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普通妃嬪都算是皇太子的庶母,那麼在後宮中地位是不是會高於皇太子呢?她們的父親(輩分上算皇太子外祖父)應該也可以擁有比皇太子高得多的地位吧。那為何唐高祖妃子的父親爭地還爭不過李世民這個普通皇子呢?

或許舉李世民這樣雄才大略不拘小節的強勢皇子/君主的例子有些極端,那換一個。漢景帝長子劉榮先前被立為皇太子,地位不可謂不尊崇吧。可是也就是不慎得罪了父親的寵妃王美人,結果最後不但太子沒得做,連性命也丟了。是不是說明即使貴為皇太子,在父親的小老婆面前也自然矮了一頭呢。


謝邀

論法定地位,皇太子身為儲君,除了皇帝(包括太上皇)皇后和皇太后沒人比得上。

但是實際地位就不一樣了

《舊唐書·高祖二十二子列傳》中記載了李淵十八子李元名小時候的一件事——

「年十歲時,高祖在大安宮,太宗晨夕使尚宮起居送珍饌,元名保傅等謂元名曰:尚宮品秩高者,見宜拜之。元名曰:此我二哥家婢也,何用拜為?太宗聞而壯之,曰:此真我弟也。」

尚宮是六尚女官中的一個職務,負責「引導(輔佐)中宮」,同時「六尚事物出納文籍,皆印署之」,也就是皇后的「女性丞相」(男性丞相是內侍),是後宮女官中權力最大的。

太上皇李淵這時還活著,李元名是其十八子。然而他連皇后的女丞相都要回禮,那麼面對皇帝的受寵嬪妃又要怎麼樣呢?

這還是長孫氏這個皇帝賢內助的女丞相。而老皇帝李淵早已沒有皇后,陪在他身邊的除了那些年輕貌美的嬪妃還有誰呢?想要獲得老皇帝信任,與嬪妃們打成一片是很重要的。皇太子是皇帝立的,他愛讓誰當就讓誰當。楊勇好好的皇太子當著,突然就給趕下台了。殷鑒不遠,李建成這個太子椅子也不一定穩啊。

當然這最重要的前提是老皇帝老朽糊塗,唯婦人之言是聽。明神宗就沒有聽小老婆的話(當然很大原因是皇太后出面了)而廢長立幼。

順帶提一下。

例子里既然說到是品秩高者,因為新舊唐書中尚宮規定為正五品,不存在更高級的尚宮,而女官是沒有階、勛可以授予的。所以我覺得這裡的「品秩」可能是在貞觀十一年定令之前的制度,也就是說貞觀十一年之前女官只是個具體職務,沒有對應的官品。或者史書沒有記載。


太瞧不起太子了。普通嬪妃的地位比普通皇子都不如,跟太子更無法相提並論了。太子是儲君,國家副元首。


既然說了普通嬪妃,那肯定是太子啊,能比過太子的,肯定不屬於普通嬪妃這種範疇了。


皇太子在法理上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後宮嬪妃的權力源自的還是皇帝權力。真說起來,嬪妃是只能打醬油不能做啥的。


補充一點,劉榮被廢不是得罪了王美人,是得罪了館陶長公主,王美人怎麼能跟館陶長公主比?金屋藏嬌的故事了解下!!!

誰說的嬪妃的父親是皇子們的外祖父的?看過紅樓夢沒有,家裡孩子的外祖父舅舅只能是正房娘家父親和兄弟,皇家就算情況特殊,皇子的外祖父也只能是親外祖父還有皇后的父親,而皇后的父親排名在親外祖父前面的!!!!既然提到李世民,那李世民他外祖父是誰?北周神武郡公竇毅!!!這是他親外祖父也是皇后父親,其他的配當李世民外祖父?再受寵的妃子敢這麼說,李淵都能讓她死上一死。

至於普通嬪妃和太子誰高?普通嬪妃連太子妃都比不過好不好?從周到清,太子妃都是僅次於皇后的命婦,少數時期低於皇貴妃,但也比其她嬪妃要高貴,因為不出意外這就是未來皇后啊


別把地位和處境混餚!


