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1955年,毛主席到上海视察,游览在黄浦江上,毛泽东突然向陪同人员提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上海还有个下海吗?」在场的上海人,无言以对,谁也回答不出来。毛泽东说:「应该有。」

毛主席的话,如同在黄浦江中投下一块大石头,于是上海市开始寻找这个不为人知的下海。

找来找去,还真的找到了。在虹口区发现一座叫下海庙的小庙,位于昆明路73号。

据史料记载,下海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从前,这一带多是渔村。渔民出海打鱼,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建了这座小庙,奉祀护海女神妈祖。下海庙俗称夏海庙、义王庙,位于虹口区昆明路73号,始建时仅有房屋9间。嘉庆年间荒塌,又重修。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又购地8亩多,逐步扩建。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增建后殿等10余间。抗日战争初期,下海庙被日军炮火焚毁。1941年起,重新修建。

为了寻找下海人们才注意到它的存在,这时候的它,小得不能再小,而且破烂不堪。

庙小故事多。上海人通过这座小庙破解了上海、下海的由来。

黄浦江的「浦」,在吴方言区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宋代为解决吴淞江泄水能力,在吴淞江两岸,大约每隔五里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称为浦。吴淞江两岸共有18个浦。

当时,吴淞江现在虹口区海门路一段,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与上海浦相对著,北岸有个浦,叫下海浦。

江南河流命名有个习惯,接近源头的支流称为里或上,靠近下游的称为外或下。上海浦和下海浦,因为位置得名。

上海之名起源于上海浦,但是最后成名是因为酒。

上海本是河流名。后来在这一带设置了专门管理酒税的机关——酒务。因地近上海浦,就称为上海务。上海务滨江临海,人流众多,交易繁忙,税收大增。因为酒,上海务的名气也像酒一样逐渐有了度数。

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一下子繁荣起来,竟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都会之一。

从一条小河,变成收税的办公场所,再变成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这是上海的经历。

而它的比肩兄弟下海,走的却是另一条道路。

明初,因吴淞江河道已经严重淤塞,另外开挖了一条新河,这条河大致是现在的苏州河下游。于是,下海浦被抛弃了。清末,黄浦江西岸被辟为租界,兴建船坞、码头、堆栈、工厂,下海浦渐渐淤塞。1922年,下海浦被完全填埋了。原来的下海浦变成街路,就是现在的海门路。下海没有了。只有一个残破小庙——下海庙,记著它的往事。

可喜的是,1990年,经上海市和虹口区宗教事务部门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协会筹建修复下海庙。1992年1月30日正式开放,恢复为佛教活动场所。

有意思的是,庙中有一块纪念碑,落款处刻的是「上海下海庙」。上海、下海肩并肩,又坐在一起了。


上海科技馆里对于名称由来的解释~好像是和地质/生态有关的一个展区

就是吴淞江支流上海浦的意思啦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上海是一座不需要介绍太多的城市,中国人没有不知道大上海的。不过有人好奇,问上海为什么叫上海,不叫下海?还有上海的简称:沪、申都是怎么来的?

先说为啥叫上海。

在较为遥远的春秋战国,现在的上海地区有一大半(含崇明岛)是泡在海里的,主要是上海的主城区。到了汉朝,陆地上的上海区域隶属于治所在吴县(今苏州)的会稽郡。东汉没什么变化,三国时有变化了,在今上海市的最西边,出现了一个叫华亭的地方。一把火烧掉刘备统一大业梦的吴将陆逊,就被孙权封为华亭侯。南朝萧梁时,设昆山县,但县治不在现在的江苏昆山。华亭一直隶于昆山县。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华亭才升格为县,从昆山、海盐、嘉兴三县各割一部分成立。

吴越时,华亭改隶属于治所在嘉兴的秀州。重大变化出现在北宋。

北宋时,华亭县依然隶属于秀州,但上海的陆地面积开始增长,逐渐向东部海域前进,崇明岛也慢慢有了形状。当时的华亭县,以松江(今吴淞江)为界,北属苏州,南属秀州。在松江南岸快要与大海汇合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叫上海务的地名。务是宋朝的经济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征服酒税,全称是酒务。为什么要叫上海务呢?干嘛不叫下海务?

