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和育,是一条布满了荆棘的崎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每个人走的脚印都不一样,有深有浅,有快有慢。

只是养而不育,那是一种纯粹的动物本能。而育而不假思索,功利至上,则是一种投机行为,而投机行为的结果,要么是丰厚回报,要么一败涂地。没人可以掌控投机的行为结果比例。

没有人在孩子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之前,能保证自己的育儿方法就是正确的,或者出色的。英雄也必须在显赫的功绩面前被加封。

中国有句谚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在现在家庭教育意识越来越被呼吁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同——有什么样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反过来,道理也是几无例外:有什么样的孩子,其实就有什么样的父母。

父母的言传身教就是孩子学习到的规则,父母是孩子最初开始接触社会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构造成了孩子眼中最初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的一切就是孩子世界里的一切。

父母的管教为什么更有效,很可能是因为批评的时候和心里想的是一致的,因为孩子能感受到父母言行合一的一致性,知道父母外在的表现就是父母心里所认为的,于是孩子往往不会采取强烈的反抗——因为那于事无补。

而为什么很多由老人帮忙养育的孩子总是更容易养成娇惯和刁蛮的个性,究其因也许正是因为老人的心口不一:隔代的顾忌和距离、以及宠溺,多少会造成教育者(老人)虽然嘴上批评,但心里并非觉得孩子的行为有什么真正需要教育和纠正的地方。孩子对事物和人往往依靠的是感受而不是理性的分析,当他/她感受到爷爷奶奶的心口不一,就会天性地懂得如何去应付或者对抗这样的「管教」或者「约束」。

我们在很多公共场合里,总是不时会看到一些特别「调皮」和根本无视环境规则的孩子,每当这种时刻,父母总会难免觉得「丢脸」和尴尬,有些时候也许我们可以认为是孩子的天性而为——因为他们还不懂得什么是「规则」,然而如果一个孩子随著成长而仍然毫无遵守规则的意识、从不懂得遵守规则,也不知道人和人之间有「边界」的礼仪,那么这一切的责任就只能归咎于父母的引导欠缺和家教缺位。

孩子有没有边界感,有没有规则的意识,最应该负责任的人其实更多的是父母自己,因为父母是最初「教会」孩子「社会规则」的人,从孩子的出生起,到每天的相处和陪伴,父母所有的言行和举止都是孩子「学习」规则的一面镜子和榜样。

每一对父母都是一对善于「创造」的老师,不管这样的教育是出于怎样的初衷,它始终就在孩子的「学习」课程里面,一直跟随著他们的生活和思想成长......

那么,如何让孩子建立起应有的「边界」意识?如何培养孩子懂得规则、适当遵守规则的意识?

以下是我个人的一知半解,每个家庭的教育理念和实施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我所说的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策略,但愿能对同样在路上的父母们能有那么一点点助益......

1、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边界」

出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很多时候我们容易忽略和孩子之间的相处也需要「边界」。孩子是不可能天生懂得和别人也要保持「边界「的。如果他/她在家里总是能为所欲为、毫无顾忌,那么出了家门,他/她也只会认为这就是他们可以用来对待世界的方式和态度。

有时候需要告诉孩子,父母也会有自己的时间,那样的时间里,孩子不可以来打扰,他/她可以安静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或者就乖乖地等待。

要建立这样的」边界「意识,并不是一次两次孩子就能明显地记住,需要反复地、耐心地强调和引导。

我和女儿就是经历了反复的「摩擦」才教会了她要尊重我的一些「边界」:我和别人通电话的时候她不能随便打扰、我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写作或者看书的时候她不可以随意打扰、我和大人在谈事情的时候她在旁边不可以随便吵闹打扰......

而当她在玩著自己的一些游戏和「实验」时,或者看书、写字时,我也会保持最安静的环境,不吵嚷、不打扰......

