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者本來就不是一個類型事件,七國之亂是同時間內諸侯王發動的戰爭,八王之亂是長時間裡藩王先後爭奪中央權力,引發一系列戰爭。

如果按照八王之亂的標準來衡量西漢諸侯王叛亂,始亂應該是齊哀王劉襄在呂雉死後,意圖率軍入長安繼位為帝,再則是淮南王劉長和吳王劉濞,這個標準下只能算出三王。

濟北王劉興居叛亂只能算齊哀王劉襄叛亂的延續,而七國之亂中北五國實力不強,楚國奉吳國為領軍,實際上核心只有吳王劉濞,所以按照八王之亂標準,西漢諸王叛亂只有三王。反過來按照西漢七國之亂標準,司馬倫與三王之戰、司馬乂與司馬穎之戰、司馬越與司馬穎、司馬顒等南北戰爭起碼都超過十王參戰,故兩個事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七國之亂的原因是中央與諸侯之間的矛盾,削藩損害諸侯王利益,諸侯王想要如同戰國時期的諸侯國獨立。八王之亂環繞於藩王爭奪中央實權,西晉藩王還稱不上真正意義上的諸侯,西晉只是以郡為國,大國初始兵力僅有五千人,次國兵力三千,小國兵力一千五百,真按分封的實力計算,十個國都是渣渣。

西漢諸侯王可不同,還沒削藩以前一個大國統領三四個郡,西漢的郡比西晉的郡大很多,司馬炎開國所封二十七王,皆是郡王。劉邦開國所封同姓才九王,中國東部疆土幾乎全封出去,各國實力相較昔日戰國豪雄縮水了三四成罷了,一旦聯合起來宛若昔日五國合縱攻秦的陣勢。

西漢諸侯王初期較弱是因為劉邦諸子年紀都小,最有實力的齊王劉肥性格弱,呂雉又掌握中央兵權,故在呂雉執政時期諸侯王被壓得死死,待中央和地方都積累夠條件開戰時已經是漢景帝時期。

西晉諸王的實力源自官制和軍事制度,實力強大的藩王源自於都督地方兵權的要職,更強的是掌控中央禁軍的諸侯王,名為宗室國王,實為權臣、藩鎮。司馬炎這樣安排反倒是想要宗室捍衛中央皇權,司馬諸王都成為掌控兵權的將軍,讓士族無兵可統。

西漢與諸侯王之戰可以視為國與國之間戰爭,雙方立場分明。西晉八王引發的戰爭是一次次內戰,雙方陣營交錯,大多數還是從中樞開始打,許多人可以見形勢不對就跳槽,反正皇帝只是個傀儡,誰都可以說打仗捍衛皇權的旗幟。

至於為什麼結果不同,因為西漢成功平定七國叛亂,進一步鞏固皇權,就沒有所謂的大崩潰。西晉諸王拿的都是國家的主力部隊開戰,雙方越打越少,意味著中樞實力越來越弱,開始藉助胡人部隊為外援。匈奴人幫忙打內戰,後來發現晉廷群龍無首,派系凌亂,單獨一支勢力還不如匈奴能打,那為什麼不自己打,還要繼續幫他們打?給西晉皇權補上最後一刀,依靠帝制維持全國穩定的局勢徹底崩潰,於是陷入長期分裂中。

皇權薄弱一直是魏晉南北朝長久的主題,即便後來各朝吸取教訓,減少國王掌握重兵,但一樣培養出權勢極大的朝臣與地方藩鎮,他們時刻參與到中央權力爭奪當中,只是形勢不如司馬諸王那般激烈罷了。或者說門閥家族比國王還凶,國王鬥不過門閥。當然,北魏的情況比較不同。

西漢的歷史走向是結束分封制,有識之士都明白長久以來的戰國對全國經濟傷害極大,通過劉季、呂野雞、劉腹黑、劉戶口、劉野豬數代人努力才讓分封制名存實亡,使集權走向前所未有的巔峰。收拾破壞穩定的地方勢力,用統一的標準統治國家,示意的是一個帝國真正的崛起。