宋朝的时候,这里就出现了两个地名:南岸的上海浦、北岸的下海浦。当地命名有习惯,河流近海的称为下,近源头的称为上。所以上海是上海,下海是下海。

上海酒务设立的具体时间,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公元1008年。由于税收的增长,上海务逐渐繁荣起来。宋神宗熙宁时,上海务已是个繁荣的城镇了。

宋朝海运经济发达,与海外各国都有贸易往来。为了服务海运贸易,宋朝就在上海设立了市舶提兴司,以及榷货场,相当于物流中心。南宋在这里设置了上海镇,辖区主要是今已消失的南市区(2000年并入黄浦区与浦东新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上海镇升格为上海县。上海县治就在现在的吴淞江与黄浦江的汇合处南岸。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元朝并没在上海县设置城池。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江南饱受倭患,为了防御不知道什么时候蹿上岸的倭贼,松江知府方廉开始修建上海县城。城墙周长九里,有8座城门。上海城外有大濠,潮汐来时就能灌满濠沟,防备倭人进犯,非常的险固。

明清两朝的上海县没太大变化。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首开商埠。随著口岸的开通,上海成了冒险家的乐园,成为英美法租界。然后就是「许文强」来到上海滩,遇到了」冯程程」……

上海地名有了,可上海为什么简称沪,不简称「上」或「海」呢?

沪是啥?其实是渔民用来抓鱼的竹篓子(称为扈),把「沪」插在海上,就会有鱼上钩。当时的上海有一半泡在海里,所以就形成了一个喇叭状的出海口。当地百姓称这种喇叭状为渎,连在一起,就是扈渎。后来可能觉得扈字笔画太多,就改用笔画较少的沪。东晋时,这里就被称为沪渎垒。久而久之,沪就成了上海简称。

上海还有一个第二简称,就是申,这与战国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有关。春申君是楚国贵族,当过楚国丞相。春申君看中了吴国故都姑苏,就向楚考烈王申请,得到吴地为都邑。有意思的是,楚国国都当时在安徽寿春,所以在寿春有一种幽默的说法,说上海是寿县的郊区。

春申君的地盘包括现在的上海西部,来的时候很荒凉。春申君就在这里修建水利工程,清理淤泥,通畅黄浦江。人们为了纪念号称上海建城第一人的春申君,就简称这里为申。只不过「申」作为城市简称,使用率远低于「沪」。你听说过宁沪杭,没听说过宁申杭。

另外,上海还有一个非正式简称——魔都。为什么叫魔都呢?就不多说了,答案自行寻找。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上海还真叫海上,以前我在书里经常看到这个称呼,但一直以为是不是说反了,后来好像《咬文嚼字》有读者反映把上海说反了说成海上,于是咬文嚼字刊文说明原因,这篇文章是《a href="http://http://www.baidu.com/link?url=Hfx-FhfdpjzGHgKNLj0cwNUklbA4YxnB4saeepCciOT1HI7K5B6CiNWwQr0f9J_YNtrvIDSZ_xloz10921k_WFShtyD8Byp-qooS5pY33m_">「海上」也是上海的别名-咬文嚼字1999年01期》,在知网上,不方便复制过来,现在我转其他两篇文章说明这个说法确实存在。

上海的别名

说起上海的别名,大家最熟悉的是现在常用的「沪」或「申」了,其实还有一个「上海」被颠倒过来称之「海上」的别称。现在分别谈谈上海这三个别名。

上海简称沪,起源于古代沿海一种捕鱼工具。古时上海一带河流纵横,民众多以捕鱼为生。先民在捕鱼实践中,创造了一种叫「沪」的捕鱼器,就是将细竹片条编结成竹栅,另外用粗竹子劈成篾编成长圆笼子(本地人称它活捉笼),先民们巧用竹栅和篾笼在河浜里捕鱼,如今到青浦淀山湖一带旅游,在当地河浜里还能见到这种捕鱼器具。上海的先民最早以捕鱼为生,又以捕鱼器具定名为「沪」,并一直沿用至今,这就是上海简称「沪」的来历。

