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老百姓没钱怎么刺激消费,贷款吗?


扩大内需其实喊了几十年了,但是哪次是以改善一次分配为手段的?实际手段都是让普通人掏钱出来消费,没钱就负债(本质上是抵押未来的劳动和机会),都是治标不治本。现在鼓吹摆地摊,和之前鼓吹创业是一样的,都是鼓动缺钱的人群把剩下那点钱也掏出来用掉。


中国的这个收入结构占比不足GDP的45%,这种收入占比还贫富悬殊,所以消费不足是逻辑必然,然后就只能靠外需和债务来支撑消费。当外需出问题,债务存量太大的时候,又想起刺激内需,这是很荒诞的,收入占比就这么个收入,债务存量又这么大,未来收入上涨预期又因为疫情被幻灭了,刺激消费确实有些无厘头的感觉。

不解决源头收入问题,不解决房地产泡沫问题,光刺激消费,这是有些怪怪的,甚至就是口号意义了


健康的市场是老板雇5个人干活,生产5份东西,5个人都拿到了钱,去买那5份东西。

996是雇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工资,2个人失业,工资发的少,但生产的东西还是那么多。多出来的2分产品没人买,造成产能过剩。

而那三个干活人的钱却套进了房地产里。

3份产品能卖出一份就不错了。

所以老板为了利益只能裁员,提高产品价格,造成死循环。

加上新冠疫情导致人民储蓄意识上升。

还消费个鬼。


你还真猜对了,扩大内需逐渐演变的结局就是贷款消费!

为了更简单的理解这个问题,举一个简单例子,分为两拨人,一波人占1%,另一波人占99%,我们分三个阶段来讲这个事情:

1)1%掌握10%的资产,主要用于投资获得更高的收益,其他的99%的人需要购买他们的商品和服务,那么他们挣钱的前提是交易达成,99%的人掌握90%的财富,这样只需要挖掘他们的需求就可以挣钱,99%的人扩大内需并不是没有消费能力,而是缺乏消费意愿,挖掘内需的结果就是降低储蓄率,但同时促进了货币的流通,增加了经济的活力,大家都不消费,支出等于收入,大家的收入也就很难增加。

2)随著1%的人财富积累,逐渐的占据了经济体50%的财富,这时掌握的财富量越大,对于增值的需求越多,比如原来10%的挣1000万,现在占50%就想挣5000万,这些钱都用来投资,市场的商品不降价的情况下还想全部出售获利,99%占有50%的财富刚刚好够消耗掉这些产出,那么挖掘内需的结果就是99%的人没有了储蓄,这时挖掘内需的目的便悄悄发生了改变。

3)当1%的财富逐渐积累达到80%的时候,剩余的99%的人只能掌握20%的财富,这时资本还想挣同样的收益率,就要求从消费者手中挣来8000万,但其实消费者手中只有2000万,那么问题来了,市场消费能力不足,供给大于需求,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必然是降价出售,伴随著投资的亏损,比如投资8000万仅收回来2000万,亏损导致市场财富重新洗牌,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传统的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引发的经济危机,但其实你会发现传统产能过剩带来的危机越来越少出现,是真的消失了吗?

4)为了阻碍市场的出清,凯恩斯主义给各个经济体提供了一种可能来避免资本破产,更多的政策用来维护资本的收益,其美名曰「保护经济体的稳定」,实则阻碍商品产能过剩导致的降价,办法则是增加99%人群的负债,这样,上述的情况就变成了80%财富的人投资得以保全,可以收回8000万的收益,而99%的付完手上的2000万以后,再额外借6000万来支撑消费,毕竟负债可以无限的加,现在各种信用卡、白条之类的分期政策让负债偿还时间延后,挖掘内需时不需要就算商品价格和收入,而是计算月供和收入,即使这个月供到期,还可以借更多的钱来偿还本月的月供,只是未来的月供更高了一些,最后传统经济危机变成了利息吞噬所有产生现金流之后的明斯基债务危机。

