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个知识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这些要素有什么逻辑联系?


ho,难得看到有人想搞清楚自己说的知识乃至知识体系这些词究竟是指什么了。

1,知识是一种陈述,而不是一个孤零零的「辞汇」。

对这一点的误解,就是大部分在基础教育当中苦熬的学生的痛苦来源之一。上课听到「函数」这个词,就拿个小本子,在上面写「函数」。机灵点的,会分层级,多写几个听来的词,比如函数 / 这函数 / 那函数。或者是画「思维导图」,把「函数」和「这函数」、「那函数」之间画条线。

把知识只当作「辞汇」,那么背就行了。

能够理解知识是一种陈述,那么就容易去问:这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说出来是做什么用?实际上效果怎么样?

有一个方法能让你一下子就分清楚两者:去找一本书,比如我这本。翻到目录。随机选一章、一节的目录标题,问问自己,你看到了什么?

除了少数标题恰恰属于陈述,其余的你能看出什么?我相信你多看几分钟,会觉得自己好像掌握了「知识体系」,当然,这纯属幻觉。


一个原子化的知识

简单说就是有三元组构成的,通俗说就是主谓宾三个要素:

三元组tirple = (subject, predicate, object)。对应的就是主语、谓语、宾语。

当然,可以继续扩展成四元组、五元组之类的,相应的可以添加时间要素、语言要素等等。

一个知识

一个知识可以视为一组(若干条)三元组。比如:李小龙

  • (李小龙,类型,人类)
  • (李小龙,职业,演员)
  • (李小龙,性别,男)
  • (李小龙,name,"Burce Lee"@en-us)

这些只是数据,是不是看起来很啰嗦?因为这就是最原子化的知识了。可视化之后,可以是表格(放到Excel中)、大纲、思维导图、卡片等等。

联系

谓词连接的可以是:

  • 实体/概念和属性之间,比如上面李小龙的例子。
  • 实体/概念之间,比如Tim Berners-Lee 的公开好友(基于SoLiD项目,可视化方面是表格):https://timbl.com/timbl/Public/friends.ttl Time和他朋友之间的关系貌似用的是foaf:knows这个联系/谓词;当然,这个页面也包括朋友自身的属性信息。

学习

具体的领域/专业,具体分析?

不过,一般离不开这几方面吧:

  • 从简单和乐趣入门
  • 案例
  • 专家/专业人士的经验


1.(进行)表象

2.(思索)根据

3.(达成)论证

逻辑联系是每个是下个的前提条件


先秦思想家认为。知识,认知等确定可以被描述,言说,利用的名被称为德。而德就是得。知识于人有得,于己有得,就应该被称为德。


你不需要学那些太复杂的理论,来搞懂什么是知识的构成要素。

你只需要知道你学这个世界的知识,无非要分三不走。

第一步,是什么?聊概念,知定义,明白内涵。这是最基础的知道。

第二步,为什么?问原因,知来龙去脉。因为任何知识都不是无中生有的,而是从零到一慢慢发展,这发展历程就是说来龙去脉。当然,来龙去脉的时间节点上,会有不同的人物轮番登场,表达各自关于一个知识的观点和看法,比较系统的就形成了理论,进而再搞本书。这个书名一出,举世震惊。什么什么的标志,什么什么开端。这些代表知识点的论断就来了。你就该记了,这都是浅层次的学习。【了解】

第三步,怎么办。

啥叫怎么办,大白话。这关于知识点的理论,有啥用?功能,作用,意义,重要性。就来了,学起来,记起来。

掌握到这一步,这才叫把知识学会。


知识是分类的,不同知识是不同的构成。

一、知识分类: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用黄金三法则也就是我们的终极三问,从what开始吧,事实性知识,顾名思义就是事实情况,比如刚才法国发生了凶杀案。知道了就是知道了,概念性知识,就是理解伊斯兰教是什么概念。接下来就从how入手,程序性知识,顾名思义就是讲做事情的顺序,就像我们的使用说明一样,第一步告诉你怎么做,第二步怎么做……比如你想做川菜,你就得有菜谱吧。元认知就是从你自身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比如你自己喜不喜欢吃辣?

这个元认知可能大家不是那么熟悉,那么我们再来详细的讲解一下~

还是终极三问what入手讲解吧,元认知知识:自我认知、当然的条件和任务、学习策略。自我认知就是不断像自己提问,是否擅长记忆?记忆量是多少?日常和专业术语理解多少?而当前的条件和任务,也是不断给自己提问,当前的进度是多少?任务是多少?进度和任务之间还有多少差距?

元认知能力:计划、监督、调节。计划事情的能力,自我监督计划进度的能力,根据监督的情况进行适度调节的能力。

二、认知层次:(识别和回忆)记忆??(解释、举例、分类、总结、推理、比较、说明)理解??(执行和运用)应用??(区别、组织、归因)分析??(检查和评论)评价??(计划和生产)创造。这个是层层递进的,最高阶段就是创造。当然这部分知识很容易理解,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谢邀。

一个知识构成如下:

1.它是什么?

2.它由什么构成?列出1,2,3,4……点。

3.它有什么用?

4.它在实际中的使用步骤。列出1,2,3,4……点。

5.它的用使用的范围和边界。在一般环境(情况)应该怎么用,在特殊环境(情况)应该怎么用。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