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血剧情简介:

前妻工于心计,婚后在经济上对家庭几无付出。我们两个又都是工薪阶层,买房买车我借了些钱,车贷、房贷都是我出,

加上我花钱大手大脚,

导致我们结婚后十年仍然欠债约十几万。同时对她关爱很少,心思都放在工作上,于是她就给我戴了一大顶绿油油的帽子。我诚心想挽回婚姻,她以死相逼离婚,离后一年给人生了孩子。中间顺手骗了我套房子,还把所有的事黑的说成白的。我也算认识了这家人的人品。孩子归我。

现在想来,

如果她要能主动提出离婚我能理解,但是她却出轨了,我始终无法释怀。

加上和出轨对象结婚,感情上更是接受不了。

离婚之后我的想法:好好带好孩子。

关键是现在孩子到他妈那,他妈经常对孩子撒谎,孩子对我们离婚耿耿于怀,她就对孩子说都是我的错。

想和他妈好好合作,尽量避免孩子产生阴影, 希望和他妈都跟孩子说「离婚是大人的选择,跟孩子无关,都爱著孩子」这样的说法,

但是现在看来已无合作可能。他妈还希望孩子去她家玩,我内心十分抗拒孩子认识那男的,担心将来孩子知道真相产生阴影。我也实在不理解他妈的做法。

辛辛苦苦带了孩子四五年了,

但是孩子听信了他妈的说法,这几天直接对我产生了恨意,我想该给孩子好好解释下了。

写了一些要点,请各位老师看看,这样跟孩子说是否合适?万分感谢!

========================================

一、解释结婚

男的女的认识之后,成为特别好的朋友,结婚组成一个家庭结婚需要互相忠诚结婚之后生子

二、解释离婚

男的女的产生矛盾分开生活跟孩子没有关系离婚的人有很多大家都不想离婚,因为离婚不是好事三、爸爸妈妈的矛盾爸爸借钱(买房、买车都是爸爸花钱,妈妈很少花钱,导致最后借钱)于是妈妈不想和我们一起了爸爸请求妈妈不要离开我们

但是妈妈不听

叔叔抢走妈妈爸爸有错,妈妈有错,叔叔有错,但是有的错误可以原谅,有的错误不可原谅四、注意事项妈妈可能会有不同说法爸爸保证不会撒谎但是妈妈经常撒谎相信爸爸五、关于阿姨(我的女友)妈妈离开了我们和叔叔结婚组成了家庭

阿姨可以给你像妈妈那样的关心和爱护

爸爸想和阿姨结婚,想征求下你的意见三个人组成家庭


除了第一条,

后面你说的所有东西,

统统不适合给孩子讲。

你妻子已经非常不负责任的

扭曲孩子的价值观了

然后你再继续扭曲一次

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孩子的正常价值观世界观谁维护?

孩子多无辜,在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

要去判断两个不同说法

你们只记得解释谁对谁错

为什么没人告诉孩子,

即使离婚了,他依然有父母

父母依然都爱他

为什么没人告诉他,

离婚只是两个人不适合在一起,

每个人都有重新幸福的权利?

为什么没人告诉他,

大人们的对错对他来说无关紧要

他不需要选择更爱谁,

他依然可以爱爸爸也爱妈妈

为什么你们非得把他的世界撕碎?

你们太自私了,

你们没人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吗?


关于婚姻的本质

我女儿8岁的时候,一次回家路上

我开车,她坐后排,

没有很正式的去讨论,就是随口一说

我问她,你知道什么是恋爱么?

她说,我一个小孩,怎么会知道?

再问她,那你知道什么是结婚么?

她说,

结婚,就是两个相爱的人

想一辈子在一起

我又问她,那离婚呢?

她说,

离婚,那就是选错人了呗

在一起会不开心,吵架,难过,

那就离婚了呗。。

再问她,那已经有宝宝了,

就像我跟爸爸已经有你了,

还能离婚吗?

她这次想了一会,说

小朋友看见吵架,也会不开心

大家都不开心,还是离了吧。

问到这,我决定不再问她了

我告诉她,即使两个人离婚了

但是他们依然是孩子的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虽然分开了,

但是对孩子来说,两个人依然都爱孩子

即使平时孩子只能跟其中一个人生活

但是不代表另一个人不要孩子了

只不过不是每一天都在一起了

这样的生活方式,没了争吵

孩子不管跟谁在一起的时候

都不需要担心和害怕了

所以,离婚不是坏事

而是大家都能获得幸福的方式。。


第三点不应该说。

身为男人和父亲,你要在孩子面前树立有担当有胸怀的形象,这样利于孩子的成长。

就算孩子母亲和你有什么过节,她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但是你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她母亲的不好,让孩子心里保持妈妈的美好形象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情。

我相信你前妻是爱孩子的,虽然她成立了新的家庭但是也是希望能补偿孩子。孩子能去她家里待著说明人家两口子对孩子不错。

随著孩子长大她会减少去前妻那里的次数。但是,你这边能不能给了孩子想要的爱。因为你也找了新爱人,怎么对待孩子这是个关键的事情。

父母离婚,影响最大的就是孩子。因为她没家了,你再怎么解释也抚慰不了孩子的情感。尤其是听到她妈妈说因为你才失去的幸福家庭,孩子更加对你产生排斥。

你只有加倍对孩子好,不论生活还是学习都要参与进来,相信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和你亲近。


和孩子沟通的四大原则:

1 不能在同一个层次上沟通。用大人的心理和孩子聊事情,孩子听不懂。孩子对婚姻、忠诚的概念是模糊的。所以不要用模糊的大概念和孩子谈。「叔叔抢走妈妈」如果孩子反问你「我们去把妈妈抢回来」 那你怎么回答才能让孩子信服?

