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力和扭矩那个可以影响加速性能??

www.zhihu.com图标

扭矩是跑步时一步跨多大 这个不能代表跑的快 可能一分钟只跨了10步呢?小碎步(高转速)也超过你了,最终决定动力的还是功率/马力。当然 发动机装车之后 变数就多了 车重 变速箱 轮胎 甚至是风阻 气温 都会影响成绩。


终极动力性还是看马力,但日常易用性需要看扭矩。

极端栗子原来的三菱evo,2.0T大涡轮可以到300多马力,但大涡轮响应极其差,城市使用体验及其不友好,小油门不走,高转速蹿。

所以现在家用车都是小涡轮强调低转速扭矩,如宝马和奥迪的2.0T,一千多转可以输出最大扭矩,日常开很舒服,而宾士1.5T虽然最大马力也有184匹,但低速扭矩差,体验很不好。


显然是马力。

然而扭矩曲线也是有用的:

  • 可以显示在同一个档的加速特性。
  • 涡轮机的扭矩平台,宽的一般比窄的要好。


说扭矩比马力重要的怕都是忽视了变速箱。纯谈性能而言,马力和变速箱本身的调教更能直接提现出车的加速性。

为什么你日常驾驶用不到最大扭矩


汽油机的空燃比是固定的,动力性能本质上就是烧油有多快。

扭矩体现动力性,尤其是低速扭矩,是体现机头动力性能的主要标志。

对于自吸机头,马力只要进气够,只跟缸径^2 x行程有关,转速越高,进气量越大,烧油越多,马力越高。但扭矩则跟缸数,曲轴交错,进排气交错关系巨大。

涡轮机头就更复杂了,因为进气压力耦合自排气压力,扭矩会有非常明显的平台。

单单看机头,体现动力性能的地方,就是那个你拉节气门转速爬升有多快。

所以:增压涡轮惯性越小动力性越好

增压值越高动力性越好

行程越短,缸径越大动力性越好

缸数越多动力性越好

压缩比越低动力性越好

很多人宣称:加速能力只跟马力有关,反正有波箱降档。大概是没搞清楚 马力/扭矩 跟 峰值马力/峰值扭矩 的差距可以有多大。高扭机头的波箱难道不降档?

马力真的那么重要,现在也不会都自吸改增压了。


都说轮上马力却没有说轮上扭矩的,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来马力是动力的决定性因素。

大家常说:扭矩代表动力,马力代表极速。这个说法也不知道是汽车媒体从什么时候开始起的头,我们听起来是这么个意思,但是理解起来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就跟说「轮胎越宽摩擦力越大」而我们小时候学的物理只说「摩擦力来自于摩擦系数和接触面压力的乘积」产生的矛盾是一个意思。

这里直接下定论:汽车的动力性是由功率(马力)所决定的,马力与功率的换算为1 : 0.735。我们理解困难的关键我觉得在于忽略了「瞬时」这两个字,瞬时功率才是我们一直所强调的马力。马力机上所拉出的曲线也是由无数个瞬时功率在转速域上的打点组成的。

而扭矩(转矩)与转速可以理解为实现发动机功率的双变数。力学的瞬时扭矩计算公式为p(t) = F(t)v(t),这里为了快速解决问题,我们其他因素都不考虑直接得出力(F)和速度(v)是决定功率的两个变数,在我们不深究转矩如何转换为力,转速如何转换为速度的情况下,很清楚就能知道发动机上能够决定马力的就是扭矩与转速。

那为什么我们都说扭矩而不说转速?我觉得目前小型汽车的发动机的正常转速工况区间已经算是固定了,基本都活动在几百到五六千区间,高转发动机会到八千一万,但毕竟少数。所以强调转速已经没有什么必要了,换句话说,转速已经从变数变成常量了,剩下就是扭矩与扭矩平台。

(此处省略一万句......)

综上,马力就是动力,就是加速度,就是一脚油门下去让你头昏眼花的那个力量的度量单位(要除以车重),扭矩和扭矩平台就是how to 发挥动力。


是由轮上马力,车身重量,变速箱换挡速率和阻力共同决定。

至于持有扭矩代表动力,马力代表极速观点的人。如果你上过大学,我建议你好好听课,重学微积分,大学物理,流体力学,别老整没有用的。

错就错在高中只讲了牛顿力学的力,没有讲力矩。但是力乘以距离除以时间不就是功率吗?功率对时间的积分不就是动量的改变数吗?这点道理都不懂了?

至于扭矩,扭矩乘以转速等于功率,也就是说车到最大功率时候扭矩随著转速在下降。功率恒定,转速增加,扭矩是减小的。也就是说扭矩只有在低转速下才能保证峰值,高了这一转速,即使你换档,扭矩还是比峰值小,而功率一直是恒定的。决定加速的。如果算上起步,这里就比较复杂了,扭矩大的车也就在转速完全为0的时候,也就是起步那一瞬间(还没达到3000转),才有优势。这也是为何大货和越野要扭矩。过了这一瞬间,完全是马力的天下。

中途加速也完全是马力决定,发动机降档(此时动力中断)拉高转速,达到最大功率,完全没扭矩的事,除非你是国产车带有爱信思考人生的平顺6at,发动机下油门时候不降档。

也就是说 扭矩完全是出力特性,与加速度无关

知乎不是人均985吗?985还要科普大一知识?