扩大内需在早期对经济发展起到的是促进作用,因为加速了钱的流通,一个人的支出是另一个人的收入,但逐渐的变成了阻碍市场出清的利器,最直接的政策就是刺激信贷,一味的给市场放水,商品价格确实没有下降,传统经济危机也并没有发生,但最后绕一圈全部进了普通人的负债,过剩的产能被普通人通过负债所消耗,资本的投资并没有因为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而降价出清,与其说是保护经济,更像是保护资本的安全,只要99%的人还能加杠杆,这种负债挖掘内需的方法就可以继续,终点和债务支撑的资产泡沫一样,贷款人不能继续加杠杆并开始违约的时候,也就是明斯基时刻清算的开始。

理解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小岛经济学》中对于救市量化宽松的描述:「想用量化宽松政策来修复萎靡的经济,就好比企图用汽油去救火一样,汽油越多,火势就越旺。如果不知道汽油具有可燃性,你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火没扑灭是因为汽油的量不够大。要是这样的误解不消除,形势就会持续恶化,直到火势失去控制。

小岛经济学-最简单的经济学入门书籍京东¥ 33.10去购买?


崇祯后期,皇上让京城的土豪劣绅捐款给士兵发响,以抵抗闯王的农民军,然后哪些土豪劣绅都只给几十两,连皇帝的岳父都不舍得掏钱,最后北京城破,皇帝在歪脖子树自缢。哪些权臣土豪劣绅被农民军拿著刀收割了最后一个铜板,然后皇太极和多尔衮入关,又开始跑马圈地。只想说,本来以为死和尚不死贫道的想法带来的后果就是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活该。想让既得利益者把吞进去的肉吐出来一些,除非先杀一批,否则做不到


这次实在对不住,六个钱包全干瘪了!!!


我做电商的,类似一条的套路。

我真心希望国家不要再给我们这些中小企业贷款了,国家应该立刻、马上给老百姓发钱,发消费券!这比给中小企业贷款要好得多。

当然我说的是真心经营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捞一笔就走的。

前几天银行通知我们,说我们公司符合贷款条件,问我们需要不需要贷款,我们几个合伙人讨论了20分钟就决定不要这笔贷款。

因为对于我们这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公司,贷款给我们意义不大,如果我不想骗贷(想骗贷也越来越难),那么这笔钱我也就是拿来发工资的,但是如果我真经营不下去,我把公司关门就好了,为什么要借钱发工资?难道这笔钱不用还吗?

要么我们拿著这笔钱去买房,但是这笔钱买房又不够,而且所在城市目前也没放开限购。

我作为一个toc的电商,仅站在我自己的角度讲,现在最需要的是国家给老百姓提供报复性消费所急需的资金!

求发钱!发钱!发钱!

疫情之下可以明显感受到受疫情影响,老百姓消费习惯一下子改变了,钱包特别紧。

去年我们售卖的阿富汗进口羊毛地毯(真是我们去阿富汗一条一条选回来的),第一次售卖30条羊毛地毯,半小时就卖光了,平均单价在4k左右,最贵的2.1w。

年前我们又去阿富汗进了一批地毯回来,疫情之下我们打8折,还是30条,卖了20天,还剩7、8条卖不出去。

去年我们做了一次电热毛巾架的售卖,当时卖得最好的是仿丹麦丹麦vola公司的T39电热毛巾架。

丹麦这款官网售价超过2万元,即使国内高仿也要4k,但是就是卖得好。

上海安缦酒店卫生间安装的就是丹麦vola公司的T39电热毛巾架。

然而今年,我们又售卖了一次,卖得最好的不再是仿丹麦的39的,而是下面这款:

(用户家实际安装)