父母和孩子之间,需要的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的照顾和给予,精神上的尊重和互相友好也是彼此间不可缺乏的「修炼」。

父母之间、家庭之间、朋友之间,「边界」其实就是父母待人接物的态度和原则,孩子只会模仿他/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所以父母的「边界」是怎样的,孩子也自然就会建立怎样的「边界」......

2、让孩子知道家里也有「规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管是哪里,人类社会里总是存在著各种各样的规则。我们在不同的环境,就要遵守不同的规则:在加油站不可以打手机和抽烟、坐公交车需要排队、在会议室不可以大声喧哗随意走动、进游乐场必须买票......

公司里有公司的规章制度、某个场所有某个特定的规则,而每个家庭里也会有著属于自己认可的并且遵守著的规则(不管这些「规则」是否有明文规定或者只是约定俗成)。

每个家庭应该有自己所遵从和认可的「家规」,这些家规因每个家族的背景和文化传承而有著各自不同的风格和观念。在不违背社会道德和法律的前提下,我们也许很难去评判谁家的规则体现就是对的或错的,而好与不好,也是大多数人从孩子的言行举止上得出结论:当某个孩子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言谈举止大方得体,大家就会一致认为这个孩子的家教很好,也就是这个家庭的「规则」很好。

别人家的家规我们总是学不来的,因为我们有著自己家庭的传承背景和自己的思想理念和生活态度。然而也由此可见,家规是一定存在的,只有那些在有著较为明确的、正面良好的家庭「规则」下养成习惯的孩子,才会在外面有著让人认为良好的举止和得到他人的赞赏。

「放养」的家庭,表面上似乎没有家庭规则——「放养」似乎意味著顺其自然,让孩子随性而长,父母通常认为这样最能顺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路和规则。然而,在率性中横冲直撞的孩子,也许无法适应不同的环境,而一旦养成了毫无顾忌、率性而为的个性,再想要扭转只怕代价会更加的巨大。

我们生存在有规则有约束的社会环境里,没有人可以逃脱「规则」,也没有人真的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著,所以,从小让孩子懂得社会是讲规则的地方,让孩子从遵守「家规」开始,会有助于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学校、适应社会......

3、在公共场合,父母自己首先需要在孩子面前展示如何遵守「规则」

有的父母,自己不停地要求孩子要遵守这个、明白那个,然而却在一些公共场合做出违背自己口头「规则」的事情。比如说在家里教孩子「要排队、不乱扔垃圾」,而带著孩子去到外面,却毫不介意地插队,或者随手把用过的纸巾、喝过的瓶子就扔在路边......

没有什么比父母的言和行对孩子的教育更有效果。孩子看著父母的所作所为成长,他/她自然认为那就是对的、值得自己效仿的。

我有时候会看到一些孩子随意在高铁上跑来跑去,或者大声喧哗、一路不休,而带著他们的成人,却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不但不出声劝阻和约束,也根本无视别人侧目的目光和不满的皱眉,甚至有的成人干脆自己在打手机、玩游戏......可想而知,这样的孩子根本不会懂得社会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也由此可以推论他们的父母也多半是缺乏规则感和公共道德的人。

所谓教养,我觉得是父母在孩子的面前,总是会严守自己的准则,在「教」(言传身教)中「养」。一个孩子的行为举止,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处世态度和父母的素质。而一个孩子要学会如何遵守社会和公共的规则,最好的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父母在公共场合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

4、用言行和交际告诉孩子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

每个孩子的心里,都会自然而然地给自己的父母下定义和归纳。父母是怎样的人,也许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和结论,然而在每个孩子心里,一定只有那个他/她所看到的样子。

现在普遍的观点都认同「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这样的理论。父母是孩子最初效仿的对象,父母有著怎样的价值观和行为,孩子也就会形成怎样的价值观和行为。父母爱钱,孩子也会爱钱;父母大方,孩子也会大方;父母喜欢论人是非,孩子也会喜欢论人是非......

