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間刷到抑鬱症話題,有人評論說讀書多會抑鬱,然後在他的評論下看到這樣一條回復。

聽說過家長要求禁動畫禁暢銷小說的,沒想到這本書也會被要求禁,而且看這個家長的話意思是像這樣想的家長不止他一個?最後一句話說得很認真的樣子,感覺他是真的這麼想的。

所以想問問大家的想法,這本書有必要禁嗎?

如果像這樣的家長聯合起來發聲,這本書會被禁嗎?(重點)


這邏輯和一個流氓走在路上看見一個穿超短裙的女生就qj了她,所以要禁止女生穿超短裙有什麼區別。。。

蘇菲的世界我初中時看過,我認為是一本非常好的哲學科普書(必須要說明,指喜歡哲學,讀著玩玩的,若想要真正入門,還請專門去學諸如邏輯知識論之類的教材),生動有趣,淺顯精要。你的孩子看完之後異於常人的表現,可能恰恰提現了他的某種天賦,即對於人類習以為常之事物的懷疑與興趣,這也是哲學反思展開的基礎。如果你把這種天賦當做是一種負面影響而不是恰當地引導他的天賦,這隻能說明家長的見識之膚淺,實在是談不上書的危害性。

我始終認為,家長在教育孩子價值對錯上的權威本身就值得家長自己去思考,而不是憑藉自以為是的喜好去行事。


你也太看得起《蘇菲的世界》了。

小朋友要是那麼喜歡看這類的書,幹嘛不直接給他本《純粹理性批判》《小邏輯》《存在與時間》,管保他屁想法都沒了,只想睡覺。

我前兩天還看到個讀笛卡爾沉思集感覺抑鬱了的,我說你這麼喜歡學習,就不知道買本《談談方法》呢?

凡是讀了一本兩本書就產生神奇想法,直接給他二十本專業書,什麼病都好了。


應該禁了這些家長。


看了蘇珊的世界抑鬱了關我《蘇菲的世界》何事(惱)


人生識字憂患始,

不如我們還是禁掉新華字典吧……


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本書都要禁,怎麼說呢,我只能惡意揣測,思想膚淺的人,看到別人思考,就會覺得他「行為怪異」。

在抑鬱和沒有書讀之間,我寧願抑鬱。

=======

說實在的,我不知道那位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行為怪異」到底是怎麼回事。反正我是惡意揣測家長了。即使不是如此,即使孩子真的是因為這本書產生了什麼心理陰影(我高度懷疑這樣一本兒童讀物會有這麼強大的作用),你作為家長,你完全可以不讓自己的孩子再接觸這本書。可是你卻想要把它禁掉,把其他孩子讀這本書的權利全部剝奪掉,我真不知道你是怎麼想的。說實在的,這種動輒就要「禁掉」的思維實在是令我憤慨至極。遠的包括虹貓藍兔、喜洋洋,近的包括AO3,說實在的,我並不是這些的東西的粉絲,但是看到它們被禁,我感覺自己正在被一幫純傻X拉低到他們的水準。

《蘇菲的世界》是我女兒最喜歡的書籍之一,也是她的思想啟蒙之一,這本書是美好的,它是我開始和她進行思辨探討的引子,也是我進入知乎開始寫專欄的引子。我女兒想自由地享受她喜歡的書,我也想自由地享受我喜歡的書,可是我現在覺得,真的有可能有一天我喜歡的什麼東西就被一幫純傻X禁掉了……


現身說法。我十三歲左右讀完了《蘇菲的世界》。同時變得自閉了,不再和父母說話,總是獨自寫一些胡言亂語,交的朋友也完全不一樣了。

我覺得主要原因是,我同時還讀了《不思議遊戲》《戀物語》《最遊記》《東京巴比倫》《聖傳》《clover》《尼羅河女兒》《婆娑羅》《新世紀福音戰士》《幽游白書》《獵人》《三國龍狼傳》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在思春。


這本書不太可能讀魔怔。就我的經歷來看,八成是這個家長不喜歡思考,不講邏輯,表達能力差,那麼與多思考的人交流就會感到很費勁,但ta會把這歸因於對方思維怪異。


蘇珊的世界?

盜版書確實該禁,家長再怎麼短視也不可能把「蘇菲」看成是「蘇珊」,一定是印錯了。


要是家長看到書名是《瑪麗·蘇菲的故事》豈不是更妙?

