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党还需要等新的MacBook吗?


如果还有电脑用的话我推荐等。

用过近几年 MBP 的人都会知道其实性能是在有点著急发热还大。

我猜测去年的 MBP 16 只是老设计的最终版,一定会有重新设计的 ARM 新机器出现,配合新的 Navi 晶元或者苹果自己的 GPU,会很香。

我估计如果你玩游戏的话也不必考虑 Mac,苹果自家的应用即使 ARM 首发也不会有兼容性问题。

与大多数人认为这次 ARM 会首发在 Air 不同,我认为八个大核的新晶元性能配得上 Pro 了。这应该不会直接取代 MBP,而是会成一个新设计的新产品线,2021 年和 Mini LED 一起发。


前言:

苹果在20年WWDC上说今年年底会有ARM版的MacBook出现,预计将会搭载新A14Z for mac。很多人不知道这意味著什么,苹果为什么不惜代价跳出x86,给大家详细说一下:

首先,我对新款ARM版MacBook(非Air,Pro)配置预测(欢迎发布之后前来打脸)

今天是20年6月27

配置方面:搭载新的A14Z for mac处理器、台积电5nm技术、集成150亿晶体管。

标配8+256内存,售价999美元,折合人民币7199左右(含税)

可选配16+512、16+1T、16+2T固态

原因如下:

1.自研晶元成本降低,且无需向英特尔缴版权税。

2.新款ARM版MacBook整机成本约500美元(折合人民币3500元)。成本参考开发者试用的Mac mini,配置:A12Z,16+512固态。(ps:A12Z还是18年设计的东西,这玩意跟A12X一毛一样,仅把锁的一个核解开了,很期待今年底A14Z能给我们带来多少惊喜)

3.加量不加价的原因是,降低门槛组建ARM生态,让更多的用户涌入进来,开发者才会更积极组建ARM生态,相比于20款的MacBook Air所搭载的英特尔十代i3,i5处理器,A14Z能够输出更高的性能,并且功耗大大降低,同时散热减少,解决了大家积怨已久的散热问题。现在的笔记本看一会儿剧屏幕和机身的连接处都能煎鸡蛋,更别说运行大型软体,以至于养活了一众散热器厂家......

移动端处理器都是被动散热,加上主动散热之后能够比较完美的解决性能与功耗之间的平衡。

所谓成本降低,就是苹果公司在研发iPadpro 系列晶元时顺便加强一下就好,开模d估计都不用另外开。


必须要承认,即使A14Z表现再好,目前为止仍然无法与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匹敌,尤其是gpu。

苹果应该会重启MacBook产品线(非Air,Pro),在新款的MacBook上配置自家ARM处理器,来进行普及和实验。(苹果已经拿出了几种成熟的方案来把x86上的东西来转移到ARM,并且率先完成自家所有软体的转移,包括office办公套件,和final cut pro x等复杂的专业软体,甚至可以用A12Z演示流畅剪辑多条4k视频,流畅玩古墓丽影等单机大作,这只是两年前设计的晶元)

完全组建ARM生态,大概需要两年时间,对于MacBook Pro这种生产力工具,未来两年内依旧会搭载因特尔i7,i9处理器,来保证生产力。

我们知道7nm晶元用了很多代处理器:A12,A12X,A12Z,A13都是用的7nm,已经快接近技术瓶颈,同理5nm cpu也会用几年时间。

未来我们甚至能看到A16Z for MAC等处理器性能暴涨,有了主动散热,可以设计更加激进,集成数百万晶体管。

届时苹果ARM三平台大统一,大量用户涌入,开发者与用户关联苹果生态。

当所有设备开始无缝联动,ipad、iPhone,Mac,AirPods

这也是为什么苹果在鼎盛时期却不余余力放弃x86平台。

大人,要变天了~


最后:

对于用户的好处就是花更少的钱,能够体验更高性能的MacBook,并且有更好的散热和续航

如果到时候再加暑期的教育优惠送AirPods无线耳机,,四舍五入简直就是白送啊!!

对于苹果的好处就是,用自研晶元不再受制于人,有了话语权,晶元成本大大下降。做到了全平台的大统一,所有晶元自己开发

对于开发者的好处就是,之后直接在ARM的Mac上开发ARM应用,全平台通用,产生极大便利!

