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自己去做让会自己紧张的事情,超狠的那种。

你要有一个心理准备,尝试一次两次之后还是会很紧张是正常的。改善是一个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出现因为做了某件事之后就彻彻底底改变的概率很小。

我这样跟你讲,从初中开始就意识到到了自己比其他人容易紧张这个事实。老师上课抽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抽之前,怕的要死。抽起来之后,只能结结巴巴带著颤音回答完老师的问题。

周围的同学都笑,自己也会很尴尬,但是却很无力。

明明老师的问题都会,在课下也可以清清楚楚地给同学讲出来。可是一让自己去讲,就紧张得要死,真的觉得要心肌梗塞了。

但是要清楚一点,不可以一直这样。要去改变。

开始告诉自己,不要怕,去做。做的不好大家也只会当场笑一笑,没有人会记住的。后来证实确实是这样的。

最后,成为了那一届的毕业学生代表。

废话那么多了,我就是想说。去尝试,只有去做,才有改变的可能,不然它永永远远是一个坎,过不去的。

好啦,加油哦~


大部分我们紧张的原因是对于所处的环境不熟悉,对于会发生的事情结果无法掌控。如果你也是这样的原因造成的紧张,可以试试下面的分析:

1、如果是因为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安全感从而紧张的话,很简单,就是尽可能熟悉你所需要呈现的内容和环境。听起来像废话,但做到的人却不多。例如演讲前紧张,如果你准备充足,也许就不紧张了。如果你准备充足却依然紧张,一方面可以心理暗示自己已经准备的很充分了,没什么可怕的;另一方面,需要加强训练,例如不断模拟演讲状态,再面对同样的状况时就不会那么紧张了。

2、结果无法确定带来的紧张,例如参加比赛,依然是做好充足的准备,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自己的水平自己要有明确的认知,并不断突破提高。这样相对不确定的结果就变得相对确定了。

3、看淡结果,关注可进步的地方。最近在看一本书《终身成长》,说到固定型思维和成长型思维的人,固定型思维的人更关注结果,例如考试,不论我做错了几道题只要我是第一就行了。而成长型的人会更关注分析事情的原因,这道题为什么对为什么错。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去做改进而不是掩藏。面对失败,要相信这只是一次行为,而不是你的人生状态。

4、不断练习。寻找你感到紧张的事情,练习到不紧张为止。就这么简单

5、转移注意力法。养成一种专门用于转移紧张情绪的习惯,比如在临近做那件让你紧张的事前先设定闹钟,然后通过看书、打游戏、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直到闹钟响起,什么也不要想,直接去面对那件事情就可以了。

6、自我暗示法/情境幻想法。通过幻想、梳理和剖析来获得对事情的合理认知,从而缓解焦虑。这个方式可以配合冥想、自我辩论、头脑风暴、思维导图等辅助手段加以进行。比如你要去见那位朋友了,想想:他对我有那么重要吗?他值得我花费巨大的精力来准备与他的见面吗?似乎好像也没有。如果见面弄砸了,我会有什么损失?最糟糕的情况是什么样?顶多就是没法更进一步成为好朋友吧。我和他见面过程中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吗?我一定要好好享受可能会有的乐趣,这真令人期待呀!

7、接触脱敏法。越是使自己害怕的事情,越要勇于直面。有时候紧张情绪来源于对未知的不安,而增加安全感的人方式就是增加对未来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对于自己紧张的事情,可以在平时多和朋友进行模拟练习,准备充分,从而缓解自己的不安。

   其实紧张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适当的紧张情绪是人体面对不确定性的生理本能,题主最重要的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缓解和接纳自己的小压力。


这个主要还是看个人情况,有的人会逼迫自己去做让自己紧张的事,以此锻炼自己的心理障碍。还有的人不去逼迫自己,而是顺其自然,在某个节点,某件事情经历的过程中就解决了。


我想你应该是后者,你有逼迫自己的想法,但没有行动。当然你还没有经历过解决紧张的事件。


如果你迫切想要解决心理紧张的问题,推荐你使用第一种方法,反之第二种。


第一。深呼吸,就是腹式呼吸。网上有

第二,无视你脑子里所有他人对你的看法,昂首挺胸的走向你的目标。无视!


多去感受紧张,就不紧张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