而这一款价格是378元,去年卖的好的4k那款,今年根本卖不动。

ps:你看我天天闲的在知乎回答问题就知道今年内需有多差了。


应该是无解,

本质上是分配问题,大部分人手里都没有钱,工资高的大企业员工早就给一二线房价收割一波了,年轻人都穷人鬼了,至于老年人,年轻人还都指望著老年人的钱生存呢。

很多人债务本就已经很大,贷款贷给个人消费,个人没有偿付能力,是贷不出去多少的。

直接发钱发消费券,又只能给管不住的人开口子,到时候又会出现和珅把米换成糠的事。

中国就是标准的产能过剩式,外需不振,大部分依靠外需的企业为了生存必须转向国内,本来供给全球的产品,供给欧美大市场的高端产品,瞬间都挤到国内了,但没那么大需求,吃不下。企业利润下降,降薪破产,消费能力进一步下降,恶性循环,就像楼上说的挖煤的买不起煤一样。

资本垄断渠道,从不赚钱的行业里出来乱窜,短时间会出现一个奇景,产品涨价,同时产品滞销,最后出现倒牛奶。

就像所有人都知道,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是严格践行劳动法,让996的企业降工资多雇佣人,但没有资本家愿意这么干,因为不想承担管理问题,而且名义工资高就有降价空间,已经上车的企业员工债务压身也怕降工资,达成一种平衡。这种放纵,只能让保就业变成口号,国企多招的那点人,根本抵不上失业的零头。

现在所有人都知道是分配问题,降居民端债务,降消费品价格,内需还可能慢慢的涨上来,生产企业有现金流,还能勉强活下去。但是,都不愿意付出眼前的代价,都骑虎难下,那就看著问题一步步扩大,最后不可收拾的地步,和美国的疫情失控一样,最后只能用更大的代价来填平。

养老、医疗、教育,这三座大山看著钱途无量,但是一旦完全放开,撑不起内需循环前,我们自己就崩溃了。

在资本主义的框架内,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就是1929后的那场世界大战,消灭过剩产能,消灭过剩人口,让战败的承担代价。

很多国家现在都面临一个问题,市场经济失效时该怎么办,幸好我们还有个备份。


我的存款就算是花得一分不剩,对于国家而言也只是杯水车薪,哦不对,一杯水遇到一场森林大火。

全国人民每人把自己的水都捐出来,可以扑灭这次大火,所有人都会得救。但是一杯水对于一个人而言就是全部,倒出去以后会马上渴死。

森林大火不会烧死所有人,每一个人都可能利用自己手里的水成为幸存者。

所以我不会冒风险去救所有人,我只会努力保护好自己仅有的水资源,争取熬过这次森林大火。

所以这是无解的

除非突然天降大雨,让大家看到希望,否则不会有人愿意捐出手里的水。


反正多存钱,少消费就对了,尤其是还有负债的,苟著观望就好


危机的时候,是相对生产过剩,消费者有消费的愿望,但是没钱购买。

没钱可以借钱啊,信用卡之类的东西,就是借钱超前消费。

前提是能还得上,要是还不上,那就利滚利,变成卡奴了。

不过现在大伙已经借了很多钱,超前消费了,六个钱包都拿去买房子了。

想再借钱,放债的人也不愿意借啊,怕欠债者还不起。

所以才有ZF出面借钱,搞投资拉动经济。

但是ZF也借了很多钱,债主们也不可能让ZF一直借下去,也怕债务越滚越大,有一天ZF也还不上了。

凯恩斯主义那一套,已经明说了,从长远来看,我们都死了。

无非是饮鸩止渴,赌未来的大变动。

赌科技发生大突破,赌有个无主的大资源被发现,赌有些敌人自行崩溃。

以上三种情况,历史上都有发生过。

不过最多的情况,就是最终走上战争之路。

1929年的世界大萧条之后。德国、美国等国都是借钱搞投资,债务越滚越大。

到了1937年,债务到期了,经济危机再次出现

德国底子薄撑不住,所以1940年就发动了战争,美国底子厚,所以坐等德国发动战争,它才坐收渔翁之利。

而义大利、日本底子更薄,义大利在1935年就对衣索比亚发动战争,日本在1931年就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入侵东三省,1937年是七七事变,全面入侵中国。

