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让学生给其打伞的最霸气女教师在网上爆红。图片显示该教师自己扇著扇子,一名学生在旁边努力为其撑伞。网友认为该教师行为恶劣,缺乏师风师德,被称为最霸气女教师。最霸气女教师在网上火了之后,多家媒体也进行深度采访,上海教委也进行调查。最终撑伞学生称是自愿为老师打伞。而上海宝山教育局网站称已对「打伞教师」批评教育。 据新民晚报消息,该老师确实是上海宝山一学校老师,撑伞学生称是自愿为老师打伞,目前详细情况正在调查中。 5月5日下午,上海宝山区教育局确认,当事者为该区顾村中心校的老师,已责成学校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校方称,当事教师平时与学生关系较为融洽,当天学生为其打伞时未提出异议,学校对当事教师提出了严肃批评,当事教师也认识到了此行为的不妥以及问题的严重性,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讨。 个人观点:我勒个去!给老师撑个伞至于成这样吗?都还是小学生啊!我小学是不是不应该帮老师擦黑板?帮老师发作业?等等。学校不是应该先育人嘛,助人为乐,尊敬师长不应该是很重要的吗?媒体这样的报道真的好么?非要报道社会的黑暗面,多的很嘛。用龌蹉的眼光去伤害女教师和小小男子汉,媒体真是威风!


某日,一学生为老师撑伞。 路人看到,愤愤不平,说现在的老师真没师德。 学生于是将伞撑到自己头上。 又有路人说,现在的小孩真不懂礼貌,老师怎么教的?

老师听到后,拿过伞,帮学生撑起伞。

路人又说,孩子一定有来头,这老师趋炎附势。 老师想,算了,俺自个儿用吧,于是自己给自己撑。 路人又说,现在的老师真没爱心,自己有伞,不管学生。 老师无奈,唉,把伞收了吧,谁都不用总行了吧。

于是两个人谁都不用。

又有路人说,瞧这对师生,有伞不用,老师越教越傻,学生越学越笨了。 老师急了,干脆和学生手把手共握一伞。 路人窃窃私语,看,师生恋!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该怎么撑伞?


央视主持人戴几千块的手表上镜被骂,毕姥爷酒桌上扯几句被骂,学生给老师撑伞被骂,男司机打女司机被骂,行车记录仪视频曝光后女司机又被骂……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陷入了骂街的运动中,哪天不找个靶子轰一顿仿佛吃面少了老干妈,不下饭。

最近微信圈里盛传一篇李镇西老师的文章《学生给老师撑伞何错之有》。看完之后突然觉得,对呀,我也是这么想的,可是原来还可以真的说出来呀。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战战兢兢的时代。每个人都生活在放大镜和透明玻璃中,没有秘密,没有隐私,没有辩解,一句话一件事不合适,人们会推敲到你缺乏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会有人查你八代给你曝光。和撑伞的老师一样,我也工作三年了,这三年,我可以毫不费力地找出很多类似场景。在没有一丝阴凉的操场上开运动会,我和几个学生共打一把伞,举得手酸了就扔给孩子:帮我打几分钟。看秩序册、喝水的时候,也让孩子帮我换手打了十几秒钟。哎呀,我真是教育战线上的漏网之鱼!感谢围观家长、路人的不杀之恩!以前教过一个孩子,精力过剩打遍级部无敌手。为了减少流血牺牲,我让他当我的助理,每个课间来办公室找我,帮我整理试卷、送送材料、丢丢垃圾,拿拿快递,甚至还有一次,学校优质课奖励我一袋大米,我胆大包天地让孩子给我扛到宿舍。再次感谢家长、路人的不杀之恩!

