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大概是在经历很多事之后,内心萌生的一种「力量感」。

不担忧未来,不害怕失去,不执著于当下。

即便失去所有,失去一切,也仍然知道,自己会长久独立的永存。引用《道德经》的一句话,那便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因为知道没有什么是永久属于自己的,所以不害怕失去;

因为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所以不惶恐担忧;

因为明了真正自己的东西永不会消失,所以无所畏惧。

这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心安。

我什么也拥有,什么也没有。

所见唯清风明月与大好山川

所有唯当下一瞬的微笑了然


那你得想想慌乱是怎么形成的。


诸比丘。

譬如恒河大水暴起。随流聚沫。明目士夫。谛观分别。谛观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所以者何。彼聚沫中无坚实故。

如是诸所有。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 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 若丑。若远 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如病 如痈 如刺 如杀。无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色无坚实故。

诸比丘。

譬如大雨。水泡一起一灭。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水泡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 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 若丑。若远 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如病 如痈 如刺 如杀。无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受无坚实故。

诸比丘。

譬如春末夏初。无云无雨。日盛中时。野马流动。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野马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 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 若丑。若远 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如病 如痈 如刺 如杀。无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想无坚实故。

诸比丘。

譬如明目士夫。求坚固材。执持利斧。入于山林。见大芭蕉树。[月+庸]直长大。即伐其根。斩截其峰。叶叶次剥。都无坚实。谛观思惟分别。 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芭蕉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 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 若丑。若远 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如病 如痈 如刺 如杀。无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彼诸行无坚实故。

诸比丘。

譬如幻师。若幻师弟子。于四衢道头。幻作象兵 马兵 车兵 步兵。有智明目士夫。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所以者何。以彼幻无坚实故。

如是比丘。诸所有。若过去 若未来 若现在。若内 若外。若粗 若细。若好 若丑。若远 若近。比丘谛观思惟分别。谛观思惟分别时。无所有 无牢 无实 无有坚固。如病 如痈 如刺 如杀。无常 苦 空 非我。所以者何。以识无坚实故。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观色如聚沫 受如水上泡

想如春时焰 诸行如芭蕉

诸识法如幻 日种姓尊说

周匝谛思惟 正念善观察

无实不坚固 无有我我所

于此苦阴身 大智分别说

离于三法者 身为成弃物

寿暖及诸识 离此余身分

永弃丘冢间 如木无识想

此身常如是 幻伪诱愚夫

如杀如毒刺 无有坚固者

比丘勤修习 观察此阴身

昼夜常专精 正智系念住

有为行长息 永得清凉处


淡定,这个词。让人看出来很舒服的感觉。

第一印象就是和成熟挂钩,不成熟的人遇到事情能淡定吗?修炼这个词并不是很妥当,可以说是经历或者是心理路程。和自己控制社交和为人处事的度,取决于你心里怎么想。也取决你的实际行动。淡定和冷静所差无几,意思都是遇到事情和遇到的人,你的所作所为或者是处理接触的事情,可以先进行冷静的分析,而不是情绪化。

修炼也可以说是日积月累的沉淀,把自己的情绪和行动,都严于律己。


对你不在意的事,不在意的人,自然会淡定。对自己在意的事抱有较低期望值也会淡定。


当你经历了足够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能让你乱了方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