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宝宝今天没大便!怎么办?

三天没拉大便啦是不是有问题??

10天都没拉粑粑啦。。。。。。」

宝宝不排便确实让很多家长都比较苦恼,但是不大便不代表孩子摄入不足或者健康出了问题,这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和精神状态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1.宝宝月龄较小(一岁以内)

纯母乳喂养的孩子,从孩子满月开始就会出现俗称」攒肚子「的现象。

什么是攒肚子呢?在搜索各大医学网站,UPTODATE等资料库之后都没有这个名词的解释。那么可以粗略的理解为:这不是疾病,是一种正常生理状态。具体表现是宝宝排便的明显减少,几天甚至十几天都不拉大便,但是精神状态无异常。

一般来说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比奶粉喂养的宝宝次数会多一些,出现攒肚子现象后,宝宝的大便次数明显减少。一般来说如果宝宝没有其他方面的异常,我们建议妈妈可以再观察下,继续正常喂养,同时注意水分的摄入。

不要使用开塞露等外用药品和工具刺激宝宝。

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出现异常可以从颜色上简单的判断,如下图。

2.一岁以上的宝宝

一般一岁以上的宝宝由于摄入辅食,大便逐渐向成年人过度,最后形成条状大便。具体大便的等级大家可以参考下下图:

如果宝宝几天未大便,出现轻微腹痛、腹胀、胃部不适等症状,那么考虑是消化不良或者其他器质性病变。建议及时带宝宝就医,谨遵医嘱,不要自行用药。

3.喂养不足出现的大便减少,怎么办?

母乳喂养没有刻度,很多妈妈担心是因为喂养不足造成孩子大便减少或者不排便。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摄入不足呢?

最简单的方法是定期记录体重并绘制生长曲线图。生长曲线图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推荐WTO标准的生长曲线图。

那么对于新生儿来说,大便的次数一般是第一天1次,第二天2次逐渐过渡到第五天5次,每次以一个5毛钱硬币大小为标准。母乳喂养的宝宝次数会多一些,有的孩子是7-8次,有的是10次以上,只要有自己的规律就是正常范围。

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了喂养不足的情况,那么就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妈妈母乳不足就可以添加配方奶。

4.其他器质性病变

孩子出现了明显的身体不适,腹痛腹胀,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及时就医!!千万不要用小偏方、或者网上查询不靠谱的方法,延误病情。

宝宝不大便,家长确实会很急躁。作为家长我们要细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平时多学习相关的育儿知识,就会更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

祝大家育儿快乐~~

记得点赞,么么哒~~


非常正常。

母乳消化好,所以粑粑少非常正常。

我女儿第一个月一天2-3次。之后第二三个月五天左右一次,最长到了14天。最长那次我实在是忍不住了,约了儿科医生,结果她就拉了。如果肚子不硬,孩子能吃能睡没有不舒服,那就不要紧,可以给孩子轻轻打圈按摩肚脐周围。不要用什么肥皂条开塞露(不便秘的话),也别著急喂水。

我女儿纯母乳粑粑一直很少,一周最多一两次。后来添辅食后就稳定一两天一次了。

很正常,别焦虑。


我家宝宝纯母乳,6个月之前(未添加辅食之前)一般都是3-5天拉一次,大便不干不硬,不需要干预。一切正常。可以给孩子揉肚+喝水,加速排便。


六个月前没有添加辅食的母乳宝宝几天不大便是正常的,我们这里叫「攒肚子」。据说最高记录的宝宝21天才排便,我家六个月前是两三天一次。

科学的解释是宝宝对母乳的吸收消化率高,没有食物残渣产生,所以就没有便便排出来。

可以观察一下宝宝排便时的状态,是否有哭闹、肛门红肿等不适反应,便便是不是稀软黏糊的,如果没有异常就没有问题。


可以喂点水,不要太担心,有可能是要集肚了。宝宝精神状态好,和平时一样,没有太哭闹一般没有问题。多观察,要是哭闹得厉害就要找医生看看了


多喂水,别上火,攒肚的情况下 这是正常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