说起上海「申」的简称,它的由来就是春申江(黄浦江的旧名),春申江又与春申君有关。早在六千年以前,还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之一楚国的春申君来到东海之滨。他发现这片封地是一片贫瘠的沼泽,沼泽中的一条被称为「断头河」的河流因雨水常年泛滥成灾,使得当地民不聊生。春申君为了封邑百姓的生计,不辞辛苦地带领百姓对这条河流进行整治,最后将河流接入长江,涌入东海。从此,这条河流便不再泛滥,周边的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感谢春申君的恩惠,当地人们将这条河取名为春申君的名字「黄歇」,又叫做黄浦江。至清代尤其盛行,故清人赋予黄浦江一系列别称——「春申浦」、「 春申江」、「申江」等。渐而将上海亦称为「申」。

上海为何会被倒置过来称之「海上」,其实「海上」作为上海别名,在清代的文人骚客中广泛使用,其频率大大高于今天常用的「沪」或「申」。清代期间,云集上海的文人越来越多,「海上」作为地名而用于文人雅号也越来越多,如《申报》主笔蔡尔康自号「海上蔡子」,著有《海上繁华梦》等书的上海通孙玉声,他的一个别号就是「海上漱石生」。同样在明末清初出版的以上海为题材的小说、文集中,以「海上」称上海的更不计其数,著名的有《海上梨园记》、《海上画林》等,今天上海有本刊物,刊名也叫《海上文坛》。

「海上」作为上海的别名,始于何时已难以考定。根据存世最早的地理专著〈越绝书〉,有一叙述「娄东十里坑者,古名长人坑,从海上来。」,娄县是秦始皇时期设置的一个县,其辖地包括今天的昆山、嘉定、青浦、上海市区。把上面那句话译成白话文即「娄县以东有个叫十里坑的地方,古代名为长人坑,它是从海上生长出来的。其实上海正是冲积而成的土地,江河泥沙长期积淀,海岸线以一定速度向东推进。完全符合古人所讲的「从海上来」之说,所以说上海的别称「海上」,也是情理之中。

下面是第二篇文章,可以参看。

「上海」何由称「海上」?

晚清以来,地处东海之滨、号称中国第一商埠的大都市「上海」,逐渐有了一个新的别名:「海上」。这个称呼,最初多见于小说家言,例如:

《淞隐漫录·朱仙》:「既抵沪,习贸迁术十余年……徜徉海上,迄无所遇。」

《海陬冶游附录》:「[小得仙]住居海上有年。」

《海上花列传》第一回:「海上自通商以来,南部烟花日新月盛。」

以上三例中的「海上」,显然不是泛指「海面上」,而是确指「上海」这个城市。对此,人们不禁会问:「上海」的这个别称是怎么产生的?「海上」一词原来的意思究竟是什么呢?

在1999年第1期《咬文嚼字》上,已经有人撰文发表了见解。我在这里想从文字训诂的角度作一点探讨,以就正于大方之家。

今天的上海,在大约一千六百年前的晋代,不过是东海之滨的一个小渔村。它地处吴淞江和黄浦江的下游。吴淞江近海口的一段,古称「沪渎」。黄浦江上游一带则为战国时楚国春申君黄歇的领地,因而其水名称为「黄浦」,也别称「歇浦」「申浦」「申江」和「春申江」。这个依傍两江又濒临东海的渔村,在南宋咸淳三年(1267)正式建镇,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始置上海县,到了清朝中叶,人口已达五十余万。当时,「上海」的别称很多,几乎都同它临近的水名有关,仅见于稗官小说的,就有申、沪、申城、沪城、申江、浦江、歇浦、申浦、春申浦、淞南、淞滨、沪滨、海陬、沪上等十余个,用得最多的是「沪上」一名,例如:

