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刚结束不久,接下来就是至关重要的高考志愿填报流程,每年的这个时候很多学生都会产生这样的困惑:到底是优先考虑大学重要,还是优先考虑专业重要,我想可以听听大家的意见。


分数受限的情况下:

假如你只是想混个本科学位证,选个好大学

假如你对某专业有强烈兴趣,选专业

大学可以转专业,考研也可以跨专业考研,毕业从事工作也并非一定是专业领域,我建议选一个好学校,机遇更多资源更丰富,学风也会更好


专业更重要,如果真的踏入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能学完大学四年甚至研究生毕业都会转行重新开始。

当然如果分数不够好却还想去211/985的时候可以选择报考,还是很有优势的。可以选择到了大学再转专业,但也要提前了解转专业难度以及在大一要积极准备。


说一下我的亲身体验吧

我填志愿的时候是奔著省内的离家近的学校挑的(大概是我太恋家了),挑了觉得喜欢的学校以后再挑的专业。说真的我后悔了,因为我最后被一个省内的但是离家不怎么近的学校录取了,最重要的是录取的专业居然是我随手盲选的一个脱发专业。

当时我对这个专业的了解都是来自电视剧,而且选的时候也不够慎重,没有去百度过到底要学些什么,以后的就业怎样,身边也没有熟悉的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也导致我大一的时候对这个专业更多的是新鲜感不是兴趣。父母曾经劝我转专业,但是我就觉得别人能学好这个专业,为什么我不可以,而且也不想重新去融入新的集体(这主要是因为我的性格吧),就放弃了。

到了现在大二的我,真的觉得学的很辛苦。因为没有兴趣所在,根本就不想主动的去了解知识,平时上课坐在教室里各种神游。因为很羡慕别人又玩的开成绩又好,就逼著自己去图书馆学习。但是即使是到了图书馆也是没办法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一有人找我聊天我就真的一点都学不了了。到了学期末又怕挂科,每天高强度的强迫自己学习,那种短暂的记忆也就够应付期末考试不挂科,很担心自己以后出来工作实习真的什么都不会。

而且吧我这个人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人际关系真的处理的不是那么的好。朋友就那么一两个还都跟自己隔著十万八千里,就很难总是聚到一起,再加上没办法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很孤独很绝望,没有地方发泄。经常回家又有点太远了,来回车票很贵,就总觉得在学校里生活的没有归属感,也不是那么的快乐。

好像突然有点离题了。扯回来,如果可以给我重新选择的机会的话,我会先选择专业再选择学校。因为虽然毕业证上学校的名字很响亮,但是自己什么也没学到,没有实力的话,文凭再漂亮也没有用。我知道当然也会有人说觉得学校更重要的,但是我个人是觉得说专业感兴趣真的比选一所稍微好一点的学校更好吧。


专业。固定的分数下,学校档次差不了多少。

然而报错专业,出来发现社会上根本不需要这个专业,连和别人竞争的机会都没有。

有的岗位会因为你专业不对口而拒绝你,,但没有雇主会因为你学校排名下降个几名去计较。

最后,别报生物。


没有通用的标准,不同分数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专业


两者皆非,先选地域。


我觉得还是先看分数吧 分数如果低的话 可以选个好专业 然后考研考个更好的学校 分高的话 选个好的大学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