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宝宝六个月以内的吐奶大部分是正常的,胃是水平的,贲门还没有发育好,吃进去的奶就容易从贲门返流出来造成吐奶。

想像一下,一个口没系紧的麻袋~是不是比较容易掉东西呢(? ̄? ??  ̄??)而这种情况呢,会随著宝宝逐渐长大,贲门收紧,胃发育成熟,到了6个月基本缓解啦。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吐奶都是生理造成的,幽门狭窄啊,病毒感染啊都是会造成吐奶的,尤其是宝宝之前一直不吐奶,突然有天吐的厉害了,这个就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啦。

我家仔在月子里一直是月嫂照顾的,偶尔有吐奶,我们也没有放在心上特别在意,出了月子月嫂阿姨就走啦,等到我们自己带的时候,才发现吐奶真是个折磨人的大问题。

基本每天都会吐,1个半月前还好,可能吃的也不是很多,吐的就不那么凶吧,我还能拿我的那套贲门发育不完善的理论赌住奶奶和外婆的担心。

1个半月之后,娃吐的是越来越凶,基本喝一半吐一半了,因为也是第一次做妈妈,我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书本,难免心慌,也担心娃会不会是因为幽门狭窄导致的吐奶。但是我们本地的医院那个医术一直在本地论坛被嘲,去了也看不出什么名堂。

一直坚持到娃2个半月的时候,整整看他吐了一个多月呀,真的吐的相当严重,我们也一直给他拍嗝,但是没有用,一抱起来就是一大口。当时是冬天,他每次吐的奶能把孩他爸的加棉睡衣胸口那块全弄湿。

我们也坐不住了,决定带他去南京儿童医院看看,2个小时的车程,因为害怕到时候时间匆忙,当时我还整理了宝宝所有吐奶的表现,带过去一口气问了,刚好备忘录还没删,你可以看下我家娃当时的吐奶表现

我们是提前网上挂了专家号,当天5点就起床了,7点半到儿童医院,就这样还排队两小时,看病10分钟。也幸亏我准备了备忘录,一口气跟医生说了症状,还把吐爸爸一身的照片给医生看了(此处应有照片,可惜被我删了找不到当时吐奶的照片了)。然后就去B超查了幽门,显示没问题,医生就让我们回家注意一下喂奶姿势,之前我一直是躺喂,然后抱起来拍嗝这样,医生就让我抱喂,喂完也不要拍嗝,维持喝奶时候的那个斜角度。

那我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就买了个哺乳枕试验起来呗,别说,还是有点用的,我们买的是那种吃完了可以继续睡在上面的哺乳枕,像酱纸

吐奶真的有缓解,有的时候吃著睡著了,继续在枕头上还能睡好一会,不会像之前一样即使睡著了还会被吐奶呛醒。

美滋滋过了三天,第四天下午,毫无预兆的娃吐奶了,刚喝下去的一大口全部喷出来了,喷了得有2.3米远吧,后来躺下又喷了一口,整的跟喷泉似的,跟这两口比起来,之前的吐奶都是小儿科呀。

开始我们还只是以为是方法没用,吐奶更厉害了一点,到了晚上8点左右,一摸头,娃发热了,赶紧带去医院,一量体温,39度!急的我都快哭了,医生让化验大便,娃也没有便便,就贴著退烧贴留院观察了一晚上,这一晚上我和我妈守著都没敢睡觉,隔一个小时就得量一次体温,但是一直在37.5到38.2之间。到了早上医生查房的时候问了情况就让我们回家观察,毕竟这么小的孩子,才2个半月,不能打针不能吃药的,留在医院细菌还多。

出了医院大家还是放心不下,又直接把车开到了市区镇江医院,轮到我们看的时候已经是上午的最后一个号,医生马上就要下班了,幸亏是个老医生带徒弟,问的还是比较详细的,怀疑是轮状病毒,问大便情况,我家娃这24小时却没有腹泻症状,其他的症状比如呕吐,发热都是轮状病毒的典型症状了,老医生就还让我们回家观察,等便便化验。

