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1955年,毛主席到上海視察,遊覽在黃浦江上,毛澤東突然向陪同人員提一個問題:「你們知道上海還有個下海嗎?」在場的上海人,無言以對,誰也回答不出來。毛澤東說:「應該有。」

毛主席的話,如同在黃浦江中投下一塊大石頭,於是上海市開始尋找這個不為人知的下海。

找來找去,還真的找到了。在虹口區發現一座叫下海廟的小廟,位於昆明路73號。

據史料記載,下海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從前,這一帶多是漁村。漁民出海打魚,需要祈求神的保佑,便建了這座小廟,奉祀護海女神媽祖。下海廟俗稱夏海廟、義王廟,位於虹口區昆明路73號,始建時僅有房屋9間。嘉慶年間荒塌,又重修。鹹豐四年(公元1854年)又購地8畝多,逐步擴建。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又增建後殿等10餘間。抗日戰爭初期,下海廟被日軍炮火焚毀。1941年起,重新修建。

為了尋找下海人們才注意到它的存在,這時候的它,小得不能再小,而且破爛不堪。

廟小故事多。上海人通過這座小廟破解了上海、下海的由來。

黃浦江的「浦」,在吳方言區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宋代為解決吳淞江泄水能力,在吳淞江兩岸,大約每隔五里開通一條進入吳淞江的水道,這種支流水道稱為浦。吳淞江兩岸共有18個浦。

當時,吳淞江現在虹口區海門路一段,南岸有一個浦,稱作上海浦。與上海浦相對著,北岸有個浦,叫下海浦。

江南河流命名有個習慣,接近源頭的支流稱為裏或上,靠近下游的稱為外或下。上海浦和下海浦,因為位置得名。

上海之名起源於上海浦,但是最後成名是因為酒。

上海本是河流名。後來在這一帶設置了專門管理酒稅的機關——酒務。因地近上海浦,就稱為上海務。上海務濱江臨海,人流眾多,交易繁忙,稅收大增。因為酒,上海務的名氣也像酒一樣逐漸有了度數。

鴉片戰爭後,上海成為對外通商口岸,一下子繁榮起來,竟然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都會之一。

從一條小河,變成收稅的辦公場所,再變成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這是上海的經歷。

而它的比肩兄弟下海,走的卻是另一條道路。

明初,因吳淞江河道已經嚴重淤塞,另外開挖了一條新河,這條河大致是現在的蘇州河下游。於是,下海浦被拋棄了。清末,黃浦江西岸被闢為租界,興建船塢、碼頭、堆棧、工廠,下海浦漸漸淤塞。1922年,下海浦被完全填埋了。原來的下海浦變成街路,就是現在的海門路。下海沒有了。只有一個殘破小廟——下海廟,記著它的往事。

可喜的是,1990年,經上海市和虹口區宗教事務部門批准,由上海市佛教協會籌建修復下海廟。1992年1月30日正式開放,恢復為佛教活動場所。

有意思的是,廟中有一塊紀念碑,落款處刻的是「上海下海廟」。上海、下海肩並肩,又坐在一起了。


上海科技館裡對於名稱由來的解釋~好像是和地質/生態有關的一個展區

就是吳淞江支流上海浦的意思啦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上海是一座不需要介紹太多的城市,中國人沒有不知道大上海的。不過有人好奇,問上海為什麼叫上海,不叫下海?還有上海的簡稱:滬、申都是怎麼來的?

先說為啥叫上海。

在較為遙遠的春秋戰國,現在的上海地區有一大半(含崇明島)是泡在海里的,主要是上海的主城區。到了漢朝,陸地上的上海區域隸屬於治所在吳縣(今蘇州)的會稽郡。東漢沒什麼變化,三國時有變化了,在今上海市的最西邊,出現了一個叫華亭的地方。一把火燒掉劉備統一大業夢的吳將陸遜,就被孫權封為華亭侯。南朝蕭梁時,設崑山縣,但縣治不在現在的江蘇崑山。華亭一直隸於崑山縣。唐玄宗天寶十載,公元751年,華亭才升格為縣,從崑山、海鹽、嘉興三縣各割一部分成立。

吳越時,華亭改隸屬於治所在嘉興的秀州。重大變化出現在北宋。

北宋時,華亭縣依然隸屬於秀州,但上海的陸地面積開始增長,逐漸向東部海域前進,崇明島也慢慢有了形狀。當時的華亭縣,以松江(今吳淞江)為界,北屬蘇州,南屬秀州。在松江南岸快要與大海匯合的地方,出現了一個叫上海務的地名。務是宋朝的經濟管理機構,主要負責征服酒稅,全稱是酒務。為什麼要叫上海務呢?幹嘛不叫下海務?