我不喜欢别人给我拍照片,因为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知道对方按下快门的那一刻,我是什么表情,长大鼻孔还是歪著眼睛,照镜子觉得自己花容月貌,拍下来却有碍观瞻影响市容。加州大学一个教授提出的「冻脸效应」,就是说人的静态形象往往没有视频播放时的动态图像好看。眼睛对脸的观察是这样的,人们会把在不同位置、不同侧面的同一事物进行平均化,然后通过大脑的脸部识别系统进行识别,这样的脸更加接近真实。照片拍出来的是静态的,就是当下的一个静态。就好比说,照片是一次考试的成绩,而我们平时面对的是千千万万次听写、口算、测验。一次考试的成绩不足以让你从中发挥万千想像作一篇铿锵有力的看图说话。从一张照片,我们可以推敲,但是不能断定。一张图片一定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中的,有前因有后果,有过程有目的。从网上找到了这两张图片,仅供思考。

飞速发展时期,长得太快容易营养不良,步子太大容易扯著后腿。社会的变化和变化的速度让很多人无所适从,甚至焦虑。当人们发现,有人比我更糟,有人不在轨道上,于是就找到了宣泄焦虑的途径。我非常认同一个道理:沉默等于更大的反抗。不认同可以有两种表达方式:一种是喷子,喷你顺带喷你全家,然后有人反喷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第二种是我看到了,我不说,也不转发。这和人表达情绪的两种方式有关:热处理和冷处理。热处理是气贯长虹酣畅淋漓,冷处理是冷若冰霜拒你千里之外,不与你为伍以表达最强烈的抗议。老干妈毕竟只是咸菜,吃多了上火。回想自己,你的工作你的行业也有很多人不能理解的痛,如果照片上的主人公是你,你也百口莫辩。我们习惯于挑别人的刺,得理不饶人,却不想想,等到自己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时候,谁来救你。
我做老师小几年,男生女生都喜欢亲近,我和他们也相处融洽。但是近几年,慢慢的跟学生拉开距离了,是刻意的。因为社会和教育局越来越重视师德师风,每每开会总提醒我们注意形象,不要踩「高压线」。我怕我和学生不拘小节的谈天和相处不知不觉中就踩了这条线。我有时很疑惑,什么是高压线?有偿家教是高压线,可是我看看我的男同事,家里开销紧张,妻子因病不能去工作,家里还有孩子,他不抽周末做做家教,如何做个养家的男人?况且相当多的同事,上班兢兢业业,七点多才下班,绝没有故意上课不讲家教泄题这种不当行为。像他这样的比比皆是。很多家长,自己班的,隔壁班的,其他学校的,会来问老师你带不带学生?我说我不带家教的。他们说你是怕出事吗?其实不是。是我感觉一周工作之后我太疲惫,我需要放松,健身,照顾家人。说实话,我还真不觉得有偿家教有什么不妥,用自己的工作换取收入,不循私舞弊,不偏颇来家教的学生,有什么错呢?说回撑伞的老师,我也觉得不好的。影响不佳,但称不上有伤风化,也远远扯不到奴性教育。说奴性教育的,我觉得你好阴暗啊。如果这个老师真的和学生关系好,处的跟朋友一样,朋友给朋友打伞完全没问题。但是,年龄差,身高差,以及相应导致的体力差的存在,就使得孩子给老师打伞不妥了。说这孩子是在讨好老师的,也有些可能,但是大部分孩子都是单纯的。其实反过来说,我的学生,初中生,有很多不敢对老师有任何「讨好」,因为同伴会耻笑他,他自己会觉得丢人。师生一天相处十多个小时,朝夕相处,其实很容易产生感情和依赖感的,所以有时候心里是真感激老师,但也不敢表达出来。勇于表达爱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觉得对这个事情的放大,是一种恶。我如果是那个拍照的人,轻轻走过去给那年轻女老师看一眼照片,说一声老师这样不大好看噢。点到即可。可是现在一报道,各种偏激的恶意的评论喷涌而出,舆论导向又不够正面,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各种贬义字眼无所不用及。看了,让做老师的,默默的寒。让那些孩子,惊恐,茫然,不知所措。
转:一学生与一老师一起走在路上,学生撑伞,路人:老师随意指使学生,怎么可以让学生撑伞。老师只好撑伞,路人:这学生一定是富家子弟,老师巴结人家呢。老师只好把伞给学生让学生一个人打,路人:老师晒在太阳下,学生一个人打著伞,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老师怎么教的。学生只好把伞收起来,路人:两个SB,有伞不打,真是什么样的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学生给老师撑伞怎么能简单地说成师生关系融洽?既然融洽怎么老师不为学生撑伞?学生明显比老师矮了一大截,给老师撑伞还的使劲伸著胳膊,老师还在悠闲地扇这扇子。。。不是说学生不能为老师撑伞,学生既然有尊师之心,老师却没有爱护学生之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