嬪妃乃太子庶母,法理上基本的禮儀是要的,皇太子見天子嬪妃還是要行禮儀的,但是論政治地位還是皇太子高,一般的嬪妃都無法影響皇太子地位的,但凡是要例外,有些寵妃吹的枕頭風就可以影響皇帝對皇太子的看法。


這問題問的,庶母的地位從古代倫理上必定比嫡子低,這個毫無疑問的,並且普通人家庶母不能升為主母沒有任何晉陞可能,皇家唯一區別就是妃子有晉陞為皇后的可能,有這個可能當然變數會大一點。

牽涉到具體個例歷史這麼大人數這麼多,顯然必然存在強勢的嬪妃和弱雞的太子,這是可能有的,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兩者沒有任何可比性,大多數嬪妃地位都不如普通皇子,更別說太子了,要知道人們所能知道的那些強勢嬪妃幾乎都是千萬人中殺出來的佼佼者。


當然是皇太子的地位高。

中國古代的妻妾之別有如雲泥,庶子只能喊生母為阿姨,這一點在皇室也不例外,無論嬪妃品級有多高,庶出的皇子公主依然只能稱呼生母為阿姨

《南史·齊武帝諸子》中就有記載,「母阮淑媛嘗病危篤,請僧行道。有獻蓮華供佛者,衆僧以銅罌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子懋流涕禮佛曰:『若使阿姨因此和勝,願諸佛令華竟齋不萎。』」

《南史·齊宗室》同樣記載道:「鈞字宣禮,年五歲,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絆飴之,不肯食,曰:『須待差。』」

按南齊後宮制度,貴人為正一品的三夫人,淑媛為正二品的九嬪,區貴人、阮淑媛在後宮的品級很高,而蕭鈞和蕭子懋也都是大孝子,但就因為是庶出,所以不得稱呼生母為母親只能稱為阿姨。所以清人曾在《稱謂錄》中總結道:今人多稱本生之妾母曰姨,蓋其由來已久矣

不僅如此,就算是某個嬪妃有幸生育了皇太子,她的地位仍然不會有本質的改變。

《宋書·后妃傳》:

明帝陳貴妃,諱妙登,丹陽建康人,屠家女也。……尋又迎還,生廢帝,故民中皆呼廢帝為李氏子。廢帝後每自稱李將軍,或自謂李統。太宗即位,拜貴妃,禮秩同皇太子妃

《梁書·后妃傳》:

高祖丁貴嬪,諱令光,譙國人也,世居襄陽。……高祖義師起,昭明太子始誕育,貴嬪與太子留在州城。京邑平,乃還京都。天監元年五月,有司奏為貴人,未拜;其年八月,又為貴嬪,位在三夫人上,居於顯陽殿。及太子定位,有司奏曰:

禮,母以子貴。皇儲所生,不容無敬。宋泰豫元年六月,議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陳太妃,則宋明帝在時,百官未有敬。臣竊謂「母以子貴」,義著《春秋》。皇太子副貳宸極,率土咸執吏禮,既盡禮皇儲,則所生不容無敬。但帝王妃嬪,義與外隔,以理以例,無致敬之道也。今皇太子聖睿在躬,儲禮夙備,子貴之道,抑有舊章。王侯妃主常得通信問者,及六宮三夫人雖與貴嬪同列,並應以敬皇太子之禮敬貴嬪。宋元嘉中,始興、武陵國臣並以吏敬敬所生潘淑妃、路淑媛。貴嬪於宮臣雖非小君,其義不異,與宋泰豫朝議百官以吏敬敬帝所生,事義正同。謂宮閹施敬宜同吏禮,詣神虎門奉箋致謁;年節稱慶,亦同如此。婦人無閫外之事,賀及問訊箋什,所由官報聞而已。夫婦人之道,義無自專,若不仰繫於夫,則當俯繫於子。榮親之道,應極其所榮,未有子所行而所從不足者也。故《春秋》凡王命為夫人,則禮秩與子等。列國雖異於儲貳,而從尊之義不殊。前代依准,布在舊事。貴嬪載誕元良,克固大業,禮同儲君,實惟舊典。尋前代始置貴嬪,位次皇后,爵無所視;其次職者,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此貴嬪之禮,已高朝列;況母儀春宮,義絕常算。且儲妃作配,率由盛則;以婦逾姑,彌乖從序。謂貴嬪典章,太子不異。 於是貴嬪備典章,禮數同於太子,言則稱令。

南朝宋明帝的貴妃陳妙登生下了皇帝唯一的兒子,也就是皇太子,但陳貴妃的地位即使得到了丈夫的特別提拔,也只是「禮秩同皇太子妃」,連兒媳皇太子妃的待遇都比不過

梁武帝的貴嬪丁令光因為兒子被立為太子,自己得以「禮數同於太子」,能夠和兒子一樣的待遇已經是極限了,換言之如果丁令光的兒子不是太子,如果沒有梁武帝的特許,那麼她連自己兒子的地位都比不上

所以正常情況下,普通妃嬪的地位有多低下也就可想而知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