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要的就是你的现在,所以才会给你讲未来。如果他给你讲现在,那他的未来怎么办。

虽然听著有点绕,但却很实际。

领导讲未来无非就是因为他给不了你的现在,事实却是就算你真的跟著他走到了未来,那只不过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现在。

现在和未来就如同现实和希望。在现实里什么也没有,在希望里却什么都可以有。有车子、有房子、有票子、有美女、有帅哥、有权利,只要想得到的在未来都可以有,毕竟只需要靠想,又不用花力气。

这不是领导的错,这是所有领导的错。给下属画饼是每个领导的必修课,就算每一个领导曾经都被画过饼,但随著职位的升高,都会用自己曾被骗过的方式去骗别人。因为说几句话就能调动别人的积极性,这样的投资回报率谁不愿意。并且在自己身上早就证明过这个方法有效。

而人的成长过程也是很有意思,相信领导讲的未来——不相信领导讲的未来——当了领导开始给别人讲未来。

对于所谓的平台和未来,听多了也就习惯了。这也是一个进阶过程,从深信不疑到半信半疑到反感再到释然。听多了就释然了。

所以反感是一个阶段,一定要学会释然。因为如果你有一天当了领导,你一定也会这么干。

至于一个领导值不值得被信任,标准肯定不是他会不会画饼讲未来,而是他的人品和格局。同时一个平台是否优质,评价的标准主要也是看领导本身的人品和格局。当然所属行业也是确定平台优质性的主要标准,但那是当了领导过后才应该操心的事。


1998年冬天,马云跟团队的人宣布自己要回杭州创业,当时他给员工提供了几个选择:要么,推荐他们去刚刚成立的新浪、搜狐;要么,去雅虎,薪资待遇不错;要么,留下来,继续给政府做事。

当然还有一个选择,就是抛下一切,跟一无所有的马云去杭州重新开始。

当时,马云对团队成员说:你们要是愿意,可以跟我回杭州二次创业,但那样会很辛苦。首先,每个月只有500元工资,其次,办公地点就在我那套房子里,最后,我要做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商人网站,但至于回去具体要做什么,我还不知道。

马云当时给了大家3天的时间考虑,没想到几分钟后,所有人都做出了一致的决定,那就是:一起回杭州创业。当时一无所有的马云,不也在画一块大饼?说完马云,再说说另一个人,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俞敏洪曾在新东方还在发展的时候,去芝加哥看望当时在普渡大学读博士的大学同学,向对方抛去橄榄枝。

他们在宿舍里聊天,俞敏洪跟对方说「你看,当初我们一起在北大的时候混得特别好,你的英语水平等各方面都不比我差,甚至还比我好很多,我们以前还翻译了几本书,要不要回去一起干?」

那个时候新东方只是一家家族企业,全年净利润加起来也只有两三百万左右,再加上管理混乱,充满著各种各样的问题,俞敏洪显然没办法许诺对方高额的年薪,只能大家先一起埋头干,然后再进行利益分配。

但对方犹豫再三,还是选择了拒绝,「我在美国混了那么多年,还是舍不得离开美国......算了,你先回去干吧!

而俞敏洪的同学王强,经过俞敏洪的」游说「后,考虑再三,辞掉了贝尔实验室每年7、8万美元的高薪工作,在没办法保证收入的情况下,跟著俞敏洪回国一起创业。

俞敏洪当时北大的老师徐小平,当时在加拿大温哥华混,因为俞敏洪一句」如果你回去跟我一起做新东方的话,说不定能赚到更多的钱。」当时就决定入伙。

结果后来,新东方上市了,当初放弃高额年薪跟著俞敏洪回来创业的同学都发达了,那个曾拒绝俞敏洪的同学,后来找到俞敏洪说:「老俞,你看当初我没跟你回去,真是挺后悔的。」

讲这两个故事,我想表达什么呢?

那就是,畅想未来没什么不对,很多事情在萌芽阶段,谁都不知道会发展得怎么样,所有才有一句话,叫做「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每年死掉的创业公司很多,能幸存并崭露头角的,连1%都不到,所以作为一名员工,重要的不是领导画了什么饼,描绘了怎样的未来,而是要有拥有毒辣的眼光,挑选能够快速成长的「潜力股」。

很多初创公司,甚至连给员工多少期权都分配好了,但大多数期权协议跟废纸一样被扔掉,因为公司根本不可能上市。

这和谈恋爱结婚一个道理,功成名就的人不一定能看上你,但如果你眼光独到的话,说不定能撞上一个大概率能成功,但目前还在起步阶段的人。

所以如果你看好一家公司,就要跟投资的心态一样,别怕短暂的波动,熬得住寂寞,长期投入持有。


魔兽世界不知你玩过没,里面有个饰品,叫棍子上的胡萝卜,能加百分之二的坐骑速度。

领导给下属讲这个也是这套路吧,他口惠,你实至!


典型的画饼,不得不说这种管理手段很拙劣,但很普遍。


一般公司给不了更高的薪资或者职位,但是又想维持团队稳定、留住人才的时候,会强调未来,也就是画饼。

画饼是比较正常的事情,不用觉得自己被套路了,老板给你画饼,说明你是有价值的,有发展空间的。但是公司画饼政策不能成为一种兑现不了的空头支票,不能只画饼而不摊大饼不分饼,否则就是骗子耍流氓,要坚决远离这种公司。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