宋朝的時候,這裡就出現了兩個地名:南岸的上海浦、北岸的下海浦。當地命名有習慣,河流近海的稱為下,近源頭的稱為上。所以上海是上海,下海是下海。

上海酒務設立的具體時間,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 公元1008年。由於稅收的增長,上海務逐漸繁榮起來。宋神宗熙寧時,上海務已是個繁榮的城鎮了。

宋朝海運經濟發達,與海外各國都有貿易往來。為了服務海運貿易,宋朝就在上海設立了市舶提興司,以及榷貨場,相當於物流中心。南宋在這裡設置了上海鎮,轄區主要是今已消失的南市區(2000年併入黃浦區與浦東新區)。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上海鎮升格為上海縣。上海縣治就在現在的吳淞江與黃浦江的匯合處南岸。

不過,由於各種原因,元朝並沒在上海縣設置城池。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江南飽受倭患,為了防禦不知道什麼時候躥上岸的倭賊,松江知府方廉開始修建上海縣城。城牆周長九里,有8座城門。上海城外有大濠,潮汐來時就能灌滿濠溝,防備倭人進犯,非常的險固。

明清兩朝的上海縣沒太大變化。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上海首開商埠。隨著口岸的開通,上海成了冒險家的樂園,成為英美法租界。然後就是「許文強」來到上海灘,遇到了」馮程程」……

上海地名有了,可上海為什麼簡稱滬,不簡稱「上」或「海」呢?

滬是啥?其實是漁民用來抓魚的竹簍子(稱為扈),把「滬」插在海上,就會有魚上鉤。當時的上海有一半泡在海里,所以就形成了一個喇叭狀的出海口。當地百姓稱這種喇叭狀為瀆,連在一起,就是扈瀆。後來可能覺得扈字筆畫太多,就改用筆畫較少的滬。東晉時,這裡就被稱為滬瀆壘。久而久之,滬就成了上海簡稱。

上海還有一個第二簡稱,就是申,這與戰國四大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黃歇有關。春申君是楚國貴族,當過楚國丞相。春申君看中了吳國故都姑蘇,就向楚考烈王申請,得到吳地為都邑。有意思的是,楚國國都當時在安徽壽春,所以在壽春有一種幽默的說法,說上海是壽縣的郊區。

春申君的地盤包括現在的上海西部,來的時候很荒涼。春申君就在這裡修建水利工程,清理淤泥,通暢黃浦江。人們為了紀念號稱上海建城第一人的春申君,就簡稱這裡為申。只不過「申」作為城市簡稱,使用率遠低於「滬」。你聽說過寧滬杭,沒聽說過寧申杭。

另外,上海還有一個非正式簡稱——魔都。為什麼叫魔都呢?就不多說了,答案自行尋找。
上海之稱始於宋代,當時上海已成為我國的一個新興貿易港口,那時的上海地區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條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設有上海鎮。1292年,上海改鎮為縣。這是上海這一名稱的由來。1949年,上海設為直轄市。古時,上海地區的漁民發明瞭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扈」,當時還沒有上海這一地名,因此,這一帶被稱為「滬瀆」,故上海簡稱「滬」。春秋戰國時上海是楚春申君黃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別稱「申」。

上海還真叫海上,以前我在書裏經常看到這個稱呼,但一直以為是不是說反了,後來好像《咬文嚼字》有讀者反映把上海說反了說成海上,於是咬文嚼字刊文說明原因,這篇文章是《a href="http://http://www.baidu.com/link?url=Hfx-FhfdpjzGHgKNLj0cwNUklbA4YxnB4saeepCciOT1HI7K5B6CiNWwQr0f9J_YNtrvIDSZ_xloz10921k_WFShtyD8Byp-qooS5pY33m_">「海上」也是上海的別名-咬文嚼字1999年01期》,在知網上,不方便複製過來,現在我轉其他兩篇文章說明這個說法確實存在。