社会主义则是走出了一条新路,从生产资料所有制下手,解决分配制度的问题。

那么消费者有钱消费了,生产也就不存在相对过剩。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生产力


讲个最简单通俗易懂的小故事吧。冬天一对母女的对话。女儿:这么冷的天我们干嘛不烧煤取暖?母亲:因为我们没钱买煤。女儿:我们为什么没钱买煤?母亲:因为你爸爸在煤工厂上班没发工资。女儿:为什么爸爸没发工资?母亲:因为没人买煤啊。

发表有一段时间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懂得人觉得简单,不懂的人觉得这就是个死循环。

我个人倾向的解决方案是印钞发给母女,她们就有 买煤了,煤厂就有收入开工资了,给劳动者。劳动者就有钱给家里买煤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这也是经济不行的时候老是顺刺激经济


连续多年可支配收入增速低于GDP增速,用于投资扩大生产的资金多,用于消费的资金少,生产和消费不平衡,出口又受限,怎么会不出问题呢?


扩大内需就得刺激消费,但是老百姓没钱消费不了,ai时代钱都流向了有钱阶层,消费这个重任就只能落在有钱人身上。

比如马云这个小矮子,钱都被他赚了去,他就应该拉动消费。他怎么拉动消费?让他一顿吃一千头牛,一天三千只牛,这可以拉动消费。比如刘强东爱跑皮,可以让他包养一万个站街妹,这也可以促进消费。

但是这个都不可能的,马云吃的还没有我多,他不可能促进消费。刘强东跑皮赔了钱,现在一提跑皮就要吓尿,伤了肾也就不能跑皮了。穷人又实在没钱,白菜都卖不了了,怎么办?

一切都是历史的重演,我们看看历史。传说中的夏商周三代,那时促进消费的方法是:祭祀。有钱人逢年过节要祭天,杀猪牛羊三牲。杀完之后冤魂祭天,被天吃了,肉自己却不能吃,给穷人吃了。

有钱人,逢年过节,以至于每个周末,都要杀三牲祭天。想马云这样的,必须每周杀一百万头公牛,祭祀之后把肉分给穷人,这就拉动了消费。人人安居乐业,世上再无穷苦人。

到了汉代,有钱人就堕落了。他们不再祭祀,不祭祀就没有三牲,老百姓又没有钱,肿么办?汉武帝思考了七天七夜,第八天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以孝为立身之本,当然孝是有钱人才能追求。你天天啃老,哭著喊著让老爸老妈给你攒钱交首付,哭著喊著要媳妇,逼迫老人,这就是最不孝。所以孝,是富人才有资格追求。

汉武帝说了,孝道就要视死如生。老人去世了,要倾家荡产去厚葬。什么是厚葬?就是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给老人陪葬,让老人在另一个世界能享福。比如马云有五千亿,老人去世就得把五千亿换成现金,埋在坟墓给老人陪葬。

那么五千亿墓里放不下呀?不要紧。汉代给换大面额货币,看看:

就是把铜钱加个把,像个刀,上面写著:一刀平五千。就是这一个钱=5000个钱。这就是钥匙,通往天国的钥匙。

马云,你要是不换,就是不孝,不孝就是忤逆,忤逆就要打屁乎,打屁乎就是杀头,因为可以把屁乎打飞,打成十二半,咋活了还。

这个历史传到西方,天主教震动了。发展经济促进消费呀?教皇兴奋了。他哆哆嗦嗦印出免罪符,有钱人来吧,一张免罪符要五千美元……只要买了那就能免罪,就能上天堂,就能和上帝永远在一起……感谢主……阿门……

我们现在的文明就是西方文明,西方文明本质就是天主教文明,天主教为什么这么文明?因为天主教有了钱,就大力发展科学。牛顿、伽利略、布鲁诺、哥白尼……有一头算一头,全部都是天主教培养的,有钱才能发展高科技对不对,穷人没钱,压榨也没钱的。有了钱,就在世界各地建大学,建小学,建医院,成立基金会,积善行德,这就是列强之路。

后来天主教不卖赎罪符了,鼓励裸捐。所以什么比尔盖茨、乔布斯、巴菲特……全部裸捐。你说他是为了避税,好吧,马云也裸捐吧,淘宝根本就免税的靠。

不要再压榨穷人了行吗?不要再涨价了行吗?不要再惦记老百姓的存款了吧!人家那不孝的胖小子天天哭著喊著要媳妇呢!

