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不得不说,题主的直觉很敏锐。

3月26日,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会议公报称,G20国家将向全球经济注入5万亿美元,并且「承诺不惜一切代价,使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使经济和社会的冲击最小化,恢复全球增长,稳定市场」。

与此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1至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下降9.9%。

那么钱从哪里来?扩大赤字,发行特别国债和专项债。

3月27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著力从财政支出端寻求增长空间,提出了「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三项具体措施,标志著积极财政政策从结构调整转向总量扩张,我国应对政策进一步升级。

三只穿云箭,万亿资金来相见

疫情对经济和财政收入的冲击,将会使得当期财政收支严重失衡,需要采取调整赤字率、扩张债务规模等手段,以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预计会适度扩大一般公共预算财政赤字率到3%至3.5%,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达到3万亿至4万亿,发行特别国债1万亿左右。既是释放宏观调控政策升级、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信号,也是弥补财政收支缺口的必要之举。

箭一:赤字率提升至3%-3.5%

积极财政政策,亦称扩张性财政政策,反映扩张强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财政赤字率,即财政赤字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欧盟《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设置了欧元区3%的赤字率上限,国际上将此作为「红线」或「警戒线」。

我国一直将3%的赤字率视为心理防线,在财政实践中坚持不突破这一上限。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2009年我国赤字率首次达到3%,2016年和2017年也是维持在3%,没有突破这一「安全线」。

2020年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按照十八大报告的要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GDP修订结果,2020年GDP增速需维持在5.5%~5.8%,方能完成目标任务。

2019年我国GDP实际增长6.1%,后两个季度增速只有6%,完成上述目标压力还是不小。因此,疫情发生后,提升赤字率基本已成为共识

各国实践也表明,危机发生后已突破了3%的约束。以全球金融危机为例,经济发达国家的平均赤字率由2008年的1.9%迅速上升到7.4%,其中美国、英国的赤字率都在10%左右。

不少财政金融专家建议,今年财政赤字率可以突破3%,甚至可以达到3.5%。社科院杨志勇表示,「去年赤字率是2.8%,我们建议今年赤字率可以提高到3.2%左右,按照去年我国GDP规模接近100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3.2%左右可以带来4000多亿元增量」。

由于3.27会议的表述是适当提高,因此财政赤字率突破3.5%可能性不大。赤字率提高太多,也会影响中国政府的整体信用评级,打击投资者信心。

简单测算:2019年我国GDP为99.1万亿元,实际增速6.1%,名义增速7.8%。2020年GDP实际增速需为5.5%,假设对应名义增速为7%左右,2020年GDP总量为106万亿元。

赤字率按3%、3.2%、3.5%的低、中、高三档预计,赤字规模分别为3.2万亿,3.4万亿,3.7万亿左右,相较于2019年2.8万亿的赤字规模提升0.4万亿,0.6万亿,0.9万亿。

箭二:专项债券规模大幅增长

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不仅直接增加社会需求,还能扩大个人消费和企业投资,拉动上下游产业,间接增加社会需求。总需求扩张往往数倍于财政支出本身的扩张,这就是经济学里的财政支出乘数效应

2019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为2.15万亿,比2018年的1.35万亿增加0.8万亿。市场预期2020年新增专项债券规模会有明显扩大,因为即使参照2019年比2018年增加0.8万亿的趋势,2020年专项债券规模也会至少达到3万亿。

财政科学研究院赵全厚表示,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赤字率可以适当突破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可能达到4万亿元

2019年底,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和国务院批准,财政部提前下达了1万亿2020年地方专项债,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2020年2月,再次提前下达了2900亿专项债,累计提前下达1.29万亿

3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提前下达一批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带动扩大有效投资。

箭三:特殊时期当发特别国债

特别国债「特事特办」,具有特定目标和明确用途,不计入财政赤字。历史上共发行过两次,1998年2700亿元特别国债,专门补充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专门购买外汇组建中投公司。

那么,今年特别在哪?特殊之处有三。

一是受国内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湖北重灾区受损严重,可定向发行特别国债支持疫情重灾区的后续恢复工作,或成立政策性银行对受疫情冲击很大的中小企业展开救助。

二是国际疫情持续蔓延,国外资产价格下跌,可定向发行特别国债,等量置换央行外汇储备,抄底布局全球资产。

三是沙特和俄罗斯石油价格战,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可定向发行特别国债,逢低大规模买入国际原油,增加国内石油战略储备。