当我们在一些场合看到某些孩子的不良行为,似乎那只是孩子不懂事的一种体现,但是实际上作为父母的人永远不应该推卸、逃避了自己养而不教的责任。孩子的行为是父母言行观念的一面镜子,那样的行为背后是父母所持有的处世态度。

当父母不满自己孩子在人前的举止和言行,很多时候都不应该直接把这样的责任迁怒到孩子身上,认为是孩子太不懂事和顽劣。固然,孩子调皮是一定的,那说明他们还有著孩童的天真和自然的天性,然而如果成为了顽劣,并且毫不顾虑他人的感受,也毫不顾忌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那么这样的孩子多半是因为父母的纵容和疏忽,也说明了孩子缺失了来自父母的爱和陪伴,以及满怀爱的引导。

父母不是圣人,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思想和处世态度,每一对父母对孩子的期盼也不尽相同。有的父母也许期望很高,有的父母仅仅只是期望孩子能够长大。然而,不管父母自己本身秉持著怎样的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对待孩子都应该是一个能够约束自己、并且尽父母职责的真实的人。

不希望孩子学到的,父母自己首先不应该去做;不希望孩子违反的,父母自己不应该出尔反尔、言而无信;不希望孩子看到的,父母自己应该尽量不看;不希望孩子吃的,父母自己也应该不吃......

你希望孩子是怎样的,最好的办法应该就是父母自己先成为怎样的......

5、父母应该总是意识到自己就是孩子的「规则」老师

如果父母自己都没有遵守和做到的事情,不要威逼强求孩子去做到。孩子是有独立思想的人,尽管他们会屈服于权威,可能形成「听话」和不敢反抗的个性,然而那样的心理会带给孩子更多的痛苦和彷徨。如果做父母的希望孩子能够快乐些,那么就应该学会「尊重」这个词。

我们不必要去苛刻对待父母,没有父母是十全十美、没有缺点和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更应该是善于学习、懂得反思的父母。

以前我们很普遍地会把孩子的成长认为是学校的责任、社会的责任,而多少以为父母的作用很微薄、很有限。

固然学校对于孩子的知识教导和行为引导有著举足轻重和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然而我们却越来越清楚而明显地看到:那些家庭环境良好、素质优良并且尽心尽责担负起养育和引导孩子的父母,所培养的孩子无论是在行为习惯还是思想独立方面,都有著更优秀的表现。

并不是学识更渊博、地位更优越的父母就一定可以自然而然带出品质优良的孩子。父母自己有的东西,也同样需要通过自己的言和行才能传达到孩子的心里和眼里。而如果一个家长是伪善和奸猾的,那么我相信孩子也不可能自己就能成为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

父母就是孩子的「老师」,从生活和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到处世的态度和观念,无处不是。

只有能够意识到自己给孩子影响的父母,并且有著强烈的责任心的父母,才能不时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言语,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引导和举止,也才能比较清晰而正确地教给孩子规则,让孩子认同并遵守父母的要求,从而有意识地约束自己,养成良好的待人处事态度和拥有不错的人际关系。

孩子本就不懂边界和规则,所以要建立孩子的边界和规则感,关键的责任和教导最初和最重要的渠道其实就是来自于给予他们生命的人——父母!


关于这个问题,我个人其实也一直在探索。这里分享一些我自己的感悟吧。

因为小的时候父母对我很严厉,条条框框很多,吃饭的时候拿碗的姿势不对爸爸都会用筷子打我手,不管是坐姿站姿都有特别严格的要求。爸爸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大人说话小孩儿别插嘴!」

也许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长大,在我成为妈妈之后,我特别希望能给女儿尽量自由宽松的环境。很多事情我都会尽量尊重她的意见,从穿什么衣服到去哪里玩,我都会先问她自己的想法。每次要做大的决定还会全家人一起开家庭会议。