拉动内需,就要让有钱人祭祀。

不祭祀就厚葬,换回货币促进消费。

不厚葬就要买赎罪付,拉动内需。

不买赎罪符就得裸捐,拉动内需。

有钱人都不做是不是?有钱人觉得自己聪明,自己奸,好吧。先把你们的屁乎打成十二半,然后给你们看真理:

别忘了,红旗还在的,劳苦大众的黑手也还在的……


印象经济懂些。

印象中,经济学里经济过热时,利率应当提高,收缩流动性,防止泡沫化;经济衰退期应该降低利率,增加流动性。

实际可能是经济衰退,利率降,经济过热,维持利率不变就不错了。还提升利率,主动刺穿泡沫,除非自己能收割其他国家的某国除外。利率整体上必然是不断下跌的。

印象中先富带后富。先市场搞效率在发展中解决公平实现先富带后福。

实际可能是先富后,先富分化。追求个人消费欲望自然被市场教做人。先富后还有理想的,追求恒富以末致富,以本固之。谋求正直追求,不敢提。先富们逐渐组织化,国际化。一旦蛋糕做不上去,996吹风,奶头乐文化灌输。试图固化。

所谓带后富,不是带996那种后富,而是每个月不到一千的那种。找金字塔级别先富是不现实,但是可以找996级别的先富来带后富是可行的。

传统印象中,经济发展期应当增加储备,危机时应当用储钱罐的了。

实际中可能是,经济高速发展期,不断扩大投资,不仅要降低税收,还要倡导藏富于民,给企业降税,给先富们降税。经济危机时,更要加大幅度降税,倡导企业负债,个人继续负债,加大国家负债。金字塔的先富们在危机期反而更容易扩大财富。

印象中,财富越集中越容易收税。

实际中可能是,财富越集中,越难收。

古代土地越兼并,中央税收能力越弱。现代财富越多,越容易逃税,不,是合法避税。

全球化使得此处不留爷,爷去投*。尤其是原罪恶感深的资本。美其名曰资本没有安全感。不够市场化,法制化。

印象中大A是可以实现梦想财务自由的。

实际中可能是,比996先富高点级别的先富带后富或其它富的绿地。

印象中,降利率,大量放水,物价是上涨的。

实际中可能是,放水,但还是整体物价不涨甚至下跌。钱越流动,大家整体财富越多。再怎么放水,也是先过先富一关。先富接了水,找个池子存起来空转,后富们还是缺水。底层水循环快。如果定向放水到6亿月薪1000人手里,这水绝对存不起来。今天张三手里明天李四后天王五手里。

即是打钱到996手里。今天钱在手,月底钱回银行。水回到银行再出来就要靠贷款。这年代除了消费贷增加效果最明显,还有什么高招。

如果还完贷,不增加新贷,水就相当于流回银行不出来了。社会上整体水会更少。

谁贷款,谁消费。谁就是大家恩人。

存钱死水。

还贷后不贷,等于水漏走。

地摊经济本质上抽中层流动补底层流动。

牺牲商场为标志的中层流动,

「先富」带流动更快的后富们。

虽然流动多了,底层的水最终还会被塔尖先富存起来。

毕竟人之道,损不足奉有余。

天之道,则反之。

替天行路,那是甲子为单位的周期论干的事。


题主意识到最关键问题了,整天这刺激那促进,这广告那宣传,天天让你消费。你贷款还了吗?还有钱消费吗?