《今世说·言语》:「沪上校书玉烟,慧甚。」

《淞隐漫录·徐慧仙》:「[徐慧仙]生于沪上。」

《淞滨琐话·红豆蔻轩薄幸诗》:「避乱至沪上。」

《海陬冶游录》:「余亦丐食沪上。」

「上海」为什么被称为「沪上」呢?弄清这一「上」字的特定含义,就找到了解决别称「海上」问题的关键。

「上」字一般表示「上面」,这是它的常用意义;但它还可表示「边侧」之义,释为「旁」、「边」。这个义项,历来多为人们所忽视,例如: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唯子赣庐于冢上。」

「庐」字此处用作动词,意谓筑室。「冢」指高起的坟。这里,「上」字不能作「上面」解,因为在高起的坟上是无法筑室的。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特地对「上」字解释说:「盖『上』者,亦是『边侧』之义。」在冢的旁边筑室守丧,就文从而字顺了。对于引例前一句「孔子葬鲁城北泗上」中的「上」字,司马贞没有作注。其实,这个「上」也应释为「旁边」。

因为孔子并未实行水葬,而泗水的上面是无法土葬的,他只能葬在泗水旁边。如果我们对古籍中水名后带「上」字的词语作一番认真的辨析和查考,就可以发现这些「上」字有许多都应解释为「旁边」。例如:

《史记·范雎蔡泽传》:「秦攻韩汾陉,拔之,因城河上广武。」司马贞索隐引刘氏说:「此『河上』盖近河之地。」

又《伍子胥传》:「吴人怜之,为立祠于江上。」

又《管夷传》:「[管仲]颍上人也。」

按:古有颍上县,但始置于隋大业二年,管仲生活的先秦及司马迁作《史记》的西汉时代不可能有颍上县。故此「颍上」只能理解为「颍水之滨」。

又《郑世家》:「晋悼公伐郑,兵于洧上。」

又《淮阴侯传》:「[汉兵]斩成安君泜水上。」

《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高适《淇上别刘少府》诗:「近来住淇上,萧条惟空林。」

顾兆熊《题临淮亭》诗:「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诗:「汉上柳条青。」

苏轼《竹阁》诗:「千亩空怀渭上村。」

以上十例中的「上」字,无一例外都应释为「旁边」。这些「『水名』+『上』」的词语,均为泛指水边某一带地方,而不表示确定的地点。但另外有一些「『水名』+『上』」的词语,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逐渐演变为某些具体地名的代称。例如:

高适有《涟上题樊氏水亭》诗。「涟上」本指「涟水旁边」某个地方。但因高逋在同一时间所作的《东征赋》中说到自己「投襄贲之邑居」,「襄贲」是隋代的旧县名,唐代已改为涟水县,所以前面诗题中的「涟上」就可确定为「涟水县」。又如:

《淞滨琐话·红豆蔻轩薄幸诗》:「甬上孙孝廉,招余饮莫桂英家。」

《海陬冶游附录》:「[雪香]浙之慈溪人,年十三,入甬上教坊。」

甬,指甬江,是流经浙江宁波市的一条河流。「甬上」本意是「甬江旁边」,人们经常以此来指代宁波。久而久之,约定俗成,「甬上」便成了宁波的代称。

现在,我们可以回过来谈谈「海上」的问题了。

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前,上海作为一个地处沪渎之滨的县城,规模虽已不小,但还算不上国际性的繁华大都市,因此人们多以「沪上」称之。然而,到了1842年鸦片战争结束以后,清廷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上海成为五个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带有半殖民地性质的金融业、商业以及各种娱乐行业便迅速繁盛起来,城市规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沪上一隅之地,靡丽纷华,甲于天下,寰中十有八省,海外一十七国,悉辐辏于此」;「繁盛当为通商各口之巨擘,腹里郡县,万不能及也。」(《海陬冶游附录》)此时,原来的「沪上」一词已不能恰当地反映上海的实际面貌和气派。作为一个面向海外的国际性繁华大都市,自应以浩瀚的大海来作为衬托的背景。于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作为「上海」新的别称的「海上」一词便应运而生了。

(原载1999-0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