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闻,什么是媒介素养,什么是记者的权利,什么是报道原则,打开知网,汗牛充栋的文献,讨论跨度古今中外,但在实际操作中的割裂却让人不禁一次又一次地发问。

新网在12日发布的一篇名为《高管性侵养女案疑云》的报道中,用「一个自小缺少关爱的女孩向养父寻求安全感的故事」解释性侵事件,被网友怒斥为「为强奸犯洗白」。

4月13日晚,财新网迫于舆论压力就其「报道不当」向公众道歉。然而,道歉的原因不应该是「不符合人们期望」,而是这篇不客观的报道会对星星造成二次伤害。财新道歉的对象也不应该是公众,而是受害者——星星。

不能否认,财新确实为这场案件提供了另一角度的思考(这一报道的新异切入视角或许能抓人眼球),但财新报道明显出现了很多致命错误。一是采访对象的不全面,不能以星星不接受采访而全篇大论鲍毓明的一方言辞;二是缺乏客观事实,太过倾向于鲍某的主观描述;三是使用了错误的叙事框架,从修辞批评角度来看,洛丽塔式的修辞所构建的认知图式,暗示鲍毓明的合理化动机,而刨去其所言是否属实,这动机即使听起来合理,其造成的后果也永远是不可饶恕的。

专业媒体的报道更应该把焦点集中于事件的处理当中,合理引导民众情绪,以及寻求事件过程中对权力的监督。比如,为什么星星第一次报案警察不进行处理?为什么鲍某可以在网上发布并能获得其他孩子的领养消息?在这三年期间,他人或许曾有机会为星星伸出援手,但为何过了三年之后才由南方窗的报道掀开真相的一角?我国关于儿童性侵的有关法律条款是否存在不足?如果有,应该如何改正?在他国会有怎样的处理方法?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也应该受到关注,所有促成性侵者有恃无恐的因素都应被质疑。

正确的新闻范式永远有探索的空间,但就此事,我们该警惕的是煽情化的叙事,是没做到客观的观点失衡,是因为媒体失去专业性而有可能造成的次生伤害与舆论失焦。


  看到了2个回答。你们说的是啥?

  财新网倒成了没有水准,只会煽动的媒体,南风窗成为了公众正义的代表,专业性且规范?

  是我对专业和规范有什么误解吗?

  说到底你们看完两篇文章了吗?

  很明显,你们压根没看,不过就是跟著路人的评价立刻写个骂人的回答先凑个热度,事情都演变到今天了,再怎么样热度都凑够了,你好歹读一读别人的文章吧。

  首先,我现在按照南风窗写的思路给你们盘一盘。

  它从开始第一篇报道写的是什么?

  鲍毓明流露出想要和李星星母亲成立家庭的想法,全文通篇没有写他们成立了家庭,且没有写任何收养的事情。

  而它的题目是——《性侵养女三年,解开总裁父亲的「画皮」》,你告诉我这个标题有什么专业性?这个标题规范?单单这个题目和内容就不符了。

  同样后面的他的文章又迅速打脸说没有要成立家庭,就是送养。

  那么根据我国的法律什么样的情况能够构成送样条件呢?作为记者你好歹查一下这个法律条文吧?

  事实本身就不存在李星星的母亲和鲍毓明要成立关系的可能,但是呢,你南风窗巧妙地通过这个方式转嫁人家「养父」的身份。

这个方式真的很专业。

  因为一开始就是奔著娶老婆去的,还真存在李星星的母亲傻乎乎地被骗了把自己女儿送过去?

  好,我就当李星星母亲被骗了傻乎乎地送女儿过去。

  请问李星星和鲍毓明怎么认识的?网路姻缘一线牵?从后面的截图可以看到鲍毓明搜索过「送养女宝宝」。

  那么问题来了,鲍毓明是不是通过这个搜索联系到李星星母亲的吗?