西晉的歷史走向是中央集權面臨崩潰,從劉秀與豪強合作建立東漢以來,地方勢力逐步強盛,豪族與文化世家聯合,逐漸產生出來了士族。剛開始讀書人還沒有兵,東漢的政治鬥爭多環繞在皇帝與掌握兵權的外戚里,而讀書人與外戚聯合,加上州郡募兵制出現,形勢就徹底失控了。劉秀與合作對象還可視為君臣關係,司馬炎在開國之初與士族仍還維持著君臣關係,這種君臣關係非常薄弱,隨著門閥興起總會變成君與君的關係,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只是時間問題,八王之亂的起因是西晉差點成了楊的天下。

八王之亂禍端可以追責司馬炎、賈南風、楊駿、司馬衷、司馬倫等人,卻又不單純是這些人的問題,同時也要觀察歷史的進程。胡人大量內遷、門閥政治的崛起、皇權權威思想崩潰等複合原因很多。司馬衷是弱智這也許是歷史的偶然,偶然引發的悲劇往往又存在大量客觀的必然。

當然,西漢面臨的複合問題也很多,可誰讓自文、景、武、宣都是明智的皇帝呢?


謝邀。我補充一個技術性原因。

西漢建國後,劉邦不停的平叛,平到自己老死。文帝時期,還得時刻準備著和匈奴打仗。因此,西漢的中央軍事力量篩選精銳進行了保留。後來隨著休養生息的國策展開,西漢的軍事、農業和經濟的底子都得到了恢復和鞏固。

整體來說,西漢七王之亂時,中央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叛軍雖勇雖盛,畢竟是叛軍的旗號是清君側,不是革故鼎新。七王的目的不統一,吳王和楚王可能都想過當皇帝,其他幾個王爺,像膠東王等等,不過就是鬧鬧脾氣。

西晉不同,西晉搶了曹魏江山,總是害怕曹魏忠臣反叛,如淮南三叛。所以司馬炎統一全國後,迅速的在各地裁軍。大城留武士一百人,小城留武士五十人。

這麼一來,各個諸侯王手上的部隊反而就成了唯一的精銳。西晉本身又有司馬攸一脈的人為隱患,所以一旦八王起事,大家發現天下沒有制衡自己的力量,個個都想當皇帝。這就造成了持續的反叛。

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司馬家繼承了曹魏的民族政策。匈奴的單于和左賢王長期在洛陽學習,非常清楚西晉內部的虛實。

後來八王之亂,西晉精銳盡喪。少數民族趁機起兵,建立後漢政權。真正的漢人反倒沒有地位了。天下大亂,五胡亂華。


講八王之亂前先上一份漢靈帝至晉武帝期間的人口統計。

後漢光武建武中,兵革漸息。至中元二年,戶四百二十七萬六百三十四,口二千一百萬七千八百二十。……桓帝永壽三年,戶千六十七萬七千九百六十,口五千六百四十八萬六千八百五十六。靈帝遭黃巾為寇,獻帝遇董卓稱亂,大焚宮廟,劫御西遷,是以興平、建安之際,海內荒殘,人戶所存,十無一二。

魏武據中原,劉備割巴蜀,孫權盡有江東之地。三國鼎立,戰爭不息。劉備章武元年,有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及平蜀,得戶二十八萬,口九十四萬,帶甲將士十萬二千,吏四萬,通計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八十一。除平蜀所得,當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孫權赤烏五年,有戶五十二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晉武帝太康元年,平吳,收其圖籍,戶五十三萬,吏三萬二千,兵二十三萬,男女口二百三十萬,後宮五千餘人。九州攸同,大抵編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此晉之極盛也。---唐·杜佑·《通典》

西漢的七國之亂,人口應該沒有受到重大損失。《通典》里提都沒提。

從漢靈帝開始,持續了整個三國的大亂,人口損失了90%以上。

也就是八王之亂前,各地已經遭受了大破壞。

西晉的八王之亂表面上看上去是諸侯王之亂,實際只不過是三國時期戰亂的延續。只不過三國時是不同姓氏領頭的勢力集團在互打。而八王之亂時由司馬氏一家領頭的不同士族集團在互打。