到了晚上8点娃终于便便了,我已经30几个小时没睡觉了,还是赶紧带著便便和孩他爸去医院化验,确实是轮状病毒,算时间就是南京儿童医院感染回来的。心放下来一些,好歹知道了发热,呕吐的原因,而且轮状病毒是自愈性的病,只要等他慢慢恢复就好。比起未知的恐惧这个结果也显得不那么旁人害怕了。

万幸的事,验完便便的当天夜里1点左右,也就是娃发热大概30小时,烧终于退了,我也终于放下心来睡了一觉。

我家娃还算争气,烧退了第二天基本就恢复的差不多了,不发热,不腹泻,不呕吐,健康又活泼,看起来还挺有精神,家里人都挺高兴,心都放下来了。

你以为这就算完了?并没有。

娃烧退的第二天晚上我就肚子疼,呕吐了,挨了一晚上去医院检查,果然也是轮状病毒,紧接著娃他爸也是一摸一样的症状,苦逼夫妻二人组,发热,呕吐,一早上拉了10几次,真的庆幸我家有两个厕所……娃他爸都这样了居然还坚持上班也是灰常辛苦了。

后来我两拉的都快虚脱了,吃了蒙脱石散控制住了,大概三天吧,慢慢的也康复了。这次的风波就算彻底过去啦……

纠结到底,这波罪,源于的,就是这小小的吐奶了……

个人经历,仅供参考吧。


宝宝出生后,带给宝爸宝妈无尽的幸福感,宝爸宝妈也开始照顾起宝宝的饮食起居.新生宝宝各方面相对比较弱,因此宝爸宝妈要做好预防,还要学会如何正确护理新生宝宝。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吐奶。常听到宝爸宝妈,特别是新手爸妈,会问新生宝宝为什么容易吐奶?吐奶了怎么办?……今天就来说一说新生宝宝吐奶的话题。

(图片来源:ssyer)

什么原因会导致吐奶呢?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宝宝吐奶多为生理反应。主要是新生宝宝小,身体发育尚不成熟,胃容量也较小,而且食管肌肉张力较低,阀门比较松弛,当摄入量较大、较多时,食物就会上涌,发生吐奶的情况。喂养方式不当、喂奶的姿势不正确、宝宝肚子受凉等原因也引起新生宝宝生理性吐奶的现象。

2、病理性因素

新生宝宝可能因患有某疾病,导致消化功能不好、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爱哭闹等现象,都容易引起宝宝吐奶症状。病理性吐奶的情况不多,如果吐奶频繁,而且量大,体重不增,或伴有腹胀、腹泻、发热等症状,就要引起宝爸宝妈的注意了.要带宝宝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看看宝宝是否的细菌感染或肠道性疾病。较常见的有胃食管反流、感染等。

宝宝吐奶怎么办?

这里主要说的生理性吐奶,当宝宝出现生理性吐奶时,宝爸宝妈可以这样做:

1、宝爸宝妈可以轻柔宝宝的小肚子,通过按摩的方式帮助宝宝消化,可以减少宝宝吐奶的情况。

2、如果使用奶瓶喂奶的话,要选择合适宝宝大小的奶嘴。奶嘴太小,宝宝会用力吸,从而会把空气吸进去,容易引起吐奶。奶嘴太大,宝宝吮吸时,容易引起呛咳。因此,在选择奶嘴时,要考虑奶嘴孔大小是否合适宝宝。

3、注意给宝宝保暖,要是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的温度。

4、奶粉喂养的孩子除了避免大量吞咽空气之外,要控制好单次喂奶的量,还要注意奶粉和水的比例,另外宝宝喂奶后可以把孩子轻轻竖起来,轻轻拍拍背部,孩子躺下时候可以呈头部略高的位置。另外孩子呕吐时还要注意,刚刚喂完奶之后要注意头偏向一侧避免孩子误吸。

