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注意力是不是天生的?我们要从原因上来了解,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

针对小孩子的多动,每位家长都有自己不同的认知。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小时候多动是正常的,这是孩子探寻新奇事物的天性。长大了,懂事了就会好了,须不知,有些孩子好动可能是一种「bing」,也就是专业术语所说的ADHD(注意力缺陷障碍多动)。而有些家长则会先入为主,认为孩子有这些「问题」就是ADHD,然后采取各种各样的「好」办法来帮助孩子提升注意力。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不合适,过于轻视的容易错过孩子最佳干预期,但若过于焦虑,则容易造成过犹不及,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反而起到反面效果。因此,当遇到孩子出现上课听讲不专心,容易坐不住,小动作多,情绪不易控制等类似问题时,可以先做一些相关的测试,看看孩子是否ADHD的倾向。根据测试结果,再做下一步的打算。测试后数据如果不理想,则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再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

今天我们要说说的是儿童期的孩子为什么多多动,为什么会注意力不集中。

  • 出现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 生理原因

这部分主要针对年龄段较小的孩子而言,由于孩子大脑发育不完善,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故而自制能力差。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养得法,随著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孩子能做到注意力集中。2) 病理原因孩子的神经发育异常导致,比如轻微脑组织损害、脑内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另外,有听觉或视觉障碍的孩子也会被误以为充耳不闻,不注意听或视若无睹。这些情况需要得到专科医师指导下的治疗才能改善。3) 环境原因环境也是孩子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孩子写作业时家长在一旁看电视,孩子在玩游戏时,家长跑来嘘寒问暖。经常做一件事情时被打扰或干扰,孩子没法专心的去做一件事情,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又或者自己的事情经常被家长包办代替,导致对家长过于依赖,很多事情都不需要怎么去思考,自然就不需要集中注意力。4) 心理因素孩子的心理因素对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也很大,比如孩子长期没有安全感、自卑等,难以对外界产生兴趣,导致难以集中注意力,家长需要在平时多鼓励孩子,不过尽量不要让孩子养成依赖性。

5) 教育方式

由于家长的教育方式不正确导致,比如家长喜欢以自己的喜好强迫孩子做一些事情,导致孩脑神经系统衰退、情绪波动等现象。原因是防腐剂中的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等都对孩子有不良子难以集中注意力;再比如不顾孩子发展水平,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专注的程度,给孩子贴负面标签,导致孩子越来越不专注;还有比如孩子没有养成较好的习惯,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同时去做其他的事情,做一件事时会想著另一件事,也就导致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6) 饮食习惯饮料、食品中的添加剂、色素、糖分摄入量偏多的孩子,容易出现刺激。所以不当的饮食习惯也容易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上述六大原因就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重要原因。

注意力水平的高低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强弱有著直接的影响,德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经过它才能进来。」注意力是人对某种事物指向和集中的能力,它在各种认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而注意力不集中的人则无法将全部精力集中到某种事物上来,同时也无法控制对其他无关事物的关注。

当家长或老师发现孩子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坐不住,情绪突然失控等情况时,千万不要用非常严厉的语言去批评指责,或者对孩子的行为强制干预,大人这样的举措将会对孩子生理状态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不仅要尽量的去看懂孩子的世界,还要追根溯源找原因并能及时的帮助孩子,让孩子早日脱离困境。

当发现孩子有ADHD倾向或者确诊了ADHD,家长也不必过分焦虑,在医学发达的现今,已经有多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脑电生物反馈训练等,均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注意力水平。最后,Lanski建议父母调整家庭教育的方法,面对问题多以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孩,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也希望每一位老师能对学习困难儿童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支持,积极引导他们奔跑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闻人老师Cerelia:孩子调皮捣蛋、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粗心大意、多动……就是多动症吗??

zhuanlan.zhihu.com图标闻人老师Cerelia:关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zhuanlan.zhihu.com图标闻人老师Cerelia:孩子的各种行为异常表现,远比你想的更可怕!?

zhuanlan.zhihu.com图标闻人老师Cerelia:面对多动症儿童情绪问题,家长该如何正确缓解??

zhuanlan.zhihu.com图标


据2018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六成以上的孩子存在注意力不集中、作业磨蹭、多动、冲动、粗心、易怒、不自信、聪明但不学习、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

其实孩子注意力到底好不好,有没有问题?家长们不妨先来做一下下面的注意力水平小测试,看看你的孩子是否存在这些行为?

Q1:您了解孩子注意力的品质吗?

1、注意的稳定性:孩子注意力能维持多少时间呢?是不是会经常溜号?

2、注意的广度:孩子一秒钟能注意到多少个数字或字母呢?学写字的时候是不是看一笔写一笔呢?

3、注意的分配性:孩子能同时处理几个任务吗?比如一边听课一边做笔记?

4、注意的转移性:孩子能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吗?比如这个寒假放完了会不会每天还跟放假一样每天惦记著玩?

Q2:您了解孩子的视听觉注意水平吗?

