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必须等怠速降下来?我就觉得不是以怠速为标准。我觉得是以气温来判断。因为我家两台车一台要1分钟以上才降,一台2.30秒就降了。请真正懂的来回答。


我是一名动力总成设计、标定、开发的工程师。。。

我这辈子都没有热过车。。。

所以。你懂的。。。

另外一个相关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5261557/answer/564141603

冷启动怠速降不下来,是因为针对排放设计的快速暖机控制策略,至于设计成1分钟还是30秒全凭标定工程师喜好,反正跑工况都用不到那么久。发动机目标转速也会根据发动机水温升高渐渐降低,你可以没事观察下,怠速个10分钟,发动机转速是不是先很高(1500rpm左右),然后降低到1200rpm,然后随著时间渐渐降低到800rpm甚至更低。。。

增加点内容,很多外行喜欢脑补,实在看不下去了。

你能感受到的转速下降,就是暖机模式切换至正常怠速模式。在冷启动下,发动机为了给催化器暖机,发动机转速大,负荷高,点火角迟,这个是应对排放法规的,机油和冷却水温度几乎不会变化。你挂档后,会自动切回正常状态,反而转速低,负荷小,这时你开走,负荷也不见得比暖机时大。说磨损的就搞笑了,明明进入暖机模式下转速高负荷大更容易磨损。

还有说拉缸的,冷的机油润滑就会拉缸,热了就不会了?真正懂的都知道机油粘度高的容易建立油膜,保护壁面,而低温下机油粘度会更高,理论上更容易保护发动机。有的说机油粘不容易流动,机油泵都是高压泵,又不靠它自己流动。

利益相关,曾参与现款在售丰田TNGA发动机冷启动方式和暖机策略的开发与标定,从零下35度至80度。

被各种外行怼了,不得不放大招了!—————-

随著技术的进步,润滑油的进步以及设计人员的不断努力,可以说在正常使用下,厂家能够保证不热车不会出现问题,并且在用户手册中也建议大家抛弃传统观念!问题终结,我也不想辩论了,用户手册够权威了吧!


这个问题真是个月经贴,每年到了冬天就有人出来纠结

再回答一次吧

冷机怠速高可能有很多方面原因

第一是为了快速暖后处理,确实三元催化器需要在一定的排温下工作。为了快速提高排温,将怠速转速提高貌似没毛病。但是,如果冷启动后直接开起来不是热得更快,所以这不是主要原因。

第二,冷机机油粘度大,为了快速给零部件润滑油,使用高的怠速。

这点也没毛病,冷机润滑油粘度大,高一点的怠速有利于建立起足够的油压,以将润滑油送至全身各处,等建立了足够的油压怠速慢慢降低。

但是,目前的机油泵都能够秒建油压,并且有些车型已经配备电子机油泵,在上电后就能够工作将油压建立起来,而不是需要高转速。

第三,为了怠速稳定性。

这个说法我觉得比较靠谱。在之前的整车标定工作中,怠速转速仅仅与水温有关。

注意,是仅仅。

冬天润滑油粘度大并且燃烧状况不好,循环变动大,怠速不容易稳定。因此,在黑河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调节冷机怠速转速以及怠速控制器。

为了让冬天的怠速跟夏天一样稳定,除了调节PID,还需要辅以调高怠速,转速高容易稳定。

总结

冬天怠速高为了啥,我觉得最主要是为了怠速稳定,其次是建立油压,输送润滑油。

需要等怠速降下来再走吗?

如果说明书没有特别强调,不需要,但也不能够大脚油门轰著走,轻踩出发即可。

以此回答告别2018,喜迎2019.


不同的车怠速降下来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有些车快有些车慢,这是根据标定逻辑来的。标定地更细致的车怠速就可以更快地下来,新车一般都比老车好一点。气温低的时候显然怠速降下来要更久。我觉得近几年的车,正常气温下,应该10-20秒怠速就掉下来了,那这个时候车子就能走了。如果像答主一样,一辆车要1分钟以上才降,也不是说车子坏了,可能就是这么标定的,所以建议等个20秒,车子就可以走了。大不了前几分钟开得温柔一点。对于冬天,冷车的时候也是20秒左右可以走了,但在车子热起来之前也是开得温柔一点,千万不要原地长时间热车,更不要原地轰油门热车,反而对车子不好。