苹果的野心真大,当高通 、联发科,英特尔等一众厂商一边炫耀跑分数据一边挤牙膏的时候,苹果说我不跟你们这帮人玩了,然后突然宣布大统一,并且告诉大家我的ARM已经安排上笔记本了。我的生态强无敌


此时安卓系统看著z自家系统上琳琅满目的应用商店:小米应用商店,华为应用商店,OPPO,vivo,oppo...开始发呆

开发者们整天抱怨面对各种刘海屏幕,水滴屏幕,挖空屏幕,各种处理器和厂商适配,和移植广告和通知许可权。

英特尔看著自己每年挤的牙膏处理器,望了望AMD的的线程撕裂者3900x开始发呆(AMDyes!)

微软看著自己卖不出去的触摸屏苏菲开始发呆....


首先MBP 16和2020版的MBP 13可以说是英特尔处理器的「终极形态」,各方面都到了一个比较均衡的情况,是一台非常优秀的笔记本。

其次,苹果也表示,会继续推出x86架构的新品,2020款MacBook Pro不是x86的关门机型,后续还有有更新,而且后续的系统也会持续为这几个机器服务。

再有,就是arm架构的切换需要一段时间,上次苹果从power架构切换到inter架构,软体支持长达8年,才结束了支持,这个时间足以覆盖一台新电脑的使用周期。

总结一下,苹果今年推出arm版本显然是有准备的,在iphone上的处理器已经足够强大和成熟,相信电脑版的处理器也不会差,而且软硬结合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所以建议如果不是急著用,可以等arm出来看看评测以及软体兼容性再决定,如果急著用,买x86的MacBook Pro也不用太担心。

自从MacBook Air更新了视网膜屏幕之后,性价比还是很高的,也还是很香的。

苹果APPLE笔记本电脑2020新款MacBook Air13.3英寸超轻京东¥ 8188.00去购买?


苹果这家公司,真的太会打广告,搞市场了。

3月份发布iPad Pro的时候,我就跃跃欲试想买个平板电脑。虽然,其实去年暑假我才购入iPad Air3 64G,我也深知对于学习而言,Air和Pro并无本质区别;而我也只有当在画画,需要创建多个图层、且无比渴望一个更大的玻璃时,才会有著换机升级的野心。

毕竟,平板电脑在学习领域,应用最广的场景是:听网课、记笔记、阅读电子书。我有时看小红书上的学习博主,拿iPad Pro炫耀自己精心制作的学习笔记时,都会感慨「这才是后浪该有的样子」。

5月份,苹果又悄无声息地更新了MacBook Pro13.3寸,低配直接跳过不看,高配版的升级相比于过去几年已经算是很有诚意「就是官网14999的那款」,更强大的CPU,更好的显卡,标配16G内存,512GB的固态硬碟容量,据说可以外接2个6K显示屏,四个介面...这一切,都让我这个拿著乞丐版Pro17款的人太心动了。

接下去的一个月内,看了无数测评视频,发现13寸Pro,散热是个大问题、剪视频的时候GPU性能不够,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慢慢打消换机的念头,直到开发者大会。

作为更新重中之重的Mac被放在了发布会作为压轴,虽然厨子一再强调,未来几年还是会继续生产适配X86架构的MacBook,但是很明显,大量的资金、技术都投入了自研的A系列晶元中,也就意味著后续搭载Intel晶元的电脑升级真的就只会是例行、常规升级了。

如果说用上自家晶元的MacBook,拥有低能耗能显著改善散热问题,更强大的GPU性能使视频渲染工作更加得心应手的话,那么arm架构的苹果本就真当之无愧「香」。

当然,诚如众多分析所指出,软体的开发、适配、迭代至少需要2-3年的周期,厨子自己说预计是2年左右。

因此,手里的笔记本如果撑不到2年的,还是换吧,且不说生不生产力,读书插个资料都能给你卡住,连基本学习都没法学了。

手里笔记本还能再战2年的,可以等等。

不买立减100%,等到明年,一定会有更好的晶元、更优秀的软体、更酷炫的功能...

等等党永不言败。


买不买,取决于你用来做什么,如果买来是生产力,一单两单就回本,那犹豫什么?如果买了学习,或者查资料,或者使用强度不高,我认为可以等等,毕竟换代,买新不买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