当然这样做是有很多好处,女儿不仅非常独立自主,表达能力也非常好,虽然只有四岁多,很多事情让她分析利弊她都能说的条条是道。

但同时也会有个问题,就是起初她的规则和界限感确实不是很好,比如上课的时候总是喜欢捣乱,出去玩的时候不给买什么东西就在地上打滚,因为平时主要是我一个人带她,所以对于她的各种无理取闹确实会特别无奈。

所以后来自己也看了很多书,也和很多人取经,开始在给予自由的同时去给她树立规则,这就好像要给孩子画一个圈,在规定的圈子里可以自由自在,但是不可以出这个圈子。而这个圈要花多大确实是一个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不同年龄的圈子不一样,不同性格孩子的圈子也不一样,甚至是在不同环境下还是不一样。

曾经读《父母的觉醒》那本书,里面专门讲到这部分内容。

作者通过排比列举了一系列场景。

「如果一个5岁的孩子闹脾气,我们应立即制止他们,然后告诉她们还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可以对付心里的感觉。

如果6岁的孩子冲著我们吐舌头,我们不能不了了之,我们应该明确告诉她们这是不被允许的行为。

如果7岁的孩子同我们讨价还价,或者想多要几颗糖,我们就要设置底线,不许她们反过来操纵我们。

如果8岁的孩子对我们摔门,我们可以安静地走进卧室,同时毫不含糊地告诉她们不得无礼。」

作者还举了很多例子,而核心就是尊重固然重要,但尊重并不意味著没有底限。

作为家长来说,我们不仅要尊重孩子,善于倾听孩子,与孩子心心相印,但我们还是要给予孩子适当的纪律和约束,我们需要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一个觉醒的家长能够把教养孩子的方方面面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最终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均衡发展的社会成员。

我是 @灵儿妈妈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1.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害的事绝对要禁止

如 玩刀子等

2.违法犯罪不道德的事绝对要禁止

如 偷东西

3.不利于其身心长远发展的事绝对要禁止

如 随地大小便

规则大人可以定

但是边界。。。。。

我倒觉得没有边界的是家长

偷看孩子日记美其名曰关心 限制孩子人身自由美其名曰关爱 干涉孩子私人感情美其名曰关怀 这就是边界不清晰的表现

家长应当作何姿态?

家长和孩子 不是国家和省份的关系 而是国家和国家的关系 家长不能有控制孩子的思想 就像中国不能干涉德国内政一样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把我要求你换成我希望你

把我命令你换成我建议你

把我不同意换成我不建议

把我不答应换成我不希望

换一种态度 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至于玩不玩泥巴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 就随他去吧 弄脏衣服和孩子的心智发展相比真的算不上什么


首先题主需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立规矩呢?

不是立规矩有什么好处哦,是为什么立规矩。立规矩是一个方法/手段对不对,那它肯定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者解决某个问题的,题主要仔细想想这个问题哦~我们后面会用到。

那在我看来,为什么立规矩,无非以下三个目的:保证孩子安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平衡家庭成员之间的需求。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了,有空专门写一篇文章(嗷,又给自己挖了个坑)

我想说明的是,我们要记得更底层的这个目的(或者说why),保持清醒,这样才不会钻到规矩的教条里,毕竟,这几个目的,不是只通过立规矩就能解决的吖!


言归正传,怎么立规矩,我说几个基本原则吧。

第一、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你问我什么是孩子的发展规律?那我先问你,什么是孩子的发展?孩子的发展包括哪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具体又有哪些?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孩子不同阶段,这些方面又发展到什么程度?达不到什么程度表示可能存在问题需要看医生?嗯,这些就是发展规律了,哈哈!