5、妈妈要学会掐奶。有时候妈妈的奶水很充足,甚至会外淌,这时候宝宝吸奶容易呛到。这时妈妈要学会掐奶,即轻轻按压乳房附近,避免奶水过多。这样能缓解宝宝吐奶症状。

马姐姐小贴士

宝宝吐奶多数属于生理现象,但是如果吐奶频繁,还伴有腹痛、腹泻等症状时,宝爸宝妈要及时带宝宝到医院进行检查,看看宝宝是否生病了。对于生理性的因素造成宝宝吐奶的情况,宝爸宝妈要学会护理宝宝,注意细节,减少宝宝吐奶的次数,让宝宝能够更好的吸收营养,健康成长。


邻居家,最近生了一个男宝宝,母乳喂养。她跟我吐槽说经常有。宝宝会吐奶的情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担心宝宝吃不饱,饿坏了好不容易把宝宝喂饱,结果奶全部吐出来了,真的是挺难受的。?于是她就来我家问我,该怎么办,因为之前我家宝宝也有吐奶的经历,后面的话,我去咨询了我们本地人民医院的儿科医生才知道,原来吐奶其实是属于正常的现象。??

儿科医生:一般来说宝宝吐奶这种情况,在出生后半个月到一个月时候会出现,一直到两个月左右的话可能会达到高峰,但是一般到了6个月之后。宝宝基本上很少吐奶了?。?新生儿会出现吐奶,是因为刚出生的宝宝,他很多器官都是还没有发育成熟,像食道与胃连接的位置,肌肉也很弱,再加上宝宝他的胃是呈水平状态的,所以,吃进去胃里面的一些奶在婴儿用力压或者是打嗝的时候很容易从胃部反流到食道里。并通过口腔反吐出来。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吐奶的现象??。

那么到底该如何科学的预防宝宝吐奶呢?

1,观察是不是大口大口吐,如果是可能是因为其他疾病原因引起,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2,从新生儿嘴角这样留出的一点点奶水,那就是正常的生理性变化。?。?缓解秘籍方法有以下5种方法。??第一,喂奶的过程中,要注意喂奶的姿势,如果是奶瓶喂养的,那么奶瓶的奶头平一定要把全部的奶一买那个奶瓶嘴,这样子的话,宝宝就不会吃到太多空气,因为空气多了,他胃里面会膨胀,那么很容易把喝进去的奶子,从口腔里流出来。??第二,母乳喂养的话,喂奶的姿势也要正确,一般是头部要高于胃部,然后也不要让宝宝吃到空气。头部高于胃部的原因是因为宝宝他的胃现在是呈水平状的,如果你是平躺著喂的话,宝宝。用力就很容易引起吐奶??第三。在喝完奶的时候,不要给宝宝飞机抱摇晃,这样也很容易引起吐奶,因为宝宝他的胃还是呈水平状态的,如果摇晃得厉害,也很容易引起胃里面的奶出现反流的现象。造成吐奶。??第四,在喂完奶的时候,建议要把宝宝竖抱起来,时间在5~10分钟就可以了。宝宝的头部靠在妈妈的肩膀上,这样子轻轻地拍一下。这个操作的话不容易引起吐奶,而且的话也可以把宝宝的嗝拍出来。??第五,如果是躺著喂奶的宝妈们,建议喝完奶之后不要平躺著放,让宝宝稍微有点侧卧的姿势就可以了,可以用一个小枕头儿辅助宝宝侧卧。??基本上如果有遇到吐奶的情况,照著这5种方法做的话,宝宝都很少会出现吐奶的现象。??我宝宝之前有吐奶也是按照这五个方法实践,还真的管用。


这个是要分情况讨论的哦。因为宝宝未满三个月的时候,贲门肌肉尚未发育健全,加上胃容量较小,所以,大部分宝宝都会在喂奶后、或者哭闹多动等时候,从嘴角慢慢溢出或多或少的白色奶汁。随著月龄的增长,吐奶症状会逐渐缓解。但奶水若是喷射出来的、吐出量很多,或是吐出带有黄绿色的物质,则需要带宝宝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频繁吐奶我先排除是因为身体不舒服的原因哈,

