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做評價了,那說明什麼?以及評價是否是真心的呢?

相關問題:來訪要求心理諮詢師評價相貌應該怎樣回答?


謝謝邀請,這個情況我還真的遇到過。不知道應不應該,但我只能分享一下我被評價的感受和情景是怎樣的。

我這個人有個習慣,我見諮詢師不喜歡打扮和化妝,好像是一種執念一樣,就是一定要以自己最素、最鬆弛的樣子去見諮詢師(因為其他大部分時候我做不到,在諮詢中才想試試)。

之前有個諮詢師,我第一次見她,沒化妝沒洗頭,隨便穿了個衛衣仔褲。我坐下來開始傾訴自己的困境,當我說道:「雖然我今天這個樣子……但我平時不是的,而且從前我其實是個比較好看的人……」(我覺得自己生病以來真的變醜許多)

當時她以一種非常明顯的,驚訝地表情看著我:「你現在也是個很好看的人呀?」

我當時本能覺得她可能出於禮貌或者是要安慰我才說出這麼一句話,來讓我感到沒那麼挫敗和自卑。但是她的表情有一種還蠻驚訝的感覺,是真的讓我懷疑她不理解我因為「不如以前好看」的挫敗感,不知道為啥我覺得自己現在不好看。

就是該諮詢師,在前三次諮詢,也反覆說過「你很聰明」(但實際上我覺得我很笨)

我覺得她可能想給我信心,但給我的感覺是,她沒有理解我的感受。(我說那句話,並不是為了讓她來肯定我的外貌)

我現在在進行的穩定諮詢,其實讓我感到舒適的一點是:我在表達我感到的思維遲滯、還是整體顏值水平的衰退時(不止一次),對方並不會馬上來否認我這種感受,而是在試著理解我這種挫敗感,和相對過去的我自己比較產生的「退行」。

我覺得如果諮詢師要給來訪一個評價,哪怕是積極的、正面的,也還是要建立在「認真理解來訪是否需要這個評價」的基礎上吧。至於如果是對外貌這種東西做出負面的評價,我認為是:絕對不可以喲!


北京心之愛心理諮詢師,袁寒柏:

心理諮詢師一般不會主動評價來訪者的外貌。如果來訪者主動請求諮詢師評價相貌,諮詢師通常採取「探索+回答」的模式,諮詢師更關注來訪者為什麼要問這個問題,以探索來訪者對自我形象的評價,以評估來訪者的自尊,進一步探索來訪者自我形象評價的來源和相對應的行為模式。

在心理諮詢中,心理諮詢師真誠的態度是維持諮詢關係的根本要素。諮詢師探索後會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如果來訪者相貌好,通常直接給予肯定,即使這和來訪者自我認知不同,然後會看看兩者的認識為什麼有那麼大區別。如果來訪者的相貌在諮詢師看來一般,諮詢師也不會為了討好來訪者而誇大其詞,而是更謹慎、委婉地陳述自己的感覺,而後探索相貌一般給來訪者帶來怎樣的苦惱。

總之,如果諮詢師評價了來訪者的外貌,多半是為了真誠地對待來訪者。我感覺評價是真心的:既不討好,也不貶低。


這裡面有流派設置的問題,也有諮詢師倫理範圍內個人風格的問題。人本就鼓勵諮詢師的適度自我暴露,以便建立真實誠摯的關係。精分大部分會不回答來訪者對諮詢師的提問。包括對來訪者和事件的看法,包括對諮詢師個人情況的問詢。流派不同真的不同。

我個人吧,在諮詢工作過程不必要的時候不會做任何形象或者其他「評價」。我工作主要領域是個人成長,青少年,還有情緒類個案。在和青少年交流到這裡時,我一定會傾向於陽性強化法,多做積極正向的鼓勵和肯定。成年人不一樣。曾經一位抑鬱型人格來訪者總在批判自己,我會問你看自己有優點嗎?你認為你我的身材相比如何?專業技術叫「面質」,而且,一定是服務於諮詢目標加來訪者當前訴求。(因為她比我瘦比我美,她自己看不見啊啊啊啊啊啊啊!!!)


取決於一個角度,和評價目的。

如果是針對諮詢有用的話,可以去評價,或者說並非評價,而是客觀指導。


如果是真誠的,需要的,有利於關係建立的,不傷害咨訪關係的,可以。其實,諮詢師不說廢話,40多分鐘太寶貴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