有兴趣的可以参考明尼苏达州的help me grow课程,网易公开课有,不谢。

孩子的发展规律跟立规矩有什么关系?举个栗子,2岁的孩子乱扔东西,要不要立规矩把东西放回原位?当然不要啊!有的父母还搞什么time out(时间暂停法,更接地气说法是「罚站」),你觉得他会意识到自己错了吗?no!他根本不能理解乱丢东西跟罚站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他也学不会下次不再乱丢了,而且乱丢是他的发展规律好伐?!他正沉浸在「靠自己的力量改变物体的位置、状态」的喜悦中呢!所以,了解孩子这个年龄的特征、孩子的个性,不要有过高的期待,再来立符合他的规矩,才有意义。

第二、规矩是商量出来的。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规矩的内容最好跟孩子商量,达成一致再执行。而要做到这点,需要前期的积累,例如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意见,倾听孩子的感受,孩子可以对自己的事有掌控感,父母让孩子有安全感和信任等。有的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定了规矩不执行,可能就是这些基础没有打好。例如孩子对自己的事没有掌控感,父母什么都要亲力亲为,那孩子就会觉得「这是爸爸妈妈的事,不是我的事」,对参与制定规则没什么积极性,这样的孩子,怎么会在不该看电视的时候关了电视去学习呢?

关于商量定规矩具体方法步骤,可以参考《父母效能训练》关于解决冲突的第三法。

第三、规矩的底线:三不伤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损坏公物)

哪些事情需要规矩?我认为这三类是必须有的,涉及到安全、他人和社会规则。其他的事情,可以灵活,看父母的接受程度。例如孩子能不能玩泥巴?各家有各家的处理。

而且,即便是坚持底线,也可以灵活方式的。例如孩子都喜欢乱跑,如果是在停车场,下了车乱跑就比较危险,所以一定不能让他们跑,这是底线。那怎么办呢?有一个妈妈的办法是,跟孩子玩游戏,下车后看谁先把手放到车门上。你也可以想出其他的方式。

多说一句,这样看起来不像是我们传统以为的立规矩对不对?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开头问「为什么要立规矩」,我们如果是为了孩子的安全,那只要保证这一点,就可以用游戏等方式来达到目的,不一定要立规矩呀!

第四、理解万岁。其实我想说,当我们愿意去倾听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需求,我们可能只有很少的地方需要立规矩,特别是面对孩子的「不当行为」。

见上图,我们看到的是不良行为/冲突,其背后通常是未满足的需求。如果有规矩以外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需求问题,根本就没有规矩什么事儿了。

咳咳

其实到这里,我想说的基本差不多了,但是可能有的父母(包括题主)会担心,规矩会不会破坏孩子自由的天性?会不会妨碍孩子探索?嗯,答案就在这里了:思想自由,行为有边界。日常生活中,跟孩子的互动多鼓励他自由思考和表达,例如读绘本时让他想像如果自己是书中的某个角色,会怎么做。行为上,坚持第三条的底线。当然容忍度高一些的父母,孩子会更自由,但是,父母也没有必要为了「让孩子自由」而过于勉强自己,毕竟,孩子只是家庭的一个成员,他将来也只是社会的一员嘛!

最后再再再啰嗦一句,关于规矩的执行[捂脸]。我们都说,要温柔而坚定,但很多时候,常常被演绎成软暴力:温温柔柔的说话,但就是一个劲坚持该怎么做,最后靠成人的意志力取胜。

那什么是温柔的坚持?我认同的是,坚持底线,灵活方式。例如带孩子去朋友家玩,到时间回家了,孩子想把一个小熊猫带回家,这个时候怎么办?我们可以坚持「不能随便拿别人的东西」,然后把玩具硬生生拿走,带孩子回家;也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告诉他「小熊猫的家和家人都在这里,我们带走他,他会想爸爸妈妈的」,孩子天生具有同情心,他多半会放下小熊猫跟你回家。