1、视听觉分辨:孩子能做到观察事物全面,做事情认真,有始有终吗?

2、视听觉追踪:孩子有喜欢用手指著书上的字逐个读,阅读速度较慢,在课堂上跟不上老师的讲课思路的情况吗?

3、视听觉记忆:孩子能对所学的文字与图形保持长时间的记忆,对信息的复述、组织能力比较强吗?

4、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有字体书写不规范,笔画顺序易出错,做事情的速度和准确度均明显滞后的情况吗?

如果你的孩子在上述8项行为中出现一半以上的行为,家长们就需要重点关注一下孩子注意力的问题了。

千万不要因为你的大意而让孩子遗憾一生: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注意力水平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发展与后天的培养无关;还有的家长认为注意力的问题等孩子长大之后自然而然就好了。

错,如果你这样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据脑科学研究表明,孩子的成长发育存在著关键期,在某些敏感阶段,孩子能力的获得会非常容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大原因在于其过滤信息的能力比较差,当大脑接受到来自视觉、听觉、嗅觉等感觉器官的信息时,无法将无用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整合,导致孩子会将精力分散到眼前的所有事物上,表现出家长所认为的「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而在人脑中,前庭核是对信息进行整合加工的处理器,当孩子前庭觉发育不良时,就无法拥有良好的信息过滤能力,从而导致孩子注意力无法集中。在孩子2-12岁是促进前庭觉发育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将会对孩子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

所以,孩子如果注意力不好,那请一定要注意在这个阶段要多关心孩子,多为孩子了解和熟悉大脑的发育过程,积极的改善这一情况,莫要因一时的放松换来孩子一生的痛!


家长们好,我是铅笔老师。

当孩子在专心研究某件事时,例如,盯著天花板的灯;对著红色的窗帘喃喃自语;专心地把玩自己的手;津津有味的吮吸自己的手指等等,只要宝宝没有哭闹,家长一定不要去打扰他,让他有专注的时间。

首先我们知道,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分心,是所有孩子的共性。小孩子对一件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最多也只是在15分钟,而在写字的时候,尤为明显。

对于小孩子来说,控制注意力的意志本身就比成人差,而写字本身又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小孩子多半难以坚持下去。如果孩子长期注意力不集中的话,不仅影响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孩子做事情的成果。

铅笔老师建议:

在孩子写字的训练方式上,根据孩子的年龄和特征决定,切忌一开始就以成年人的标准和要求去衡量孩子,这个时候只要孩子先产生兴趣就可以了。孩子有兴趣,就会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所以最好是给孩子建立一套比较简单轻松、有趣、系统、有效的学习方式,循序渐进的练习写字。

分享5个小方法:

1、 找不同的汉字

注意力训练-找不同

爸爸或者妈妈可以列印几张相似字图片,在许多一样的字里面找到不同的字,可以提高观察力和专注力。

2、 大声读书(课本或书单)

注意力训练-阅读

有的妈妈会找到一些书单,准备绘本故事,每天晚上和宝宝一起读20分钟的小故事,这个重点在于坚持,也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非常不错。

3、 走迷宫

注意力训练-迷宫

当一个孩子沉浸到如何找到出路,会把大量的时间放在路上的细节中,比如树木的形态,花草的颜色,甚至是路旁的小动物,这些关注都能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4、 指读数字

指读数字和找不同的汉字有异曲同工之妙,既能识字还能提高专注力。

5、 反口令游戏

爸爸或者妈妈说一个口令,孩子按照这个口令做出相反的动作。例如爸爸说:向前一步走,那孩子就要向后退一步。 孩子可以和父母轮流做,按照规定的时间计算个自己正确的次数,看谁获胜!


如果不是基因等先天因素,其实家长能背一大半的锅~

因为一个不专注的孩子身边,往往有一个总是打扰到他等大人

当孩子在专注的进行一个认知活动时,无论是学习还是玩游戏,不要轻易打扰他,这不仅仅是养育的技巧,更是对孩子的尊重!

举几个例子很多家长就能深有体会:

你打麻将打到尽兴的适合,老婆来电话,你想接吗?

你和闺蜜聊的开心的时候,老板催你回公司加班,你会乐意吗?

就算是你在地铁上刷朋友圈,有个人过来让你扫她的二维码,你也会不耐烦不是么?

孩子亦是如此,你可以尝试加入他,而不是打断他。如果一定要打断,可以口头先告诉孩子,几分钟后我们要干嘛干嘛


您好,注意力会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宝宝能否集中注意力,和他的气质和性格关系密切。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学前教育学学科带头人秦金亮教授主编的著作认为:「性格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的性格是在先天气质类型的基础上,在儿童与父母相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宝宝的气质和性格不同,注意广度和持久性也会有高低不同。也就是说,宝宝的注意力受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的双重影响。

但是注意力可以后天慢慢培养哦!



不是所有的孩子就天生下来就适合学习的,

因为有的人注定生下来,会擅长什么东西,有的人却不擅长。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