所以你的咨询师是否也有这样一类反复刻板的「共情」语呢?如果有,那你要考虑一下相互的匹配度了。


老实讲,个人觉得「能理解你的感受」这个说法并不怎么共情。理解来访者的感受不是靠标榜自己能理解而是凭借同调发生的。(反例-咨询师:我能理解你的感受。来访者:呵,你连我的感受都不知道居然还敢说理解我?)

另外,安慰和鼓励恐怕也不算是完全的共情。尽管来访者可能很难过很需要支持,但咨询师不是要扮演来访者的啦啦队,咨询师是要了解来访者,并且帮助来访者了解自己。(反例-咨询师: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来访者:我明明就做得很糟糕,你太假了,而且你的意思是我必须做好才行咯?)

私以为共情是一种天赋加上努力修炼的能力,所以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既有真的感受也包含了职业性质。起码我在工作时间以外绝对做不到咨询里的那种共情,不然用不了多久就耗竭了。

就我自己而言,很不能共情的会及时转介,自感特别共情的更是会谨慎再谨慎,避免自恋性的「理解」。

有时候,我会说类似的话,不过通常是不确定的「我大概能想像/理解你的感受,那似乎是…」。到底共没共情由来访者说了算。其实当咨询师大方承认自己不够共情导致了来访者的失望、沮丧甚至是愤怒的时候,反倒是一种真正的共情。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感同身受的奇迹哪怕是在咨询里也不可能出现。我宁愿选择一个理解不那么到位可足够真诚的咨询师,至少好过供养一个看起来共情实则虚伪又自以为是的咨询师。不记得在哪部影片里一位咨询师说过这么一段可怕的话(大意):「假如来访者们在我的脑海里转上一圈,Ta们绝对会立刻走掉,头也不回。」

当然,来访者们都是很聪明和敏锐的,咨询师的语言可以修饰,咨询中即时的态度却是很难掩饰的,来访者才是最好的咨询师品鉴师(这里不讨论什么来访者投射了坏客体到咨询师身上之类,否则搞得咨询师好像是圣人一样)。

心理咨询不仅让来访者获得难得的被理解体验,也让来访者学会和现实坦诚相对,比如接受人的局限性、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以及生而为人在某些时刻就是无法被彻底理解的无奈事实,只是这一切不再妨碍我们与自己和谐相处。


瀚思心理咨询中心 | 心理咨询师余丹红答:

心理咨询实践中,咨询师的「共情」能力至关重要。

「共情」,就是指心理咨询师去分享和体验来访者的情感,以尽快地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达到理解帮助对方的目标。希望被「共情」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情感的需求,特别是在困扰和痛苦的时候。

心理咨询师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心理咨询这项工作又需要「共情」才能帮到来访者,而咨询师在「共情」的时候需要完全进入到对方的运作模式,才可能了解来访者症状的起因以及进行工作;所以,心理咨询师是感同身受地去理解来访者的情感体验的,有时在帮助有极度创伤的个案时候,心理咨询师会因为替代被创伤人的所有情感感受,自己也被创伤了,这已经远远超过「心疼」的程度。

从「共情」的角度讲,咨询师能够通过「替代创伤」很好地理解来访者的情感体验;不过,咨询师还有帮助来访者的角色和任务,如果咨询师在创伤情感体验中陷入的时间太长,就不能有效工作了。

所以,合格的咨询师都有「第三只眼」,就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一方面,感同身受地投入进去,另一方面,跳出来观察和审视,整理得到信息,理解来访者言语和情感背后的潜在动力。这对于咨询师自我功能要求是很高的。所以心理咨询师会持续地进行个人体验和自我成长,通过处理和理解自己内心的冲突,达到可以利用自己的反移情促进咨访关系的发展以及咨询效果。

——————

余丹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IHNMA/WMECA认证催眠治疗师,WMECA认证潜意识图像卡高级引导师,瀚思签约心理咨询师。

【擅长领域】情绪管理、婚恋家庭、青少年心理、情感人际、个人成长、职场问题

【咨询取向】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疗法、焦点解决短程咨询、家庭治疗


是真的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就是这个。


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共情,比如「能理解你的感受」一些安慰一些鼓励,究竟是真的感受还是只是职业性质而这么做?

看到这个说法我感到有些难过,让我想到在咨询中遇到的一些来访者,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过被「共情」的体验,从小到大都是一个人在和整个世界搏斗。

一方面,「共情」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人愿意完全以另一个人的角度去感受、思考和体验。

另一方面,「共情」又很匮乏。我的一个猜测是,如果一个人从未有过被他人「共情」的体验,这个人多半很孤独,可能也难以信任他人,并且不太能具备「共情」他人的能力。

「能理解你的感受」通常并不是一个共情,更像是说话者在表达自己愿意共情的意愿,真正的共情需要把「感受」的具体内容说出来。因此,共情往往是非常依赖情境的,也依赖于个人。

简单粗暴地判断共情质量的方法:如果一句话可以对这个人说,也可以对另一个人说,它在两个不同情境下、面对不同的人都适用,那它就不是高质量的共情,不是基于互动产生的细腻的、个人化的共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