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漢武帝,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國土,是沒辦法被叫做「自古以來」的。


這個當然算,還用問嗎?

漢武大帝中劉徹曾經說過

傾黃河之水,也洗不掉我大漢朝的恥辱!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做男兒!

然後他做到了。

接著,漢武大帝中的開篇詞是這樣的

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

他給了一個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國號成了一個民族永遠的名字。

都這樣了,還不是千古一帝?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除了趙匡胤算不上。其它三個都是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因為有兵馬俑成為象徵。

漢武帝是千古一帝,因為有一個叫漢族的民族。

唐太宗是千古一帝,因為海外都有唐人街,而不叫宋人街,也不叫明人街。


英勇的兵馬俑7人戰鬥小組萬歲(含隱藏款)


CJOY超活化系列戰鬥手辦土偶和綠兵版動漫周邊玩偶潮流京東¥ 59.00去購買?


毛主席在《沁園春·雪》提到「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可以算得上是皇帝界中的楷模和榜樣,那漢武帝稱得上是「千古一帝」嗎?大家看一下他的豐功偉績就知道了。

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疇咨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興太學,修郊祀,改正朔,定曆數,協音律,作詩樂,建封禪,禮百神,紹周后,號令文章,煥然可述,後嗣得遵洪業,而有三代之風。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儉以濟斯民,雖詩書所稱,何有加焉。——《漢書》

01 設中朝,建年號,加強中央集權

據《漢書·卷六十四上·嚴朱吾丘主父徐嚴終王》偃說上曰:

願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必稍自銷弱矣。」於是上從其計。

漢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施行「推恩令」,削弱了地方王國的權利。同時還設立「中朝」,選用一些親信侍從如尚書、常侍等組成宮中的決策班子,從而加強皇權統治。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使用「年號」的皇帝,對於後世歷朝歷代都有著巨大的借鑒意義。

他還在地方設立刺史制度,據司馬光的《資治通鑒·卷第二十一·漢紀十三》記載:

上既攘卻胡、越,開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並、兗、徐、青、揚、荊、豫、益、涼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

他在全國設立了十三個檢察區,對地方豪強和官吏進行監督。

02 改革幣制,鹽鐵官營

在經濟上,他積極的進行貨幣制度改革,加強對於「鹽」、「鐵」把控。

漢武帝統治時期,對外征伐戰爭頻繁,出現了「京師之錢累巨萬,貫朽而不可校。」的通貨膨脹的局面,漢武帝看到了鹽鐵作為國家財政支柱的必要性,所以採取了「冶鑄煮鹽,財或累萬金,而不佐國家之急,黎民重困。於是天子與公卿議,更錢造幣以贍用,而摧浮淫併兼之徒。」政治舉措。

漢武帝時期的貨幣改革制度符合了漢朝政府在經濟管理和政治統治上的需要,他先後進行的六次貨幣改革, 解決了困擾西漢金融多年的私鑄、盜鑄問題。

03 收藏圖書;獨尊儒術;改歷制;創太學

根據《漢書·藝文志》記載:

於是建藏書之策」 顏師古注引如淳曰:「 劉歆 《七略》曰:『外則有太常、太史、博士之藏,內則有 延閣 、廣內 、秘室 之府。』」

這是中國歷史上全國性的由政府下令徵集圖書的政治活動,當時的皇室和政府藏書豐富,藏書量達33090卷。

在思想文化上,漢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儒家關於宗法制度和宗法思想的理論,符合漢代社會的實際狀況,「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也意味著漢初崇尚「黃老之學」、「無為而治」的終結。

漢武帝時期的《太初曆》是我國古代一部比較完整的曆法,這是我國曆法上一個劃時代的進步。它較之於《顓頊歷》有很大程度的改善。

根據班固《漢書·董仲舒傳》:

