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剛結束不久,接下來就是至關重要的高考志願填報流程,每年的這個時候很多學生都會產生這樣的困惑:到底是優先考慮大學重要,還是優先考慮專業重要,我想可以聽聽大家的意見。


分數受限的情況下:

假如你只是想混個本科學位證,選個好大學

假如你對某專業有強烈興趣,選專業

大學可以轉專業,考研也可以跨專業考研,畢業從事工作也並非一定是專業領域,我建議選一個好學校,機遇更多資源更豐富,學風也會更好


專業更重要,如果真的踏入了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可能學完大學四年甚至研究生畢業都會轉行重新開始。

當然如果分數不夠好卻還想去211/985的時候可以選擇報考,還是很有優勢的。可以選擇到了大學再轉專業,但也要提前瞭解轉專業難度以及在大一要積極準備。


說一下我的親身體驗吧

我填志願的時候是奔著省內的離家近的學校挑的(大概是我太戀家了),挑了覺得喜歡的學校以後再挑的專業。說真的我後悔了,因為我最後被一個省內的但是離家不怎麼近的學校錄取了,最重要的是錄取的專業居然是我隨手盲選的一個脫髮專業。

當時我對這個專業的瞭解都是來自電視劇,而且選的時候也不夠慎重,沒有去百度過到底要學些什麼,以後的就業怎樣,身邊也沒有熟悉的人從事這方面的工作,這也導致我大一的時候對這個專業更多的是新鮮感不是興趣。父母曾經勸我轉專業,但是我就覺得別人能學好這個專業,為什麼我不可以,而且也不想重新去融入新的集體(這主要是因為我的性格吧),就放棄了。

到了現在大二的我,真的覺得學的很辛苦。因為沒有興趣所在,根本就不想主動的去了解知識,平時上課坐在教室裏各種神遊。因為很羨慕別人又玩的開成績又好,就逼著自己去圖書館學習。但是即使是到了圖書館也是沒辦法靜下心來認真學習,一有人找我聊天我就真的一點都學不了了。到了學期末又怕掛科,每天高強度的強迫自己學習,那種短暫的記憶也就夠應付期末考試不掛科,很擔心自己以後出來工作實習真的什麼都不會。

而且吧我這個人還有一個缺點就是,人際關係真的處理的不是那麼的好。朋友就那麼一兩個還都跟自己隔著十萬八千里,就很難總是聚到一起,再加上沒辦法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有時候真的會覺得很孤獨很絕望,沒有地方發泄。經常回家又有點太遠了,來回車票很貴,就總覺得在學校裏生活的沒有歸屬感,也不是那麼的快樂。

好像突然有點離題了。扯回來,如果可以給我重新選擇的機會的話,我會先選擇專業再選擇學校。因為雖然畢業證上學校的名字很響亮,但是自己什麼也沒學到,沒有實力的話,文憑再漂亮也沒有用。我知道當然也會有人說覺得學校更重要的,但是我個人是覺得說專業感興趣真的比選一所稍微好一點的學校更好吧。


專業。固定的分數下,學校檔次差不了多少。

然而報錯專業,出來發現社會上根本不需要這個專業,連和別人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有的崗位會因為你專業不對口而拒絕你,,但沒有僱主會因為你學校排名下降個幾名去計較。

最後,別報生物。


沒有通用的標準,不同分數會有不一樣的選擇


專業


兩者皆非,先選地域。


我覺得還是先看分數吧 分數如果低的話 可以選個好專業 然後考研考個更好的學校 分高的話 選個好的大學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