第一个姿势,不要让宝宝平躺著吃奶,最好是让宝宝斜著躺在妈妈的怀里,宝宝的胃部还在发育平躺会造成回流也会吐奶,

第二个环境,周围最好要安静,避免强烈的光线,减少分散宝宝吃奶的注意力,最好也别让人打扰母子,妈妈也一定要保持心情平和愉悦,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呛奶,

第三个时间,一定有时间上的安排和规律,不能在宝宝不饿的时候给奶,还有每次吃个十来分钟给他后背轻轻的扣拍,拍嗝,因为他小会吃进去很多空气造成胃部不舒服就会吐,

第四个喂完以后起来最好是竖著抱著在背部轻柔的安抚安抚,时间在半个小时,不然会容易溢奶,

第五个不要在宝宝吃奶过程中和结束后挤压到他的肚子,也不要逗弄他,刺激他兴奋,因为吃饱了后腹部还没有消化容易吐奶,

第六个奶瓶的奶嘴大小,孔的大小也一定让宝宝舒服,

嗯。大概就这么多吧,


一,是要估量宝宝到底能吃多少,我家宝宝要我们控制奶量,他从来不会吃饱了就吐奶嘴,他会一直吸,所以要控制奶量。

二,喝完奶是要拍嗝。多拍一会儿没关系。

三,喂奶的时间要控制好,奶粉最起码2.5小时才能消化。


这个,没有宝宝不好答


吐奶是婴儿比较常出现的症状之一。

宝宝吐奶后应该这样做:

如果宝宝是平躺时吐奶,那么马上让宝宝侧卧过来,如果来不及侧身先马上把头侧过来。目的是把反流的奶液排出口腔,防止呛到气道里面。等吐奶停止后,再把宝宝斜抱或竖抱起来拍背,防止继续吐奶。必要时,家长可以先将手洗干净,然后用手指把宝宝口中的残留物快速清理出来,避免发生呼吸道阻塞现象。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吐奶:

一方面是婴儿的胃肠道还没有发育完全,这是属于生理性病因;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病理性的原因,主要是婴儿有肠胃方面的疾病导致孩子出现吐奶的问题。总体来说大多数宝宝都是生理性吐奶,病理性吐奶比较罕见。

我们可以通过几下几种方法来减少婴儿吐奶:

一、不要让孩子吃的过急,孩子吃奶过急的之后肠胃一时消化不了,也容易出现宝宝吐奶的问题。

二、奶嘴的大小要合适。奶嘴要过小,孩子在喝奶的时候就会用比较大的力气,这时候就会让空气也进入到孩子的胃部,从而引起孩子吐奶的问题; 如果奶嘴孔过大了,孩子吸允的时候容易呛著而会带来剧烈咳嗽的问题,也容易导致孩子吐奶。

三、在给孩子喂奶之后,可以将其直立著抱著,轻轻的拍打孩子的背部,避免孩子出现打嗝的问题,让宝宝将吸奶过程中产生的空气给排出去,避免宝宝胃部里面有太多的压力。宝宝在竖立状态的时候,也容易帮助肠胃更好的消化过来。

四、每次喂奶的时候把握好量,记得每次都不要给宝宝喝太多奶,避免给宝宝胃部带来相应的负担。

推荐款新生儿奶瓶:美国可么多么奶瓶,仿生设计,母乳触感,宝宝体验更棒,也会比较容易接受,对于抵触奶瓶的宝宝也可以试试。

Comotomo 美国可么多么奶瓶 绿250ml+粉150ml混合装?

m.guojimami.com图标

(商品来源:国际妈咪-专业国际母婴APP)

对奶粉/母婴用品有需要,也下载【国际妈咪APP】参考,专注全球奶粉母婴,对每一款婴儿用品都有详细介绍。


大多数都是细菌感染,要去医院。之前我儿子就是因为细菌感染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