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人间到底值不值得?人到底为什么要结婚?


我们认识自我很大一部分是通过跟别人的交互和相处,也就是我们在周边的人身上能够找到我们自己。你的朋友会和你是至少在一个相交的社交圈里面的,你们谈论的话题和你们接触的社交圈息息相关。不否认有两个人相差很多的,彼此无法完全理解,但是能够在某些事情上面找到共识。

我觉得你问的这个问题分析起来还挺复杂的。你是希望朋友能够跟你聊深刻的话题,还是不聊呢?或者说你不喜欢他突转画风,这很复杂。如果是希望谈的话,说明你自己是一个很喜欢思考的人,希望能够影响身边的朋友,还有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理解,能够和你一起思考,你们之间的关系会变得更良好,因为不仅有个人的私密的联系,还有更为高层次的神交,也就是思想共鸣,这样来说你的朋友是好的,你对他的希望也会变成由衷的开心。

而如果是不希望的话,我觉得你就要反思一下自己了。其实这个问题和朋友的关系真的很少,还是很取决于你自己的。你自己如果是一个不太喜欢思考的人的话,只和朋友轻松闲聊,那么你那位爱思考的,喜欢问深刻问题的朋友就会感觉和你聊天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舒服的效果,而是你无法理解和回应他。问深刻的问题从来不是问题,不问才是。你如果希望和朋友的关系更近,很多深层次的东西比如价值观是必须交流和碰撞的,要不然的话朋友之间的距离可能就会边远,很多东西他会觉得你不懂,没有必要和你交流。

而画风突转这个情况更简单,每个人有个人的谈话方式,我们选择朋友并非是要他的所有表现都必须符合我的预期和期待,不允许他有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这也是不可以的。他会喜欢画风突转,突然高大上,我觉得应该是他对你是毫无保留的,他会在你面前谈玩笑,也会谈严肃的,说明他希望这两个话题都会和你聊起来,你应该开心他是你这样的朋友。我们这个时代,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娱乐和无聊之上,很多伟大和真实的东西被隐藏起来,那些消费青春一起堕落的友谊并非是常态化的正常的友谊,我觉得更好的状态或许就是朋友之间的毫无保留和互相探索和思考,帮助彼此认识自我以及战胜世界的物欲横流。


我是会很喜欢和朋友谈这一类话题的人,比较不喜欢「闲聊」。也许可以提供题主朋友的一种视角。

对于这类话题的思考可能贯穿了我们的生活吧,更多的其实是习惯了,并不是刻意要讨论,如果被指出话题「深刻」还会很意外。看到这个问题,我才意识到「原来这会给别人造成困扰吗」。

如果有朋友主动和我讨论的话,我会很高兴的,深度话题会增加心理的亲近程度。假如题主是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回应这种话题,感觉到不舒服的话,不必太有心理压力,直接告诉朋友就好。若是你是想要去回应的,那么迟点思考过再回答就好了 ,不用担心会被「评判」。虽然不知道你朋友是怎么想的,我的看法是,能了解到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出发点与立足点,光是这点就足够有趣了。


中午三两好友小聚。大家都在聊脱口秀大会,聊李雪琴王建国。突然有个小哥开腔了:

「我不喜欢看脱口秀大会,我觉得这是个通过踩低别人凸现自己机智,抖小机灵的节目。看多了有点油腻。

从社会学逻辑说,当一档节目有非常大的受众基数的时候,就表示它是符合大部分人的审美逻辑和品味的。但是我觉得我的审美要优越于大多数人的品味。所以,我觉得这个节目油腻,并且我为我有这样的认知而骄傲。」

听完以上,内心还是很疼痛的。因为,一,我喜欢看脱口秀大会。二,这哥们儿确实优秀。


感觉不会太糟,毕竟他是一个思想者,好过总聊一些低级无趣的话。

偶尔可以,但若经常被拽入此类话题,引发我质疑自己,怀疑人生时,我会非常警觉。

不被消极思维多影响,说明强大,很好,但没什么人愿意经常被消极,除了有强迫思维的人。

深度话题可能积极,也可能消极。能让我反思进步升华的,就多聊。消极的,可能消磨我意志的,我就远离。

听的人完全可以场控方向。


哦,原来生活如此残酷、如此现实、如此压抑、如此的不轻松,我们只是默契的选择不谈这些话题而已,但是这些问题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