開玩笑啦。我當然知道是《蘇菲的世界》,孩子看了書出現一些反思,我覺得最好家長也看一看,說不定還能找到共同話題——而不是看全世界都彷彿要害自己孩子,要求別家銷毀任何她覺得不順眼的圖書——《華氏451°》歡迎你。


當代中國的許多家長直到今天還保持著中國古代封建家長制的那股專橫霸道卻腐臭難聞的爹味。

家長冠冕堂皇地說這本書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擔心的真的是孩子的心理健康嗎?顯然不是,如果是的話,他應該主動地認真閱讀這本書並向孩子指出問題以積極開導。

那麼他擔心的是什麼呢?封建宗法制權力關係無法正常地運作。

在家庭這個微觀權力場域中,家長依舊沿襲著「父為子綱」的封建宗法制權力關係,凡是不利於維持這種權力關係的人與物都應當被更高層次的權力關係(宏觀政治權力)所壓抑與禁止。

《蘇菲的世界》在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一本哲學科普書了,它作為一種入侵了微觀權力場域的外來者打亂了封建宗法制權力關係的運作。家長已經無法繼續以自己的意圖塑造孩子的心理結構了。

面對這個入侵者,家長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向更高層次的權力關係尋求幫助,把它一禁了之。

在家長的權力關係支配下,這個孩子的心理結構也會把這種行為模式合理化,繼而將這種封建宗法制權力關係沿襲下去。

這就是封建宗法制權力關係的運作機制,它以這種模式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中沿襲了數千年,直到今天還影響著當代中國社會。


《蘇菲的世界》作為一本哲學科普書,當然沒有什麼理由要禁止它的出版。更何況,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閱讀這本書或者其他什麼書有可能增加一個人患抑鬱症的概率。

抑鬱症目前是一種病因並不明確的疾病。有人認為是神經系統中的5-羥色胺減少導致,有人認為是不良的自動化思維模式導致,有人認為是喪親、失業等負性生活事件導致,還有人認為是多種原因共同導致。

但沒有什麼證據說明,讀書會導致抑鬱症。更沒有什麼證據表明,思考會導致抑鬱症。思考數學問題不會,思考物理學問題不會,思考哲學問題也不會。

不過,如果按照認知行為流派的解釋,如果有人刻意加強抑鬱症患者的不良的自動化思維模式(如「一旦考試不及格就沒有人會愛我了」),那麼可能會導致患者的病情進一步加重。

不過,《蘇菲的世界》並不是一本這樣的書。目前,我還不知道有這種刻意傳播不良思維模式的書籍存在。一些邪教組織中可能有這樣的印刷品,但它們應該不算正規出版物。

當然,不排除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前閱讀了什麼書籍,思考了什麼問題,甚至就是剛好讀了這本書,思考了一些哲學相關的問題。

只是,我們要知道,兩件事情前後發生,並不意味著之前發生的事情導致了之後發生的事情。先是公雞打鳴,然後太陽升起,並不意味著公雞打鳴導致太陽升起。同理,我們可以合理地推測,抑鬱症患者在發病前喝了水,洗了澡,上了廁所。但這並意味著,喝水、洗澡、上廁所會導致抑鬱症。

另外,對於這些呼籲禁止《蘇菲的世界》的家長,我和大家的態度可能有一點點不同。我很支持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

畢竟,再愚蠢的聲音,也有被聽到的權利。

正是因為他們勇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才有可能聽到其他人對這些觀點的評價,然後才有可能理性地認識到自己對於抑鬱症的無知。然後,他們有可能去了解更多關於抑鬱症的科學知識。如此一來,他們才有可能更好地幫助自己的孩子。

從結果上看,一本書籍不會因為一些無知者的意見而被禁止出版。不過,無知者本人倒是可能在討論和交流中學到更多新東西。這應該是好事吧。


自己不思考也不許別人思考,這是禁止的原因嗎?彷彿看到了蘇格拉底的死因。哲學探索是有危險的,不像跳廣場舞那樣安全。你跳你的廣場舞,但是也不能禁止別人攀岩吧。

不可否認,哲學確實在試圖打開潘多拉魔盒,不斷探索認知邊界,過程艱難,結論不但不是雞湯,有些還很可怕和悲觀。我雖然喜歡哲學,也有各種擔心,如果人人都是哲學愛好者,人們甚至不會形成穩定的共識。幸好不是,人們多數都不喜歡思考哲學問題,在安全的認知圍欄里生死。

哲學缺少功利的用途,也就是有沒有哲學素養,並不影響正常生活,甚至可能生活的更幸福。哲學已經幾千年,但是跟多數人隔絕的很好,不是沒有原因的,也許,還會繼續隔絕下去。喜歡思考哲學的應該永遠是少數。

如果我用以前不理解哲學的眼光來評價哲學對現實社會的影響,會說,哲學不適合每個人。但是也不要用判處蘇格拉底死刑的決心去禁止一本書,然後告訴別人此路不通。

《蘇菲的世界》僅僅是一本介紹哲學史的入門書,入門後還會遇到更加不能接受的內容。按此邏輯,難道要聯合起來去禁止一切哲學嗎?

