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和「宰相」不是一回事,二者存在比較明顯的區別。對於丞相來說,是封建王朝下具體的官名,而就宰相來說,是中國古代對於輔佐君主並掌握大權的官員的一種俗稱,不是具體的官名。由此,非常明顯的是,丞相一般都可以稱之為宰相,但是宰相不一定是丞相,宰相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官職對應。具體來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相國與丞相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官職,而且是同時並存的,而且相國地位高於丞相。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滅六國,建立秦朝。彼時,李斯被秦始皇任命為丞相。對於秦國和秦朝來說,相國、丞相都可以稱之為「宰相」。劉邦建立西漢後,漢承秦制,依然設立相國,同時設立丞相作為相國的副手。在這一歷史階段,丞相的地位是低於相國的。不過,自公元前1年,漢哀帝改丞相為大司徒,到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這兩百多年的時間裡,漢朝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這個時候的宰相主要就是指「大司徒」、「尚書令」等官職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掌握了東漢朝廷的大權。公元208年,曹操正式擔任東漢朝廷的丞相。與此相對應的是,就劉備建立的蜀漢,也設立了丞相一職,由諸葛亮擔任。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就魏晉南北朝這一歷史階段,大部分朝代是沒有設立丞相這一官職的。比如在諸葛亮去世後,蜀漢就沒有丞相這一官職,而費禕、蔣琬等人,因為擔任尚書令等官職,所以也被後世稱之為「宰相」,比如諸葛亮、費禕、蔣琬、董允就被後人稱之為「蜀漢四相」。

最後,唐朝時期,尚書左、右僕射等擔負著宰相的職責,唐玄宗開元元年(713),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南宋乾道8年(1172)亦改尚書左右僕射為左右丞相。元朝時期,丞相權力過大,對於皇帝的權力形成了不小地的限制。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正式廢除了丞相一職。不過,在明朝時期,內閣大學士一般被稱為宰相,清朝只有內閣大學士兼軍機大臣才稱的上是真正宰相,比如和珅等人。總的來說,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丞相這一官職並非一直存在的,對於部分朝代來說,往往沒有丞相官職。但是,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總有人因為承擔著類似丞相的工作,所以被稱之為「宰相」。


宰相是統稱,類似於現在的「領導」、「領導人」。丞相是法定的職務和國家機關。丞相一般是一個,特殊時期有左丞相和右丞相,比如西漢初期。宰相是在法定沒有丞相這個國家機關時一批掌握高級決策權的人。比如西漢末年丞相廢除,變成了司徒、司空和太尉。再到隋唐,尚書令、中書令、侍中都是宰相。五代時的宣徽使也是宰相。

總之,宰相是指權力擁有者。丞相是法定國家機關,同時也是權力擁有者。


各答主都說得那麼複雜。

其實就是:

丞相確實是一個職業,有這個名稱。功能就是:上承天子,下總百司。

宰相併沒有這個職業,只是對於具有丞相職能的一批人的稱呼。比如明清時期沒有宰相了,但是對於六部尚書有的時候我們也會稱呼為宰相、宰輔!


不錯 都回答了:丞相是正式的『官職』 形成了『國家』一般都不能夠叫『宰相』!你如要深入:宰要『篡』位(否 也許沒有個『篡』字)隨意吧 在於你的『心』和(現實)『可能性』(不牽涉『組織』程序和什麼什麼的 『禮』啊 什麼什麼的 )


丞相是特指,是官職名稱,宰相是泛指,指最高行政長官,可以理解為稱號。

在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執政時期,像太宰,相國,丞相,中書令,尚書令,軍機大臣,同平章事等都可以叫宰相。

所以宰相可能不是丞相,但丞相一定是宰相。


實職和通稱,比如宰相劉羅鍋,清朝並無宰相或者丞相職位,這裡多宰相其實就是大學士的通稱,比如明後期的內閣首輔通稱也叫


宰相篡位是有一定合法性的,丞相是一點都沒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