好了,我终于啰嗦完了。希望对题主有帮助。嗷嗷


不厌其烦地通过日常小事告知正确的做法,如果能自身示范最好


这要尊重孩子的认知,两三岁的孩子的规矩跟十岁的孩子规矩肯定不一样的。

要跟孩子的认知想对应,使得他能理解,也能做到,然后比他自己能做到的高一点点。


通过故事告诉孩子规则何边界的意义。不要生硬的说给孩子听。


《有边界,才自由》:这样的管教方式,孩子不羞愧,家长不崩溃

一个人的自我界限是否清晰,往往和早年经历有关。当我看到这本《有边界,才自由》的封面和简介时,就知道这一定是本好书。

这是一本崩溃无助父母的实用工具书,也是有效防治熊孩子的手册,是美国资深父母教练、儿童教育专家珍妮特·兰斯伯里的代表作,她在书里传达了美国当前盛行的早教理念,以及她担任父母教练20年的经验。

《有边界,才自由》的一大亮点,是把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分别独立成一个个章节,并告诉读者相应的处理方式。所以如果在你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头疼的事情,不妨翻看一下这本书,也许能找到答案。

这本《有边界,才自由》一共有32个章节,可以涵盖大部分的育儿场景。它结合心理学理论的解读,让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会让你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真实需求,在处理孩子的行为问题时,就更加游刃有余。

让孩子羞耻,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我们都知道,幼儿有时候会做出一些出格行为,在某些场合和时刻下,会让家长很崩溃。很多家长会采用惩罚或是责骂的方式,来让孩子产生羞愧感,以此来防止他下次再出现类似行为。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过:「光靠鼓励是不能完成教育的,教育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没有惩罚,培养不出优秀孩子。」这的确能够说明,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迁就和让步,甚至溺爱。但是,对孩子的惩罚并不是让他们害怕你,而是要让孩子懂得犯错误的后果。

并不是所有的出格行为都是犯错,有时是孩子在表达内心的需求。作为家长,要能够识别出他们行为背后的实际需求。

比如孩子不停地哭闹,是一种引起大人注意的方式,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想要睡觉了或是饿了。如果忽视他们的真实需求,就会在孩子的早期形成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如果针对类似的情景,家长一味地忽视孩子的真实需求,只管让孩子先停下出格行为的话,孩子就会形成固定的观念:我是不能表达自己需求的。

同时,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受到惩罚,孩子也会变得越来越退缩。当孩子成人之后,非常容易形成很多事都进行内归因的风格,容易自责、羞愧,自信程度不够,甚至产生抑郁情绪、抑郁障碍。

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在早期,需要家长的帮助,这是我们和孩子培养良好关系和打磨育儿技能的绝佳时期。《有边界,才自由》的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帮助我们以不让孩子羞耻的方式管教好他。

用科学有效的方式管教孩子,帮助他们建立界限

1、构建可预测的环境和切合实际的期望。

孩子在学步期之前,活动的环境通常就是在家里,作为家长就需要为孩子安排规律的日常生活。当他们习惯了固有的生活方式之后,就可以预测到,家长希望自己的行为是怎样的,就不会出现太多的出格行为。

但如果不可避免地要带孩子出门办事,那么就不要期待孩子一直中规中矩不失控,毕竟陌生环境即便是对成人来讲都会不适应,何况孩子呢。

2、别害怕孩子的行为不当,不只你的孩子如此。

比如你的孩子经常胡乱打人,并不是因为他不喜欢谁,或是对谁有敌意。这其实是他们发展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你只需要平静地制止这种行为即可。

你要让他们知道,这种行为是不被认可的,帮助他建立这种界限。就好像我们无意中触犯了公司的某些规定、或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失误,这不代表我们是坏人。

3、快速但平静地响应孩子。

责备、带有情绪化的回应、惩罚、责骂等,会让孩子不知所措,而且无法告知孩子他究竟犯了什么错误。成人也一样,不是不能忍受他人的责骂,而是你要明确地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责骂我,对吧?