而西漢七國之亂的時候,先秦的世襲貴族階層已經沒落,新的世襲貴族階層遠未形成。

漢景帝時,農業還是兩年一耕三年一耕佔據主流,農業生產還十分落後。

而西晉時,是自給自足的莊園式經濟佔據社會經濟的主流。

戰爭是經濟的反應,經濟的發展程度本身就限制了戰爭規模。

縱觀世界戰爭史,越接近現代,大規模戰爭的殺傷力越大。


七王之亂是地方亂的,中央沒癱,中央政府還掌握著軍隊的絕對控制權,財務,後勤等一系列體制都是完備的,中央只是前期有點懵,但是緩一口氣就緩過來了。八王之亂是中央挑起的,向下蔓延的,根子爛了,中央政府沒有處理禍亂的能力了。


因為西晉「八王之亂」是從西晉首都洛陽開始爆發的,再由洛陽一座城市波及到整個中州,從而激起了此起彼伏的流民大起義,導致江左也混亂了,到了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年到公元312年)除了涼州刺史張軌治理的武威姑臧、成漢武帝李雄治理的益州、遼東公慕容廆鎮守的大棘城之外,其他地方都處于軍閥割據的狀態,如果晉元帝司馬睿不是在得到王敦、甘卓、陶侃、郗鑒等人幫助下,平定了陳敏、華軼、杜弢等叛亂的話,那麼東晉王朝可能都建立不了了,更何況八王之亂是「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情況,屬於中央政府內部混亂,導致全國動蕩,就是通常所說的「上樑不正下樑歪」,而西漢的七王之亂主要是南方的吳王劉濞和楚王劉戊等七王打著誅殺御史大夫晁錯「清君側」的名義,起兵北上攻打西漢首都長安,當時的長安局勢穩定,中央政府沒有亂,匈奴也沒有參與進來,漢景帝劉啟當然可以很快讓周亞夫平亂了,所以西漢七王之亂才是真正的地方軍閥謀反,而西晉八王之亂是中央政府內部的權利鬥爭導致的全國內亂,兩次內亂根本連爆發的原因都不一樣,壓根不是一個性質的,如果非要用這種比較方法的話,那麼你也應該拿著八王之亂和後趙內亂、後燕內亂、北魏內亂、南明內亂這樣的情況去比較合適啊。

雖然現在說西晉「八王之亂」一般都是把晉武帝司馬炎的叔叔汝南王司馬亮,以及晉武帝司馬炎的一個兒子楚王司馬瑋都算進來,但是因為這兩個王先後倒台後,上台執政的晉惠帝皇后賈南風和她的外甥賈謐啟用了名臣張華,讓西晉元康年間(公元291年到公元300年)處於表面上的穩定,所以可以說西晉真正大亂是從晉惠帝司馬衷的叔祖父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肜兄弟發動政變開始的。因為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肜兄弟本來是晉惠帝皇后賈南風的黨羽,所以這兩個人起兵政變時候,賈南風根本毫不知情,沒有做任何準備,直到賈南風從自己的另外一個外甥齊王司馬冏口中得知發動政變的是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肜兄弟後,賈南風才後悔不已,也就是說這場動亂是從西晉王朝的最高權力機構的內訌開始的,而發動七王之亂的吳王劉濞等人根本不是西漢權利中心,他們手裡能有多少軍隊啊?

又因為趙王司馬倫和梁王司馬肜兄弟二人作為賈南風黨羽,屬於西晉最高權力中心的人,他們率領的也是西晉雍州的精銳部隊,成都王司馬穎負責鎮守鄴城,率領的也是幽州的精銳部隊,這些本來用於抵抗外敵的軍隊全部被野心勃勃的軍閥們耗費在內鬥中了,你去看看西漢那七個王爺哪一個有那麼好的資源,當然掀不起什麼大浪了啊。因為經過以上的分析,所以我認為和西晉八王之亂有可比性的也是漢趙內亂、後趙內亂、後燕內亂、北魏內亂、南明內亂這樣的情況,勉強有可比性的應該是東晉蘇峻之亂、大唐安史之亂、大明靖難之役,至於西漢七國之亂真的影響力比西晉八王之亂差的不是一點點,可比性並不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