还有些杠精说什么普通家用车踩不到3000转,拜托人家题主问的就是汽车马力和扭矩哪个加速快,你家测零百不拉三千转啊?你有车吗?开过车吗?你知道汽车从启动到三千转是多快吗?你知道有的车变速箱好弹射起步直接就三千转吗?这就好比人家问奥迪a4和宝马3哪个快,你说没意义,普通家用车12秒破百够了。

还有人说5000转的时候扭矩乘转速才能达到最大功率,你不识字吗?识字的话把你副驾驶手扣打开,看看你那个比亚迪f3说明书,看看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点好不好。(因为3000转都很保守了)

6想反驳以上观点的人,主观认为,完全是没学过角动量守恒,刚体力学的人,听几句弱智媒体的就听风就是雨,自己不会独立思考,微积分都不会解有什么资格说自己大学生?

如果你没上过大学,我不欢迎你评论

附:力等于质量乘加速度 力乘以距离等于功 力乘以距离除以时间等于功率

力乘速度等于功率 速度等于转速乘以半径 力乘以半价等于力矩(扭矩) 扭矩等于转动惯量乘以角加速度 力矩乘以转速等于功率 转动惯量等于质量乘以半价平方 半径乘以动量等于角动量 功率除以速度减去阻力比上质量等于加速度 力矩乘以时间等于角动量增量

公式给你了,自己推,自己推,有智商别杠好吧。


不能光看峰值功率和峰值扭矩,关系动力好坏的应该是高扭矩在多少转速的时候来,能维持多久。因为功率在不同转速下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准确地说应该是:加速能力是扭矩(或功率)在某个转速区间内对于时间的积分问题。


都重要

低速看扭矩 高速看功率

所以电车最舒服


马力决定了一辆车的速度有多快,扭矩决定了一辆车瞬间提速的时间。要看动力性,对于一般的购车者来说,还是要看马力大小。

首先,马力用来形容功率,而功率是衡量物体单位时间内做功多少的物理量。所以说,提高一辆车的马力,也就是提高了一辆车单位时间的做功能力。所以马力可以理解成功率的一种通俗表示。

发动机的扭矩就是指发动机从曲轴端输出的力矩。在功率固定的条件下它与发动机转速成反比关系,转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车在一定范围内的负载能力。

我们从定义里不难看出,功率的大小决定了汽车到底能开多快!汽车开得越快,所拥有的动能越大,所需要的能量也越多。而扭矩决定了车子能使出多大力气!表现在车辆上一般为加速性能和拉载性能的好差。

一般商家做宣传的时候会更多地突出马力而不是扭矩,就是因为马力更能体现车辆地动力性。车辆最终的性能,由车轮上的马力和扭矩所决定。发动机马力和轮上马力直接挂钩,轮上马力是由发动机马力乘上一个损耗率。所以对于一辆车,只要确定其发动机马力,作用在轮上的马力就确定了。

扭矩不能直接用来衡量车的动力性。因为这里要考虑到汽车变速箱。同一辆车,发动机输出相同的扭矩,在不同的档位下,最终到达车轮上的扭矩也是不同的。车辆可以通过放大扭矩的分动箱来放大扭矩,在汽车上,引擎输出至轮胎为止共经过两次扭矩的放大,第一次由变速箱的档位作用而产生,第二次则导因于最终齿轮比,扭矩的总放大倍率就是变速箱齿比与最终齿轮比的相乘倍数。所以一辆车他或许发动机扭矩一般,但通过扭矩放大的原理,到达轮上的扭矩可以超过同类其他车。


功率随时间的积分体现动力性!做功越快,动力越强!

1 发动机扭矩、转速、功率间的关系

1.1扭矩:四冲程活塞式发动机的扭矩代表了单个活塞在做功行程的做功能力。当火花塞点燃气缸内压缩的油气混合气后,气体瞬间膨胀,推动活塞做功,活塞连杆又带动曲轴旋转,最终在曲轴输出端产生扭矩。油喷的越多,则该次活塞做功时产生的扭矩越达;喷油量又取决于气缸进气量,空气多、油少,则不易点燃;空气少、油多,则会有部分雾化汽油无法完全燃烧,导致发动机热效率降低。

汽车油门(学名加速踏板)控制的是发动机气缸节气门的开度,即控制进气量,ECU(发动机控制单元)根据空气流量感测器的数据自动调节喷油量以匹配进气量。所以,进气量越大,喷油量越大,扭矩越大。