  南风窗一直忽略且他完全知道的事实:

  鲍毓明和李星星母亲是怎么认识。

  这才是本案最关键的关键。

  你们骂鲍毓明的时候是在就像是骂吸毒可耻,那么贩毒的人呢?

  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你有女儿遇到这样的事情你怎么办?

  对,我有女儿,我会把她保护的好好地,我没办法把这个世界的恋童癖杀干净,但是在她的童年,在她18岁以前,我作为父亲会杜绝一切可能将她至于威胁的境地,就算再穷,再苦,我大不了去工地搬砖,大不了去洗厕所,去掏粪也行,干啥都行,但绝不会在女儿14岁周岁的时候把她交到一个40多岁的猥琐中年未婚大叔手上,不管他身份多光鲜。

  明白我什么意思了吗?脑子上头归上头,事情发酵这么多天了,能不能不要预设立场,凡事有点理性的声音就要淹没,恨不得把鲍毓明直接浸猪笼。

  所以李星星妈妈做了什么事情,不但主动上网联系人,还主动将人投怀送抱,还说自己被欺骗了。

  但凡你养的是只狗,你上网主动找人把它送了,不管它后面结局怎样了,你都有责任好吧。

  而且你把一个14岁的少女,这是什么年龄啊,你说6岁也好,3岁也好,14岁再过4年都不是未成年了,就算养这个孩子再苦再累,你撑了14年了,甚至你还又生了新的小孩子了......

  算了我说不出下去了。

毕竟这是新闻的专业性,我不懂。

就算鲍毓明这个人和你们讲的一模一样,是恶魔,搞精神控制,好是谁把孩子送给恶魔的?是恶魔去你抢过去的?

  这样我再放上前面我写过的几张图。

  这就是你们说的素养?

你看南风窗的图片四拼。

1、2我不讲了

3全篇马赛克,4是什么鬼?下拉截图,你能不能把下面李星星要给我们看的话放出来呢?

好了这个证据叫做证据,鲍毓明放出来是录屏的聊天截图,你就告诉我人家有qq账号,这个是他自打自发的????

这就是新闻的可操作性?

再来这张,看到下面的写法了吗、「我反抗,他拽著我的.......」

什么?这种图能看出来这种信息?不就是凌乱的床单吗,不过我告诉你这张图还真能看出来信息。

看到左边两个马赛克的部分。

很明显左下的马赛克和左上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左上是厚码,左下还能依稀还原。

我们先看下部份,这是什么?这明显是鲍毓明的自拍啊,图中他在干嘛?

  打飞机啊!!!!你要是看不出来说明够纯洁......

  那左边上部分的马赛克是什么?

  很明显涂抹痕迹比左下的严重很多,同样是打马赛克痕迹明显差异巨大。请问同一张图,同样是要打马赛克为什么差别那么大呢?

我的推测是李星星此刻站在床边上,看著鲍毓明在打飞机。而从照片的角度极有可能是鲍毓明自己拍的,然后把照片发给了李星星。 

这大概就是新闻的专业性和可操作性吧,证据没用没关系,随便打几个马赛克,自己瞎写一通便是。

就著和财新网比专业性可操作性?我觉得是在侮辱财新网。

最后拜托各位真的想发表意见,把新闻报道看清楚了想清楚了再说好吧。

别人凑上去怎么说你就跟著怎么骂?

这里你骂文革,这里你不做著和红卫兵一样的事情吗?

附上我之前的分析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87372686/answer/1150094196

还有别邀请了,真的别了,邀请了就想答,答之前看到前排答案又闹心。


两篇报道都有问题,都不够专业和规范。

新闻的专业性应该体现在客观公正用事实说话,不应该有明显的情绪表达。当时上采写课的时候,老师还告诉我们,为了避免情感表达,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这样才能尽量呈现事情的本来面貌。这一点两家媒体都做的不够好。