上海的別名

說起上海的別名,大家最熟悉的是現在常用的「滬」或「申」了,其實還有一個「上海」被顛倒過來稱之「海上」的別稱。現在分別談談上海這三個別名。

上海簡稱滬,起源於古代沿海一種捕魚工具。古時上海一帶河流縱橫,民眾多以捕魚為生。先民在捕魚實踐中,創造了一種叫「滬」的捕魚器,就是將細竹片條編結成竹柵,另外用粗竹子劈成篾編成長圓籠子(本地人稱它活捉籠),先民們巧用竹柵和篾籠在河浜裏捕魚,如今到青浦澱山湖一帶旅遊,在當地河浜裏還能見到這種捕魚器具。上海的先民最早以捕魚為生,又以捕魚器具定名為「滬」,並一直沿用至今,這就是上海簡稱「滬」的來歷。

說起上海「申」的簡稱,它的由來就是春申江(黃浦江的舊名),春申江又與春申君有關。早在六千年以前,還是我國古代春秋時期,春秋五霸之一楚國的春申君來到東海之濱。他發現這片封地是一片貧瘠的沼澤,沼澤中的一條被稱為「斷頭河」的河流因雨水常年泛濫成災,使得當地民不聊生。春申君為了封邑百姓的生計,不辭辛苦地帶領百姓對這條河流進行整治,最後將河流接入長江,湧入東海。從此,這條河流便不再泛濫,周邊的人民安居樂業。為了感謝春申君的恩惠,當地人們將這條河取名為春申君的名字「黃歇」,又叫做黃浦江。至清代尤其盛行,故清人賦予黃浦江一系列別稱——「春申浦」、「 春申江」、「申江」等。漸而將上海亦稱為「申」。

上海為何會被倒置過來稱之「海上」,其實「海上」作為上海別名,在清代的文人騷客中廣泛使用,其頻率大大高於今天常用的「滬」或「申」。清代期間,雲集上海的文人越來越多,「海上」作為地名而用於文人雅號也越來越多,如《申報》主筆蔡爾康自號「海上蔡子」,著有《海上繁華夢》等書的上海通孫玉聲,他的一個別號就是「海上漱石生」。同樣在明末清初出版的以上海為題材的小說、文集中,以「海上」稱上海的更不計其數,著名的有《海上梨園記》、《海上畫林》等,今天上海有本刊物,刊名也叫《海上文壇》。

「海上」作為上海的別名,始於何時已難以考定。根據存世最早的地理專著〈越絕書〉,有一敘述「婁東十里坑者,古名長人坑,從海上來。」,婁縣是秦始皇時期設置的一個縣,其轄地包括今天的崑山、嘉定、青浦、上海市區。把上面那句話譯成白話文即「婁縣以東有個叫十里坑的地方,古代名為長人坑,它是從海上生長出來的。其實上海正是沖積而成的土地,江河泥沙長期積澱,海岸線以一定速度向東推進。完全符合古人所講的「從海上來」之說,所以說上海的別稱「海上」,也是情理之中。

下面是第二篇文章,可以參看。

「上海」何由稱「海上」?

晚清以來,地處東海之濱、號稱中國第一商埠的大都市「上海」,逐漸有了一個新的別名:「海上」。這個稱呼,最初多見於小說家言,例如:

《淞隱漫錄·朱仙》:「既抵滬,習貿遷術十餘年……徜徉海上,迄無所遇。」

《海陬冶遊附錄》:「[小得仙]住居海上有年。」

《海上花列傳》第一回:「海上自通商以來,南部煙花日新月盛。」

以上三例中的「海上」,顯然不是泛指「海面上」,而是確指「上海」這個城市。對此,人們不禁會問:「上海」的這個別稱是怎麼產生的?「海上」一詞原來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

在1999年第1期《咬文嚼字》上,已經有人撰文發表了見解。我在這裡想從文字訓詁的角度作一點探討,以就正於大方之家。

今天的上海,在大約一千六百年前的晉代,不過是東海之濱的一個小漁村。它地處吳淞江和黃浦江的下游。吳淞江近海口的一段,古稱「滬瀆」。黃浦江上游一帶則為戰國時楚國春申君黃歇的領地,因而其水名稱為「黃浦」,也別稱「歇浦」「申浦」「申江」和「春申江」。這個依傍兩江又瀕臨東海的漁村,在南宋鹹淳三年(1267)正式建鎮,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始置上海縣,到了清朝中葉,人口已達五十餘萬。當時,「上海」的別稱很多,幾乎都同它臨近的水名有關,僅見於稗官小說的,就有申、滬、申城、滬城、申江、浦江、歇浦、申浦、春申浦、淞南、淞濱、滬濱、海陬、滬上等十餘個,用得最多的是「滬上」一名,例如:

《今世說·言語》:「滬上校書玉煙,慧甚。」

《淞隱漫錄·徐慧仙》:「[徐慧仙]生於滬上。」

《淞濱瑣話·紅豆蔻軒薄倖詩》:「避亂至滬上。」

《海陬冶遊錄》:「餘亦丐食滬上。」

「上海」為什麼被稱為「滬上」呢?弄清這一「上」字的特定含義,就找到了解決別稱「海上」問題的關鍵。

「上」字一般表示「上面」,這是它的常用意義;但它還可表示「邊側」之義,釋為「旁」、「邊」。這個義項,歷來多為人們所忽視,例如:

《史記·孔子世家》:「孔子葬魯城北泗上……唯子贛廬於冢上。」

「廬」字此處用作動詞,意謂築室。「冢」指高起的墳。這裡,「上」字不能作「上面」解,因為在高起的墳上是無法築室的。唐代司馬貞《史記索隱》特地對「上」字解釋說:「蓋『上』者,亦是『邊側』之義。」在冢的旁邊築室守喪,就文從而字順了。對於引例前一句「孔子葬魯城北泗上」中的「上」字,司馬貞沒有作注。其實,這個「上」也應釋為「旁邊」。

因為孔子並未實行水葬,而泗水的上面是無法土葬的,他只能葬在泗水旁邊。如果我們對古籍中水名後帶「上」字的詞語作一番認真的辨析和查考,就可以發現這些「上」字有許多都應解釋為「旁邊」。例如:

《史記·范雎蔡澤傳》:「秦攻韓汾陘,拔之,因城河上廣武。」司馬貞索隱引劉氏說:「此『河上』蓋近河之地。」

又《伍子胥傳》:「吳人憐之,為立祠於江上。」

又《管夷傳》:「[管仲]潁上人也。」

按:古有潁上縣,但始置於隋大業二年,管仲生活的先秦及司馬遷作《史記》的西漢時代不可能有潁上縣。故此「潁上」只能理解為「潁水之濱」。

又《鄭世家》:「晉悼公伐鄭,兵於洧上。」

又《淮陰侯傳》:「[漢兵]斬成安君泜水上。」

《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高適《淇上別劉少府》詩:「近來住淇上,蕭條惟空林。」

顧兆熊《題臨淮亭》詩:「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

王維《送趙都督赴代州》詩:「漢上柳條青。」

蘇軾《竹閣》詩:「千畝空懷渭上村。」

以上十例中的「上」字,無一例外都應釋為「旁邊」。這些「『水名』+『上』」的詞語,均為泛指水邊某一帶地方,而不表示確定的地點。但另外有一些「『水名』+『上』」的詞語,由於約定俗成的原因,逐漸演變為某些具體地名的代稱。例如:

高適有《漣上題樊氏水亭》詩。「漣上」本指「漣水旁邊」某個地方。但因高逋在同一時間所作的《東徵賦》中說到自己「投襄賁之邑居」,「襄賁」是隋代的舊縣名,唐代已改為漣水縣,所以前面詩題中的「漣上」就可確定為「漣水縣」。又如:

《淞濱瑣話·紅豆蔻軒薄倖詩》:「甬上孫孝廉,招餘飲莫桂英家。」

《海陬冶遊附錄》:「[雪香]浙之慈溪人,年十三,入甬上教坊。」

甬,指甬江,是流經浙江寧波市的一條河流。「甬上」本意是「甬江旁邊」,人們經常以此來指代寧波。久而久之,約定俗成,「甬上」便成了寧波的代稱。

現在,我們可以回過來談談「海上」的問題了。

在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前,上海作為一個地處滬瀆之濱的縣城,規模雖已不小,但還算不上國際性的繁華大都市,因此人們多以「滬上」稱之。然而,到了1842年鴉片戰爭結束以後,清廷被迫同西方列強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上海成為五個開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帶有半殖民地性質的金融業、商業以及各種娛樂行業便迅速繁盛起來,城市規模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滬上一隅之地,靡麗紛華,甲於天下,寰中十有八省,海外一十七國,悉輻輳於此」;「繁盛當為通商各口之巨擘,腹裏郡縣,萬不能及也。」(《海陬冶遊附錄》)此時,原來的「滬上」一詞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上海的實際面貌和氣派。作為一個面向海外的國際性繁華大都市,自應以浩瀚的大海來作為襯託的背景。於是,在文人墨客的筆下,作為「上海」新的別稱的「海上」一詞便應運而生了。

(原載1999-03)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