1.2转速:发动机转速正比于曲轴输出端的扭矩反比于变速箱输入端的阻力矩。曲轴输出扭矩已经解释过了,变速箱输入端的阻力矩来自于车轮,是所有车辆行驶阻力的体现(比如风阻、滚阻)。所以,发动机转速和扭矩、功率没有一一对应关系,挂上空挡,此时变速箱阻力矩几乎为零,轻踩油门就能达到三、四千转;后面拖一辆开著最高档动能回收的小鹏锂电池车,油门踩到底,可能都上不了2000转。

发动机参数上标注的xxxx转达最大扭矩、xxxx转达最大功率,这个叫发动机外特性,即节气门全开工况下是这个参数。节气门全开基本等于油门踩到底,用「基本」是因为在最大扭矩转速后,油门踩到底,节气门也不会全开了。而在市区跟车,踩个15%油门,发动机1500转时,距离当前转速的最大扭矩还差得远呢!

1.3功率:汽油发动机核心参数之一。单次做功能力(扭矩)和做功频次(转速)结合起来(扭矩*转速)就是功率。功率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

1.4扭矩、转速、功率与加速的关系:扭矩越大,越能克服阻力矩来尽快提升转速,使发动机输出功率快速提高。

汽车从一个稳态(动能E0)提速到另一个稳态(动能E1),则加速时间t=(E1-E0)/P,P就是功率。但活塞式汽油发动机功率不是恒定值,功率是随著转速提高不断变化的,不能这么除。所以汽车的加速性能取决于发动机功率随时间的积分,就是发动机用多长时间可以做出(E1-E0)的功。

之所以不能用a=F/m来计算加速度,是因为活塞发动机曲轴输出的不是恒力。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的仅仅是活塞在做功行程初段的加速度。但扭矩大,发动机转速提升就快,发动机功率随时间的积分就多。

不过,由于涡轮迟滞的存在,大扭矩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加速的前几秒或者说短距离加速上毫无优势,在度过几秒的扭矩低值后,随著扭矩爆发,涡轮增压在后段会越来越快。


再强调一次,将两者孤立起来后,动力只看功率,扭矩是没用的。。。。。

为什么有时感觉扭矩很有用?因为是有较大的功率啊。。

严格对比应该要这样

1,a功率很大(比如再大2倍),扭矩很小

2,b功率比a小67%,扭矩比a再大2倍

那么结果就是b的极速与加速都远远不是a的对手。。。。

马力=扭矩*转速,所以在相同转速下扭矩高功率就高,两者并不是独立的。描述直线运动时a=F/m,质量相同时外力越大加速度越大。在描述转动的时候a=T/m,这里的a是角加速度,T是扭矩。发动机角加速度大反应到整车上就是牵引力大车辆加速度快,发动机输出的角加速度与扭矩成正比。

所以总结来说,车辆加速度与发动机输出扭矩直接相关。功率等于扭矩乘以发动机转速,同转速下扭矩越高功率越高。


建议去看看38号的车评,有一期专门讲扭矩和功率,结论是,车辆的动力性最终由功率决定!


动力性还是不够具体,指标有很多。

扭矩体现的是中速区域的动力特性,当发动机处于扭矩平台上能获得最大的扭矩,也就是提供最大的输出力,但此时转速并不高,所以最大功率(马力)不在这里。粗暴点理解,扭矩大意味著发动机能输出的最大的力更大,在该转速下,在相同车重、变速箱参数和阻力条件下,配备高扭矩发动机的车子的加速性能更好。

最大功率往往在高转速区域,是扭矩和转速的乘积,如果马力大意味著能达到更高转速,或在高转速区域能保持更大的扭矩。


这种问题。。。问的很有代表性,表明了很多人开始关注汽车动力性了,但是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一般而言,大部分所说的动力性代表了加速的快慢,那么很简单的问题,根据牛顿定律,F=MA,F越大,则A越大,加速越快。

那么F是推进力,由扭矩决定,但是扭矩由什么决定,第一是发动机,第二是变速箱,千万别漏了变速箱。

发动机的动力并不是直接输出到轮子上的,这里面要经过一个减速机构的,包括变速箱,经过减速以后的扭矩其实是放大的,所以最终传递到车轮上的扭矩远远大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尤其是低档起步的时候。

所以在比较发动机扭矩的时候,如果不看每个档位的减速比,其实是不知道最终扭矩的。这种情况下无法比较动力性的。


当然是马力,马力就是功率,功率等于扭矩乘以转速,有些回答说1000多转达到最大扭矩,那是在台架上才可能,日常使用中,你1000多转不可能是地板油,即使你地板油它转速也会上升的


对发动机来说,是马力,扭矩没多大意义,反正有变速箱

对整个车来说,扭矩更有参考意义,因为如果变速系统齿比设计不好,会在某些区间加速特别差


就假设两台一模一样的车子 包括重量变速箱之类的一模一样

在相同最大马力和扭矩一大一小的情况下 扭矩大的那个加速肯定是比扭矩小的要加速快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