4、用第一人称交流。

孩子需要直接的交流,才能够更快建立界限。所以平时如果你经常和孩子说「妈妈不希望你……」之类的话,那么最好改成「我不希望你……」。用第一人称说话的时候,孩子会更能感受到界限的严肃和认真。

5、不要用隔离的方式控制孩子行为或是作为惩罚。

作者举了个例子,如果孩子在公众场合表现了不端行为,那通常表示他累了、缺乏控制,需要离开此地。这时候直接带孩子上车回家,是处理这个问题的一种正确和尊重的方式,即便是孩子正在踢打和哭闹。

如果我们强行禁止孩子的哭闹行为,或是在孩子哭闹的时候把他们关进「小黑屋」,孩子的行为也许会停止,但需求未被满足,根本问题没有解决。

同时,孩子的行为也许会走向失控,因为会形成靠外界来控制自己行为的模式。

6、惩罚要和出格行为相关。

当孩子出现一些出格或不当行为时,家长给出的惩罚要和行为相关,孩子才会容易服从管教。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饭,把食物扔得到处都是,那么针对他的惩罚就是不能继续吃饭了,只能等下次用餐再吃。

如果孩子不愿意穿衣服,那么原定去公园的计划就取消。这样的惩罚,会让孩子觉得公平,而不是父母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们只能任人摆布的感觉。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接受因为迟到而被合理扣掉的工资,但却无法接受因为迟到而被禁止吃午饭。这就像条件反射的建立一样,刺激和反应之间要有一定的关联,才更容易形成你想要的反射结果。

7、不要因为哭闹而管教孩子。

孩子在被大人做出一些规定、限制的时候,多少会对这些界限产生情绪,他们也要表达愤怒、困惑、疲倦,表达的方式也许是扔一扔玩具,也许是哭闹,这时候要允许他们适当发泄。

用精神分析的理论来理解,人都会有攻击性,这是人发展的动力。当攻击性无法向外释放的时候,就会转向自身,很多抑郁症患者都是因为愤怒无处宣泄,无法合理表达攻击性,最后情绪失控。

所以,不要一味地因为哭闹而管教孩子,那对孩子的心理发展很不利。

8、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将收回我们的感情作为一种管教形式,会让孩子以为我们的爱与支持是有条件的,而有条件的爱将由于他短时间表现出来的不当行为而消失。

如果孩子可以听话,你就会夸奖;如果他们成绩不错,就可以得到你的奖励……这对于小孩子来说有些不公平,因为他们没有独自生存的能力,只能依附于父母,去听话和顺从。

但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条件的爱就成为了他们的枷锁,他们会活在别人设立的框架中,满足别人的需求,进而模糊掉界限。

当他们有一天无法满足别人的需求时,愧疚、自责就会席卷全身,无力感来临,情绪出问题。

9、永远不要打屁股。

这对父母来说的确有点难,我身边不只一个人和我说过,孩子有时候的失控真是不打不行。

但在《有界限,才自由》的作者看来,打屁股是其他暴力行为的预示信号。她还引用了研究结论:一些最确切的证据证明,孩子在短期内对打屁股行为的反应,可能在更长时间内表现得更加激烈。在参与研究的近2500名小孩中,3岁前更加频繁地被父母打屁股的孩子,到5岁时可能比其他孩子更具侵略性。

那么,家长如果真的要用打屁股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话,还是慎重一些吧。孩子会模仿大人的处事方式,当家长经常用暴力的方式解决问题时,孩子就会误以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当有一天他靠拳头没有成功时,认知也会被打乱,甚至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总结

爱孩子,不意味著时时刻刻都让他高兴,并且一味地避免和他对著干。一味避免和对著干,都会让孩子不知所措,毕竟在孩子的世界里,非黑即白的观念还是占主导的。当他们出现一些问题时,我们要让孩子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他们才会真正形成自己清晰的边界。

孩子值得我们采用直接而坦诚的反应,以便他们可以将是非观念内化于心,形成真诚的自律,这是尊重他人和被他人尊重所需要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