先说南风窗,他家的报道很实在的就是站在为女孩撑腰的立场上,塑造了一个可怜的女童形象。但对更深层的一些信息模糊掉了,就是在鲍毓明为什么会从qq上经人介绍认识女孩妈妈,而且在女孩妈妈还是一个普通话都说不利索的农村妇女的情况下就想和女孩妈妈网恋奔现领证结婚!当然现在许多网友一看到这个说法就会认为这是给鲍毓明洗白的路数,我想说这是大错特错。这个关键信息的模糊让一个本来可以更深刻的社会问题弱化为了一个纯粹的炼铜问题,影响了一大波网友的价值判断。记者或故意或无意地隐瞒了女孩妈妈这个细节,导致女孩即女孩妈妈被塑造成完美受害者的形象,除了煽情缺少更深层的社会讨论,我认为这也是不够专业的,因为没有给公众更真实的事件还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那篇稿子的时候和我有一样的看法,就是说好的想跟妈妈结婚,但中间好像完全没有妈妈的参与,和大众意义上的后爸和养女的路数不同。如果南风窗能在稿子里解答这个问题,甚至于说抛出这个疑问,告诉公众求知未果,都比不闻不问的隐瞒要好。

再来说财新。如果说南风窗是在事实层面出现错误,那么我认为财新更大的问题在于泛滥的观点输出。流传出来的财新记者苏苑文朋友圈截图我觉得有的地方说的挺好的,她说这是一个旧社会的故事。是的,财新看到了门里的大象,发现整个事件里这个女孩本来就是被父母送走的,即便是谈结婚,也是谈的女孩和鲍的婚姻,如果你把这个事情放到新中国成立以前,估计也是见怪不怪的,但我们生活在2020年,看到所谓「权贵和扬州瘦马」的情节自然是怒不可遏,所以这是一个旧社会的故事,南风窗没告诉公众的事实,财新告诉了。

那财新错到哪了呢?它错就错在用一系列傲慢的方式把很好的事实素材拼接成了suger daddy的杰克苏,而没有让公众感觉到这件事的旧社会的可悲。而且后续流出的财新记者朋友圈留言进一步加剧了网友的怒火。

话说回来,这两家媒体怎么说在国内也属于头部优秀媒体机构了,但从各种实践中我们仍可以找到错处,这其实也说明新闻的专业客观真不是那么容易的,记者很难不对一件事情产生自己的态度和评价,就像我们看到鲍毓明事件时也无法做到无动于衷。但我想说,记者和普通人的区别应在于,记者不能让自己的情感泛滥,记者必须压抑自己的情感,吾日三省吾身,反复斟酌自己的稿子,同时还要有成熟的编辑作为第三方把关。甚至有些时候记者需要挑刺儿,需要和当事人杠,敢于质疑当事人的发言,这样才能理清真相,不成为任何一方的洗白机器。(当然这很难就是了)


今天在"年龄"那一栏上,数字又增长了一位。不愿意承认这只是冷冰冰的数字增长,很难说我与一年前相比,没有丝毫的积极改变。但更不愿意承认的,是关于理想、关乎热血的冷却。

2017年8月11号,收到了一条来自于备注为"中国青年报×××"的微信消息,"准备买票到贵州"。这条消息彻底把我的生活拽离了原先的轨道。

在贵州水城县的那个被大山隔绝的贫困村里,冰点周刊记者一点点将何为新闻往我脑海渗透。我从未想到这些思想和我意识深处竟是如此重合,它满足了一切我对于人、人性和弱势群体的渴求。也许是情感积蓄已经足够,这种意识一旦渗透进了我的脑海,就迅速将我裹挟,那些脑海里本不太稳固的迷茫和理想,瞬间被撕裂,又以另一种方式迅速重组。

而这些重组的意识和观念,让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坚定。

记者训练营结束后,冰点记者种下的火苗已经熊熊燃烧。2018年1月如饥似渴的获得了自己无数次梦寐以求的身份:中国青年报记者。打包行李、租房,开始异乡生存。那个时候接近年关,获得的采写机会很少。但在内心炽热的"新闻理想"驱动下,依旧每天处在巨大的兴奋当中。

那段日子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似梦似幻。读著十年前的冰点特稿和南方周末时,想像著自己操作这种选题的场景,那些对抗体制的的调查报道,抵达人心的冰点灾难特稿,关怀弱势群体的温情特稿。已经数不清多少次读《回家》、《永不抵达的列车》,一遍遍在心里问自己,"怎么就采这么透、写这么温情了"?

