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诣上,尤其是在国学上,王国维的造诣要更高,研究领域不仅广,而且精,多有开创意义。

鲁迅本人也对王国维十分敬佩,曾在文章中说过:「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作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

整个中国近代学术史,能得到鲁迅如此评价的人也寥寥无几。


各有所长,术业专攻,各自都有非凡成就


关公战秦琼哪个能获胜?不是一个门类的,不应该放在一起比,虽然鲁迅也写过学术著作,他的中国小说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小说史研究,但他本身并不是一个学问家。而王国维是一个靠学术谋生的人。


差不多吧,只是鲁迅的小说太有名,掩盖了自己历史学的成就。


得想想何为学术造诣。论学问陈寅恪最高,教授的教授,但他研究历史得出的那些结论?易中天说是大抵属于陈旧之谈。的确,解放后,他几乎是唯一不肯拿马列观点分析历史的人。这风骨很硬,但学术上远离真理,不是越有风骨,越南辕北辙吗?林纾晚年不就给鲁迅评了个「真不行」。

王国维不是死守学问的人,颇能在旧学中引入新知。《宋元戏曲史》受郭沫若夸奖,古文物研究受鲁迅称赞,《人间词话》明白总结所谓意境为何物。惜乎出身和环境,逼的他和汉奸罗振玉缠不清,思想难以摆脱一些旧物的霉味。

鲁迅的光耀,在中小学生眼里,只看见他会写文章,却不懂得他给大学生编的教材《中国小说史略》乃是举世无两的宝贝,文学史上第一流的文学批评专著,用胡适的话,他做的是上等的工作。但毋庸多说,比起那两个人,他更擅长的不是去弄些古物。老舍说,无论新学旧学,他都能说话,也敢说话,用新文化的思想占一个领导地位。


各有千秋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