既然专门提出特别国债,预计发行金额至少在5000亿以上,但应该不超过2007年1.5万亿元的规模。

财政扩张空间测算

综合考虑上述三项措施,按照刺激力度低、中、高分为三档分别进行测算,预计释放财政增量资金在2万亿至4万亿之间,比较中性的推测是在3万亿左右,推论过程如图所示。

欢迎关注公众号:财政笔记。


目前来看主要靠地方债撑著,但总这么著也不是个办法,而且现在很多地方都出问题了。

之前要开始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时候就有声音说有可能要上房地产税(查户口的时候顺便把房产也查一查),结果疫情来了以后就没消息了。


一、财政的钱从哪里来?

我们可以看一下2019年财政的收支钱包就能理解了。

简单介绍一下这四项。

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来自税收(80%以上)。

政府性基金预算: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还包括土地出让金。

政府性基金预算听著很专业,其实我们日常经常为这个掏钱,比如买机票时付的民航发展基金,看电影时贡献了一部分钱到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基金。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国企分红。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社保。

二、政府为什么这么爱花钱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的赤字率按照3.6%以上来安排。

政府为什么这么爱借钱花呢?

财政收入大家都知道,主要来源于税收。财政支出也很好理解,科教文卫、高铁高速,哪哪都需要钱。收入还有个限度,但是花钱没有上限。

政府常常鼓励大家多消费,花钱才能创造财富,对于政府来说也是。

在经济下行时,政府一般会多花钱来刺激经济。

首先,政府支出是可以直接增加收入的,比如政府花钱买东西,可以直接增加企业的订单;修一条公路,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工人们的收入。

最重要的是,政府支出还有乘数效应。比如工人领到工资之后,工人会存一部分花一部分,而花的这部分又增加了其他人的收入,其他增加收入的人又去消费….钱不停的流转,最后却发挥了N倍的效用。

所以一般来说,政府每多花100块钱,最终可能带来500块钱的收入,乘数效应就是5。

这500块钱的收入搁在平时不算什么,但是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作用就凸显出来了。比如像这次疫情,如果光靠市场自己调节,估计得是企业倒闭工人失业消费不足企业继续倒闭的恶性循环,市场得好长时间才能缓过来。

所以在经济下行时,很多国家都会多花钱来制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这就是积极财政,我们也经常会在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听过这个名词。最著名的积极财政政策就是大萧条时期的罗斯福新政,新政不仅使美国很快从危机中复苏,还一度推动了美国经济的长期增长。

三、这些钱怎么还

就跟普通人一样,政府钱花多了也要借钱。

当一个国家收入小于支出的部分就是财政赤字。也就是说政府花钱花超了,多花的赤字部分主要就是通过发行债券来补上。作为回报,政府会支付一定的利息,比如此前发行的抗疫特别国债5年和7年利率分别为2.41%和2.71%。

是的你没看错,比存款利率还要低。

然而国家并不是想借钱就借钱的,毕竟借的钱总是要还的。理论上来说政府还钱确实可以通过印钱来还。前段时间大家热议的「财政赤字货币化」就是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就像我上篇文章《财政赤字货币化,解药还是毒药》讲的那样,印钱还债只会慢慢透支国家信用带来通胀,其实还了等于没还。

这些钱另外一部分就是来源于以后的财政盈余。就跟个人一样,花钱谁都会,存钱却不是。财政盈余比财政赤字要难的多。

一时借钱一时爽,一直借钱一直爽??

mp.weixin.qq.com图标财政赤字货币化,解药还是毒药??

mp.weixin.qq.com图标

目前来看,国家主要在推地方债。如果地方债由央行买单,那就是实质印钞,与全民征收铸币税等同。还有一个方案,目前在低调进行,就是资本税,比如房产税,类似于雍正的摊丁入亩,这是在既有的货币里再平衡,就是所谓健康的财政,是长久之道,但是等于结构性改革,会触犯利益集团,阻力较大。就看最后哪一种大头,如果是资产税大头,那么不用怕贸易战,强盛可期。


中央会议已经给了三个决定:

1,发行抗疫特别国债,个人预估至少1.5万亿量级;

2,增加地方专项债;

3,提高赤字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