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破。才有可能放下。其中存在:真假之辨!真识破,自然能够放下;假知晓,依旧没完没了。了便好,好便了,不好不了,不了不好。佛道两家的价值在于,有可能让一个人卸甲归田,解除武装放下争强好胜的狠劲与世无争;而儒教则更进一步,在此基础之上,让我们重构生活。利而无害,不是一种信仰,而是一种修为。信仰,其实是一种愚昧的表现,却不能去诋毁,而是得到相应的尊重;每一个人,自降生之日起,无一例外都从无知中走来。至于是从无知走向愚昧还是开明?三本书是要读透的:一、文字之书;二、无字之书;三、天地万物。边读边解,边解边行,循环往复,无终无始。


在心里多跟比自己差的人比较,而不是比自己好的。

多关注比自己惨的,而不是比自己过的好的。

————————————————————

具体请看叔本华《人生的智慧》里这一段经典叙述:

嫉妒对人来说是自然的,但嫉妒既是一种罪恶又是一种不幸。?因此,我们应视其为我们幸福的敌人,要像对付恶魔一样地消灭它。塞内加以美妙的言辞给予了我们指示:

不跟别人比较的话,我们会为我们所得到的感到快乐;如果由于别人比我们更加幸运而内心不安,那我们将永远不会快乐。——《论愤怒》3,30

还有,如果你看到很多生活得比你好的人,那你就想想有多少处境比你糟糕的人吧。——《书信》15所以,我们应该多想一想那些处境比我们更为恶劣的人,因为那些生活得比我们好的人只是看上去比我们更好而已。甚至在实际灾祸降临在我们头上的时候,最有效的安慰——虽然这和嫉妒出自同一源头——就是想到那些遭受了更加巨大的痛苦的人,其次就是多跟那些与我们是同一处境,亦即同病相怜的人交往、接触。关于嫉妒的主动一面就谈论这些。至于嫉妒的被动一面,我们应该牢记没有哪种恨意能像嫉妒那样难以消除。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无休止和不遗余力地刺激它,更应该放弃享受嫉妒以及许多其他的乐趣,以免遭受后果。

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系列京东¥ 36.30去购买?


我认为嫉妒可以让人产生两方面想法。

一方面是积极的。只要我们一想到原来我们会因为别人很优秀而去嫉妒,那么我可不可以向她学习呢?是的呀,如果我一直去嫉妒那么我会得到什么呢?比我优秀的一大把,我一个一个去计较,我可能就被淘汰了吧,要奋起直追,加油相信自己,打败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一方面是消极的。一想到别人很优秀,就在抱怨,就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子,是自己不够努力吗?没有呀,我很努力呀,诸如此类的话。

消极的那一方没有想到的是:比你努力的大有人在,学会正视自己,如果自己真的特别特别努力,那么就要想想是不是方向错了。因为我有个网课老师这样说的:「努力很重要,但是如果在一个错的方向上努力,那么努力也没用。」所以呀,我们每个人都是最独特的,也许会有嫉妒,不过怎么样去看待也是一种态度,我们加油,一起改变!


有句话叫「人比人气死人」,描述了一个普遍现象。

这里面有个关键字:比。

比什么呢?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内容,如果这些阶段都走过呢?这是过程解题法。

为什么比?检查每一个比的想法来源,清楚源头在哪里,就能从根本上解了这道题。


个人认为不是如何安放的问题,是尽量避免,一旦有嫉妒心,那么折磨你的将不再只是你自己生活中的困难,还有别人那些你认为值得嫉妒的部分,何必再给自己增加烦恼呢。嫉妒心会蒙蔽你的双眼和意志,让你忘了自己的样子,生活没有自己的目标,甚至做出很多违背良心的事情。

人终其一生,上下求索自我修行都难得圆满,在别人身上就积点德吧。


每个人都会有嫉妒心,人性使然,大方的承认我嫉妒了,然后转化嫉妒为前进的力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