臣願陛下興太學,置明師,以養天下之士,數考問以盡其材,則英俊宜可得矣。今之郡守、縣令,民之師帥,所使承流而宣化也;故師帥不賢,則主德不宣,恩澤不流。

從此,漢武帝創建太學、鄉學,設立舉賢制度,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官制度。

04 擊匈奴,拓西域

公元前133年至119年,漢武帝派兵和匈奴進行了多次作戰。其中決定性的戰役有三次:河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

據班固·《漢書·卷六·武帝紀第六 》記載:

秋,匈奴入遼西,殺太守;入漁陽、雁門,敗都尉,殺略三千餘人。遣將軍衛青出雁門,將軍李息出代,獲首虜數千級。

匈奴入上谷、漁陽、殺略吏民千餘人。遣將軍衛青、李息出雲中,至高闕,遂西至符離,獲首虜數千級。收河南地,置朔方、五原郡。

漢武帝時期討伐匈奴,使得大漢對漢朝建立以來因為休養生息而被各方政權的欺壓的怨氣得以發泄,經濟、軍事得到大力發展,加強了與外界(中亞、西亞)的聯繫與交流,威懾了各方統治者的力量。

05 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絲綢之路

漢武帝還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絲綢之路,促進了中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溝通融合。從西域引進了胡(黃)瓜、胡豆、胡麻、石榴、胡蘿蔔、葡萄、汗血馬、核桃、苜蓿等蔬菜水果,又從大宛引進了良種馬——天馬,西域的樂曲、魔術也傳至中國。

06 文學造詣

漢武帝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還是一位愛好文學、提倡辭賦的詩人。除了偉大的政治改革,他還創作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比如:《秋風辭》、《瓠子歌》、《天馬歌》、《悼李夫人賦》等等。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他的《秋風辭》:

上行幸河東,祠后土,顧視帝京欣然,中流與群臣飲燕,上歡甚,乃自作《秋風辭》曰:

秋風起兮白雲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

Reference

辛德勇《製造漢武帝》

班固《漢書》

司馬光《資治通鑒》

關注 @亞馬遜Kindle,讀書與不讀書,人生大不一樣!用Kindle,拒絕打擾,感受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抖個機靈:

虛假的千古一帝——漢武帝,擴張的領土包括:

朝鮮半島、廣東、廣西、海南、越南北部、雲南、貴州、福建、浙江南部、河西走廊、河套地區、新疆

真正的千古一帝——乾隆大帝,擴張的領土包括:

新疆

巍巍強漢,族以為名。

那是中華最為尚武的時代,也是古典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

漢朝的偉大,在於鞏固了秦朝骨骼健全但是營養不良的塑料大一統,將諸夏歸一這一千年的政治畫餅真正變成現實。同時漢族的構建,也讓中國能夠在文明初期就擁有了2000萬體量的主體民族,這種全世界絕無僅有的夢幻開局賦予了華夏政權無與倫比的穩定性,也確保了華夏文明可以挺過一次次帝國的衰退大潮,一次次的在天庭轟然倒塌後的亂世熔爐中涅槃重生。

如果只是做到以上這些,漢朝就已經足以稱之為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重要的時期之一。偏偏漢武帝並不滿足於此,他如秦始皇一般以超越千年的戰略眼光,背負窮兵黷武的生前罵名,為華夏民族打出了未來兩千年的生存空間!

——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華夏民族最大的bug就在於早在開局階段我們就同時完成了政治框架、民族認同和軍事邊界的構建。這種先發優勢不但使得中國人以長期佔據全世界人口1/4到1/3的姿態,成為整個農業時代毋庸置疑的最大贏家。更是古典中國留給現代中國的最重要的遺產。哪怕是到了清末,面對同時被列強和賣國清室、各路買辦內外夾攻的文明終極危機,我們依然保持了領土的大體完整,而未像更早完成近代化的奧斯曼帝國一樣走向解體;且推翻清朝之後僅僅38年,中國就擁有了和美帝掰手腕的底氣。

——————————


你問漢武帝算不算千古一帝,多數人會回答算。

但如果你問千古一帝是誰,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是秦始皇。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