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去咨询的目的,就是我觉得自己被压抑太久了,我想找回那个最内在的自己(包括自己的性方面的,性取向方面的),还有更强大得自己(比如说小时候,大概6岁之前就很强大,那个时候没有自责,没有放不开,没有对与错,只有自己需不需要,所以哪怕做错了事,我也不会太自责,我能够很好的和自己沟通,同时我又能够被很多人喜欢)。我体验过这种同时具备生命和社会意义的一种快乐,所以我要找回的。

但是我的心理咨询师却把我引领向了另外一方面,就是在我还没有找到内外的孩子的状态的时候,她一直说我在回避社会,给了我很多的打击,这两年半我思考了非常多的悲观性的东西,让我有了隐居的冲动,咨询之前我是有挺多朋友的,也会有一些写作啊,唱歌啊之类的行为。但是咨询两年半后,我完全变成了一个性格孤僻的人,我不愿意与人交往。我对自己的社会性要求变的越来越高!刻意去读一些书表现的自己懂得多,表现的自己的与众不同,但是这都不是我想要的目的。

本来那个强大的自己以前会经常闪现,现在都是一些极端的理想的想法了。


你好,

两年半,看样你选择了长程咨询做自我完善

可惜,这个自我完善的过程出现了偏差,没有让你得到想要的结果。不仅没得到,反而让你在思考中陷入了新的困境:悲观、恐惧、伪装。而伪装的核心,就是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这会带来持续的自我战斗,让你更无法摆脱困境

试试让咨询师带你去面对并处理自我拒绝的问题,内心恐惧的问题。在这些不愉快的感受背后,同时也有注意力习惯和思维习惯的问题,试著一并去处理它们。

你的本源困境,大概来自于对恐惧的控制(也就是你所说的压抑),这有比精神分析更有效的成长路径。

关于为什么6岁前很强大,之后会丧失力量,咨询后会越来越孤僻,给你一个简单的参考:

1、上学前孩子注意的核心,是「我能行」,所以你记忆中自己会充满力量;

2、上学后,孩子会遭遇各种评判、比较,「我能行」的信念很容易被现实的要求压垮,变成「我不行/我不敢/我不能……」,为了逃避这种伤害,我们会迎合他人并隐藏真实的自己,这是压抑的来源。当压抑持续多年时,我们会真的开始怀疑并否定自己;

3、咨询后,你的恐惧感不是消失了,而是更强了。一方面,可能跟你说的咨询师给你的定性「回避社会」和由此造成的打击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她没有帮你形成注意转换能力和恐惧处理能力,没有支持你重获「我能行」的能力。相反,你们做的更多的,是帮你进一步伪装,而伪装是高能耗活动,当无法伪装时,你会本能的逃避人际接触。所谓的孤僻、社会性要求高、刻意展现自己的不同,都是你对恐惧的非适应处理方案。

所以,试试让她看到你的问题,重新调整你的咨询重点,教你如何摆脱无尽的思考,重新回到当下,并持续发展个人能力。

面对并处理你的恐惧。「我能行」只能源自于有效的行动,尤其是带著不快的感受/思维去坚持行动!

祝好!


谢邀,从你的描述来看,六岁之前的那个快乐的你一去不复返了,但是你仍渴望回到那个时候的状态,这似乎是不可能的,而且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成长必须要付出代价,义务,责任,这些都不可回避。

而你的问题在于:你扔抓住自己的过去不放,想回到那时候,这是一种幻像。若想成长,找到那个内在的真正的自己,必须要经过哀悼,哀悼自己现在人生的不完美不能够回到过去,哀悼自己是一个平凡的有局限的人,这些会很痛但需要在咨询中去完成。


或许咨询师没有共情到了你,把他的世界观通过咨询放在了你的身上,让你怀疑自己,不敢做自己。

咨询师在咨询中引导你,可以给你提供一个不一样的看待问题的角度,但并非他的看法就是对的,就是适合你的。

或者是你们咨询过程走得太快,或许你们关系并不匹配,又或者是你太依赖咨询师,在咨询中,咨询师只是一根拐杖,路还得你自己走。

欢迎继续交流,祝好。


炒掉你咨询师的10个理由:有问题的正是咨询师?

mp.weixin.qq.com图标

这篇文章可以看看!有些心理咨询师会说,心理咨询过程,有时候获得成长,直面痛苦是难免的!心理咨询有时会有成长的阵痛,但我的观点一直是:这种阵痛起码是离开咨询室时,咨询者能够消化的!如果咨询之后,生活还越来越糟糕,不能把改变的阵痛作为借口,应该考虑:也许这个咨询时不适合你,可以考虑换咨询师了!

更别提经过两年多的咨询,以长程治疗为主的精神分析,两年多的咨询多属于长程咨询,结果不是变得状态更好,反而不论是自我感觉,还是社会适应都更糟了,不得不说这是失败的咨询经历!可以考虑换咨询师!也可以考虑去看心理医生,多些检查,排除生理因素的影响!祝好!


首先,谢邀。看你的表述(比较笼统),因此无法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你现在的情况。毕竟一个人的改变并不会因为某个人说什么,而是会收到大环境综合影响。

第二,国内咨询水平参差不齐,以前基本没有什么心理学基础的也都能考。因此,假如你觉得是咨询师的问题,不妨换一个咨询师。

第三,做咨询,必须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努力才能有效果。因此,在咨询过程中,如果对咨询师的做法说辞产生怀疑,那只会让效果打折扣,甚至出现负影响。

最后,6岁以前的孩子,社会赋予他的要求,和长大后的要求,那必然是不同的。因此,性格上的改变也是必然。不能一味要求自己能重新获得小时候的感受,正确直视当前环境,接受现在的自己或许对你来说更重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