2 不能用理论去说服。理论是什么?是可能连自己都没有搞明白,就想向别人灌输的东西。孩子听不懂什么理论。「爸爸想和阿姨结婚,想征求下你的意见。」知道孩子内心深处真正的回答是什么?「只要对我好,你和谁结婚与我何干?」

3 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需求。解释这么多孩子不愿意听的,孩子高兴吗?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应该从孩子嘴里说出来。而不是你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给孩子灌输只有你认为是对的东西。那不是教育,是洗脑!孩子妈妈在洗脑,你又想反过来洗。孩子真的好可怜!

4 用实际行动去爱孩子。说一万次,不如做一次的效果好。对孩子好,不是说说的,要表现在行动上。了解孩子、陪伴孩子、解决孩子的困惑(不要大道理)。

期望能帮到你!


你们是两个独立体,又同时是孩子的父母。

在离婚后,孩子会有想法和自己的看法是正常的。而且随著成长后,他的看法和思维会越来越不一样。

而你们要做的,无非是在离婚后帮孩子消除所有的阴影。

比如说,你如果想以后再婚,可以和孩子明确说,爸爸需要想要找个伴,而不是给你找个妈。

比如离婚无论因为什么,为了避免给孩子有困扰,要多沟通,简单告诉孩子,是因为爸爸妈妈不适合,所以不在一起,而不是说给出真像,孩子还小,承担不了太多大人的思维或者某些原因。

即使他以后长大,你还要站在他的角度去考虑,是不是所有的真像都隐藏。

所以当你站在制高点在讲给孩子听的时候,他无全不能感同身受。

至于说他在他妈妈旁得到的某些信息,只能说,你得学著多和孩子做朋友,去共同讨论事情,学会让他把你当成一个朋友来处。严重时,你也需要和前妻沟通说,大家分 开了,为了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生活状态,我不会去说你的坏,也请你不要在孩子面前说一些谁坏谁不行的事。

慢慢假如孩子能沟通,能信任你,就慢慢会好,要不然很难。

大人都如此的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孩子就可能也跟著坏了。


第三点,第四点全是妈妈的错,这样不好。如果孩子妈妈在孩子面前经常指责你,而你在孩子面前也指责他妈妈,让孩子的痛苦加倍。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完美,而不是被说的一文不值。他妈妈说了就说了,你作为一个男人忍耐一下,好好对待孩子,他会有自己的判断。何必一定要在孩子还小没有判断能力的时候挣个对错呢?


这会是我前夫写的吧,就想著推卸责任吧!你自己做啥了不知道吗?就晓得推诿!


我七岁时父母感情彻底破裂分居,我是留守儿童,一直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庇护下长大的,可是我并不觉得过得很苦,因为老人家给了我足够的爱,我都感应得到,唯一我不能忍受的是爸爸那边的亲戚说妈妈的坏话,妈妈那边的亲戚说爸爸的坏话,当时也非常痛苦,至今也记忆犹新,那些大人从不避讳小孩,照顾小孩的情绪,就是要当著我的面告诉我,父母的婚姻破裂都是爸爸或妈妈的错,每次我都是除了哭还是哭,有时候半夜醒来楼下的大人们还在议论父母的是是非非,对于我本人来讲,我爱我的爸爸妈妈,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要分开,为什么不带我,我也是一直被迫接受他们分开的事实,父母从来没有正面解释下原因,直到十七岁初中毕业就去妈妈厂里打工,跟妈妈相处的头一年里我非常的叛逆,我把小时候积攒下来的那些不满与怨恨通通都向妈妈一个人发泄,(也许是因为长大后第一次跟妈妈呆的时间长,就朝身边人发泄)然后母女俩都痛哭流涕,往后两年跟妈妈相处久了我慢慢发现了妈妈的独立,善良,隐忍,坚强,于是我知道我的妈妈不是那些人口中的坏女人,我也会理解并依然爱她。爸爸的所作所为我就不加以评判了,经过这么多年,我也已为人母,不管他好或坏,我也都承认并理解他的各种不易,(我从小到大的生活费学费都是妈妈支付的)过去的都过去了,揪著过去不放对我们都没有好处,目前我们的关系也越来越好,我就是想说大人可以离婚,但不要去孩子面前互相指责对方的过错,该承担的责任还得承担,毕竟是你们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的,不是人家死乞白赖要你们生的,孩子跟谁都行,但是父母的关爱不能因为离婚而变少,离异家庭的孩子心都会比较脆弱,敏感,小小身板的背后也有你们看不到的坚强下的伪装,大人们,少些抱怨指责,多些宽容理解,给孩子尽量营造些爱的氛围


是不是太为孩子妈妈考虑了


这是我第一次写回答,有不妥之处还望包涵。

个人认为孩子十岁差不多是上小学三四年级,对于人情世故应当有一定的了解。

题主的心情可以理解,交流上我认为内容没有需要大改的,但是母亲对孩子的影响不一定靠一次交流就能改变,可能遇到抵触无法进行,需要多次交流等,还是需要在未来生活和沟通中逐渐引导。

另,有没有必要和您前妻约出来谈一次呢?适当录音或者保留一些证据(说法有些不妥就是这么个意思),了解下对方想法,实在沟通不畅也可将其作为和孩子沟通时的证据。

包括说到房子之类的也要视情况向孩子进行说明。

我看您在评论中提到有阿姨,那么阿姨在平时生活中对孩子的正向帮助也会慢慢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过这是您内部沟通的事情,需要平衡。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