那个时候痴狂已经到了无法想像的地步。《南方周末》推出一款纪念版围巾,上印有「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曾是无数人的公民意识启迪者。价格很贵,我输给了它卖的情怀。

这股劲头其实在我脑海里本是坚不可摧,却还是一点点被时间风化了棱角。我有如此多的机会可以选择继续背著采访包去农村独立采写,寻找我想要的选题和故事。但生活如果不用力的话,总是惯性的朝著舒适的区域驶去,永远无法抵达我内心的那个区域。

最开始让我意识到我已经越来越偏离的,是中农人发学院的一位人类学者。我很容易被温情的文字打动,冰点特稿可以轻易的让我一次次泪流满面。而这位人类学者,用一场口述报告会,赚去了我的眼泪。「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如果传统文化村落必然死去,至少我曾经为它守望过」。

我想起了那个深一脚浅一脚采访的自己,曾经那样固有的新闻理想,用脚采访、用笔还原,已经越来越远。在人发院的那次下乡调研,发现那个我曾经迷恋的乡土,已经开始陌生。

今天早上看到曾经记者训练营的伙伴发了一篇调查报道在中青报「特别报道」版。在贵州实习时,那是我特别想要的报道。而我那篇暗访失败,但艰难成稿的稿子却最终没有变成铅字。

内心佩服又羡慕,这个当初一起参加记者训练营的小伙,沿著那份热血和初心走到了今天。我依旧清晰记得第一次自己的文字变成报纸铅字时的那份激动,反复看自己的名字内心窃喜。长跑马拉松那口憋著的气一旦松口,就再难以重新积蓄力量,到达终点。

今天早上在去参加省政府新闻发布会的路上,收到了许多好友的生日祝福。那些逝去的、遗忘的激情,再难填充。而渐渐发现眼下的日子也还没有到如此糟糕的地步。

只不过那条压在箱底的围巾,我再不也会戴著来「逾越冬天」,也许用尽力气,它会出现在春天。


之前回答过相关问题: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关于鲍毓明案,为什么财新网和南风窗同样是独家报道各执一词,群众却只相信一边呢??

www.zhihu.com图标

详细描述了南风窗和财新网,对这件事件的报道之后大众对两家不同看法的原因。有兴趣可以先看一下上个帖子。

补充一下上个帖子中没有提到的问题:

1)什么是所谓的媒体操作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首先,媒体扮演的角色是事实的呈现者,而非事件的定性者;媒体该做的是还原真相,而非诠释真相。

记得之前在一家媒体公司实习的时候,公司老板说过:媒体最大的作用,其实是用镜头和陈述句记录事情真相并发出,但现在的媒体人更喜欢用夸张句和感叹句……

结合鲍毓明事件,其实南风窗和财新网两方都犯了这个错误:双方分别从不同的主体视角切入,试图还原李星星与鲍某口中的真相,让受众看完,生出一种双方各执一词、互相打擂的观感

当然也不能忽略事实原因:双方的文中都表示采访不到另一方,才都选取了对自身立场有用的素材进行呈现。

但是,采访难度大就代表媒体可以只说一家之言吗?当然不是。

引用一段话:

在中国新闻业界,媒体人更强调的是给对立各方以平等发声的机会,而不是在一方拒绝采访时就放弃报道,甚至在某些舆论监督报道中为「倒逼」那些不愿出来面对公众的权力部门而使用仪式性平衡报道。

