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姚鼐《登泰山记》

2.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 ·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常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3.行香子·述怀

宋 · 苏轼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

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4.行香子·过七里濑

宋 ·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说个偏一点的?丘处机的梨花词

《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

春游浩荡,是年年、寒食梨花时节。白锦无纹香烂漫,玉树琼葩堆雪。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人间天上,烂银霞照通彻。

浑似姑射真人,天姿灵秀,意气舒高洁。万化参差谁信道,不与群芳同列。浩气清英,仙材卓荦,下土难分别。瑶台归去,洞天方看清绝。

可能因为作者本身是道士,写出来自带出尘脱俗的气质。

还有

张孝祥的念奴娇

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谢邀

《人月圆·山中书事》

张可久(元代)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题龙阳县青草湖》

唐珙(元代)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梦微之》

白居易(唐代)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定风波·三月七日

作者:苏轼(宋代)

  •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春残》

翁宏(唐代)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青青陵上柏》

佚名(两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闻薛先辈陪大夫看早梅因寄

作者:许浑(唐代)

  • 涧梅寒正发,莫信笛中吹。
  • 素艳雪凝树,清香风满枝
  • 折惊山鸟散,携任野蜂随。
  • 今日从公醉,何人倒接.。


楚辞中的很多篇章,例如: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离骚》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通:苹)

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湘夫人》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山鬼》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东君》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著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