对于车子最伤的是在没有充分润滑的情况下开车,一般发动机启动以后若干秒机油压力应该就建立起来了,那这个时候车子开就已经没问题了。

所以总结来说:

懒的,挂档直接走。考究点的,等10到20秒走。再考究一点的,刚开上路水温没上来的时候别开太猛。

原地长时间热车,是没有意义的。原地轰油门热车,是反而伤车的。


@王晓鹏 @何先生 @天马行空 的回答中已经介绍得足够多了。

做汽车工程设计的最大特点,就是著眼于前沿技术、新技术、高端车辆。

我谈下我个人对保有量很大的低端车辆、旧车的理解,比如像我的QQ308那样的车,太老的,比如化油器那样的车辆,我觉得保有量已经非常低,不谈了。。

在电喷时代,怠速通过是ECU通过调整电子节气门或者节气门旁通道的进气量来控制的。

冷车怠速高,有两个原因,

1、多数车的机油泵的转速是跟曲轴转速同步的,高怠速尽快建立 油压,把机油进款泵到各处

2、针对排放设计的快速暖机策略,汽车尾气通过净化装置时,三元催化器中的净化剂将增强CO、碳氢化合物和NOx三种气体的活性,促使其进行一定的氧化-还原化学反应,其中CO在高温下氧化成为无色、无毒的二氧化碳气体;碳氢化合物在高温下氧化成水(H20)和二氧化碳;NOx还原成氮气和氧气。三种有害气体变成无害气体,使汽车尾气得以净化。

至于设计成1分钟还是30秒全凭标定工程师喜好,反正跑工况都用不到那么久。发动机目标转速也会根据发动机水温升高渐渐降低。

一般的气温(我在热带地区),我的QQ308车启动转速大概1600,然后慢慢降低到1200rpm,最终维持在880rpm。

是否按照怠速的变化来热车,影响的是环保。

@天马行空 说他从来不热车, @王晓鹏 建议10s-15s后,怠速会从1500慢慢降到1200-1100转,这个时候再走。

我开我自己的车,根据车辆停止的时间,气温,如果没条件溜车,热15秒到30秒再走。

原因有几个

1、我的QQ308没有几位大腕说的秒建油压的功能,熄火之后机油会流回油底壳。

2、油压建立之后,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充斥油道并且被淋到各处。

3、我用的是红壳15-40的机油(这款机油最便宜),虽然我在热带地区,但是机油的粘度依然很大,让所有运动部件机油膜建立起来需要时间的。如油膜没有建立起来,可以看到瞬时油耗明显增大。

4、我讨厌酸雨,但是反对碳税、

5、我的车怠速也用不了多少油。

6、我不赶时间,所以只买交强险,开车慢又怂。

PS:小排量旧车,如果在低温(我在热带地区,没这个问题)高怠速下,功率余量输出会有不稳定的情况。原因是节气门旁通道可能已经开得很大了,调节余地不大了。

现在驾照训练、考证的车辆,因为是电子节气门,半坡起步是无需踩油门、拉手刹的。

怠速半离合的情况下,有时候需要较大的扭矩(比如过停车场的减速带,半坡起步,等等),这个时候,如果怠速扭矩余量不够容易熄火。

当然,这点可能跟知乎人没啥关系,知乎人可能没啥人开低端手动挡车辆。


看了一下这几个回答,根本没答到点上,本人就是做电喷标定的。首先,你对冷机起动和热机起动的定义分界就没搞清楚,热机起动,指的是点火的时刻水温有80--90度;暖机一般指水温20----80,环境温度低于20;冷机起动指的是 环境温度=水温时的起动。

而发动机目标怠速的设定,是根据横坐标水温,纵坐标高原修正系数(当前环境压力与标准大气压的比值),而设定出来的目标怠速。

比如在平原地区,纵坐标的高原修正系数为1,那么此时的目标怠速转速只跟水温相关,-30度时为1200rpm,-20℃为1100,-10------10度为1000,10---20为950,,,,,,,80------90℃时为800或者750(具体根据整车厂定义和震动杂讯频率范围的结合来参考)。

此时的目标怠速转速,与实际转速的差值会经过扭矩模型的计算,分配给进气,点火角,喷油量上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