所谓的刺激不过就是原来仅有的可支配收入买A,现在通过刺激去买B了。B好过了A就不好过,C好过了A和B就不好过。治标不治本。

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房地产已经透支了几十年的收入,根本无钱可消费。随便你用任何方法刺激,6亿人每月1000元以下收入就是个死数。就算你是上帝能凭空变出钱来,那也会通货膨胀,一样难过。要是不用还贷款,很多人一天额外消费100元。现在这额外的100元还房贷了,其中30元到50元是利息,早TM让银行赚走了,还想摆地摊和银行斗?醒醒吧。

现在我们正在面临的就是经济危机好好捂住自己的钱袋子,谁爱消费谁消费,什么买房股票都不要搞,亏个利率不算亏,过三五年再说。


一个人的支出等于另一个人的收入。

刺激你消费了,别人就赚到钱了。

需要刺激的消费都是非必要消费,

可以不消费,千万不要上当受骗。

成为财富转移支付的工具人。

要花钱,只买生产资料,不买产品,而且价格要合适。

买鸡不买蛋,买蛋穷光蛋。

鸡高不买鸡,等它成垃圾。

垃圾再入手,黄金万两有。


老百姓没钱,扩个JB,刺激个P


因为我们的外贸产业,是为70亿人服务的

突然全球贸易停摆

那么大的服务量和相关人员怎么办呢?

还好,我们还有14亿的市场

但是,问题是被房地产掏空的六个钱包

还有能力和勇气消费吗???

有钱投资房产他不香吗??


也不一定,前几天看到一个文,恰好能回答这个问题。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非法性和必然性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 乌有之乡?

www.wyzxwk.com图标

该文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货币过剩,而不是商品过剩。

这文数学模型简单明了,数学一般水平以上的都能看懂。

天才般的颠覆!

该文认为发生货币过剩会导致商品必然过剩,购买力必然不足,流动性必然下降,信用必然收缩,货币过剩是根源性的经济风险。

因为货币过剩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是必然的,因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经济危机是必然的。

从该文的角度看,我国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路,基本走不通。我查了下咱国家劳动者收入占GDP在1/4左右,以该文模型,也就代表著剩余价值率在3左右。。。

因此实际上要扩大内需=削减存量过剩货币资本。要么投资,要么二次分配后国家投资。

在不调整分配结构的情况扩大内需,是无源之水。

因为资本大量剩余,注定了劳动者根本没有足够收入进行消费。除了向过剩的资本借贷,别无他法。

but这些一切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才成立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啊。。。。。

虽然我不觉得目前会大掉头,但从货币、金融、财政、税收上平衡收入存量,平衡货币过剩群体过剩货币资本的方法还是有的。

我查验了下数据,我国劳动者工资GDP占比才1/4,情况比一些答案预计的还严重,这里面的统计归口是有些问题不清的,不过我就不改了。

截取一部分原文:

多年前钱伯海老先生也提出过类似的结论

。。。。。。。。。。。。然后是

货币过剩必然带来购买力缺口,货币过剩具有必然性。

。。。。。

有意思的还有后面,还恰好回答了这些类似的问题。

资本家将人换成机器人之后,他剥削了谁,他还是资本家吗??

www.zhihu.com图标假设一个工厂生产完全自动化,没有任何一个工人,那么它的剩余价值怎么产生??

www.zhihu.com图标

。。。。。

。。。。。。。

营业盈余=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

因统计上营业盈余会对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实际上也是资本的收益,因此资本的实际收益是远高于营业盈余的。这也导致消费需求旺盛的劳动者收入占比很低,即使加上公共预算收入也才五十万亿,不足以支撑近百万亿元的市场。

相比18年,固定资产投资减少了8.5万亿,但劳动者和财政收入很显然不可能增加8.5万亿。别说扩大内需,这中间的这个缺口谁来补都是问题。

只要资本过剩结余,没有进行投资/消费,产生的这个缺口就是购买力缺口,也是商品过剩缺口,怎么操作是很大的问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