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一句话里,或者一些简单常用的繁体我都能看懂,但难的就真不行了,好奇用繁体的也有这样的问题吗?还有,最近和同胞交流,他们打字「台」用了「台」,他们有些字也用简化了的吗?


不系统地下点功夫学一下,都很难。没发现有谁当真可以无师自通。

如果单靠著结合上下文去猜,传统中文对简化字使用者而言的可识读性要更高一点。反过来, 、鸡、叹、劝、仅、凤、农、罢、贮,碍这样的字,就完全令人手足无措。

台字并不是台的简化字,仅是其部分义项的俗体。比如台姓和台姓就是完全无关的两个姓氏,不可以随意换著写。而天台山的台,读作胎,也不能写成台。


因为和其他答主讨论「□」的读音问题无共识,索性自己写个回答吧。

简单说下我的观点。1.文献中有以「□」表示缺字的,写法或有不同,但实际都是一个东西,即缺字元。我们现在打字,都有规范字形,但实际上原先此符号的写法与「囗」「口」之类是难以分辨的。看过刻本书的人都知道,刻本中「己」「已」甚至「巳」通常都是不分的,或者说几乎没有严格区分的。我们不能以今天电子化后的输入规范去要求手写及刻印时期的文献。因此,表示缺字,无论你看到的是哪个字形,其实质都是「□」,即缺字元。2.此符号一般不读,如缺字较少,可读「某」,但不读weí。其作用类似于省略号,但兼可记录所缺字数。(缺字少时,缺多少画多少□,缺字多且不需要保留原版式的可画□后注明缺多少字。)3.此类符号的使用除记录避讳字外也可表示暂时空出年月日这些需要临时填入的字(《祭十二郎文》的「年月日」原来应该就是空了字),而更常见的情况是简帛碑志文献释读时,有些字无法释读,只能用□记录未能读出的字数,供研究参考。(如《老子》出土文献整理,这是很多人都要用的。)4.鲁迅《药》中「古□亭口」就是这种情况,鲁迅自己曾抄过古碑,也整理过一些古文献,所以自然会想到这么处理。这个□,要读的话,可以读「某」。有些人把它当成一个字,查出来一个「囗」,说读weí,这是错误的。附几张图。

请自辨这是「□」还是「囗」

顺便说下问题描述里的那个问题,见下图:

「台」「台」基本是混用了。


应该都不难。以前喜欢看港台盗版日漫,基本上小学四年级时候就可以无障碍阅读现代印刷体的繁体字。古籍异体字太多,现在偶尔还是会有不认识的。


我现在简繁体互练,前几天要个简体的读书报告几乎无从下笔,练了好几天才写回简体,然并卵,写笔记还是繁体顺手,尤其糸旁的字这种,繁体写起来比简体快乐多了


我和改革开放同龄,父辈大多数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出生,成年后都经历了繁体字向简化字过渡,他们使用简化字过程中经常不自觉夹杂繁体字。其中多数人文化程度都不到高中,有一些还是建国后扫盲的。

现在老一辈一多半不在人世了,我在所有兄弟姐妹中是最小的,哥哥姐姐基本上都是六零后,他们使用简化字就没有夹杂繁体字的现象,整体文化水平也提高了一大截,我读写繁体字和书法爱好有关,别说繁体字了,就是小篆也认得一千多个。至于我的同龄人大多数是从TVB的电视剧字幕认繁体字,让他们认繁体字基本上没问题,但是写就不行了,可以算是繁体字半文盲。

至于说大陆人认繁体容易还是港台人认简化字容易,我觉得没什么区别。现在交流很多,这不构成障碍。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