比如柴静援引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里的说法——「尽可能给每一方,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认为「尽可能」的意思就是即便有人拒绝采访,媒体也要把他的态度呈现出来,「有些人的观点在片子中必不可少,那就把为了得到他的观点而采取的措施呈现出来」。(资料来源:澎湃)

可以理解为:媒体只管做一个没有感情的事件呈现者(客观),至于观众看完后会有什么样的反映,是观众的事;谨慎在报道中事先预设感情倾向(公正),迷了观众的判断。

2)什么是新闻

官方说新闻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我觉著没毛病,没啥想多说的。


做事的标准是有的,而且清楚规范。

现在是做事的这群人是否还在遵循最起码的职业道德。

不过,财新和它家的记者苑苏文是没有的,只看到了傲慢


鲍毓明性侵养女4年,可能真的会逃避法律的制裁了!封华清律师的视频 · 3192 播放

职业素养就是不能像张扣扣的律师那样,写一些煽情的文字引爆舆论,虽然可以赚钱,但是没有职业操守,你的职责是帮嫌疑人辩护,不是博人眼球。

毕竟一花一叶一世界也全网夸呢,呵呵。

如果把流量阅读量作为标准的话,那南风窗的第一篇无疑是做的极好的,能恰饭就是好的。就像提问p大包丽案的法律责任的时候通篇在讲北大,在讲pua,在讲牟他爹,只字不提法律责任。财新网迫于压力删文罢了,就还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有脑子的人认真看一遍南风窗的两篇再对比一下财新的那篇,澎湃的既然只从受害者角度出发且受害者说不实那就别看了。其实可以查的东西就很多啊,大数据时代,人在哪消息是谁发的还能没证据,聊天记录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发的还能查不出来?对比地点对比登陆的手机还有行动轨迹,还是很容易得出是谁发的,都什么年代了,警方都介入了,不是你说别人有你QQ号就不是你发的了,这种话我初中上课玩手机手滑给我妈发了消息骗骗我妈的话,女孩方就说说就铁证如山了?这届观众真的不行。

女孩是不是在警局承认过和鲍某是恋爱关系,是否在报警之后和鲍某共同离开。你可以说共同离开是无奈之举,那是否承认过是恋爱关系呢?这个警局内又是否留有证据呢?要是真的承认过就别怪人家撤案/不给立案。

女孩说被限制人身自由,却有一部可以连得上网路的手机?(能发朋友圈)

母亲是怎么和鲍某说得,是否母亲和鲍某有过恋爱关系,证据说话。虽然我非常奇怪一边母亲这里有儿子有丈夫,那边怎么和鲍某有恋爱关系的?南风窗的报道塑造的是一个单身妈妈带著女儿艰难奔波的形象,然而并不是。

采访一个满口谎言and逻辑不自洽的人并且写一篇有爆点的报道真的很难。鲍即使撒谎他的逻辑也是自洽的。所以多读书,不然编故事都编不圆。

鲍某提交的监控如果有删减可以查得出来,双方提交的聊天记录同理。

既然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都能从中读出这么多矛盾点,如果,没脑子只有情绪只愿意相信自己想看到的人占据了多数的时候,引导性强的文字就会被标榜。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女大学生卖淫和妓女读大学,塑造的就是一个堕落的形象和上进的形象,前者让你骂一句世风日下,后者甚至让人觉得励志。于欢案舆论干预司法,大喊「辱母不护,辱国何御」的人你们看到的报道中掺著多少假,你们帮的不过是一个老赖罢了,j8抽脸什么的并不存在,不过是媒体博人眼球让你愤怒罢了。

该反应的写出来就好了,不要一边说要容许不一样的声音,一边又不容许和自己不同立场的人,心里想著独裁,嘴上嚷著民主,随随便便给别人扣没职业道德的帽子,你恶不恶心。


新闻报道者的立场要求是客观的,就像齐国的史家一样。你可以用春秋笔法来一笔带过,政策使然,但不能吃人血馒头吧!鲁迅先生有一句话叫「我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南风窗和财新网可有良心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