哲學探索需要冒險精神,是勇敢者的遊戲。即便不理解,不想加入,也請保持寬容。


我們深挖一下,哲學可能導致「抑鬱」是導致哪些人所謂怎樣的「抑鬱」,從你所提及的例子可以知道頂多算是一群心智未成熟,知識體系、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及價值觀還在構建階段的孩子看完之後的一些瞎想與囈語,而且嚴格意義《蘇菲的世界》與《奧林匹斯星傳》也算是我的哲學啟蒙,如果比同齡人更喜歡思考和提問是種病,算是你說的抑鬱,且確實不能被主流社會接受的話,那麼建議直接將哲學也打入十八層地獄,活該它禍害了我這麼多年!

可是是這麼回事么?這放在武俠世界裡,頂多算小屁孩好奇偷看武學秘籍輕微走火入魔,卻不妨礙其他人甚至所有人繼續追尋大俠與江湖夢。再往大了說放在成人身上,訂格了算是對世界與人的一種偏至的認知所導致的相對主義、懷疑主義、悲觀主義等的於個人身上的濫觴,也不排除此類人心理與行為都其實陰暗,從而產生反人類與的破壞性行為,或者對政治生活胡指手畫腳,對正常社會規則與秩序造成嚴重挑戰。但反觀人類犯罪歷史,這類高認知程度高知識架構且單純因為哲學而對社會產生「破壞」的有多少?我思來想去也就找到芝諾、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伽利略、培根、霍布斯等等一系列曾被政治或者主流意識形態拉入黑名單的人,以及一些文學科幻電影里刻畫的大反派。而其他一些被社會當做笑料與談資的哲學家的異行以及所導致的死亡,更多是個人領域的行為,無傷大雅。

再分析,這類人是隨便看看哲學就能在文化政治生活指點江山的么?或者其行為或死亡就能導致社會範圍的大影響與模仿么?其次其當時的「錯誤」與「作惡」是所謂的純粹的惡么?不恰當的說,到達他們那個位置後,可能都不存在對錯,而只關乎個人信仰與原則問題了。

正如前面有人提到的,你太看得起現在的哲學,看得起《蘇菲的世界》,也太看得起現代的人了。

那基於我的認識,反觀科學才是極大程度上無限制地為人類的慾望與訴求扯上光明正大的遮羞布,堂而皇之地為人僭越其作為人的本責而追求成神之路的幫凶,套用你例子中的人的觀點,那我也建議焚燒所有科學類書籍與科普視頻(手動狗頭),現在的家長可別再矯情了,想想作為90後接觸的那些動漫,再看看現在的動漫,不是一種可悲么?(再次手動保命)

再而,別再扯著所謂抑鬱的大旗到處搖旗吶喊,指指點點了。我就把話放在這,抑鬱不是病,只是一群人在自我懷疑與極度自卑後,片面解構了自己先前的認知下,卻無法為自己之後的人生建構下一個歸附之地的遊盪狀態,從而導致一段時間甚至到死無法融入正常生活與圈子,我同情,但我不接受,這個詞也慢慢變成弱者的精神遮羞布,讓人作嘔(手動最後的求生欲)

有些人願意活在安逸地洞穴里烤火取暖,有些人也願意成為那個個爬出兔子毛去看一看的跳蚤。你可以譏諷洞穴里的人愚昧不自知甚至最後成為被「洞穴人」夥同起來謀害的大言不慚的「出洞穴人」,也可以戲謔那群成天想著在毛尖暢遊甚至想跳出毛稍的不務正業的跳蚤,但都成年人了,這無非就是一個選擇問題,無關對錯。

關於評論里其他人談到的未成人心智塑造云云,黑鏡看過吧?建議全世界科學力量放下為了政治與利益角逐的「破事」,集中力量開發出家長專屬版「人生遙控器」,全方位掌控未成年人思想與見聞,一律不利於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東西通通給它打上碼,這樣所有未成年人都可以碼上健康,碼上科學,碼上成名,碼上平步青雲!


