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做事说话不丧,朋友一直觉得我挺嗨的

但是我很喜欢一个人的时候面无表情听丧丧的歌看丧丧的书

而且还很沉迷


因为这是

少有的

属于自己的时间


谢邀。最近沉迷于听著《安魂曲》看《香水》的日子,有时候竟觉得男主一点也不可怕,疯狂里带著快意。刚刚高考完,还不知道成绩,觉得每天都很煎熬,有点恐慌和迷茫。于是选择出去旅游。到张家界去玩,爬上了天门山,听到导游说一周前这里有一个高考生从这里坠入山崖,从此不复往生。戚戚然必然是我的心中所想,但更多的是一种平静。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很冷血,但是当我知道有人甩下压力与哀伤,走向死亡,我忽然就觉得自己的悲伤有了归处,似乎附著著那个少年的离世飘向彼岸。我轻轻哼著《安魂曲》,心中逐渐明快。

其实在听说丧的故事,看一些丧的电影书籍,听一些丧的乐曲,都是一种安放悲戚和痛苦的方式。我们都有或大或小的哀伤,当我们与这些事物共情时,便让自己的负面情绪向外流失,流向这些凭依物上。

夏尔·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便是丧文化的始祖。但是波德莱尔的本意从来不是单纯抱怨世俗之恶,死亡与污秽,而是用丧文字来表达对美好世界的追求和期盼,他用另一种方式传递爱意。所以,其实题主一点也不奇怪,很多人都是这样,古往今来,无论文人还是普通人都是如此。我们不过是在排除自己的负能量,拥抱世界。

我也特别喜欢。特别是致郁系列的,真的是多多益善。不过我只看经典的优秀的,强行致郁的不看。

我觉得经典之所以会成为经典,一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不过致郁系列的好看的喜欢看。遇到的却不多。

答主可以推荐推荐就更加完美了。


平常那么闹,我也想一个人静静地


泻药。

我也喜欢听丧丧的歌看丧丧的事,这样会让人很舒服,可能是知道了世界上不是只有我一个人有烦恼吧,还有很多人比我更烦恼,人家都挺过来了,我还丧什么。


非常理解,我有时候也是这样。有时候心里很堵很郁闷的时候,就会去听丧的歌,看丧的电影,就觉得很痛快。

我认为每个人都是需要表达自己消极情绪的,生活需要发泄。听答主的描述,你平时都是积极情绪比较多,表现得比较嗨。所以听丧的歌,你也可以表现得丧,这是一种消极情绪的表达。


像尼古丁带来的愉悦感?


因为那种丧的感觉太爽了。它简直令人上瘾 ,痴迷那种感觉!


可能看完听完以后觉得身心舒服,找到了自己内心最期待的归属,还有觉得自己不该那样,应该积极点,然后就会不自然的让自己愉快起来了哈。

谢邀回答。


是受心境影响的,有时候会特别喜欢一个人会很开心,有时候丧一点也没有什么不好,还能静一下,思考一下自己的方向和真实想法。


不是特别活跃并不是丧。安静只是没有达到high点。我最近在看《东京塔》,很温情,所以最近对很多事都不计较。

还有,丧又不是啥坏事。人嘛,谁还没两天心情一般的时候。我们热衷表现自己乐观的一面,并不是没有烦恼,也不是没有想法,只不过还没有积累到爆发的时候。

如果一直丧。听听民谣,看看电影,玩玩游戏,看看书,买买衣服,找回梦想就好了。


泻药,我觉得这算是一种放空自己的状态,把负能量都排干净了,自然就舒服了不少。


看到一些很丧的,特别是比自己丧很多的,会觉得愤怒,会有情绪,然后就会觉得发泄了,觉得世界上有更多比自己丧的,也就不算什么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