「綜合我上面所說的話,簡而言之,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只是這白兔的體積極其龐大,因此這場戲法要數十億年才變得出來。所有的生物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待了下來。他們在那兒覺得非常安適,因此不願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

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此一危險的旅程,邁向語言與存在所能達到的頂峰。其中有些人掉了下來,但也有些人死命攀住兔毛不放,並對那些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的深處、盡情吃喝的人們大聲吼叫。他們喊:「各位先生女士們,我們正飄浮在太空中呢!」但下面的人可不管這些哲學家們在嚷些什麼。 這些人只會說:「哇!真是一群搗蛋鬼!」然後又繼續他們原先的談話:請你把奶油遞過來好嗎?我們今天的股價漲了多少?番茄現在是什麼價錢?你有沒有聽說黛安娜王妃又懷孕了?」

————《蘇菲的世界》


對這個問題,我也有兩個問題。。

①如果書名換成了《天才在左瘋子在右》,這書該不該禁

②如果閱讀《蘇菲的世界》和抑鬱症或抑鬱情緒真的顯著相關,這書該不該禁

(如果閱讀《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和抑鬱症或抑鬱情緒存在顯著相關呢)


強烈要求禁止各大出版社出版的《數學》《語文》《英語》《化學》《物理》《政治》《歷史》《地理》等以及與之配套的書籍,因為統計結果表明,閱讀此類書籍大幅提高了我國青少年的患病率以及自殺率,凡是閱讀過此類書籍的青年均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自言自語(自念怪異口訣)、行為怪異(在桌子前坐著一坐就是若干小時)、不愛理人(尤其是在發生怪異行為的時候)、性格異常(不定時出現易怒、煩躁,在學期末尤為多發)的癥狀,嚴重危害我國青年身心健康以及生命財產安全,希望有關部門查封出版、印製、銷售此類書籍的出版社、廠商以及門店,並對此類書籍予以銷毀。


禁掉!禁掉!一定要禁掉!

再不禁掉那些 哲學書籍 ,小孩哪有美好的未來?祖國哪有凍涼之菜?

沒有知識和才能的頭腦,再美麗也是空洞的!!!


喲,頭一次聽說自己主動申請政府制定反思想罪法案的。我聽說相聲充滿葷段子,廣告誘導人買買買,新聞讓人妄議朝政,戀愛劇敗壞青年德性,戰爭片鼓勵暴力,革命電影教唆反政府。。。。所以建議以後乾脆取消國家統一電視機和電腦和以及一切娛樂活動,除了每家可以保留一台收音機,每天只讓播放唐詩三百首,還必須不能是歌頌愛情和政治的,只能是描寫風景的,這樣就最心理健康啦,你覺得呢?


孩子打遊戲耽誤學習,家庭教育有錯,不行。是電子遊戲的劣根性的錯,彳亍!

孩子看武俠小說整天胡思亂想,青春期自我意識覺醒、人格成熟附帶來的副作用,不行。武俠小說就他媽的是害人玩意,彳亍!

孩子看完《蘇菲的世界》後行為怪異,監護人對其心理疏導不好、原生家庭環境可能存在問題,不行。《蘇菲的世界》就他媽是本妖言惑眾的垃圾書,應該全面抵制,彳亍!


補答:

被禁是不太可能的

部編版教材八年級下冊推薦閱讀書目

我講講我的故事吧,第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我剛上初中,當時拿了比賽的獎金在書店裡流連,大包小包買了不少書,其中就有這本一本綠皮的《蘇菲的世界》。當時的我對哲學毫無概念,只覺得是些玄晦澀難懂的故紙。

不記得,也沒有梳理書中的知識點,合上綠皮書,收穫的比知識更多。

於是我開始對於這個我本身習以為常,認為一切都是確實的世界產生了懷疑,常常陷入世界一切的根基都是虛無的懷疑中,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有自由意識,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義,甚至在廁所里啜泣,低聲說「我想出去」

常常陷入對於我的意識從哪來,主觀視角到底是什麼的思索,腦海中常常冒出如迷霧一般的想法,而當我試圖用語言表述時,那種確實的真實的感受卻又消失了,轉而變得平淡而不值一提

後來,那時的我讀到有關維特根斯坦的哲普,欣喜若狂,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人能與我共情,自以為自己是天才。有人能用自然語言表述出我所無法用語言表達的虛無縹緲的感覺,於是在那時,我立下志向,要做一個哲學家,即使像斯賓諾莎窮困潦倒,要求知,要懷疑,要找尋,這就是這本書教給我最大的教益吧

時隔多年,我最終沒有當上哲學家,甚至和兒時的夢想背道而馳,我現在在電腦前把這些話碼出來時,總覺得當初的自己太過中二,也太過矯情,但是我轉而我又有些嫉妒那個年少的自己,當我的人生被升學和就業所填滿,一些東西似乎被我丟失而不自知,現在的我有了更多知識,有了更多的閱歷,知道自己當時的想法根本說不上叫哲學,但怎麼也找不回當初那種會陷入真正的思考和懷疑的感覺,這倒是有時候讓我覺得很悲哀,可能像卡繆說的,哲學上自殺了吧。

所以,我的建議是,要鼓勵,不要打壓,要引導,不要抹煞,孩子的才華是寶貴的,是需要保護的,也許我從一開始就沒有才華,但總有孩子會成為人類的星光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